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成MRI的多定量参数对腰椎间盘变性级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腰痛接受腰椎MRI的患者,共纳入85例患者的414个腰椎间盘。对合成MRI图像进行后处理,生成T1、T2及质子密度(PD)mapping 3组定量序列。由两名医师分别测量L1~S1的椎间盘前纤维环、后纤维环及髓核的T1、T2、PD值,采用ICC评估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Pfirrmann级别椎间盘间各定量参数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不同级别的效能,并以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各椎间盘的定量伪彩图的颜色随着椎间盘变性级别的升高而变化,这种变化与T2WI信号减低相对应。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腰椎间盘髓核的ICC值最大,均>0.900,其次是前纤维环,ICC均>0.700,后纤维环最低,但ICC均>0.600。相邻Pfirrmann级别间分析结果显示PfirrmannⅠ和Ⅱ级间的髓核T2值(P=0.004)和P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firrmann Ⅱ和Ⅲ级间髓核T1、T2及P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firrmann Ⅲ和Ⅳ级间髓核T1、T2及PD值(P均<0.001),后纤维环T1(P=0.025)及PD值(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irrmann Ⅳ和Ⅴ级间髓核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髓核T2值诊断PfirrmannⅡ与Ⅲ级、Ⅳ与Ⅴ级的AUC高于PD值(Z=2.443、3.591,P=0.015、<0.001)。结论合成MRI技术可以定量评估腰椎间盘变性的Pfirrmann级别,其中髓核T2值是重复性好、诊断效能较高的定量指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椎间盘变性 定量MRI
  • 简介:摘要目的抗合成酶综合征(AS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病,本研究目的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漏诊率。方法回顾分析8例原诊断为pSS后筛查抗合成酶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全部病例诊断pSS符合2002年美欧共识小组提出的SS欧洲标准修订版或2016年ACR/EULAR SS分类标准,诊断ASS符合2010年Conners或2011年Solomon分类标准。临床事件中8例(100%)患者有间质性肺病病史,7例(88%)患者病程中曾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口腔温度>38.5℃)。所有患者的抗Ro-52抗体阳性,4例患者抗PL-7抗体阳性,2例患者抗EJ抗体阳性,1例患者抗PL-7抗体和抗EJ抗体同时阳性,1例患者抗PL-12抗体阳性。结论pSS患者存在严重间质性肺病或病程中出现不明原因高热时需筛查抗合成酶抗体,排查ASS可能。

  • 标签: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抗合成酶抗体 间质性肺病 抗合成酶综合征
  • 简介:摘要儿童池,是小儿望诊的一个重要部位,通过观察其色泽变化,能发现小儿早期病变,对判断小儿病情变化、疾病转归、预后均有一定临床价值,并能为小儿体质调养治疗提供方向。笔者通过结合前人经验及自身临床观察,认为池分太阳区、阳明区、少阳区,且不同区代表不同病位。池色泽更是能体现患儿不同的病机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佐证。

