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库伯理论为基础,探究体验式学习在"知识""情感""行动"3个层面的阶梯性学习路径及其内在逻辑。设计"基于成长体验的个体发展报告(experience-base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terpretation,EBIDI)"学习法,并在"儿童生长与发展"课程中加以实施并评价其效果。方法2016至2019年在卫生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中开展了EBIDI学习法,运用个案资料分析中的"抽象化阶梯法"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反思报告和小组案例调研分析报告进行分析,剖析EBIDI学习法的应用成效,并根据结果对"三层面、六阶梯"的体验式学习模型进行阐释。结果体验式学习可分为内省式体验和观察式体验2种方式,其学习成效表现为认同/领悟与评判/应用2个层次。EBIDI主要通过4个路径达成学习效果:在内省式学习过程中深刻阐释概念、在情景再现中促进学习迁移、在案例探究中尝试评判和创新,以及依托浓厚兴趣唤起情感与动机以增强学习动力。结论EBIDI及其所依托的体验学习模型可为体验式学习的路径设计和效果评价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可为青少年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方案设计提供一种视角。

  • 标签: 体验式学习 儿童发展 健康教育 基于成长体验的个体发展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帮扶福利院儿童健康成长方案的构建,使福利院儿童及福利院残疾儿童的功能和权利复原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以使他们尽可能的能和健康人群一样平等地重新参加社会生活,相对健康的成长。方法 成立“三创”工作室,建立帮扶团队。了解帮扶对象的需求,确定帮扶目标。多科协作综合干预儿童早期发展,开展院内培训及进修学习提升医护人员素质和专科能力,建立统一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与评价体系。结论 工作室的早期综合干预,使得福利院儿童得到更加系统、专业化的照顾,帮扶团队成员深入福利院反复多次实地指导,开展针对性培训等形式,提升医护人员素质和专科能力,加强了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持续改进体系建设。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帮扶 福利院儿童 健康成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慕课儿童哮喘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生行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慕课教学模式。结论 在儿童哮喘的临床教学中运用慕课的教学模式,能够让护生更加系统的学习专科理论知识,更好的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 标签: [] 慕课 儿童哮喘 临床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家庭是大多数儿童生活的重要资源。一般来说,在没有接受系统教育时,健全儿童会学到很多残疾儿童无法掌握的技能。对于残疾儿童来讲,居家的日常生活并不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操作机会和反馈,以传授由于残疾而导致的各种特殊技能。

  • 标签: 家庭参与 儿童生活 残疾儿童 技能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我们时常被噪音所包围。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居民,无时无刻不受到噪音的干扰和危害。据20个城市统计,65.5%的居民生活于高噪音区。噪音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机动车辆的噪音;二是建筑工地建筑机械的噪音;三是娱乐场所制造的噪音;四是家庭噪音。随着环境意识加强,环境噪音已成为大众谴责和清除的对象,但家庭噪音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家庭噪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同样是一个毫不逊色的“无形杀手”。医学研究表明,在家电噪音中,为害最烈的要数录音机和组合音响,它们的高频噪音一般都超过2000赫兹。洗衣机马达的噪音可达70分贝,窗式空调的噪音达65分贝,吸尘器的噪音一般在75分贝左右,电冰箱发出的低频噪音由于跟人的心跳频率接近,因而容易引起心血管病变,老年人尤其容易受到它的损害。除家电噪音外,高声尖叫、大声争吵、放喉高歌也是家庭噪音的主要

  • 标签: 环境噪音 家庭 医学研究 分贝 环境意识 场所制造
  • 简介:习大大都说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宝爸宝妈们,对科学育儿、家庭教育也是空前重视。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随着人们对家庭的再一次回归,我们来谈谈这个热门话题。家庭教育在哪里?我想,家庭教育就在家庭的特别时光中,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中。为此,我们《母子健康》特别邀请了将创意和生活美学融入主妇生活和亲子教养的雪宁老师,在海外7年,从事幼儿教育与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与研究的卢丹丹老师,以及致力于北美家庭教育、早教、英语启蒙教育研究十余年的玛希娅老师。

