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中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进行常规性手术管理,实验组在常规性手术管理中注重优质中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平均体温、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平均体温、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中护理有利于好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推荐。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中护理 并发症 康复速度
  • 简介:摘要随着骨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全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治疗中老年人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最成功、最有效的手术之一。人工全髋置换是治疗髋部疾病,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全髋关节置换是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生物材料置换病损的关节,以达到消除关节病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功。

  • 标签: 关节置换 手术配合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1-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髋关节置换的患者系统的术前及术后的指导,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及指导,以获得最好的疗效。方法从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62例病人,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术前及术后的指导,直至出院后的功能锻炼的指导。结果病人的疼痛缓解,髋关节功能及活动都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正确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出院后功能锻炼的指导,对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训练 指导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32-01摘要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几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举措,希望能为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给予参考和支持。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适应症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后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以及深静脉血栓。结果对比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0例,参照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研究组患者发生率0,参照组患者发生率40%,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2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研究组患者总肿胀率10%,参照组6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患者下肢肿胀情况,对维护护患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心脏瓣膜 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患者心脏机械瓣膜置换(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MHVR的老年患者210例进行前瞻性随访。调查时间为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采用面对面问卷填写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华法林抗凝知识水平、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社会支持情况,分析影响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总体水平较好,服药依从性好者占99.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依从性好者占99.0%,均高于生活方式依从性好者92.1%。抗凝知识水平和年龄是影响患者依从性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宁波地区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好,相关分析提示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抗凝知识的宣教以及更加关注高龄老年人的抗凝依从性。

  • 标签: 心脏瓣膜 华法林 抗凝药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 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后生存质量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 月到本医院接受瓣膜置换的 62 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 62 例患者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1 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且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临床上 卓有成效 ,可以通过加强有效的康复护理,增强患者的体能锻炼,利于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快速康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后老年病人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CPB下心脏瓣膜置换老年病人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78岁,体重50~80 kg,身高150~180 cm,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RIPC组,每组30例。RIPC组于麻醉诱导后5 min实施RIPC。具体步骤如下:在右上肢上臂放置袖带,充气加压使压力200 mmHg,持续5 min后袖带放气至0 mmHg,5 min后再次充气加压,此为1个周期,如此进行3个周期。C组于麻醉诱导后5 min将袖带绑于病人右上肢,但不进行充气及放气操作。于术前(T0)、主动脉开放后1 h(T1)、术后6 h(T2)、12 h(T3)和24 h(T4)时抽取病人颈内静脉血样,检测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cTnI和CK-MB浓度。术前和术后4周时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仪器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LVEF。记录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RIPC组T2~4时血浆NT-proBNP、cTnI、CK-MB浓度、术后4周LVEDD和LVESD降低,LVEF升高(P<0.05)。2组病人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PC可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后老年病人的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肌再灌注损伤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早期生存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8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摸球分对照、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40例行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早期生存质量评分、负面情绪评分、护理措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康复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 早期生存质量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行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阶段性康复护理后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收的1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75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选择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阶段性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阶段性康复护理的护理方式应用到行心脏瓣膜置换病人的护理中,能有效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中医情志护理 阶段性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积极影响,并以早期生存质量作为判断标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28例,并将其等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常规护理),一组为B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生存质量。结果:B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A组,P

  • 标签: 康复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 总结1例心脏瓣膜置换后频发室颤的患者CRT-D术后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如下:心律失常的观察和护理 ;心力衰竭的观察及护理;右颈静脉临时起搏器的护理;CRT-D术后的护理; 给予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及家属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延续护理,提高CRT-D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经过35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稳定择期办理出院

  • 标签: 瓣膜置换术后,恶性心律失常,CRT-D植入术,护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瓣膜置换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ICU停留时间、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瓣膜置换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方式进行介绍,综合评价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38∶37),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心内科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人工瓣膜置换治疗。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窦性心率恢复情况作为第一观察指标;待患者恢复期满 6个月后,收集并比对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情况,将之作为第二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窦性心律恢复 35例,恢复率达 92.11%,优于对照组的 22例(恢复率为 59.50%);观察组患者动脉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值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的内科保守治疗法。

  • 标签: 人工瓣膜置换 心脏瓣膜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视频访视宣教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ICU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需入住ICU的患者按STATA/SE10.0统计学软件生成的完全随机表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用视频宣教方法进行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方法,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访视内容知晓测评问卷、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调查.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焦虑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访视内容知晓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宣教与口头宣教相比较,在访视内容的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上存在优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 ICU 术前访视 视频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