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心脏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应对方法。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40例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先天心脏患儿。患儿均择期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结果干预后,对小儿先心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有心律失常1例,呼吸障碍3例,血栓栓塞1例,溶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2.5%(7例)。结论:小儿先心病术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积极的应对,可改善预后效果。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治疗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心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中晚孕期超声诊断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孕妇,所有孕妇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心脏中的准确率。结果 80例孕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6例诊断符合,超声筛查准确率为95.00%。结论 在胎儿先天心脏产前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挥出了易操作、准确度高且无创等优势,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产前诊断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心脏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并且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1-2022.12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20例,分析患者的心电图和心动图并且进行随访,了解患者严重并发症引发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介入治疗成功的有95%,合计引发并发症的有40%,严重并发症患者占比20%,主要是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封堵器脱落、股动脉血栓,分别为1例、1例、1例、1例。结论:先天心脏可以通过介入方法治疗,增加治疗有效性,避免引发并发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身体检查,科学为其进行手术操作,及时进行随访,使严重并发症引发概率降到最低。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严重并发症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血管平面、四腔心切面及五腔心切面在常见先天心脏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32例心脏畸形胎儿的心脏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个病例的三个超声切面的超声图像表现进行记录,总结、分析各切面异常特点。结果本研究32例心脏疾病在三个心脏超声切面检查中都有1~3个切面显示异常,在三个心脏切面存在特征性表现。单个二维四腔切面检查阳性率为71.88%,3VV、4CV及5CV检查阳性率为87.5%、84.38%、96.88%,这三种切面检查的阳性率明显高度与单个二维四腔切面的检查阳性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血管平面、四腔心切面及五腔心切面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对于胎儿常见先天心脏产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单个二维四腔心切面检查相比,这三个切面能够有效提高胎儿心脏的检出率,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先天心脏(先心病)患儿术后出现的慢性心律失常时,应用心脏起搏器能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脏,起到激发心肌兴奋性的作用,同时维持适宜心率,促进有效心排量以帮助患儿渡过危险期.为提高患儿应用心脏起搏器的安全性,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患儿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应用 护理 慢性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重点分析和确认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先天心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从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小儿先天心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全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将患儿临床资料与对比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结果随访显示,50例小儿患者全部为先天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为47例患儿为先天心脏,漏诊3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13例,占比26%;房间隔缺损(ASD)19例,占比38%;室间隔缺损(VSD)15例,占比30%。与手术诊断结果对比,诊断率为94%(47/50),漏诊3例,漏诊率为6.0%。结论在小儿先天心脏诊断过程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出率较高,是目前最有效的检测手段,另外具有安全易行、图像清晰、简便直观、无创伤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分析
  • 简介:先天心脏手术复杂且病人年纪小,体外循环手术对先心病患儿术后躯体康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减轻手术创伤对患儿躯体功能的影响,促进早期康复,笔者自1996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196例4~15岁先心病患儿手术前后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96例中,学龄前儿童107例,小学生76例,初中生13例。按手术的先后顺序进行康复指导。方法(1)运用小儿心理学与患儿培养感情,让其熟悉住院环境,在取得患儿信任后,争取其合作。根据制订的内容,采用集体训练,个别指导并辅以电视手册图片宣教等方法,由主管护士讲解、示范,再由患儿复述,演示,以判断患儿接受程度。根据患儿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康复护理 训练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先天心脏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先天心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儿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总结声像图特征,判断诊断价值。结果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表明在小儿先天心脏的疾病类型方面,例数最多的疾病为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与房间隔缺损,分别为20例、11例与10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2.8%、18.0%、16.4%,其余疾病类型包括三尖瓣异位、心内膜垫缺损、三尖瓣闭锁、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模式上具有无创伤、安全性的特征,可以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患儿的病变状态,显著提升小儿先天心脏疾病的检出率与诊断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心脏患儿实行围术期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以随机平行方式分组,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撷取的44例先天心脏患儿,均分为甲组、乙组。