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6μg/kg(15min内),随后以0.2μg?kg-1?h-1速率输注至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6h(T2)、12h(T3)、24h(T4)、48h(T5)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以及血清TNF-?和IL-6的浓度。记录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率、CPB时间、术后气管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T1~4时C、D两组血浆cTnI和CK-MB浓度及血清TNF-?和IL-6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T1~4时D组血浆cTnI和CK-MB浓度及血清TNF-?和IL-6浓度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气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心肺转流术 心脏瓣膜假体 植入 心肌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置换后心功能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4月至20214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的1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心功能的变化,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进展组。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并测量术后心功能指标;根据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影响患者心功能的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年龄、性别、HbA1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数量、糖尿病患者数量、左心房直径(LA)、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I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肌酐、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钙蛋白-I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高血压患者数低于进展组(P

  • 标签: 开胸瓣膜置换术 术后心功能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成形的手术风险。方法对2007-2010年我科收治的6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瓣膜成型手术治疗的风险发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死亡4例,余随访12~24个月心功明显改善。结论心脏瓣膜成形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可收到较好的效果,风险相对来说较小。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瓣膜成形术 手术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翻译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并分析其在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症状调查中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对2019年1—10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233例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行调查,通过Cronbach α系数和折半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内容效度指数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中每个症状条目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5~0.968,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0;折半系数为0.699;每个症状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4~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33%。结论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在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症状调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症状调查与管理。

  • 标签: 心脏症状调查量表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症状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翻译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并分析其在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症状调查中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对2019年1—10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233例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行调查,通过Cronbach α系数和折半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内容效度指数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中每个症状条目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5~0.968,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0;折半系数为0.699;每个症状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4~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33%。结论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在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症状调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症状调查与管理。

  • 标签: 心脏症状调查量表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症状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湿性心脏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收治的82例相关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41例,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较低(P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风湿性心脏心脏瓣膜置换后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心脏瓣膜置换后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精神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器对心脏瓣膜置换后病人心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二尖瓣或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病人5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动脉旁路上安装PallLG-6动脉白细胞过滤器;对照组仅用体外循环常规动脉过滤器.术后观察心律、血流动力学参数、机械辅助通气、动脉血气分析、循环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使用抗生素情况.结果①实验组术后恢复窦性心律较对照组高;②白细胞过滤可显著降低平均术后呼吸指数(respirationindex)和提高机械通气时的氧合指数(oxygenationindex);③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术后所有观察时点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④两组病人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情况无差异.结论心脏瓣膜置换中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可改善病人术后的心肺功能,对术后炎症反应并无减轻作用.

  • 标签: 白细胞过滤 心肺保护 炎症反应 体外循环 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家庭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后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85例心脏瓣膜置换后抗凝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护理模式上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家庭护理、个体化家庭护理,观察患者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血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家庭护理模式用于心脏瓣膜置换后抗凝治疗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抑制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个体化家庭护理模式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病人需终身行抗凝治疗,出血与栓塞是术后抗凝治疗过程中最凶险和最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合理掌握抗凝强度,减少术后出血、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一直都是心脏外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低强度抗凝治疗策略以及当前的低强度抗凝治疗发展作一综述,以期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病人的低强度抗凝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机械瓣膜置换 低强度抗凝治疗 国际标准化比值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早期的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来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的4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2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康复为主,比较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护理总满意度大于乙组(P<0.05);甲组社会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都大于乙组(P<0.05)。结论: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实施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心脏瓣膜置换后早期的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康复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脏瓣膜置换后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提高瓣膜置换后心房颤动患者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WILEY医学及护理学科库、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19年9月24日有关胺碘酮治疗心脏瓣膜置换后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过2名研究员独立文献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后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1篇;累计710例患者,试验组363例,对照组347例。采用Revman 5.3软件行定量合成,结果显示,使用胺碘酮治疗瓣膜置换后心房颤动能够提高心房颤动转复率(RR=1.36,95%CI:1.20~1.54,P<0.05),且窦性心律维持率提高(RR=1.41,95%CI:1.16~1.72,P=0.002),其可以缩短ICU监护时间(MD=-1.09,95%CI:-1.32~-0.86,P<0.05)和总住院天数(MD=-3.92,95%CI:-4.25~-3.59,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瓣膜置换后心房颤动可以提高心房颤动转复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缩短ICU监护时间和总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Meta分析 胺碘酮 可达龙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手术 心房颤动 心房纤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预防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健康教育、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用药依从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预防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抗凝药依从性,值得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预防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药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络用药指导对华法林抗凝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且术后口服华法林≥3个月的患者。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复查情况将患者分为术后1个月网络组(术后1个月内网络上传INR复查结果≥2次)、术后1个月对照组(术后1个月在湘雅医院复查INR且有INR数据记录)、术后3个月网络组(术后3个月内网络上传INR复查结果≥4次)和术后3个月对照组(术后3个月在湘雅医院复查INR且有INR数据记录)等4组。比较网络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以及术后1或3个月INR及INR达标率。结果设定时段内在湘雅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共420例,术后均口服华法林抗凝。420例患者中,术后1个月有网络或湘雅医院复诊记录者266例(63.3%),纳入术后1个月网络组者71例、术后1个月对照组者178例;术后3个月有网络或湘雅医院复诊记录者132例(31.4%),纳入术后3个月网络组者46例、术后3个月对照组者77例。术后1个月网络组患者年龄小于、INR达标率高于而抗凝不足发生率低于术后1个月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10)岁比(53±11)岁, P=0.009; 64.8%(46/71)比45.5%(81/178), P=0.006; 21.1%(15/71)比46.6%(83/178), P<0.001];术后3个月网络组INR和INR达标率明显高于而抗凝不足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5±0.45)比(1.84±0.62), P=0.044; 67.4%(31/46)比30.9%(30/97), P=0.002; 30.4%(14/46)比54.5%(42/77), P=0.009]。结论网络用药指导有助于改善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华法林抗凝管理效果,提高患者INR达标率。抗凝不达标主要表现为抗凝不足,应予重视。

  • 标签: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网络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且接受瓣膜置换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而言,患者在术后接受康复护理对于其生存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间收治的46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瓣膜置换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护理的方法差异将其均匀分成常规组与康复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基本护理,康复组患者则需要接受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存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康复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瓣膜置换后护理当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康复护理 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90例,根据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状况、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分项生活质量分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预后,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感染性疾病等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预后
  • 简介:1例50岁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女性患者于心脏瓣膜置换后给予呋塞米、螺内酯、美托洛尔和胺碘酮对症治疗,并给予华法林和那屈肝素钙联合抗凝治疗。华法林由3.75mg·d-1增量至9.0mg·d-1,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始终维持1.03~1.25的较低水平,查甲状腺功能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遂停用胺碘酮,并给予左甲状腺素钠后,继续抗凝治疗4天,复查INR2.20,华法林减量至4.5mg·d-1,并维持治疗。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行抗凝治疗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实施微信互动平台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78例(均接受抗凝治疗)分为观察组(39例,应用微信互动平台干预)和对照组(39例,应用常规教育)。均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抗凝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满意度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定期复诊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抗凝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满意度评分、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定期复诊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行抗凝治疗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实施微信互动平台干预十分可行,有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及定期复诊率,效果较佳。

  • 标签: 抗凝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术 微信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