  • 标签: 气池 黑眼圈 中医 小儿望诊
  • 简介:摘要产荚膜梭菌通过产生大量的毒素导致人类和动物患气性坏疽、肠炎和肠毒素血症。目前,已知产荚膜梭菌可产生20多种毒素和水解酶。不同的毒素类型与特定的疾病类型相关。毒素分型已由毒素基因的分子检测替代了传统的血清分型方法。因此本文围绕产荚膜梭菌毒素种类、基本特征、致病机制以及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系统回顾总结和展望,为后续的毒素分型等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免疫抗原筛选、抗体制备以及相关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腹泻 毒素 产气荚膜梭菌
  • 简介:摘要道表面衬液(ASL)是呼吸系统对吸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道微环境稳态主要体现在ASL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ASL的酸碱度、离子强度、渗透压、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的正常状态对发挥道正常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及抗菌效应至关重要。当道表面微环境稳态被破坏,呼吸道局部对病原微生物易感是导致肺部感染发生、慢性感染迁延不愈、反复病情加重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气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传过敏原致敏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诊断为道过敏性疾病并进行传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的2557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5岁组、6~11岁组、≥12岁组;按疾病分为过敏性鼻炎组、哮喘组、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组。比较年龄组别和疾病组别共18种传过敏原阳性检出率的分布差异。结果2557例患儿SPT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夏秋季杂草花粉类、霉菌类、春季树木花粉类、尘螨类等;强阳性检出率前5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籽蒿花粉、葎草花粉、粉尘螨、白桦花粉、洋白蜡花粉。≤5岁组阳性检出率为71.5%(539/754),6~11岁组阳性检出率为78.5%(1241/1581),≥12岁组阳性检出率为81.1%(180/222),不同年龄组间传过敏原SPT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5,P<0.05)。≤5岁组主要传过敏原为藜草花粉(310/754,41.1%)、链格孢(307/754,40.7%)、葎草花粉(295/754,39.1%)、大籽蒿花粉(293/754,38.9%)和洋白蜡花粉(258/754,34.2%);6~11岁组主要传过敏原为藜草花粉(853/1581,54.0%)、葎草花粉(769/1581,48.6%)、大籽蒿花粉(768/1581,48.6%)、链格孢(751/1581,47.5%)和洋白蜡花粉(724/1581,45.8%);≥12岁组主要传过敏原为藜草花粉(131/222,59.0%)、葎草花粉(119/222,53.6%)、大籽蒿花粉(113/222,50.9%)、链格孢(112/222,50.5%)和粉尘螨(103/222,46.4%)。过敏性鼻炎组阳性检出率为73.6%(1164/1582),哮喘组阳性检出率为72.4%(234/323),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组阳性检出率为86.0%(561/652),不同疾病组间过敏原SPT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08,P<0.05)。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主要传过敏原均为藜草花粉。18种传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在3组疾病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传过敏原在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一道过敏性疾病。结论在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中,传过敏原致敏谱在不同年龄组和疾病组间存在差异,临床医生需对道过敏性疾病患儿定期监测过敏原并给予预防性治疗。

  • 标签: 儿童 哮喘 过敏性鼻炎 皮肤点刺试验 气传过敏原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住院的以其他CTD起病,病程中发现合并ASS的6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及转归情况。结果6例中4例为女性,发病年龄34~72岁,首诊至诊断ASS间隔4~59个月。首诊为SS 2例,RA 1例,MCTD 1例,SSc 1例、未分化CTD(UCTD)1例。首诊时5例有干咳和(或)气喘表现,发热4例,关节炎和雷诺现象3例。ANA、抗SSA 52 000抗体阳性5例,ANA以胞质型多见。6例患者首诊时高分辨率CT(HRCT)均已发现肺间质病变(ILD),均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型。病程中,患者因出现反复肝酶或肌酶异常3例、新发技工手3例、肺间质病变进展4例反复就诊。进一步完善肌炎抗体检测,发现肌炎特异性抗体阳性。结论ASS可在其他CTD病程中或与其他CTD同时起病,首诊时ILD呈NSIP型、胞质型ANA阳性,抗SSA52 000抗体阳性者需警惕,治疗中如果出现反复肝酶和(或)肌酶升高、技工手、肺间质病变进展,需考虑合并ASS可能,肌炎特异性抗体有助于临床ASS诊断。

  • 标签: 回顾性研究 诊断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1例75岁糖尿病女性患者因右桡骨远端骨折拟行手术治疗。术前禁食期间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R)6 U静脉滴注,无其他并用药物。输液前测指尖血糖10.6 mmol/L。液体输注约3 min(输入液体约8 ml),患者突然全身发冷、恶心,随之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口吐白沫、双上肢抖动、小便失禁。指尖血糖9.6 mmol/L,可排除低血糖反应。心电监护显示,血压最低37/27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0.40,考虑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先后给予静脉泵入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抗休克治疗,3 h后患者恢复正常。