甲组实施围术期循证护理,乙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和乙组护理满意度的数据对比为95.45%、68.18%,组间比较差异突出,P<0.05。甲组和乙组实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围术期循证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先天心脏患儿、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围术期护理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筛查胎儿先天心脏的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超声心动图对2700例有高危因素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观察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切面及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二维声像图,对于引产者进行胎儿尸解,对可疑病例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发现18例胎儿先天心脏,其中心内膜垫缺损5例,三尖瓣闭锁并大动脉转位3例,单纯肺动脉狭窄1例,法洛氏四联症3例,单心房2例,房间隔缺损2例,左心室发育不良1例,心脏外翻畸形1例。通过引产后尸解及随访证实可疑先心病20例,漏诊2例,符合率为90.00%。结论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先天心脏是可行的,在胎儿产前畸形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B超 筛查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心脏儿童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预防接种室进行预防接种的先天心脏儿童40例为观察组。并按照12的比例,选取同性别,年龄相当,接种同等疫苗的患儿为对照组。随访预防接种后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接种儿童在年龄、性别、身高、BMI、接种种类、接种季节等方面无差异(P>0.05)。观察组40例儿童中,8例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3例,轻微局部不良反应2例,头晕1例,乏力2例。有2例异常反应,均为急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的皮疹,所有不良反应均自愈。对照组80例儿童中,10例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5例,轻微局部不良反应2例,头晕1例,乏力2例。有1例异常反应,均为急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的皮疹,所有不良反应均自愈。两组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先天心脏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大于健康患儿,但是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均可自愈,先天心脏儿童预防接种仍较安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预防接种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先天心脏是胎儿常见出生缺陷之一,是儿童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先天心脏是由于心脏发育过程出现错误而引起的畸形,是一个由多种基因、信号通路和调节因子共同参与的过程。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以及ENCODE项目表明,基因组中有80%以上的基因被转录,但这些转录物中只有3%对应于翻译蛋白质的RNA,非编码RNA和编码RNA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不仅蛋白质编码基因参与心血管发育的调控,蛋白质非编码基因也在心脏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主要介绍了长链非编码RNA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以及一些代表性的LncRNA在心脏发育和先天心脏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心脏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先天心脏(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矫治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为乳糜胸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开胸手术治疗的年龄为1个月至14岁儿童CHD术后并发乳糜胸的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中心4年手术总量为6 532例,术后乳糜胸50例,乳糜胸发生率为0.77%,男孩31例(52.0%),年龄4.0(2.0, 6.3)个月,体质量5.6(4.3, 7.3)kg。48例(96.0%)内科保守治疗,2例(4.0%)行胸导管结扎手术,全部患儿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28.0(20.0, 35.5)d。与乳糜胸持续低于7 d组相比,超过7 d组患儿,住院时间[29.0(24.0, 39.0)d vs 22.0(18.0, 35.0)d, Z=193.5,P=0.023]及胸管引流天数[9.0(6.0, 13.0)d vs 4.0(3.0, 7.0)d,Z=125.0,P<0.01]明显延长;但两组间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5.0(2.0, 7.0)d vs 4.0(1.0, 6.0)d,Z=257.0,P=0.294]、术后ICU住院时间[14.0(8.0, 19.0)d vs 16.6(11.3, 22.0)d,Z=231.0,P=0.184]、脓毒症及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CHD乳糜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3,P<0.01),其中右向左分流型为1.96%,复杂型混合缺损为1.42%,左侧梗阻型为0.87%,左向右分流型为0.23%。1岁及以下乳糜胸发生率1.18%,1~3岁为0.32%,3岁以上为0.21%,不同年龄组乳糜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P<0.01)。结论患儿年龄越小,CHD越复杂,乳糜胸发生率越高。乳糜胸保守治疗效果好,手术治疗应慎重。提高婴儿期复杂型CHD的外科操作技术可能是预防乳糜胸发生的关键。

  • 标签: 乳糜胸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心脏手术
  • 简介:小分子RNA(miRNAs)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它们具有进化保守性、组织细胞特异性和核酸杂交高度特异性。miRNAs在心肌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心脏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心脏形态发生和心脏图式发育等诸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为先天心脏发生机制的阐明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miRNAs在先天心脏发生机制中的研究可分为临床研究和动物研究两类,该文就这两类研究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结论对先天心脏机制的阐释以及目前国内研究的现状和局限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小分子RNA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保健在小儿先天心脏的效果。方法 研究以随机抽样法将58例小儿先天心脏患者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加用家庭保健)各29例,时间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实验组较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赫(P<0.05)。结论 家庭保健在小儿先天心脏起到重要作用,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了家属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家庭保健 先天性心脏病 并发症 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