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瘤(CBT)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对8例手术治疗颈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1例有术后并发症发生,远期效果满意。结论CBT手术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的术前准备和不同的手术方式。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颈动脉压迫训练、特殊检查的护理、术后生命体征观察与健康教育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扁桃切除术是常见手术,有剥离术和挤切术两种,但易产生术后大出血、感染、扁桃等并发症。随着全麻技术的成熟,扁桃切除术出现了低温等离子、激光、冰冻、射频等手术方式,产生严重并发症的机率已很少,但设备价格昂贵,不易普及。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单极电刀扁桃切除术与传统扁桃剥离术的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疗效分析 单极电刀 扁桃体剥离术 严重并发症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给予小儿鼾症患者行扁桃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58例小儿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29。给予对照组行腺样刮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扁桃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的睡眠打鼾、呼吸不畅、鼻塞鼻堵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鼾症患者行扁桃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的50例肢骨折的患者进行可膨胀内钉治疗。50例患者中有31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0~75岁之间。其中开放伤的患者有7例,骨折不愈合的患者有11例,病理性骨折的患者有6例。结果本次试验的50例患者手术时间均在35~200分钟之间,平均时间为90分钟,并且50例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50例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均在30~1500ml,平均出血量为278ml,手术中患者透视平均进行4.9次1。结论可膨胀髓内钉再治疗肢骨折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的发生率小的特点,适用于治疗肢骨折,应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可膨胀内钉 四肢骨折 并发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疗法对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间接诊治疗的72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联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疗法治疗中,Hp的根治率92.5%,症状有效率85%,与对照组的62.5%及68.75%相比较,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且联疗法治疗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2.5%,与对照组的31.25%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部疾病治疗,联疗法效果显著。

  • 标签: 四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疗效
  • 简介:背景:骨密度作为骨质疏松判断标准的一个条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但其体现椎骨折自身病理改变特点的价值很少得到体现。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在不同时期的骨密度范围及病理学特征,验证骨密度变化与病理特点的一致性。方法:对45例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病例按年龄进行分组,术前均行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T值)检测,同时常规行影像学检查,之后给予经皮穿刺椎成形术,术中常规行活组织取出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前骨密度测定可见骨密度值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低;病理学表现:骨小梁随骨密度的丢失而变细、稀疏、数量减少,同时骨小梁之间间隔增宽,排列随着压缩程度的不同呈不规则或断裂、紊乱、甚至出现坏死,周围可见纤维增生,后期有反应性新生骨的形成。骨密度下降的趋势与骨折病理表现的过程有一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性椎骨折的骨质破坏分期是一个渐进性的病理发展过程,而骨密度的下降可反映椎的压缩破坏程度。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损伤基础实验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骨密度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肢骨折33例的临床疗效体会。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经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肢骨折的3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即骨折愈合效果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肢骨折的33例患者,经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显效率为100﹪。骨折愈合效果较好,没有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情况;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14.6周;肢的不同部位骨折的33例患者的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治疗的创伤不大、骨折愈合率高、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四肢骨折 临床疗效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有肢骨肿瘤的患者进行切除术后软组织修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3月于我院进行微波灭活治疗的50例肢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修复的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术前、术后专科护理,回顾性分析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患者的游离植皮、转移肌瓣及吻合血管皮瓣、肌皮瓣均完全成活,同时通过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患者心理情况较好,状态稳定。50例患者移植皮瓣均得到良好成活。结论针对肢肿瘤切除后软组织修复患者,于早期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并对皮瓣移植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皮瓣移植的成活,为患者成功保肢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 标签: 四肢骨肿瘤 软组织缺损 修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美容修复中牙预备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口腔美容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除遵循牙预备的一般原则外,根据患者的牙缺损情况增加科学的临床修复原则;对照组30例患者,仅遵循牙预备的一般原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18例优。9例良。3例差,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患者,15例优,8例良,7例差,总有效率7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口腔美容修复中,除遵循一般的原则外,还需增加科学的临床修复原则,临床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广泛。

  • 标签: 口腔美容修复 牙体预备 原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预备在口腔美容修复中的作用及应用效果。方法以2008年3月-2010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牙预备后进行口腔修复美容后进行随访观察,对疗效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随访结束后发现,治愈27例,出现并发症2例,复发1例,患者满意率高达92.4%,疗效很好。结论牙预备的临床效果很好,临床医师要掌握相关的原则和操作技巧,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标签: 牙体预备 口腔美容修复 原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胼胝损伤MRI影像表现对确诊脑外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胼胝损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分析其相关MR表现。结果胼胝损伤。结论CT对诊断结肠淋巴瘤的MRI检查对于胼胝损伤较为敏感,有独特的优越性,对病变分期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胼胝体病变 颅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咽拭子培养淋球菌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普遍,但阳性率偏低,本文尝试探索提高阳性率的简易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本科进行咽拭子淋球菌培养的37份标本,用种混抗浓度不同的TM平板同时培养,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种混抗浓度提高一倍,阳性率虽然无明显增加,但杂菌明显受抑制,更加容易找到疑似淋球菌菌落,在性病门诊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咽拭子 淋球菌培养 四种混抗 浓度 阳性率。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松果区表皮样囊肿的手术效果及脑功能保护。方法采用枕下幕上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大部分肿瘤,再辅助神经内镜切除残余肿瘤,配合软镜观察第三脑室及中脑导水管等结构,清除脑室内凝血块及漂浮物。结果4例肿瘤成功全切,被肿瘤侵蚀或包绕的血管、神经及脑干等结构保护良好;1例因肿瘤包膜与大脑内静脉粘连,残余部分电灼后未全切。术中出血量180~400ml,平均316ml;手术时间138~330min,平均253.6min。术后无菌性脑膜炎1例(复发性胆脂瘤),抗生素及腰穿置管后治愈;1例术后2周发生迟发性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症状改善;术后无迟发性脑出血。5例随访3~12个月,平均5.8月,无复发肿瘤。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松果区胆脂瘤切除术,可以多角度环视病变,指导肿瘤切除。