  • 标签: 家庭教育 科学育儿 生活美学 亲子关系 热门话题 教育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和生命意义感的现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8月—2020年8月选取广州市社区560名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和中文人生意义问卷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对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进行分析。共发放问卷560份,剔除不完整问卷及按某一规律作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26份。结果526名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创伤后成长总分为(49.43±20.43)分,生命意义感总分为(42.96±7.61)分;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生命意义感总分及意义体验和意义追寻2个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分层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一般资料后,意义体验和意义追寻均可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结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处于较低水平,家庭照顾者生命意义感对创伤后成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社区工作者应加强生命意义感教育,帮助照顾者有效应对创伤事件,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促进心理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失能 家庭照顾者 创伤后成长 生命意义感 相关性
  • 简介:近年来,商河县计生协会针对流出人口计生家庭孩子和父母长期分离,得不到应有关爱这一现状,把生育关怀的触角延伸向农村留守儿童。并作为“生育关怀携手行”的重点工作,从不同的角度关心关爱他们,使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工作,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情系流动人口、关爱留守儿童”已成为商河县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实施“幸福泉”爱心工程的服务品牌,打造出计生协会工作的新亮点。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流动人口 爱心工程 幸福指数 家庭 阳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管理对学龄前儿童哮喘的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学龄前哮喘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家庭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及护理6个月后肺功能、哮喘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FEV1%及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哮喘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症状、活动受限、情感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学龄前哮喘患儿行家庭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家庭护理管理 学龄前儿童 哮喘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中国城区0~6岁儿童家庭内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量表并对其信效度进行考评。方法全面检索文献后形成条目池,经专家咨询、小组讨论后形成初量表,预调查后确定终量表各维度及条目,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在长沙市城区抽取1 104名0~6岁儿童,对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评估量表信度,采用t检验评估量表在不同儿童中的区分度,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相关系数、因子分析评估量表的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结果儿童危险行为量表共10个维度54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分半信度为0.87;各维度和总量表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0~0.84,均P<0.001。总量表共提取11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6.52%,54个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30。量表的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比较拟合指数、拟合优度指数、调整后适配度指数分别为0.06、0.78、0.79、0.77;伤害组与非伤害组的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所研制的量表对中国城区儿童非故意伤害的行为风险评估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 标签: 非故意伤害 儿童 城市 行为 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对减少并发肘内翻的意义,以探讨和优化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20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对照组98例,实验组105例,分别应用传统护理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2种护理方法减少并发肘内翻的疗效。结果2组患儿肘内翻发生率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护理质量,较好地恢复肘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家庭干预应用于哮喘儿童护理在对其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接收的8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家庭护理干预,观察组系统化家庭干预,比较患儿的自我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性为95.0%,对照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为72.5%,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发作次数和气道功能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儿童采用系统化家庭干预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系统化家庭干预 哮喘儿童护理 自我管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家庭支持措施,回顾分析家庭支持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护理工作中应用家庭支持措施后,患儿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形成了健康的协作关系,实现了双方护理共赢,信息共享,临床护理过程中未出现投诉和护理纠纷等问题。结论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护理中应用家庭护理措施,有助于临床护理效果的改善。

  • 标签: 家庭支持 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语言干预应用于发育迟缓儿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育迟缓儿童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及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语言干预,比较患儿治疗后各项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评分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适应能力、社会行为和语言发育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语言干预应用于发育迟缓儿童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语言治疗师 家庭语言干预 发育迟缓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进入机构内家庭式养育模式后,对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调查分析,机构内家庭式养育模式对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影响与院内集中养育模式和家庭寄养模式儿童进行对比,哪一种养育模式能够更好的促进孤残儿童社会心理的发展?更好形成依恋心理,建立健全、完整的心态。方法采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机构内家庭养育模式能较好的促进孤残儿童社会、心理发展,很好形成依恋心理,建立健全、完整的心态,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结论机构内家庭式养育模式具有规范化、科学化、个性化,是一种理想的养育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机构内家庭式养育模式 孤残儿童 心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