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先天心脏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发病率约为6/1000个活产婴儿,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新生儿筛查的开展,包括主动脉瓣而瓣畸形和微小室缺被逐渐检出,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可达75/1000个新生儿。目前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天心脏患儿高达15-17万,有人估计,围生期有20%的死亡是由先心病引起的,而在新生儿死亡原因中,心脏畸形因素高达50%。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现状 死亡原因 新生儿 诊断技术 文献报道
  • 简介:<正>超声心动图一直是先天心脏的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但超声诊断结果受操作者影响较大,对检查孕周要求比较严格,这些都需要另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来弥补。随着MRI技术的发展,MRI已逐渐应用于胎儿先天异常的诊断。本视频由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放射科的朱铭教授介绍了胎儿磁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 影像学 超声心动图 超声诊断 检查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胎儿先天心脏的高危因素。方法:对超声明确诊断的先天心脏患儿的母亲孕前及孕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筛查诊断先天心脏19例,对孕妇进行回顾性问诊,母亲孕前孕期均有不良因素干扰病史,其中继发不孕7例,高龄孕妇4例,孕早期感冒2例,接触病毒、微生物或化学物质4例,母亲患有先天疾病1例,中学生妊娠1例。结论:胎儿先天心脏筛查十分重要,先天心脏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控制或减少不良围产因素的影响对降低先心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脏病 胎儿
  • 简介:1法洛四联症的长期治疗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TOF)是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心脏之一,经手术治疗的TOF预后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可长期生存。然而,部分术后遗留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反流等已经引起重视,严重者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一致的意见是进行再手术——肺动脉瓣置换术(replacementofpulmonaryvalve,PVR).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闭锁不全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需行介入治疗的先天心脏2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患者9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6例。男3例,女17例,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47岁。结果19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术中、术后行心脏彩超检查均显示无残留分流,心脏听诊无杂音。1例(室间隔缺损)手术失败,建议至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结论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是先天心脏介入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天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至此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心脏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5名。针对心脏的治疗开展全面详细的护理干预,为观察护理作用,于干预前后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GQOL-74),调查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干预前,干预后患者GQOL-74评分更高,P<0.05。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已达到93.33%,无并发症发生,可见护理效果理想。结论:先天心脏患者的介入治疗中,予以综合护理指导严密观察并提供服务,可规避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成功。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肺静脉狭窄(congenital pulmonary vein stenosis,CPVS)合并其他先天心脏(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到2019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治疗的合并其他CHD的58例CPV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1~180个月,平均9.3个月;体重3~48 kg,平均6.5 kg。伴发简单CHD 43例,复杂CHD 15例。单支肺静脉狭窄(pulmonary vein stenosis,PVS) 27例;大于等于两支PVS 31例;两侧PVS 13例。PVS处理方式为内膜切开切除(26例),扩大补片(23例),Sutureless技术(6例)和钝性扩张(3例)。剔除行钝性扩张1例,将术后随访的其余53例患儿按手术技术不同分为内膜切开切除组(26例)、狭窄补片扩大组(21例)及Sutureless技术组(6例)。应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各组病死率和再狭窄率。剔除随访中合并复杂CHD的13例患儿后,再次分析比较三组患儿上述指标。结果58例患儿术前PVS严重性评分为(4.5±2.7)分,范围在2~11.5分。早期(术后30 d内)因肺部感染死亡2例(3.4%)。存活患儿除失访2例外,获随访(49.8±40.0)个月,范围在2~145个月。在此期间,有17例患儿出现再狭窄,其中11例死亡,无再手术病例。内膜切开切除组病死率为19.2%(5/26),再狭窄率为26.9%(7/26);狭窄补片扩大组病死率为23.8%(5/21),再狭窄率为38.1%(8/21);Sutureless技术组病死率为16.7%(1/6),再狭窄率为16.7%(1/6),各组随访病死率和再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22和0.97)。剔除随访中合并复杂CHD 13例患儿后,内膜切开切除组(19例)病死率为5.3%(1/19),再狭窄率为15.8%(3/19);狭窄补片扩大组(16例)病死率为25.0%(4/16),再狭窄率为37.5%(6/16);Sutureless技术组(6例)病死率为16.7%(1/6),再狭窄率为16.7%(1/6),三组随访病死率和再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和0.17)。结论Sutureless技术用于治疗PVS合并其他CHD并没有优于常规技术。