  • 标签: 胰岛素 过敏反应 休克
  • 简介:摘要胆汁酸在促进脂质、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维持正常肠肝循环方面起重要作用。由胆固醇合成胆汁酸至少需要经过17种酶的催化反应,任何1种酶缺陷都会造成胆汁酸合成障碍,导致血浆和(或)尿液中疾病特异性胆汁酸中间产物的积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胆汁淤积性肝病及神经系统病变等症状。通过串联质谱分析技术检测血浆、尿液中的胆汁酸谱是协助遗传性胆汁酸合成缺陷症诊断、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简便而有效的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成扩散加权成像(synthetic DWI, sDWI)在高低级别胶质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一周行颅脑MRI(GE Signa Architect 3.0 T)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72例患者病例(低级别胶质瘤30例,高级别胶质瘤42例),两名神经影像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在sDWI上对图像进行评估勾画病灶感兴趣区,对不同b值对应DWI图像信号强度进行分析并与最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析评估高低级别胶质瘤诊断效能。结果在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方面,sDWI b值为500、800、1000、1200、1500、1800、2000、2200、2500 s/mm2对应的信号强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值为2500 s/mm2时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35,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87%。结论sDWI单次扫描可获得0~2500 s/mm2任意b值对应的信号强度值,b值越高对胶质瘤分级的诊断效能越高。

  • 标签: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合成扩散加权成像 分级 诊断
  • 简介:摘要SARS-CoV、MERS-CoV和2019-nCoV等冠状病毒均能导致人类严重呼吸道疾病,给世界各国公共卫生和临床救治带来巨大困难和挑战,也对病毒致病机制的解析、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出了迫切需求。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合成快速、基因构建准确和容易获取突变等特点。因此,合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也正被用于冠状病毒的研究,以加速致病机制的解析以及相关药物和疫苗的研发。但是由于某些冠状病毒本身具有高致病性和强传染性等特点,以及合成生物学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基于合成生物学方法研究冠状病毒可能产生新的生物安全隐患。建议基于合成生物学方法研究冠状病毒应加强其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研究规范、强化审批以及加强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此类研究的生物安全从而尽可能规避风险,发挥此类研究的优势。

  • 标签: 冠状病毒 合成生物学方法 生物安全 风险评估 监督和管理
  • 简介:摘要简要介绍白土、硅藻土在蜡过滤过程配比、过滤原理、主要特点。

  • 标签: 白土 硅藻土 合格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合成酶综合征(ASS)患者肌肉病理特征及其与抗氨酰tRNA合成酶(ARS)抗体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08—2018年收治的AS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肌肉病理切片均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CD3、CD4、CD8和CD2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肌肉病理特征将ASS分为如下6种病理类型:病理DM(pDM),病理PM(pPM),非特异性肌炎(USM),坏死性肌病(NAM),仅肌细胞膜MHC-Ⅰ表达(MHC-Ⅰ)和正常组。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抗ARS抗体。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结果ASS患者共77例,平均年龄(50±12)岁,病程9(3~24)个月。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抗苏氨酰tRNA合成酶(PL-7)抗体、抗丙氨酰tRNA合成酶(PL-12)抗体、抗甘氨酰tRNA合成酶(EJ)抗体和抗异亮氨酰tRNA合成酶(OJ)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7%(36例)、29%(22例)、12%(9例)、13%(10例)和0。所有ASS患者中,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USM型(37例,48%),其次为pDM型(14例,18%),正常型(13例,17%),NAM型(10例,13%)和MHC-Ⅰ型(3例,4%),没有病理特征表现为pPM的患者。病理类型为pDM的患者在各抗ARS抗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5,P=0.028),其中抗EJ组的比例最高(40%),抗PL-7组最低(5%),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5,P=0.024)。此外,肌组织中表达CD20+B细胞阳性的患者的比例在抗EJ组中最高(30%),抗Jo-1组最低(4%),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7,P<0.01)。结论ASS的肌肉病理特征呈现多形性,与不同的抗ARS抗体相关,在临床上开展肌活检病理检测和区分病理类型对ASS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合成酶综合征 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BT)、数字乳腺X线摄影(DM)对放射状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在DBT上表现为放射状病变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患者(共78个病灶)的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78个病变分为良性放射状病变(46个)和恶性放射状病变(32个),对其DBT表现特征进行对比。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在DBT上对两组放射状病变轮辐状结构、中心密度、整体大小、中心大小及周围毛刺长度方面进行对比。结果DM、DBT对78个放射状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59.0%(46/78)、100%(7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准确度分别为65.2%(30/46)、74.4%(5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DBT诊断恶性放射状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64.3%(18/28)、84.4%(27/32);特异度分别为66.7%(12/18)、67.4%(31/46);误诊率分别为33.3%(6/18)、32.6%(15/46),漏诊率分别为35.7%(10/28)、15.6%(5/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BT上良恶性放射状病变的病灶整体大小[分别为18.0(14.9,29.2)mm、26.5(20.2,34.9)mm]、中心大小[分别为(3.5(2.5,4.5)mm、4.5(3.5,5.5)mm)及周围毛刺长度[分别为(11±6)mm、(13±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灶中心大小5 mm为截点,良恶性放射状病变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灶整体大小2 cm为截点,良恶性放射状病变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能提高放射状病变的检出及诊断准确度,为临床医师手术治疗方案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乳腺疾病 乳房X线摄影术 放射状病变 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
  • 简介:摘要产荚膜梭菌所致血流感染在临床上罕见。本研究3例产荚膜梭菌血流感染患者均以发热起病,血培养提示产荚膜梭菌阳性,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2例好转,1例死亡。产荚膜梭菌血流感染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但病死率高,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发热,需警惕产荚膜梭菌血流感染的可能。

