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学院校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降低医学院校学生学业拖延的建议。方法抽取黑龙江省三所医学院校的统招本科学生1 327名进行生活满意度、焦虑、学业拖延问卷调查。应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医学院校学生学业拖延总分为(35.00±8.92)分;②成绩水平、性别、选择本专业原因、是否独生子女四个方面的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学院校学生在学业拖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医学院校学生学业拖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医学院校学生拖延程度与其焦虑水平成正相关(r=0.102,P<0.01),与生活满意度成负相关(r=-0.117,P<0.01);④回归分析显示,成绩水平、性别、生活满意度、焦虑、选择本专业的原因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六个预测变量共可以有效解释医学院校学生学业拖延14.2%的变异量。结论医学院校学生学业拖延总体程度高于非医学院校学生拖延;医学院校学生的成绩水平、性别、生活满意度、焦虑、选择本专业的原因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是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医学院校学生 学业拖延 焦虑 生活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球化改变了健康的决定因素和各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对医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的国家、教育机构和学者对此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全球胜任强调培养医学生站在全球高度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涵盖了我国所提出的"国际理解教育""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视野"等要求,而全球卫生教育则要求医学生关注全球范围的健康公平,综合两者提出全球化背景下医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对于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球化 医学生 全球卫生 全球胜任力 基本要求
  • 简介:摘要建立适合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已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依据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特点,实施以创业实践引领创新能力培养的系列教学改革,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本科生导师制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 标签: 医学实验技术 创新创业 学生培养 教育改革
  • 简介:摘要当前,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受青睐的一种方式,在实践中也已经发挥了不小的价值。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小抓起,也应当建立在理解、探究的基础上,将数形结合教学方法运用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关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获得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数形结合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 标签: 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有效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学生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认知、态度、行为意向现状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4—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广东省3所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实习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行设计的医学生ACP知信行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6份,回收有效问卷274份,有效回收率为99.3%。结果医学生ACP认知调查问卷的平均正确率为48.75%;ACP态度调查问卷的条目均分为(4.00±0.53)分;医学生ACP行为意向调查问卷的条目均分为(3.94±0.5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有无社会兼职经历、是否听说过ACP以及是否接受过ACP的培训或课程是医学生ACP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进入临床实习和是否有过患者死亡的救治经历是医学生ACP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对所学专业态度、是否有过患者死亡的救治经历是医学生ACP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学生对ACP有一定的接受度,但对ACP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应考虑完善相关教育方法和内容,为医学生在未来临床工作中做好角色适应,提升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以及ACP在临床中的推广做准备。

  • 标签: 学生,医科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安宁疗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为翻转课堂在高校的推广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结构式定量调查问卷调查了重庆医科大学876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其对翻转课堂的认知和接受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大学生对翻转课堂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果77.9%的学生不了解翻转课堂;32.3%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接受度高,62.0%接受度中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动机越强,对翻转课堂的了解程度越高;以及参与过翻转课堂的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度就越高。结论大学生对翻转课堂有一定的接受度。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传播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积极尝试翻转课堂教学。

