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台组12月50例(T2DM门诊病人,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5人和对照组25人。观察组选用新药艾塞那肽治疗,对照组选择用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治疗。结果观察组疗20例疗效显著,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5例血糖略有波动,加用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联用后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对照组10例疗效稳定,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水平,10例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5无效。结论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显著高于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治疗组。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并具有很好的改善脂肪的分解代谢,降低或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减少腹型肥胖,并全面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的功效,是理想的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新型药物。

  • 标签: 2型糖尿病 艾塞那肽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开展运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T2DM患者86例纳入研究,随机数字配对法分组,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开展运动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相比,要明显的降低(P

  • 标签: 2型糖尿病 运动护理 血糖 血脂
  • 简介:本研究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Th1/Th2和Tc1/Tc2细胞的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不同浓度PGE2与抗CD3和抗CD28单克隆抗体(mAb)和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共同培养120小时,测定细胞增殖程度。ELISA方法测定24、48、72和120小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浓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CD4+IL-4+T细胞和CD4+IFN-γ+T细胞以及CD8+IL-4+T细胞和CD8+IFN-γ+T细胞比值。各实验均以不加PGE2为对照。结果表明:①随PGE2的浓度增加,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率明显增高(p=0.001);T细胞增殖抑制率与PGE2浓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89,p=0.000)。②实验组培养120小时的IFN-γ浓度与第72小时的IFN-γ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917),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浓度随时间持续增高(p=0.046);实验组不同时间的IFN-γ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不同时间产生IL-4浓度无明显变化(p=0.400);对照组24小时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浓度高于48、72和120小时(p值分别为0.007、0.003和0.002);实验组细胞培养24小时时IL-4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7);实验组细胞培养48、72和120小时与对照组IL-4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实验组与对照组CD4+IFN-γ+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767);实验组CD4+IL-4+T细胞比例略高于对照组(p=0.051);实验组CD4+IL-4+T细胞与CD4+IFN-γ+T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实验组与对照组CD8+IFN-γ+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441);实验组CD8+IL-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实验组CD8+IL-4+T细胞与CD8+IFN-γ+T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8)。结论:PGE2体外抑制外周血T细胞的增殖;PGE2作用24小时即可抑制IFN-γ和IL-4的产生,并且明显影响T细胞IFN-γ的高峰出现,对IFN-γ具有持续性的抑制作用,对IL-4的持续性影响并不明显;PGE2使CD4+IL-4+T细胞与CD4+IFN-γ+T细胞的比值和CD8+IL-4+T细胞与

  • 标签: 前列腺素E2 T淋巴细胞 TH1/TH2细胞 Tc1/Tc2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针对妇女乳腺疾病采用高频B超的诊断价值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共计54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依据同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组,即高频B超组和临床触诊组,对比两组临床乳腺疾病检出情况。结果经检测,54例病人16例为单纯增生,剩余38例检出乳腺肿块,其中实性肿块34例(恶性肿块16例,良性肿块18例);1例单纯囊性肿块。包块待排16%(5/30),未触及包块18%(5/30)。高频B超组检出7例腋下淋巴结(恶性肿块),17例腋下淋巴结(良性肿块),触诊组仅检出腋下淋巴结3例,占14%(3/24)。高频B超组阳性预测值达到77.5%,阴性预测值达到87.2%;触诊组阳性预测值仅为47.2%,阴性预测值59%。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疑似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诊断,采用高频B超有着较高的检出准确率及针对肿块的良恶性的鉴别能力,对后续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为目前临床针对女性乳腺疾病诊查的主要手段。

