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bridge,MB)与心肌桥所在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的115例前降支M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为单纯的MB(A组),31例为合并前降支动脉固定狭窄者(B组)。结果MB的检出率为22.3%,均发生在左前降支。B组壁血管(muralcoronaryartery,MC)收缩期狭窄程度较A组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B长度、MB距左冠状窦开口距离、壁血管有无扭曲或成角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中动脉固定狭窄程度与壁血管狭窄程度有微弱正相关性(R=0.189,P=0.043),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与壁血管狭窄程度有微弱负相关性(R=-0.188,P=0.043),提示壁血管狭窄程度越重、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越近越易出现桥前血管固定狭窄可能。两组心肌桥相关解剖因素经回归分析,结果示P>0.05,提示壁血管狭窄程度、MB长度、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壁血管有无扭曲或成角均不是心肌桥桥前血管固定狭窄的危险因素,不增加动脉固定狭窄的发生。结论心肌桥桥前血管易出现固定狭窄,与壁血管收缩期狭窄程度可能相关,但心肌桥不是冠状动脉固定狭窄的危险因素,不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标签: 心肌桥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治疗急性综合征(ACS)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急性综合征210例患者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本组210例患者,130例痊愈(61.90%),77好转(36.66%),3例恶化(1.44%),无死亡。结论ACS除了短期的抗凝治疗外.另外还需要长期的综合治疗。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内科综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通汤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心绞痛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组20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加用心通汤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心通汤对于心绞痛患者有确切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供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通脉汤 心绞痛
  • 简介:介入技术发展至今日,随着上世纪70年代始创的经皮腔内球囊成形(PTCA)和90年代支架的开展,以及随后相继涌现的内斑块切除、放射治疗及药物涂层支架,每一项技术都离不开新器械的发明和应用,重要的是,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上述诸多技术是否能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器材的选择和应用,因此,心脏介入医生对器械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的熟悉情况,显得越来越不容忽视。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器械选择 腔内球囊成形术 药物涂层支架 冠脉支架术 冠脉内斑块
  • 简介:心脏手术后并发乳糜胸较少见。当心脏术后胸管引流液多且持续时间长,引流液呈乳糜样,乳糜试验阳性,即可诊断。搭桥(CABG)后乳糜胸常见原因:(1)胸导管主干损伤;(2)胸导管属支损伤;(3)左锁骨下静脉、颈静脉阻塞伴胸导管阻塞。依据引流量和时间可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胸管引流通畅,低脂伴中链甘油三脂饮食及生长抑素十四肽(Somatostatin思他林)皮下注射;手术治疗:开胸或胸腔镜下于后纵隔低位或于膈肌主动脉裂孔处结扎胸导管。

  • 标签: 冠脉搭桥术 术后并发症 乳糜胸 心脏手术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冠状动脉搭桥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该手术是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实施外科手术,重新建立血流通道,改善心肌血供,以消除症状,延长寿命。心患者术前经常规内科治疗无效,情绪不稳定,压力大,易诱发心绞痛的发生。重视术前的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

  • 标签: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冠脉搭桥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过敏反应护理。方法抽选我市22例发生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过敏反应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效果。结果经对症处理及护理干预,22例患者抢救成功并完成检查。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做出判断,正确处理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过敏反应有助于检查的进一步实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痊愈。

  • 标签: 冠脉造影 过敏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迫器在造影及冠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192例造影及24例支架置入术后使用压迫器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造影及冠支架置入术后使用压迫器的患者舒适度增加,便于观察穿刺部位,并发症少,医务人员工作量减少。结论压迫器止血使患者在接受造影或支架置入术后舒适性增加,且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动脉止血压迫器 护理
  • 简介: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疾病模式转变、慢性疾病的迅速上升成为全球发展的主要卫生挑战。本文就某院心血管专科诊疗中心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有创造影DSA法与无创造影DSCT法的设备资源利用效益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双源CT DSA 冠状动脉 造影成像 卫生资源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也是造成猝死的重要原因,在心血管疾病中,其死亡率占首位。心肌部分缺血缺氧是急性综合征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所以,因心肌缺血而引起的胸痛是急性综合征的最明显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胸部压榨感、紧缩感、沉重感等,可向颈、肩、背或臂等处放射,且伴呼吸困难、恶心和(或)呕吐、出汗等症状。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表现病理学
  • 作者: 张小雪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09
  • 出处:《中西医结合护理》2023年14期
  • 机构:上海市中医医院 201800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止血贴在造影护理中的潜在应用,特别关注其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进行了一项研究,共纳入40名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止血(手工按压等)方法,观察组应用止血贴止血。记录了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出血及血肿)和病人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患者在病人舒适度评估中表现出更高的得分(P<0.05)。结论:本研究强调了止血贴在造影护理中的益处,包括降低并发症风险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