  • 标签: 大学生 翻转课堂 接受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方式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实习的中山大学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3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入科前进行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和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量表评定,入科后采用实习小讲课、互动教学(2周实习期内进行)和新媒体教学(持续6个月)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系统培训,所有培训结束后,再次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估,由学生选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结果系统培训后,学生各方面的医患沟通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培训前后的消极态度[(35.22±4.35)分比(28.40±3.54)分]和积极态度[(53.20±5.35)分比(60.84±2.72)分]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前后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量表的评分[(151.78±5.33)分比(166.27±4.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培训前,男生医患沟通的积极态度评分差于女生[(51.41±4.88)分比(54.91±5.33)分],消极态度评分高于女生[(36.68±4.80)分比(33.83±3.42)分];系统培训后,男生的支持关注评分低于女生[(16.86±1.52)分比(17.83±1.27)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评选出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首先是模拟教学[46.7%(63/135)],其次是微信[28.9%(39/135)]。结论多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和水平;不同性别学生沟通能力和对教学方式的喜好不同;互动教学中的模拟教学、新媒体教学中的微信平台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 标签: 医患沟通 互动教学 新媒体教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络技术为代表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思维已经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大数据在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滞后、挖掘手段落后、对就业数据的关注运用程度低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 标签: 大数据 大学生 就业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已发表文献进行回顾,了解我国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研究的热点及发展方向,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护生""护理学生""核心能力""核心胜任"为检索词,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3月收录的文献,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最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233篇,年发文量随时间呈缓慢增长趋势,获得基金支持的文献122篇,第一作者分布在30个地区,文献共被引1 170次。文献研究类型中,干预性研究最多,共88篇;质性研究最少,仅3篇。结论我国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文献呈上升趋势,应增加基金投入,加强多地区的合作,扩展研究类型和研究内容的范围,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 标签: 学生,护理 核心能力 文献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训练对大学生情绪调节和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招募某高校大学生81人,随机分为正念训练组与对照组,其中74人完成研究(正念训练组36人,对照组38人)。正念训练组参加8周正念训练,在此期间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和第8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测量正念水平,简明心境量表测量情绪,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测量心理弹性。结果两组干预前后在五因素正念总分、观察、觉知地行动、不判断、心理弹性总分、目标专注、人际协助,以及心境状态量表中的疲劳因子交互效应显著(均P<0.05)。正念训练组的正念水平、心境状态和心理弹性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正念总分在干预4周后较基线明显提高[(114.92±11.70)分,(110.36±11.24)分,P<0.05],而观察[(26.19±5.21)分,(24.00±5.34)分]、描述[(23.36±4.82)分,(21.19±4.76)分]、不判断[(23.75±4.20)分,(22.06±4.99)分]、不反应[(19.72±3.16)分,(18.58±3.61)分]则在干预8周后较基线明显提高(均P<0.05);心境量表中,疲劳、抑郁-沮丧、慌乱、活力四个维度和情绪纷乱总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干预8周后,疲劳[(12.31±4.08)分,(13.39±5.12)分]、慌乱[(12.08±3.57)分,(13.67±4.35)分]和情绪纷乱总分[(132.94±17.71)分,(145.75±22.68)分]较基线明显降低(均P<0.05),活力分数明显增高[(18.31±4.61)分,(15.39±4.99)分,P<0.01];心理韧性量表中,训练组的总分、目标专注、人际协助、情绪控制分数干预后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正念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正念水平和心理弹性,改善其疲劳、抑郁、慌乱等负面情绪,提高活力等积极情绪。

  • 标签: 正念训练 情绪 正念水平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学生高度近视眼豹纹状眼底患病情况,初步分析其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关系。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18年10~12月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高度近视者161名20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9名,女性112名;平均年龄(19.73±1.12)岁;平均等效球镜度数(SER)(-7.39±1.12)D。受检眼均行电脑验光、免散瞳眼底照相、OCT、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根据眼底大血管暴露程度,将受检眼分为无豹纹状眼底(0级)、轻度豹纹状眼底(1级)、中度豹纹状眼底(2级)和重度豹纹状眼底(3级)。采用扫频光源OCT测量眼底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SCP)血流密度。根据ETDRS分区将黄斑中心凹6 mm范围内脉络膜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3个同心圆,分别是直径为1 mm的中心区,1 ~3 mm的内环区,3~6 mm的外环区,共9个区。内环、外环4区分别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观察不同区域脉络膜、视网膜厚度分布特点及SCP血流密度。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分析豹纹状眼底程度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关系。结果202只眼中,豹纹状眼底0级37只眼(18.32%,37/202);1~3级165只眼(81.68%,165/202 ),其中1级、2级、3级者分别为125 (61.88%,125/202)、28 (13.86%,28/202)、12 (5.94%,12/202)只眼。视网膜厚度,水平、垂直方向均由鼻侧至中心区先升高后降低,于中心区最低,其后升高再降低;颞侧整体厚度略低于鼻侧,下方整体厚度略低于上方。脉络膜厚度,水平方向由鼻侧至颞侧逐渐增厚;垂直方向由上方至中心区逐渐降低,其后升高再降低。水平、垂直方向中心区SCP血流密度均较其他区域低。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豹纹状眼底分级与AL (β=0.291 ,OR=1.338,95%CI 1.064~1.682,P=0.013)、黄斑中心区SCP血流密度(β=0.080,OR=1.084,95%CI 1.006~1.167,P=0.034)、脉络膜厚度(β=-0.033,OR=0.968,95%CI 0.960~0.975,P<0.001 )均相关。结论大学生高度近视眼豹纹状眼底改变发生率较高;豹纹状眼底程度加深与脉络膜厚度变薄、AL增长和更大的黄斑SCP血流密度相关。

