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跟骨前部外侧壁和载距突解剖分区的载距突精准置钉应用于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按"四分"把跟骨前部外侧壁分为前上区(S1)、前下区(S2)、后上区(S3)和后下区(S4),用于标定进钉点;"三段"把载距突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用以标定置钉靶点。标本做CT扫描和Mimics建模,在3D虚拟模型上从跟骨前部外侧壁每个区分别向载距突组配1枚螺钉,其中S1和S2靶点是载距突内侧前段与中段交点P1,S3和S4靶点是中段与后段交点P2,观察螺钉是否位于骨性通道内。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72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的载距突置钉把患者分为解剖分区组和3D打印组。解剖分区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24~60岁,基于解剖分区置钉。3D打印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25~58岁,采用3D打印辅助置钉。比较解剖分区组置钉参数与实际值的差异,比较两组间置钉总数、平均置钉数、螺钉分布和置钉准确率。结果在标本上从S1和S2向P1、S3和S4向P2虚拟置钉,螺钉均在骨性通道内,未见穿破跗骨窦。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性。解剖分区组载距突置钉总数52枚,(1.63±0.48)枚/例,其中20例置钉2枚,置钉准确率为92.3%(48/52)。解剖分区组的各个置钉参数和实际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载距突置钉总数63枚,(1.58±0.49)枚/例,其中23例置钉2枚,准确置钉率为93.7%(59/63),以上指标与解剖分区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跟骨前部外侧壁和载距突解剖分区的载距突置钉技术应用于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可以收到与3D打印辅助置钉相近的效果。

  • 标签: 跟骨 解剖学 局部 计算机辅助设计 载距突 解剖分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直肠末端系膜游离过程中,神经血管束(NVB)前列腺部微出血的概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对NVB前列腺部的解剖学形态进行观察以探讨其保护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和尸体解剖研究的方法,对NVB前列腺部进行活体和尸体标本解剖学观察。活体标本的观察: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手术视频数据库中,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保留部分邓氏筋膜TME的38例非连续男性患者的手术录像。通过回顾性复习手术录像,盲分别评估NVB前列腺部微出血以及泌尿和性功能情况,泌尿功能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估,性功能采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5)评估,分析NVB前列腺部微出血与否与术后泌尿和性功能的关系。尸体标本解剖学观察:选择福建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的4例男性半盆腔尸体标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尸体标本解剖,其一:2个半盆标本,模拟TME手术进行分离,观察NVB前列腺部;其二:另2个半盆标本,采用莱卡刀片从横断面进行连续横切(层厚约1 cm),将NVB前列腺部脂肪垫当做一个整体进行观察。最终将术中的活体解剖观察与相应尸体观察层面进行比对。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eny U秩和检验。结果38例患者中位年龄57(31~75)岁,肿瘤距肛缘中位距离6(1~8)cm。21例(55.3%)术中NVB前列腺部微出血(微出血组),17例(44.7%)未见出血(无出血组)。微出血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IPSS评分高于无出血组[7(0~16)分比2(0~3)分,Z=-1.787,P=0.088;2(0~15)分比0(0~2)分,Z=-2.270,P=0.028],而术后12个月两组I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功能方面,有23例术前性活跃(IIEF-5≥18分)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无出血组7/8例患者术后12个月性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定义为IIEF-5下降<3分、且患者主观性功能满意情况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微出血组仅6/15的患者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模拟TME手术分离半盆尸体标本,见NVB前列腺部血管神经走行在直肠前外侧、前列腺后外侧和肛提肌前内侧所构成的狭小的三角空间内,血管神经组织缠绕成团,分支不易辨别。进一步将NVB前列腺部脂肪垫当做一个整体进行尸体和活体比对观察发现,在尸体的前列腺底和前列腺中部水平,NVB前列腺部脂肪垫与直肠系膜关系密切,两者投影线存在较大重叠,是术中NVB前列腺部微出血的高危区。手术视频观察发现,在对应的前列腺底和前列腺中部水平,术中因主刀医师和助手的对抗牵引,使该处NVB前列腺部脂肪垫呈横向走行。其转为纵向走行处为NVB发出的直肠支,张力最大,为易出血区。可清晰锚定数支NVB直肠支,需要采用超声刀紧靠直肠固有筋膜预先凝结。比对发现,该直肠支即为尸体投影线重叠区。结论NVB前列腺部损伤是TME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NVB前列腺部神经纤维细小,术中无法辨别其功能分区,需要将NVB血管神经组织和相应脂肪垫当做一个整体进行保护。术中充分理解NVB前列腺部形态,保持适当对抗牵引张力,采用超声刀及时凝结直肠支可保护NVB前列腺部。