  • 标签: 儿童 肺静脉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小儿8岁,去年12月头晕10多天,检查发现有先天心脏,卵圆孔未闭,医生让去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请问,该如何治疗?不治疗会有严重后果吗?平时应注意些什么?王读者:卵圆孔未闭属于先天心脏中房间隔缺损类别,是心房(左、右心房)间隔在胎儿期间发育不全所致。其病程可分3个阶段:(1)症状不太明显,仅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慢,易患呼吸道感染;(2)长时间、血液大量由左向右分流,可形成肺动脉高压,右心负担逐渐加重,患者一般在青年期间症状逐渐明显,可表现为活动后心慌气短、易疲劳、咳嗽等症状;(3)若病变未及时矫正,肺动脉压力越来越高,血液即可出现从右向左分流。此阶段患者症状加重,可表现活动后昏厥、右心衰竭、咳血、发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 卵圆孔未闭 儿童 房间隔缺损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介入治疗先天心脏患者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3~60岁,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0例,房间隔缺损(ASD)28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8例。结果均采用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住院时间4~11天、平均5.5天,所有患者在术后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均显示无残留分流,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没3个月进行复查心脏彩超,经过6~20个月的随访,66例患者未发生封堵器移位和再通。结论充分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密切的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先天心脏患者实施护理时采用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天心脏患者84例,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先天心脏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心脏的诊断。方法对疑有胎儿CHD的孕妇650例行胎儿UCG检查。结果检出心脏异常者7例,其中肺动脉狭窄1例,法洛四联症2例,房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经引产尸体解剖或产后复查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UCG检查是高危人群产前诊断胎儿CHD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彩色多普勒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心脏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669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经过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诊断,对27例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病例做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证实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重要性。结果产前超声筛查异常病例27例,经过临床证实25例,超声诊断率92.5%,假阳性2例,假阳性率0.74%,漏诊2例。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心脏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前检查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先天心脏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心脏的常见症状以及对患者进行护理并观察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心脏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分析先天心脏的常见症状以及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后果以及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等。结果通过护理患者的症状减轻,有良好的迹象,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痊愈15例(占50.00%),有效8例(占26.67%),部分有效6例(占20.00%),无效1例(占3.33%),护理有效率为96.67%。结论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常见症状 护理。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相互结合应用的镶嵌治疗(hybridapproach)渐成为治疗先天心脏趋势。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作者采用导管介入联合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儿童先天.陛心脏患儿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镶嵌治疗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先天心脏(简称先心病),系因心脏在胚胎期发育畸形所致。国外发病率约为出生活婴的3.2%0~8‰,我国沿海地区约占活婴的5.78‰,高原地区约占儿童的13.7‰。目前治疗此的主要方法仍是在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术,由于各方面的努力,手术死亡率已降至2%~3%。手术成功及病人成活的关键在于外科的精心矫治,麻醉处理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 麻醉处理 手术死亡率 发育畸形 沿海地区 高原地区
  • 简介:总结5例复杂先天心脏孤残患儿的护理体会。术前设立专门的房间,调整床单位,充分准备患儿用品;5例患儿为孤残儿,入院时,个体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存在严重的皮肤问题,如湿疹、臀红等,选择有育儿经验、爱心、责任心,而且工作细致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并给予术前营养支持。术后严密监测低心排、肺动脉高压危象等并发症并做好针对性护理,术后对体温升高并发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患儿采取单间保护性隔离措施,严格控制感染;做好皮肤护理,预防感染。本组5例患儿均为孤残患儿,不安全感明显,性格也比较淡漠,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特点,固定陪伴人员,医院聘请有育儿经验的经过培训的人员看护患儿,采用家庭的模式进行看护,让患儿对看护人员以"妈妈"相称,采用图片交流、游戏等方式进行护理,培养患儿的家庭意识,为术后回归家庭和社会做好准备。本组5例患儿术后心脏畸形纠正满意,心功能恢复良好,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 标签: 孤残患儿 心脏病 先天性 围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