  • 标签: 胆脂瘤 松果体区 神经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离子色谱法测定饼干中乙二胺乙酸铁钠的含量进行探讨。方法精确称取样品8份(每份10.0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精密度测定组)2份,行精密度测定试验;一组为B组(回收率测定组)6份,行加标准高、中、低浓度回收率试验。结果两份样品RSD分别为0.623%及0.539%,均小于1.0%;6份样品的回收率在90.6%-96.7%之间。结论饼干中EDTA-FeNa含量测定采用离子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同时能够降低分析时间。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饼干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苯扎溴铵治疗化脓性扁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般治疗组与加用苯扎溴铵局部擦拭治疗后的疗效的观察。结果一般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长,住院天数多,加用苯扎溴铵局部擦拭后病程短,住院天数少,结论苯扎溴铵局部擦拭化脓性扁桃炎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苯扎溴铵 化脓性扁桃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摘除晶状治疗葡萄膜炎并广泛虹膜后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5例(33眼)葡萄膜炎并广泛虹膜后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术前、术后视力及葡萄膜炎症的控制。结果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提高30眼(90.9%),3眼(9%)矫正视力未能提高。31眼(93.94%)术后葡萄膜炎症得到控制,2眼(6%)需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虹膜炎症。随访6~12个月病情稳定。术后患眼的视力、葡萄膜炎症的控制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葡萄膜炎并广泛虹膜后粘连行晶状摘除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葡萄膜炎症及提高视力。

  • 标签: 晶状体摘除 葡萄膜炎 虹膜后粘连
  • 简介:2006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血站管理办法》[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3](以下简称“一法两规”)后,血站在编写管理体系文件时,把“一法两规”作为主要纲领,形成以“一法两规”为主旨,以三个标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4]、ISOl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5]和欧洲13国推出的OHSASl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6])内容为补充的血站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化管理体系文件。

  • 标签: 血站 质量管理 文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外固定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8例肢骨折合并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5-8分)患者进行早期外固定术作为治疗组。回顾分析以前只进行石膏外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死亡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肢骨折合并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进行外固定,能够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

  • 标签: 外固定 颅脑损伤 骨折
  • 简介:目的对国人单髁置换(UKA)假尺寸进行临床研究,从而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UKA假提供良好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3月采用UKA术(Oxford第3代假)治疗205例患者的资料。总结国人UKA假包括股骨和胫骨假的大小分布情况,分析股骨-胫骨假的最佳匹配关系,对国人流行病学资料[年龄,性别,左/右侧,身高及身高体重指数(BMI)]与股骨假大小进行单因素分析(碧检验)和多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以此205例资料为依据,初步建立国人UKA假相关参数的分布图。结果(1)UKA假分布:股骨假尺寸分布,XS-6.3%,S-71.7%,M-22.0%,L-0%,XL-0%。(2)胫骨假尺寸分布,AA.28.8%,A.38.0%,B-20%,C-11.7%,D-1.5%,E-0%,F-0%。股胫假的最佳匹配关系:胫骨AA匹配股骨XS,胫骨A和B匹配股骨S,胫骨c和D匹配股骨M。(3)相关性分析:身高结合性别综合判断,其与股骨假大小明显相关(P〈0.01),而年龄,左/右侧,BMI与股骨假尺寸分布均无明确的相关性(P〉0.05)。(4)初步建立了国人UKA假相关参数的分布图。按照此标准,术前采用身高结合性别这一指标判断股骨假大小的准确性达到84.9%,而术中采用胫骨假判断股骨假大小的准确性达到61.1%。结论中国人群UKA假分布不同于欧美人群。国人的假分布图能够较好的指导术中选用合适大小的股骨假,然而临床上需要进一步积累病例数以建立更适合的参考标准。

  • 标签: 关节成形术,单间室,膝 国人 假体和植入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硅胶假植入1期重建乳房的手术技巧。方法对我科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0~Ⅱ期乳腺癌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手术切除范围、假植入腔的游离、手术技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硅胶假植入1期重建乳房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均行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1期硅胶假植入术。4例出现部分乳头坏死、脱落,导致乳头部分缺失,3例出现胸部皮瓣局灶坏死,1例出现保留的乳头乳晕局部坏死,换药后自行愈合,其余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未出现包膜挛缩、血肿形成等并发症,术后外观良好,双侧乳房基本对称。随访1~36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2例(3.1%)发生远处转移,均为浸润性癌。结论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1期硅胶假植入术可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要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可供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的一种有效术式。

  • 标签: 乳腺癌 皮下腺体切除 硅胶假体 1 期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