  • 标签: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神经血管束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八年制医学生耳鼻咽喉科学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大学201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6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17名学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传统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耳鼻咽喉学科理论考核和实习考核成绩评价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2名和4名学生认为"学习耳鼻喉科解剖很有兴趣",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56.4±4.2)分和(52.0±6.3)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学生实习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4±0.6)分比(28.0±1.1)分,P=0.213]。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考核总分分别为(84.8±4.5)分和(80.1±6.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耳鼻咽喉科学解剖教学,有助于培养八年制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耳鼻喉科 虚拟现实 解剖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中静脉尾侧入路腹背侧联合显露在肝癌腹腔镜解剖性半肝切除术(LAHH)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9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44例肝癌行尾侧入路腹背侧联合显露肝中静脉的LAH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61±5)岁,年龄范围56~66岁。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第一肝门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9.3±33.4)min。术中出血量(113.8±31.0) ml,无术中输血。术中第一肝门阻断时间(56.1±7.1)min。术后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9.3±1.4)d。术后病理证实肝细胞癌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8例。结论在肝癌LAHH中,经尾侧入路腹背侧联合显露肝中静脉有利于更好地显露肝中静脉,减少术中意外出血,保障手术安全。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检查 半肝切除 肝中静脉
  • 简介:摘要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穿支皮瓣,能实现对组织缺损的形态恢复及功能重建。该文综述了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影像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的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穿支皮瓣 旋髂浅动脉 解剖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颈椎后路健侧C7神经移位手术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的解剖特点,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具新鲜冰冻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其中男3具、女2具,年龄56~72岁、平均66岁。模拟经颈椎后路健侧C7神经移位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和显露左侧C7神经至末端分叉处,测量左侧C7神经末端与锁骨内缘的直线最短距离,测量颈椎后路引出的左侧C7神经长度与C7神经移位的最短距离,测量椎间孔后壁磨除的最小宽度以及椎间孔后壁关节突关节的长度,计算最小宽度与关节突关节长度的比例。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1例应用经颈椎后路健侧C7神经移位手术治疗的脑出血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年龄45岁,右上肢肌痉挛伴右侧肢体偏瘫,右上肢肌力0级、肌张力3级,右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1级。观察患者术后健侧和患侧上肢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肌力、肌张力情况。结果C7神经的远端定位于锁骨中点深部,C7神经末端与锁骨内侧缘的直线最短距离为1.8~2.5(2.1±0.4)cm,颈椎后路引出C7神经长度为6.6~7.4(7.1±0.4)cm,C7神经移位的最短距离为3.9~4.3(4.0±0.2)cm,椎间孔后壁磨开的最小宽度为4.6~5.3(4.8±0.3)mm,椎间孔后壁关节突关节的长度为12.0~15.8(13.6±0.5)mm,椎间孔后壁磨开的最小宽度与关节突关节的比例为33.6%~38.2%(35.8%±0.4%)。1例中枢性上肢瘫痪患者顺利完成颈椎后路健侧C7神经移位手术,术后健侧(左侧)上肢肌力正常,伴有左示指及中指麻木感,1个月后完全恢复,患侧(右侧)上肢痉挛症状明显缓解,肌力0级、肌张力1级。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时健侧上肢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肌力、肌张力均正常,患侧上肢肌力恢复至I级,肌张力1级,感觉正常,运动功能在康复中。结论C7神经位置相对恒定,颈椎后路解剖相对简单,具备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条件,且神经移位距离较短。

  • 标签: 神经移位 颈7神经 颈椎后路 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 应用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后区联合右前区背侧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5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后区联合右前区背侧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为66(35~77)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术后90 d随访,了解患者肿瘤复发情况和生存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后区联合右前区背侧段切除术,术中均未输血,无中转开腹。1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5±17)min,术中出血量为(254±66)mL,术中第一肝门阻断时间为(51±7)min。(2)术后情况。15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4±2.1)d。15例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均为肝细胞癌,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最小切缘距肿瘤距离为(1.5±0.8)cm。15例患者无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死亡及30 d内再住院。15例患者中,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胆瘘(Clavien-Dindo Ⅰ级)和腹水(Clavien-Dindo Ⅱ级)各1例,经冲洗引流、腹腔穿刺引流后好转。(3)随访情况。15例患者均获得术后90 d随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肿瘤复发;无术后90 d死亡患者。结论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后区联合右前区背侧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安全、可行。

