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心脏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收治住院247例先天心脏患儿数据,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发生率、类型、病因、治疗及转归。结果术后247例患儿中,发生心律失常69例,发生率27.9%,其中心律失常以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等为主。结论心律失常是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常见并发症,早期发现、及时准确诊断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先天心脏手术的死亡率。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心脏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先天心脏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当作研究对象,将其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把无并发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结果本组有69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存活,存活率为88.46%。不同体重阶段患者的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观察组的术后住院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把握手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时间能够提高小儿先天心脏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 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70-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婴幼儿先天心脏护理分析。方法了解婴儿先天心脏,对这样的病情进行护理分析和研究,总结其中的护理方法。结论婴幼儿先天心脏需要营养和饮食护理的调配。

  • 标签: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病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先天心脏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心脏患儿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回顾总结对其实施护理的过程。结果患儿经手术后恢复情况较为理想,整个治疗护理中未发现肺部感染、呼吸窘迫症、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术前进行有效完善预备,术后及时监护患儿生命体征,有效管理呼吸道及导管工作,能够极大促进患儿病情恢复。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目的统计新生儿各种心脏畸形的构成此,以便指导临床医师的工作。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心脏的604例患儿的心脏畸形进行统计。结果PDA242例(构成比40.07%)、ASD201例(构成比55.28%)、VSD127例(构成比21.05%)、TGA15例(构成比2.48%)、T/PAPVC6例(构成比0.99%)、CAVC6例(构成比0.99%)、TGA4例(构成比0.66%)、TOF5例(构成比0.50%)。结论PDA、ASD、VSD占前5位,占所有畸形的94.57%。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构成比
  • 简介:采用导管介入手术治疗小儿先天心脏,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效果良好,但由于患儿不能主动配合,需在全身麻醉下才能顺利实施手术。我院自2005年以来用采氯胺酮诱导,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为12例先天心脏患儿进行介入治疗,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儿童 介入治疗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方法以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实施介入治疗的小儿先天心脏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158例,所有患儿全部实施介入治疗。按照随机分许的形式将158例患儿分为两个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与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感染预防、术中生命体征检测、术后饮食干预、病情观察以及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模式),每组患儿均为79例,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4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97%,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应用介入治疗的小儿先天心脏患儿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感染预防、术前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饮食干预、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术后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先天心脏是由于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率居所有出生缺陷疾病的首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采取孕前检查、优生咨询,加强孕期保健、进行诊断性干预等措施对先心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三级预防
  • 简介:摘要先心病为临床常见,为了分析小儿先天心脏的护理研究情况,本文首先对先心病进行分类,其次阐述了传统外科以及介入性治疗过程中护理方式,最后对小儿先天心脏的未来护理进行展望,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护理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例1男,17岁.因头痛3个月,发热、呕吐20余天,于1994年10月10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出现间歇性头痛,以右颞部为主,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20余天前复发,呈持续性剧烈头痛,并伴发热、呕吐,体温38℃左右,病情渐进性加重.既往有劳累后气急、口唇发绀等症状,曾诊断为先天心脏.无中耳乳突炎病史.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并发症 脑脓肿 血液黏稠度 脑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 : 通过对我科自 2011年 5月至 2013年 1月收治的 137例先天心脏 (先心病 )患者介入治疗进行回顾分析,进一步了解先心病介入治疗近期、远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动脉导管未闭( PDA)做主动脉弓降部、左心室造影以了解其大小、位置,对室间隔缺损( VSD)、房间隔缺损( ASD)则通过超声心动图了解其大小及边缘情况。选择适当堵闭器常规操作,将其放置合适位置,再经造影或超声心动图了解堵闭器位置及有无残余分流情况,若情况良好则释放堵闭器。结果 : 我科共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 137例,其中男性 54例,女性 83例;年龄 10~ 56岁;体重 17~ 87kg,平均 52.9kg。其中 PDA共 13例, ASD共 104例,肌部 VSD共 20例。总成功率为 99.27%( 1/137),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2.19%( 3/137) 包括 : 左房壁穿孔 1例( VSD)、股静脉穿刺点大出血 1例( VSD)、脑梗塞 1例( VSD),以上 3例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死亡 0例。对每例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要求其在术后 1个月、 3个月及 6个月来院复查,随诊率达 100%。讨论 : 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心病与开胸相比,创伤小,无需全身麻醉及体外循环等高风险因素,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患者住院时间短,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成功率高。对于导管介入治疗先心病的适应证把握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逐渐成熟,其以诊断准确性高、不开胸、创伤小、根治性等优势迅速普及推广,同时也对先天心脏介入术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儿手术安全性,减少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我院 2009 年 1 月 ~ 2010 年 12 月对 30 例先天心脏患儿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心脏病 临床护理 护理体会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先天心脏患者进行临床介入护理并分析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09-2013.09间我科住院治疗的先天心脏15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介入护理并分析其效果。结果通过对先天心脏150例患者的临床介入护理,全部患者均无并发症,其效果尤为显著。结论对先天心脏患者实施临床介入护理,极大程度减小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起促进作用。

  • 标签: 先天性 心脏病 介入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总结了28例小儿先天心脏介入治疗的舒适护理的体会。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心理、环境舒适护理,术中舒适护理,术后饮食、疼痛、睡眠、康复等舒适护理。认为舒适护理可提高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效果、降低患儿不适性。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心脏护理对策。方法本文涉及的患儿例数一共为80例,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围手术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心脏过程中,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多方面进行护理措施,可以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保证患儿的健康。

  • 标签: 介入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