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血疗法在断指再植术后发生静脉危象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40例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则应用放血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移植手术成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活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发生静脉危象采用放血疗法,可显著提升移植手术的成活率,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放血疗法 断指再植术 静脉危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诊静脉采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采血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例门诊需静脉采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专业静脉采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采血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静脉采血后,观察组患者中淤青1例,静脉炎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对照组患者中皮下渗血4例,静脉炎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静脉采血护理干预可以大大的降低采血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并且在采血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方式预防交叉感染,可以防止给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带来伤害,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意义,值得展开广泛的推广。

  • 标签: 门诊 静脉采血 护理措施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我院在2015年2月份到2018年2月份收治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观察组通过超声诊断。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化为p<0.05。结论应用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获得的临床价值更高,能全面表现出影像学,在整体上操作更简单,图像直观,适合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价值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下肢静脉血栓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我院3例骨科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患者,在进行西医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成药注射,中药内服加消炎散外敷联合治疗。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能有效降低治疗不良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症状,且临床疗效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消炎散外敷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采用喘定持续静脉输入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喘定持续静脉输入重症哮喘患者72例,并平均分配为对照组36例和干预组36例。观察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下进行护理干预和干预组在联合综合护理中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痊愈25例,改善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痊愈15例,改善12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69.52±5.87)分,优于对照组的(55.17±4.28)分(P<0.05)。结论重症哮喘患者持续静脉输入喘定治疗同时,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效果,临床护理工作中建议建立全面综合护理方案,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喘定 重症哮喘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88例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每组患者44例。对比护理后穿刺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2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静脉输液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新生儿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保障新生儿的就医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输液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首次发病86例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续以华法林抗凝治疗,2.5mg/d;B组给予患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20mg/d。治疗10d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复发情况及随访7d、14d、21d、90d时的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治疗10d后,两组患者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FIB(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血管通畅情况和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出血发生率4.65%低于A组的出血发生率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激酶基础上采用华法林或利伐沙班给予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疗效相当,但应用利伐沙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风险,安全性可靠。

  • 标签: 尿激酶 抗凝治疗 深静脉血栓 血管通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6月份-2018年8月份,门诊接诊的的实施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常规组(n=110),个性组(n=130),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互比。结果个性组(n=130)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3.08%),常规组(n=110)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15.45%),两组互比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个性组(n=130)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统计(96.02%),与常规组(n=110)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统计(82.73%)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效果显著,对护理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评价高,值得推荐及应用。

  • 标签: 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 静脉输液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防治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护理风险管理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风险管理护理,观察产妇DVT发生率、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经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900例产妇出现3例DVT,发生率为0.33%;SDS(42.39±2.17)分,SAS(40.37±2.2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操作技能(8.97±0.54)分、护理态度(9.01±0.33)分、责任心(9.02±0.29)分、健康教育(8.89±0.56)分。结论剖宫产术后行护理风险管理后可有效降低DVT发生率,且有助于产妇心理状态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护理风险管理 DVT
  • 简介:摘要目的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共9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查CT发现,溶栓后出血转化7例,均为非症状性脑出血,出血病例均为大面积脑梗死,其中4例为心房纤颤心源性脑栓塞。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虽然治疗后出血风险相对较高,但均为非致残性出血。另一方面,尿激酶的成本较低,适宜在县级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超早期 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特点展开探究。方法选出2016年7月-2017年12月因患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而进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78例病人(年龄≥60岁)列入试验组;选择同期就诊的60岁以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70例列入对比组;回顾分析并对照两组病人出血原因、胃镜检查及急诊疗效等情况。结果和非老年病人相比,老年病人因胃癌、胃溃疡而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显著更高,活动性出血的比例显著更高,急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较低(均P<0.05)。结论接诊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时,急诊医务人员要先查明出血病因,并按病人实际情况施予救治处理,以提升总体疗效。

  • 标签: 非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老年病人 急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超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剖宮产术后形成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症状侧进行诊断,以静脉造影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结果。结果80例患者共114条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病变血管112条,诊断准确率为98.25%(112/114),其中完全血栓51条,不完全阻塞61条,血流充盈缺损46条,其中血流充盈缺损2条未被检测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NT肢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方法。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下肢静脉血栓 彩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哮喘患者持续输入喘定期间给予护理干预的经验并评价护理效果。方法72例喘定持续静脉输入重症哮喘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根据住院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6例。两组均遵循医嘱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及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痊愈25例,改善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痊愈15例,改善12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69.52±5.87)分,优于对照组的(55.17±4.28)分(P<0.05)。结论重症哮喘患者持续静脉输入喘定治疗同时,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效果,临床护理工作中建议建立全面综合护理方案,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喘定 重症哮喘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以信封法将其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并发率、住院时间,并分析导致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并发率为7.5%,远远低于对照组25%的并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原因包括结论手术操作、肿瘤本身、术后卧床都可引发下肢深静脉栓塞,临床应根据栓塞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以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 标签: 妇科肿瘤 术后 下肢深静脉栓塞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主动握拳活动预防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5月我院PICC置管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主动握拳活动方法。对比干预前后腋静脉最大血流量和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以及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腋静脉最大血流量和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血栓发生率对比较之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主动握拳活动可有效预防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发生,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主动握拳活动 PICC 上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的影响效果,分析丙泊酚、芬太尼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进行静脉麻醉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30例给予复合麻醉,后者给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并进行探讨。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醉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过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患者静脉麻醉采用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方式,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静脉麻醉 小儿治疗 麻醉效果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接收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8例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将其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案,而研究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成功再通率是64.71%,较研究组的85.29%低出许多,而对照组病死率是23.53%,较研究组的5.88%高出许多,统计学存在差异(P<0.05);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给予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各种临床症状,同时也能够促进成功再通率的提升,降低患者病死率,值得临床治疗人员进一步学习和推广。

  • 标签: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53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26例,接受常规脑梗死护理,实验组27例,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组间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总有效率(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促进治疗效果,患者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下肢动静脉内瘘在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上肢血管耗竭需要性下肢动静脉内瘘的尿毒症患者18例,通过大隐静脉-股浅动脉内瘘成形建立下肢血液透析通路,将大隐静脉转位前置与收肌管上方的股浅动脉端侧吻合,最大限度地保留血管通路的长度。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观察瘘管通畅率、内瘘血流量、可供穿刺的血管长度等,评价该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本次18例下肢隐股动静脉内瘘患者可以保持长期的通畅,血流量能够满足透析所用,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并发症较少,可以继续用于穿刺透析。结论对于无法在上肢建立血液通路的患者,可以通过下肢大隐静脉-股浅动脉造瘘建立长期有效的血液透析通路,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持久的血液透析通路。

  • 标签: 下肢动静脉内瘘尿毒症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