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阵发心房纤颤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数字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阵发心房纤颤复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胺碘酮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随访观察10个月,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2%,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1%,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甲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有效预防阵发心房纤颤发生,减少复发率,效果显著。

  • 标签: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治疗用于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06例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纳入研究中,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参照组(63例)患者采用维拉帕米干预治疗,研究组(63例)患者采用三磷酸腺普干预治疗,观察两种不同的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取得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转复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5.2%82.5%),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转复时间短于参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6.3%20.6%),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为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急诊治疗,使用三磷酸腺普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及转复时间均优于维拉帕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维拉帕米 三磷酸腺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对器质性心脏病合并阵发心房颤动(AF)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及AF发生率的影响。方法79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AF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39例。实验组给予缬沙坦干预,观察缬沙坦对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及AF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3个月后Pd、Pmax明显减小,AF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结论缬沙坦可减小Pd、Pmax,同时可部分预防AF的发生。

  • 标签: 心房颤动 缬沙坦 心电图 P波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房颤(PA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PA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后比较两组左心房内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且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3.33%和80.9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能显著减轻患者PAF左心房扩大,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不良反应少,综合效果优于单用胺碘酮。

  • 标签: 胺碘酮 厄贝沙坦 阵发性房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整体护理在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BPPV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体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BPPV临床治疗中应用个体化整体护理,能促进临床疗效提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BPPV 个体化整体护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在治疗阵发房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6例阵发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组(观察组)和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房颤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少房颤的发病次数,维持窦性心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阵发房颤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胺碘酮 厄贝沙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给予患者替米沙坦治疗,探析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选取患者时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共计选取54例患者,均为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就诊时间段2016年1月开始,2017年1月停止。54例患者分组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观察组(27例;替米沙坦治疗)和对照组(27例;拉西地平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房颤持续时间、房颤发作次数、左房内径改善情况均显著性更优,将其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替米沙坦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 替米沙坦 临床治疗效果 左房内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急诊收治且48h内持续阵发房颤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胺碘酮和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转复时间为198.2±23.4min,转复率为88.37%;对照组转复时间为79.1±18.5min,转复率为81.39%;观察组不良反应主要为低血压、心动过缓、面部潮红、全身皮肤灼热感,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结论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房颤转复时间较长、转复率较高、疗效安全确切,值得在急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阵发性房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Valsalva动作复律应用于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1例PSVT患者,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复律,按手法复律是否成功分两组,其中成功组24例,失败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复律成功率达58.5%,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发病持续时间、PSVT类别、心率、收缩压、PSVT病史以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Valsalva动作复律PSVT有效、安全,值得应用及进一步改进研究。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改良Valsalva动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效果,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方法对我院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5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护理人员精心护理,效果良好,52例患者均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阵发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5例冠心病并发阵发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单独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替米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房内径增大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并发阵发房颤中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缓解心房扩建速度,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替米沙坦 胺碘酮 冠心病 阵发性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道调搏术治疗妊娠期阵发室上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食道调搏术对正在发作的妊娠期PVST患者给予超速抑制、亚速抑制、程控刺激或短阵猝发刺激,终止室上速,记录输出电压、所需方式、刺激次数及成功例数。食道调搏后用B超监测胎儿心率。结果24例妊娠期PSVT患者中23例(占95.8%)经食道调搏终止,其中1例在插电极过程中即终止发作,超速抑制1次成功4例,2次以上终止12例,亚速起搏成功1例;4例程控刺激终止PSVT,1例短阵猝发刺激成功。1例(4.2%)经TEPA未能终止,后给予三磷酸腺苷(ATP)静注复律。所有患者食道调搏结束后,监测胎儿心率均正常。经食道导联诊断房室结双径路19例,房室旁道5例。结论经食道调搏终止妊娠期PVST安全、效果好、疗效迅速。

  • 标签: 食道调搏术 妊娠期 阵发性室上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联合药物治疗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于心功能和血压正常的患者,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颈动脉窦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无效再按摩左侧,每次5~10秒,切勿同时按摩双侧),咽喉刺激诱导恶心、呕吐等可终止心动过速或影响房室传导。结果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联合药物治疗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作用显著。讨论治疗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联合药物治疗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超声应用在高血压伴阵发心房颤动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观察组)和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将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晚期心房收缩达到峰值的速度比值(E/A)、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房内径(LAD)各项参数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左室后壁方面的对比差异不大(P>0.05);但两组患者是在二尖瓣舒张方面的比值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的左房内径长于对照组的,且差异在统计学的范围之内(P<0.05)。结论利用心脏超声检查可以清晰看到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异常症状和心脏结构的具体改变,在诊治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症时,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心脏超声 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三维标测系统(Carto和Ensite)指导下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阵发心房颤动患者37例,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58.59±9.18岁。所有患者接受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CPVI),消融的主要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以及术后6个月内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房颤有无复发。结果37例患者均实现肺静脉电隔离,术后6个月6例房颤复发,单次消融成功率为83.78%,1例心包填塞并发症。结论三维标测系统指引导管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阵发心房颤动疗效好,安全性高。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在治疗中采用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效果显著,明显高于单纯的胺碘酮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 胺碘酮 RAS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西地兰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伴阵发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伴阵发房颤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实验组采用胺碘酮联合西地兰治疗,对比两组药物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00%),其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组间χ2检验,P<0.05,实验组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西地兰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伴阵发房颤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胺碘酮 西地兰 慢性心功能不全伴阵发性房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与培他司丁氯化钠注射液联用治疗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120例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予利多卡因100mg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5天、培他司丁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5天;对照组60例予丹参250ml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5天,对症治疗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培他司丁治疗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 利多卡因 培他司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体位限制时间的长短与临床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8例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分成体位限制时间较长的观察组,体位限制时间较短的对照组各34例,给予两组正常Epley手法、Barbecue翻滚法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BPPV手法复位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且安全系数较高,患者可以进行自我复位,体位限制的时间较长疗效更好,值得在基层神经内科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良性阵发性眩晕 手法复位 体位限制时间长短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