  • 标签: 梭菌,产气荚膜 血流感染 恶性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的煤层发展情况分析对比,对新疆的煤层的资源、特征等情况进行研究,新疆的煤层有着丰富的储量资源,且输送的过程较为方便,但是当前新疆的煤层的勘测、投入等相关技术投入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勘探力度的加强,形成良性战略形式,通过政府的投入及扶持,强化煤层的勘察及开采工作。

  • 标签: 新疆煤层气 勘查开发 现状 展望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较高,可导致不可逆性肺功能障碍。防止COPD急性加重(AECOPD)、延缓病情进展为其治疗的重点,但目前尚缺乏确切有效的预防措施。AECOPD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冬季高发,传统观念认为冬季冷空气可伴有病毒复制增加、环境污染、空气湿度降低等,各种混杂因素交织促进AECOPD的发生,而对于低温本身所造成的影响,一直被忽视。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道黏蛋白分泌异常可导致道黏液清除障碍,增加感染率,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而低温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黏蛋白分泌。本文对COPD道温度的特殊性以及低温导致黏蛋白变化的相关途径进行总结,以期引起人们对低温的重视,并为预测及预防AECOPD发生提供新的干预途径的思想与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低温 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无创性测定上道临界闭合压(Pcrit)评估睡眠时上道塌陷性的方法。方法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创正/负压(CPAP/CPNP)呼吸机,测量19例不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正常人非快速动眼睡眠Ⅱ期(N2)的Pcrit,即直接测量法获得Pcrit;根据鼻内压和所对应的最大吸气流量(Vimax),绘出压力-流量线性关系曲线,间接推出Vimax为零时的压力,即间接测量法获得Pcrit。对比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受试者的Pcrit直接测量值为(-7.02±2.74)cmH2O(1 cmH2O=0.098 kPa),间接测量值为(-7.26±2.96)cmH2O,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7,P>0.05),呈高度相关(r=0.986,P=0.000)。Bland-Altman分析,两种测量结果差值的均数为(0.24±0.53)cmH2O,95%CI为(-0.80,1.27)cmH2O,除1例外,其余均分布在一致性界限内。结论Pcrit直接和间接测量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评估上道的塌陷性。

  • 标签: 临界闭合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
  • 简介:摘要加混凝土砌块属于新型的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它的质量轻、隔音好,并且保温、隔热性能良好。但是,如果建筑工程施工中加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不当,可能导致裂缝等问题的出现。本文先对加混凝土的特点以及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建筑工程中加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 标签: 建筑工程 加气混凝土 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