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脐血中麻疹、风疹病毒抗体水平,了解现阶段胶州市孕产妇及新生儿体内抗体水平,根据本地区新生儿脐血抗体水平的现状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提出适宜本地区的免疫策略。方法采集858例刚出生新生儿的脐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脐血血清中的麻疹、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G。根据病史询问和病历资料,统计影响脐血抗体水平的因素。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产妇各年龄阶段抗体中位数及标准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检测的脐血抗体中,麻疹抗体平均浓度1055.07IU/ml,麻疹抗体大于200mIU/ml占94.30%,小于150mIU/ml占4.19%,150mIU-200mIU之间占1.51%;风疹抗体大于20IU/ml占81.50%,小于10IU/ml占12.12%,10IU-20IU/ml占6.38%。胶州市新生儿脐血中麻疹、风疹抗体总体水平较高,脐血中抗体水平与年龄有关,呈现阶段性升高的态势;抗体水平与产妇居住的城乡分布有关,城市高于农村;与感染或疫苗接种有关,有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者抗体水平高,绝大多数在临界值以上,与胎次、产次、分娩方式等无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麻疹抗体 风疹抗体 定量检测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与苦参素胶囊的对照,确定虎驹乙肝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虎驹乙肝胶囊为治疗组,苦参素胶囊为对照组,主要观察二组抑制病毒、e抗原及临床症状的缓解等作用,疗程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值得关注的是,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生1例不良反应。结论临床治疗表明虎驹乙肝胶囊治疗低病毒慢性乙肝患者具有很好效果,HBV-DNA转阴率较高、HBeAg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虎驹乙肝胶囊 低病毒 苦参素 HBV-DNA转阴率
  • 简介:摘要小儿腹泻包括非感染性和感染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感染性腹泻中的病毒感染所致腹泻目前常见的是轮状病毒感染,即轮状病毒肠炎,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抗病毒、抗炎、退热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近4年来我院儿科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治疗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明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情况,探讨三明市人群所感染TTV的基因群别分布情况。方法准备106名健康人群、64名HBV患者和36名HCV携带者的血浆。设计24对序列特异性引物,G1-G5群特异性巢式PCR,分别检测三组血浆中TTV的5种基因群的DNA。结果(1)使用群特异性PCR检测TTV,G4群TTV感染率最高,为52.0%,然后依次为G539.1%,G332.7%,G125.7%,G28.4%。(2)TTV常常混合感染检测出2种属于不同群TTV感染的实验标本为数不少(19.8%),有4份标本甚至检测出属于3种不同群TTV-DNA。HBV患者组,检测出2种属于不同群TTV的比率占56.3%,有5个实验对象和2个实验对象分别检测出3重(群)和4重(群)TTV感染。结论1-5群的TTV都可以在三个组别中被检测出,HBV组和HCV组各群TTV的感染率比健康人群组高。TTV易发生混合群感染,

  • 标签: TTVHBVHCV 巢式PCR 基因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年本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与病毒检出情况及复合感染情况,为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46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采用西班牙VIRCELL的PNEUMOSLIDEIgM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2465例患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5.11%;病毒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1.58%;MP合并病毒感染率为38.13%;儿童组、成人组与老人组之间MP合并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与病毒同时感染的几率很高,应注意防治。

  • 标签: 免疫荧光 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学、临床特点,制定科学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68例急性肝炎患者中,根据临床分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共59例,非黄疸型肝炎9例.病原分布,急性乙型肝炎最多,共31例;其次为甲型肝炎13例;戊型肝炎10例;未分型肝炎9例;丙型肝炎5例。男47例,女21例。65例治愈出院,4例放弃治疗,随访2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以甲、乙、丙、戊型和未定型肝炎为常见,注意个人卫生及改善卫生条件有助于预防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传播,接种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急性病毒性肝炎 病因学 治疗
  • 简介:摘要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工作正常进行而在每一次实验过程中必须采取的各种措施,也是实施实验室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它表明每一步操作的最终结果可以了解本次实验是否有效,所有试验条件是否正常,以及所有试验结果是否可靠,那么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过程中,要保证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质量,使其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各实验室之间的结果有可比性,必须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质量控制(1)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定,同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持实验室的环境、设施和设备完好;(2)试剂的准备和正确使用质控品,以确保室间质量控制的开展;(3)在加样、孵育、冼板、显色和测定等环节要严格按标准化操作,做好室内的质量控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检测结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总结16例老年患者感染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使用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血液净化、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重点是做好各脏器功能支持的护理,做好容量管理、生命体征的监护,使老年重症病人尽早脱离危险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控制院内感染。