  • 标签: 近视 眼底 黄斑 局部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教学模式在医学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效用。方法2019年3月至12月间,15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分入课堂教学组(G1=50)、问题导向(PBL)教学组(G2=50)和计算机教学组(G3=50)。通过3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测定授课前后、授课2个月及6个月后,学员们理论、技能的掌握和维持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有150名大学生参与课题。其中男84名(56.0%),平均年龄(23.0±1.1)岁,有16名(10.7%)参加过类似的心肺复苏培训。3组学员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授课后即刻、授课后2个月和授课后6个月4个时点,G1、G2、G3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授课后,各组的成绩都有提高,且授课后即刻成绩为最高(P<0.05)。授课后2个月、6个月成绩有所下降,但这两个时间段相比,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和授课后即刻操作考核通过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2个月、6个月两时点G2和G3组的考核通过率显著高于G1组(P<0.05),而这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授课后各组操作考核通过率较基线都显著提高,考核通过率随着随访时间推移而下降。学员对课程反馈显示,所有学员均表示能明确所接受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够接受课程难度,但PBL和计算机教学接受度更高。结论PBL和计算机教学模式有着较好的学习效用和接受度,可以做为常规课堂教学的补充或是进行巩固学习的策略。2个月可能是再培训的时间节点。

  • 标签: 教学模式 心肺复苏 问题导向教学 计算机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小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情况,探讨心肺复苏培训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9年4月22—26日便利选取广州市某小学23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3月(培训前)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知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订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及内容。每次培训完当天再次开展知识调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培训前,221名小学生对只按压不实施人工呼吸、急救电话、胸外按压位置、按压速度、按压深度问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6.3%、95.0%、89.6%、24.4%、24.0%,培训后233名小学生回答正确率分别为59.2%、99.6%、99.6%、63.5%、70.0%,培训后正确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后,认为有必要学习心肺复苏、愿意对陌生人实施心肺复苏的学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经心肺复苏培训的广州市小学生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低下,建议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重视急救技能的宣传与培训,制订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培训方案,提高学生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问卷调查 急救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学生课堂沉默的现状及其与课堂环境感知的关系,为促进学生发挥课堂主体性作用、实现参与式教学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10月,选择黑龙江省4所医学院校的7 202名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阶层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课堂沉默与课堂环境感知的关系。结果医学院校学生课堂沉默评分为(2.95±0.66)分。课堂沉默与课堂环境感知各维度评分[教师期望(3.77±0.72)分、班级规模(3.05±0.89)分、课堂气氛(2.71±0.80)分、课堂发言(3.06±0.73)分、教学方式(3.14±0.86)分、课程设置(2.23±0.66)分]均呈负相关(r=-0.413~-0.042,P<0.01)。控制人口学变量后,课堂环境感知中的教师期望对课堂沉默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034,P<0.01),课堂环境感知的其他维度对医学院校学生课堂沉默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14~-0.043,P<0.01)。结论医学院校学生课堂沉默处于中等水平,课堂沉默水平会受到其感知到的课堂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当营造具有活力的课堂环境,降低课堂沉默水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标签: 医学生 课堂沉默 课堂环境感知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聚类分析识别青年学生群组,探索不同群组的特征和需求差异,为预防艾滋病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教育部门组织的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性健康教育需求调研,对使用方便抽样法获得3 884份网络调查的有效数据进行两步聚类分析,结合专业领域认识判断确定纳入分析的变量和群组数,比较群组间的性健康、人口学特征、性教育内容与形式需求的差异。结果经聚类分析确定聚类变量共6个,分别包括自慰行为认知和发生率、性行为发生率、性资讯获取频率、接纳性伴开放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根据以上性健康知信行特征、HIV感染风险将学生分为3个群组,其中高风险组1 810人(46.6%)、中风险组1 549人(39.9%)、低风险组525人(13.5%)。人口学特征,高风险组中位年龄19岁,男生(65.9%)、性取向为非异性恋(15.2%)、来自城镇(58.2%)、独生子女(30.8%)和在读本科(54.7%)的比例最高;中风险组中位年龄19岁,女生(82.7%)、在读高职(34.0%)的比例最高;低风险组中位年龄18岁,来自农村(52.4%)、非独生子女(80.6%)、在读高中(41.3%)、非寄宿(17.5%)、无实习/打工经验(43.2%)的比例最高。在教育内容需求方面,高风险组对自我认同、性安全、性决定、避孕流产和STD/AIDS防治的需求高,中风险组则更关注婚恋观、性侵害,低风险组更需要了解青春期生理知识。与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对同伴教育、互联网/多媒体、匿名咨询等性教育形式需求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群组的青年学生自身特点、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和教育需求存在区别,应分类开发教材和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群组特点施教,增强学生的接受度和积极性,以提高教育质量。