  • 标签: 高频B超 乳腺疾病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B超监护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B超监护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72例G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后住院时间、血清β-hcG转为正常时间、住院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B超监护宫腔镜治疗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后住院时间、血清β-hcG转为正常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分别为(40.8±5.2)ml、(15±2,)min、(2.8±0.8)d、(21.6±2.2)d、(3658±325)元。术后7例发生妊娠物残留,其中3例行二次宫腔镜手术,2例行阴式CSP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2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均治愈。治疗成功率达90%。结论B超监护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有效安全、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异位 宫腔镜检查 剖宫产术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诊断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根据患者体征及症状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B超检查进行诊断,根据手术和病理结果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和对诊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诊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安全、无创,可以反复检查,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B超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是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有46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阴道超声诊断,研究组行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80.43%,漏诊率是10.87%,误诊率是8.70%;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95.65%,漏诊率是2.17%,误诊率是2.17%,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在宫外孕诊断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以为临床诊断宫外孕病情提供科学合理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B超 宫外孕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染色体胚系基因重排,产生的TCR和BCR(Ig)数量众多,它们是保证机体对种类繁多的抗原产生特异性应答的分子基础.了解TCRB链V(D)J基因重排的详细机制,对研究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V(D)J基因重排时遵循12/23规则即含有12对碱基间隔序列的RSS仅和含有23对碱基间隔序列的RSS发生重排.但是,在TCRB链中,我们发现一种超越了12/23规则的限制,被称为B12/23.本文就TCRB链基因重排中B12/23限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关键词TCRB链;V(D)J基因重排;B12/23规则;RSS;RAG-1;RAG-中图分类号R7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1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B超监护下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价值。方法:研究本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100例患者为参考目标,按照单双色盲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给予治疗组患者采取腹部B超监护下无痛人工流产术,而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治疗效果等数据。结果:治疗组患者各项手术治疗效果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部B超 无痛人工流产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在1次妊娠及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法对320例血型为O型孕妇(其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在其孕16~38周作不规则抗体筛查和IgG抗A(B)效价的测定。结果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比1次妊娠的孕妇血清免疫性IgG抗体效价增高明显。结论在产前对夫妇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特别是对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的孕妇及时做IgG抗体效价测定,对预测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ABO血型不合 产前血型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CT与B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72例盆腔肿瘤患者,分别行CT和B超检查,记录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0.3%,B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7.5%,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略高于B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和B超检查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良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及子宫肉瘤的检出率相对较低。结论CT与B超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实际中可首选B超进行诊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也可行CT补充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妇科盆腔肿瘤 CT B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测定血清抑制素B水平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接诊的53例不育症患者组成A组,另按患者疾病情况将其分为A1组(非梗阻性29例)、A2组(梗阻性24例),另择取我院同期55例已正常生育的男性组成B组,分别对各组男性进行血清抑制素B水平的检测,比较各组血清抑制素B水平。结果A组患者与B组健康男性比较,A组血清抑制素B水平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比较,A1组血清抑制素B水平明显低于A2组(P<0.05)。结论血清抑制素B水平检测可以作为男性不育症患者鉴别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育症 血清抑制素B水平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内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8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计40例。其中,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4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B超联合诊断,着重观察两组患者后期临床诊断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临床诊断指标数据上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可适度推广在临床实践的运用程度。

  • 标签: B超诊断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载脂蛋白(APO)B主要分布在人体血液中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约占LDL蛋白质的95%~99%,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脂质转运和被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识别。研究证明,apoB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多数医院已开展了测定人体血液中apoB含量来判定AS的危险程度。而国内所用的试剂盒均为多克隆抗体,这给临床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带来了一定的差异。为此国内许多研究单位拟想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apoB单抗细胞株通过逆转录、构建使其表达apoB单链抗体。

  • 标签: 单链抗体基因 载脂蛋白B 多克隆抗体 动脉粥样硬化(AS) 极低密度脂蛋白 LDL受体
  • 简介:<正>血管腔内技术的开展,为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微创有效的治疗途径。我科在2009年分别对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和1例肾移植术后合并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了腔内修复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其疾病的特点分别从心理、饮食、卫生宣教、卧位、预防感染、血液循环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基底节区脑出血 修复术 病情变化 肾移植患者 术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在肢体手术中的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外科就诊需进行择期手术的男性患者100例,患者体格均正常,16~55岁男性,按照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和对照组(传统盲探法肌间沟神经组织)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神经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都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辅助用药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是0和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上肢手术过程中,相比于传统盲探法而言,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能取得更好地效果,可以明显缩短神经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保证麻醉效果以及减少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根本上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经直肠B超检查是现阶段诊断前列腺疾病的常用工具,它对常见的前列腺疾病如急、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前列腺结石等都有一的诊断价值。目前已在许多医院得到广泛开展。同时,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也是诊断前列腺疾病尤其是前列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经直肠B超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癌 前列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