  • 标签: 肝肿瘤 解剖性肝切除 门静脉流域 肝细胞癌 外科 手术 外科手术 治疗 治疗结果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第6组淋巴结所在区域涉及众多血管,是胃癌手术淋巴结清扫的难点,因此本研究探讨胃系膜与横结肠系膜平面的正确解剖在胃癌第6组淋巴结清扫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切除D2根治术的69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对第6组淋巴结清扫方式不同,分为系膜平面解剖组(39例)和传统清扫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第6组淋巴结清扫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第6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胰漏和十二指肠漏发生率等)。结果系膜平面解剖组与传统清扫组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清扫组比较,系膜平面解剖组清扫第6组淋巴结手术时间较短[(16.0±2.2)min比(23.8±2.2)min,t=-8.650,P<0.001],术中出血量较少[(4.9±1.1)ml比(10.5±3.0)ml,t=-6.440,P<0.001],第6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较多[(3.7±2.3)枚比(1.8±1.2)枚,t=-2.467,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均无十二指肠漏和胰漏的发生。结论在行胃癌根治术时,正确解剖胃系膜与横结肠系膜之间平面有利于彻底清扫第6组淋巴结,同时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

  • 标签: 胃肿瘤 第6组淋巴结 胃系膜 横结肠系膜
  • 简介:摘要本文以颈部教学说课设计为例,展现"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的局部解剖学教学;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理论教学和"主刀负责制"实验教学;并将感恩"志友"人文教育贯穿于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全过程。该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与人文素养、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局部解剖学 说课 "5+3"一体化模式 讨论式教学 主刀负责制 感恩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肘关节外侧入路脱位与非脱位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收治的26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15~80岁[(51.6±4.9)岁]。Dubberley分型:2A型10例,2B型5例,3A型6例,3B型5例。12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脱位行骨折复位内固定(脱位组),14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传统显露方法行骨折复位内固定(非脱位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术后1周内三维CT评估复位情况(分离或台阶>2 mm为差)、术后3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末次随访时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18个月[(10.5±3.3)个月]。脱位组、非脱位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6.9±15.5)min、(122.7±11.1)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3.3±9.7)ml、(112.9±10.1)ml(P>0.05)。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脱位组复位均良好,而非脱位组7例复位良好,7例关节面后方发现分离或台阶>2 mm(P<0.05)。术后3个月脱位组MEPS为(90.0±1.4)分,其中优9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非脱位组MEPS为(78.9±2.9)分,其中优5例,良4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为64.3%(P<0.05)。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非脱位组7例关节退变,其中3例螺钉切割,2例异位骨化,2例高龄患者单纯关节周围有骨赘形成;脱位组2例高龄患者关节退变,单纯骨赘形成,未发现螺钉切割及异位骨化。结论对于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肘关节外侧入路脱位复位内固定较非脱位可以完全显露肱骨远端关节面,骨折解剖复位,肘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预后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孔与五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孔组(给予三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38例)和五孔组(给予五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42例)。三孔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65.9±9.6)岁;五孔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65.5±12.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并发症(髂血管损伤、直肠损伤、闭孔神经损伤)、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肠瘘)发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并发症、清扫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孔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11.2±2.5)d、术后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肠瘘1例)、术后复发1例与五孔组[(10.6±3.3)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术后复发2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具备和传统五孔同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微创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癌 腹腔镜 三孔法 五孔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ariPOCⒸ多重分析与直接免疫荧光(direct immunofluoresence assay,DFA)检测肺炎患儿中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来评估mariPOCⒸ的检测性能。方法采集肺炎患儿的鼻咽拭子标本,用mariPOCⒸ多重分析和DFA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和腺病毒,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同时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为参比方法对两种方法检测不一致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0名肺炎住院患儿,mariPOCⒸ多重分析和DFA总阳性率分别为40.25%、38.25%。mariPOCⒸ多重分析与DFA的阳性一致率为92.16%,阴性一致率为91.90%,总一致率为92.00%。其中有32例不一致结果,用实时荧光PCR进行确认,20个结果与mariPOCⒸ一致,12个与DFA一致。mariPOC®多重分析与real-time PCR相比较,敏感度为93.06%,特异度为100.00%,总符合率达97.00%。结论mariPOCⒸ与DFA镜检法相比,在肺炎患儿呼吸道病毒检测中的检测性能良好,与real-time PCR相比敏感度、特异度和总符合率良好,mariPOCⒸ多重分析具有敏感性高、检测快速、智能等明显优势,可有效应用于临床检验。

