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对儿童先天心脏患儿实施介入治疗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儿科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收的100例儿童先天心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又给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然后其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36h内疼痛评分、X线曝光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儿童先天心脏进行介入治疗时,为其提供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既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全小儿复杂先天心脏手术中的护理措施,以期更好的护理复杂先天心脏患儿,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21例接受复杂先天心脏治疗的患儿,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结果21例患儿均成功存活,存活率为100%。结论对复杂先天心脏患儿的手术过程中实施相关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儿先天心脏(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术后早期死亡原因,为改善此类患儿的临床预后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至2018年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的CHD术后死亡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其死亡流行学特征及主要死亡原因。结果CHD术后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2013至2018年间病死率从2.2%降至1.2%。死亡时年龄<1岁患儿最多(250例,72.0%),死亡主要发生在术后1周(254例,73.2%),尤其是术后24 h内(101例,29.1%)和术后第2天(51例,14.7%)。死亡原因以术后残余或残留解剖问题为主(103例,29.7%),其次是心律失常(66例,19.0%)和肺高压(57例,16.4%)。与双心室患儿相比,功能性单心室患儿术后心力衰竭和肺高压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以及术后监护能力的提高,近6年CHD患儿术后病死率逐年下降;术后残余或残留解剖问题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临床工作中仍需加强对小年龄CHD患儿围术期的管理。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 死亡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强化护理干预改善先天心脏患儿的效果。方法:将本院中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间出生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抽选出100例先天心脏新生儿当作实验对象,采用掷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中各有50例先天心脏新生儿。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新生儿心脏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心脏患儿治疗期间应用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心脏治疗依从性,并且同时提升患儿生活品质,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病 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先天心脏儿童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呼吸困难者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心功能Ⅳ级者在进餐前后可给予高流量吸氧,以缓解缺氧症状。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先天心脏(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合并漏斗胸最佳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到2018年5月间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7例先天CHD合并漏斗胸患儿的资料,男10例,女7例,年龄(4.5±2.7)岁,年龄范围1~12.7岁,体重(14.5±5.2)kg ,体重范围7.5~27.5 kg。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4例,单纯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根据年龄及漏斗胸程度,分别接受游离提拉胸骨、自制胸骨抬举装置、NUSS钢板的治疗,CHD分别接受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或右腋下直切口)或经皮及经心导管封堵治疗。结果17例患儿均接受同期手术矫治,心内畸形矫治及漏斗胸均矫治成功,住院时间(13.2±4.8)d,住院时间范围为(8~25)d。有2例切口延期愈合,1例术后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无手术死亡、大出血及胸腔脏器损伤、排异反应等并发症。结论依据患儿的特点,选择个体化的方案予以同期矫治儿童CHD合并漏斗胸,可避免多次手术、麻醉的风险,安全有效。

  • 标签: 漏斗胸 心脏病,先天性 儿童
  • 简介:如果以1966年Rashkind开发房间隔切开术作为开创先天心脏(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至目前已有50年历史。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至目前已有20年历史,步人了蓬勃发展的青年时代。进入21世纪国产器械问世,先心病介入治疗在我国得到广泛开展,取得自己的经验,逐步走向成熟,造就一批青年专家,走出“研发-生产-临床”密切结合的自主发展道路,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出现划时代的变化,从此走出“丑小鸭”时代,受到世人所瞩目。

  • 标签: 心脏病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切开术 房间隔
  • 简介:摘要:先天心脏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还会带给家庭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同时社会上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产前超声筛查能够诊断胎儿是否患有先天心脏,以便于临床上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降低先天心脏对新生儿、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基于此,笔者针对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心脏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产前超声筛查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人先天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康复方法与效果。 方法:选取 2016 年 2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成人先天心脏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心理状态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在 SAS 、 SDS 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接受介入治疗的成人心脏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康复,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康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儿童保健科先天心脏筛查的方法。方法从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体检的0~3岁儿童中,收集所有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先天心脏的患儿,对其发现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收集患儿242例,因为心脏杂音被发现的患儿占81.8%,因为孕期超声被发现的患儿占3.7%,1例患儿因为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下被发现,但另外有4例严重先天心脏患儿同时合并脉氧低下。结论孕期超声是先天心脏产前诊断的主要方法,“多次心脏听诊+脉氧测定”能够增加先天心脏的检出率,适合儿童保健科先天心脏的筛查工作。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筛查
  • 简介:摘要:胎儿先天心脏是一种严重的先天疾病,若能够早期诊断出来,确诊疾病,可以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法,进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在产前诊断胎儿的先天心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妇产科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讲解胎儿先天心脏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情况。

  • 标签: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超声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先天心脏(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一组复杂的心脏解剖学畸形,为常见的出生缺陷,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9‰,并且仍呈现上升趋势。先天心脏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多方研究表明,先天心脏的发生可能是单纯基因因素、环境因素或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其中,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很大程度是通过表观遗传调控方式,以DNA甲基化、组蛋白及RNA修饰等方式影响心肌的发育与分化,诱发先天心脏的发生。该文通过综述先天心脏表观遗传学研究,探讨目前先天心脏病因学研究的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基因-环境相互作用 表观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复杂先天心脏手术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比较。方法在我院住院医治的患儿,随机抽取100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人。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的根本上开展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通过开展综合护理患儿,患儿在康复期间发生肺部感染、血管内膜炎症、败血症及住院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中的综合护理效果明显,减少了患儿的并发症,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建立了护患沟通良好平台,在儿科先天复杂的心脏手术治疗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广泛的运用于临床上。

  • 标签: 综合护理 儿童 护理成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先天心脏介入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以及预防方法。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120例于2010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先天心脏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房间隔缺损患者4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5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20例,卵圆孔未闭患者10例,其中成功实施经导管介入治疗患者116例;应用心电图和心脏彩超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出院后均给予1年心电图和心脏彩超随诊。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入组患者中行先天心脏介入治疗其成功率为96.67%,其中有16例并发症出现,其发生率为13.33%,给予对症治疗均缓解。结论先天心脏选取介入方案治疗,不仅损伤小、成功率高,而且并发症较低,是疗效可靠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术中和术后加强回访力度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在胎儿先天心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了98例高危产妇,医护人员对所有产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影像,记录临床诊断结果。结果98例高危产妇中,有24例胎儿确诊为先天心脏,发生率为24.49%;产前超声检查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50%、83.33%。结论超声影像在胎儿先天心脏检查中,诊断符合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超声影像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