  • 标签: H7N9禽流感病毒 脏器支持 老年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美,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为美的事物不仅养眼、养耳,更能让感官的愉悦使人们出现一系列心理—生理发应,并产生相应的效果,即美感效应。实证表明,人的心理状态及周围环境关系着人的身心健康。护理美学作为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护理美学在护患沟通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护士在工作中应尽可能地体现这种美,让患者在美的氛围中处于最佳接受治疗的心理状态。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病毒唑联合维生素K1静滴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将秋季腹泻患儿114例分为两组,一组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双歧杆菌蒙脱石散口服微生态疗法及收敛保护肠粘膜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病毒唑10~15mg/kg.d、维生素K110mg/kg.d,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77.2%。结论经过临床观察认为病毒唑、维生素K1联合治疗秋季腹泻疗效短、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在一定的选择压力下,由于其具有的一些特征,导致它比其他DNA病毒更易出现变异。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的变异可产生HBeAg阴性变异株;前S/S区的基因变异可导致HBsAg的漏检;这些原因导致了HBsAg和抗-HBs同时出现,HBeAg和抗-HBe同时阳性等特殊模式的出现。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变异 特殊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适合维西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HIV感染者/AIDS患者)管理模式,为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延长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2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HIV感染者/AIDS患者)管理资料。结果累计随访率由2008年77.78%上升至2012年85.51%,CD4检测率由2008年22.22%上升至2012年63.76%;配偶检测率由2008年0上升至2012年31.82%。阳性告知率从2008年的92.31%上升到2012年100%。转诊、转介率从2008年的0上升至2012年的85.71%。结论疾控中心综合随访管理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HIV感染者/AIDS患者 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实验室检测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监测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HCV的实验室诊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HCV抗体检测操作简便,耗时少,但对处于窗口期的标本容易漏检,且不能判别是活动性感染还是感染已被清除。HCVRNA检测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成本高,不易普及,限制了其在实验室的广泛应用。国际上,HCVRNA检测发展趋势为全自动化。所以HCV抗体检测应作为筛选试验,而确证还需RNA检测。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RNA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脑电图、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收住院的5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占30.0%,精神行为异常占24.1%,发热占16.7%,抽搐占13.0%,呕吐占9.3%,意识障碍占7.4%。辅查中CSF生化检查异常占57.4%,CSF常规检查异常占51.9%,脑电图检查异常占68.5%,影像学检查异常占20.4%。结论病毒性脑炎的患者中多以头痛和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在诊断过程中应该结合病史、脑电图、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病毒性 脑炎 临床表现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惠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探讨我市实施献血员巨细胞病毒抗体筛查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478份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HCMV-IgM抗体检测,统计病毒血症率。结果惠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CMV-IgM总体阳性率为0.88%,男性阳性率为0.7%,女性为1.44%,男性与女性间HCMV-IgM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惠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市预防经血液传播CMV可能选择其它途径更为合理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献血员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HCMV-IgM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明显,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热毒宁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特点和治疗情况,提高抗病毒治疗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AIDS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后3个月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方案有拉米夫定(3TC)+齐多夫定(AZT)+奈韦拉平(NVP)、3TC+AZT+依非韦伦(EFV)、司他夫定(d4T)+3TC+NVP、d4T+3TC+EFV。药物不良反应以肝功能损害、消化系统症状、骨髓抑制和皮疹为主。结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根据不同特点的艾滋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方案,提高患者长期服药的依从性。

  • 标签: 艾滋病患者 抗病毒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艾滋病患者经有效抗病毒治疗后B细胞、NK细胞及T细胞变化特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技术检测外周血B细胞、NK细胞及T淋巴细胞计数,评价不同组艾滋病患者免疫学应答特征的差异,进而分析免疫学无应答的发生机制。结果两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NK细胞、B细胞计数都有逐步增高,在抗病毒治疗初期增高更显著。B细胞增长在两组中存在差异,免疫学无应答组患者增长快于免疫学应答组。结论经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增长可分为两期,早期快速增长以记忆表型CD4+T淋巴细胞为主;后期主要为纯真细胞的持久增长。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免疫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