  • 标签: 青年学生 性健康 艾滋病 聚类分析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专业观,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对陕西省320名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专业认知态度、就业意向和职业规划。采用描述性统计和χ2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专业认知态度方面,82.4%(257/312)的学生选择本专业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兴趣、家长意见和方便就业;96.2%(300/312)的学生对本专业表示很喜欢、较喜欢或一般。在就业意向方面,73.4%(229/312)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90.1%(281/312)的学生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在职业规划方面,60.3%(188/312)的学生选择从事临床康复工作。男生选择较难和很难就业的比例低于女生[64.5% (80/124)比79.3%(149/188)],选择较易就业的比例高于女生[29.8% (37/124)比18.6%(35/1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影响学生专业观的内在优势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实践技能强、热爱专业;劣势因素是就业期望过高,职业规划不清晰。外在机会因素是"健康中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威胁因素是人才需求层次提高,就业性别因素差异等。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和鼓励毕业生从事基层康复工作。康复机构要改善康复治疗师执业环境,为其提供利于专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 标签: 康复治疗 专业观 就业情况 影响因素 SWOT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生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首次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临床早接触课程的2017级及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级为70名学生设为试验组,2017级45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的设计并应用,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授课方式,课程结束后以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程度、认可程度、满意程度以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为课程效果考核指标。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在对课程的认可程度[(3.63±0.78)分比(3.11±0.83)分]及满意度评分[(13.59±1.48)分比(11.29±2.36)分]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团队协作、以患者为中心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总分分别为(53.49±5.30)分、(22.90±2.11)分、(93.31±7.58)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50.78±4.98)分、(22.07±2.11)分、(88.62±4.8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阶段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早期接触护理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提高医学生团队合作与共情能力,提高早期接触临床实施效果。

  • 标签: 医学生 以需求为导向 早期接触临床 跨专业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护理专业学生(护生)职业认同研究现状,探讨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采用CiteSpace软件(5.8.R2版本)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2016年开始发文量明显增长,目前已有大量横断面研究,但存在一定局限性,且缺少纵向研究;研究者之间合作较多,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尚未形成大规模合作网络;关键词突现分析发现,突现时间最长的是护生职业认同与临床实习相关研究,2020年突现度最高的关键词为"新冠疫情"。结论目前是护生职业认同研究发展方向转变的关键时期,应建立大型合作网络模式、开展纵向调查与干预性研究,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 标签: 学生,护理 可视化分析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问题性短视频媒体使用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文献检索、访谈法和问卷法基础上建立问卷项目;选取27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642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1个月后对112名大学生进行重测,搜集量表重测信度资料。采用SPSS 26.0和Mplus 8.3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信度和效度统计分析。结果(1)正式问卷包含3个维度,共13个项目,3个维度分别是知行变化维度、生理不适维度和社会粘度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94、0.820和0.716,项目负荷在0.577~0.805之间,方差贡献率为64.803%。(2)采用Mplus 8.3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χ2/df=2.390,SRMR=0.038,RMSEA=0.047,CFI=0.970,TLI=0.963)表明3因素结构符合心理学测量学要求。(3)问卷分半信度=0.885,Cronbach's α=0.882,1个月后重测信度=0.991。总问卷与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16~0.882之间。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问题性短视频媒体使用量表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用于中国大学生群体中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研究。

  • 标签: 问题性短视频使用 问卷编制 信度 效度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