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急诊创伤的患者病况,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估临床价值。方法选用2014年度2月份至2015年度8月份在本院收取医治的216例急诊创伤的患者凭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且两组患者各为108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传统急诊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纳MEWS系统进行确诊。最后,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结果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的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年龄及其性别等各方面并没有很大区别(P>0.05);但是,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的急诊创伤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发生率(P<0.05)。结论由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能有效降低急诊意外事件发生率,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管理满意度,因此该系统值得在临床研究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创伤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MEWS(早期风险预警评分)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对脑外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神经外科治疗的脑外伤患者中遴选66例为探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组名称是研究组(n=33,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参照组(n=33,常规护理),对于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MEWS动态评分预见性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及时发现风险因素,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措施。

  • 标签: MEWS动态评分 预见性护理 脑外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MEWS评分和SBAR沟通模式在全科医学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全科医学科护理水平的提升,研究就MEWS评分和SBAR沟通模式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80例全科医学科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得到的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比较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科医学科护理期间采取MEWS评分和SBAR沟通模式可以将科室内护理质量提升,改善患者预后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MEWS评分 SBAR沟通模式 全科医学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EWS与TI联合评分法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具体运用,并展开对该方法的运用效果探究,分析此类方法是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方法:我院以2019年8月-2021年8月接诊的急诊创伤患者中有机筛选230例,对全体患者进行分组,划分为A组(对照)100例,B组(研究)130例,分别实行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预检分诊,而后医护人员需要积极记录相应的观察指标。结果:根据研究发现,B组利用MEWS与TI联合评分对于轻微、严重、危重患者的诊断结果存在差异,P<0.05,而透过对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分析发现,B组诊断准确性明显更高,与A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患者利用MEWS与TI联合评分来展开预检分诊,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 标签: MEWS与TI联合评分法 急诊创伤患者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WS评分及其动态变化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死亡预测评估,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以165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住ICU起为观察起点,入住30天为观察终点,采集相关数据分别记录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及其动态变化(△MEWS)、SAPSⅡ评分。分别进行ROC曲线下面积计算,依据界值计算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入院即刻MEWS评分对死亡预后的截断值为7分,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79.6%,△MEWS评分截断值为1分,敏感度为63.9%,特异度为84%。结论MEWS评分及其动态变化可用于ICU中对危重病患者死亡的预测。

  • 标签: MEWS评分 评分动态变化 危重病 死亡 预测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改进型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预警中的应用效果。我们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至2023年于某大型综合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共计200例。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使用MEWS评分)和实验组(MEWS评分联合疼痛评分)。通过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评估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预警效果上的优势。结果显示,实验组在预警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预警准确率达到了93%,而对照组为85%。此外,实验组在早期预警时间方面较对照组平均提前了1.2小时。研究还发现,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预测重症并发症(如急性肝功能衰竭、腹腔感染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预警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够有效提升对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MEWS评分 疼痛评分 肝胆外科 急危重症 病情预警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用改良的预警评分系统结合心血管专科医院特色对病人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提高心血管专科护理的针对性。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6月内科内科收治的596例病人进行MEWS评分,据此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根据病情危重度和潜在危险性实施护理,并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MEWS1-3分,关注患者主诉,遵医嘱按需处理;4-5分病情重,危险性大,按疾病高危处理,加强病情观察;6分以上,危险性大告知医生进行抢救准备或转重症监护室,予以特别护理。结论MEWS将心血管专科病人病情分值化,制定护理计划依据更充分,心脏专科护理更具个性化、更强、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MEWS 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脑外伤患者接受基于MEWS评分系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方法使用数字双盲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常规干预联合基于MEWS评分系统的护理管理,两组患者对比护理效果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及3个月后对照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组[(6.8±2.0)分比(5.0±1.7)分、(5.1±1.5)分比(3.9±1.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情况(Ba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及3个月后研究组Ba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比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外伤患者急救过程中行基于MEWS评分系统的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该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应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 标签: 急性 脑外伤 MEWS评分系统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88例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MEWS评分及此基础上层级护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后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应用MEWS评分干预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 老年 危重症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护理标识对其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接收的78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护理标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5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13%,(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安全护理与病房管理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护理标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标识 静脉输液 护理管理 质量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论证围绕骨盆骨折患者推进MEWS评分系统联合SBAR沟通模式护理管理处置的临床质效。方法:2022年4月-2024年1月,将104例骨盆骨折患者分两组,各52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管理处置,研究组执行MEWS评分系统联合SBAR沟通模式护理管理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指标、SDS评分指标、IL-2物质含量指标、IL-10物质含量指标、PCT物质含量指标和TNF-α物质含量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IL-2物质含量指标、IL-10物质含量指标、PCT物质含量指标,以及TNF-α物质含量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IL-2物质含量指标、IL-10物质含量指标、PCT物质含量指标,以及TNF-α物质含量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骨盆骨折患者推进MEWS评分系统联合SBAR沟通模式护理管理处置,质效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盆骨折患者 MEWS评分系统 SBAR沟通模式 护理管理效果 测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EWS和qSOFA两种评分标准在脓毒症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价中的差别。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来我科治疗的感染患者102例,按出院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MEWS评分、qSOFA评分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生存组的qSOFA评分和MEWS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qSOFA评分系统的AUC显著小于MEWS评分系统的AUC,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EWS和qSOFA两种评分标准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有评估价值,qSOFA评分系统效能更高。

  • 标签: 脓毒症 早期预警评分 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筛查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