  • 标签: 快速抗原检测 呼吸道病毒 mariPOCⒸ多重分析法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中内眦韧带定位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19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内眦韧带定位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19例中1例未能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进行泪小管泪囊吻合术,半年拔管后泪道阻塞;18例(94.74%)顺利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进行泪小管吻合术,术后6个月,拔管后泪道冲洗通畅;除3例有轻度下睑外翻畸形,伴有溢泪主诉,其余15例日常生活无溢泪不适,疗效良好。结论在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内眦韧带定位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断裂,下泪小管,陈旧性 吻合术,定位,内眦韧带
  • 简介:摘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推动教师教学发展的专业机构,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医学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部分高等院校也开始设立医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顶尖综合性院校医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机构设置概况、宗旨与目标、职能与服务,分析了其定位与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建设的策略。

  • 标签: 综合性院校 医学教育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定位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胶质瘤患者的切除手术中B超在肿瘤切缘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6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实验组(n=33)与对照组(n=33),将两组患者术后肿瘤的残留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残留5(15.15%)例,实验组术后残留2(6.06%)例,实验组的术后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45,P<0.05)。实验组治疗后2、7 d颅内压[(3.43±0.42)、(2.83±0.42) kPa]明显低于对照组[(4.03±0.37)、(3.69±0.28) kPa,t=12.683、16.810,P<0.05]。实验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注意力(106.54±6.56)、执行能力(105.76±6.77)、抽象及定向评分(106.65±6.5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0、3.535、5.680,P<0.05)。治疗后实验组注意力、执行能力、抽象及定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5、9.606、10.575,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切除过程中应用B超对患者进行肿瘤切缘定位可以准确定位患者肿瘤位置、肿瘤范围,减少患者肿瘤的残留率,提高疗效。

  • 标签: 术中B超 脑胶质瘤 肿瘤切缘定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55例腹腔镜下难以定位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组术前在胃镜下在肿瘤旁上、下缘各放置1枚钛夹,行上消化道X线造影确认钛夹位置,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对照组在术中采用腹腔镜-内镜联合(双镜联合)定位。胃镜下钛夹标记联合上消化道X线造影定位诊断的准确率(100%)与双镜联合的定位准确率(100%)相同,节约手术人员参与,减少手术时间,术前可以明确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DTI重建追踪面神经的位置,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结果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面神经定位的一致性。结果17例患者术前行DTI重建均成功追踪面神经,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均成功定位面神经的实际位置,其中15例与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位置相符合,2例与DTI不相符合,包括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上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上级,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下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下级。术前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0.0%,准确率为76.5%,AUC=0.900(P=0.011),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面神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734,P<0.01)。结论术前DTI对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的定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术中保护面神经,从而减少面神经的损伤。

  • 标签: 神经瘤,听 面神经 弥散张量成像 电生理监测
  • 简介:摘要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是目前矫正近视眼及散光新的手术方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其在飞秒激光切削中心定位方面主要依赖术者的经验和患者的配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使SMILE中心定位准确是术后获得良好视觉效果的关键。本文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探讨SMILE中心定位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开展SMILE提供参考。

  • 标签: 角膜基质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激光,准分子 瞳孔 角膜 视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人定位"急救模式,即据患者及其位置确定急救方式,在脑肿瘤相关性癫痫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5例脑肿瘤相关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急救护理进行抢救;51为试验组,采取"定人定位"急救护理进行抢救。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耗时、继发性损伤发生率及医患对癫痫抢救的满意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抢救耗时为(175.00±0.09)s,低于对照组的(420.00±1.08)s(P<0.05);试验组的继发性损伤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5.90%(P<0.05);试验组的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定人定位"急救护理有助于规范癫痫患者抢救护理管理,可提高抢救质量,实现护理资源优化。

  • 标签: 定人定位 急救护理 脑肿瘤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三平面长针四点定位麻醉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经会阴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B超引导下长针四点定位麻醉下前列腺穿刺患者30例设为试验组,短针麻醉下穿刺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中疼痛、穿刺阳性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会阴部肿胀不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肿瘤阳性率分别为46.7%(14/30)和43.3%(13/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3% vs. 26.7%,P>0.05)。穿刺24 h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与肿胀发生率分别为13.3%(4/30)、86.7(26/30),对照组患者的疼痛与肿胀发生率分别为10.0%(3/30)、90.0(27/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平面长针四点定位麻醉能明显提升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及其他前列腺介入手术的耐受性,易操作,费用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活组织检查,针吸 前列腺 会阴 麻醉药,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