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成像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临床价值,并进行对比,探究急性胰腺炎最佳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CT(CT检查诊断)组和磁共振组(磁共振检查诊断)各71例,将两组患者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诊断效能(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两组患者诊断影像改变情况(胰腺体积改变、胰周渗液、胰周结构改变、胰腺轮廓改变等)。结果磁共振组诊断准确率为98.59%,高于CT组的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测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组敏感度高于CT组;磁共振组发现胰周渗液、胰周结构改变、胰腺轮廓改变高于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诊断急性胰腺炎上准确性更高,同时可观察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CT 磁共振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就诊的50例乳腺肿瘤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SMI及UE检查,并行病理组织活检,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与常规超声+SMI+UE检查乳腺肿瘤良恶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SMI联合UE检查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50例乳腺肿瘤患者共检出86个病灶,其中穿刺活检检查提示恶性病灶37个,占43.02%;依据活检检查“金标准”,常规超声检查乳腺肿瘤良恶性一致性理想(Kappa=0.548),常规超声+SMI+UE检查一致性好(Kappa=0.905);常规超声+SMI+UE检查乳腺肿瘤良恶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常规超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联合UE检查可有效判定乳腺肿瘤良恶性,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 乳腺肿瘤 超微血管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肿块筛查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有效性方法:时间记作2021年6-10月,入选70例存有乳腺肿块的患者,共88个乳腺肿块,对这些患者依次引进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验,评估乳腺肿块筛查的情况。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提升了乳腺肿块筛查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检测结果(p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常规超声 乳腺肿块 筛查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时段我院收治的15例(30侧关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从关节盘移位和变形角度分析,这些患者已经被诊断出关节可复性盘前移8侧,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12侧,现在对这些患者均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统计检查结果并计算检测准确率。结果:30侧关节均获得了清晰的磁共振图像,再这其中可见关节可复性盘前移7侧,检测准确率为87.5%;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11侧,检测准确率为91.67%。结论:磁共振成像能直观显示颞下颌关节内组织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其诊断正确率较高,可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疗提供了直观且全面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诊疗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的探究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了2021年6月-2022年6月的3例借助磁共振成像技来进行法医临床鉴定的案例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对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判定患者的损伤机制,辅助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的开展。通过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分析,发现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的受伤时间、积液性质以及存在的一些隐匿性损伤,更好的为患者的伤情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临床上也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技术 法医临床鉴定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过程中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是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调取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并由多名放射科医师进行子宫内膜癌表现分析,共同达成一致后进行分析意见,不统一时由上级医师评估,所有患者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手术病理分期与术前磁共振成像分期的一致性,从而探讨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显示,在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不同分期的患者具有不同的磁共振成像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但整体表现一致性较强。得到的结论是,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取得较术后病理检查较一致的分期结果,能够为术前评估提供良好的参考,证明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子宫内膜癌出现分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研究和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行CT成像诊断的效果。方法:自2021年7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120例,均接受CT、MRI检查,统计和比较诊断情况。结果:1)在120例患者中,CT共检出110例,检出率为91.67%。MRI共检出114例,检出率为95.00%,组间比无差异(P>0.05)。2)以MRI检查结果为标准,CT检查灵敏度为95.61%,特异性为83.33%,符合率为95.00%。3)比之轻度患者,中度、重度患者的硬膜囊前后径、矢状径更优。比之中度患者,重度患者的硬膜囊前后径、矢状径更优(P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CT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以诊断疾病为目的的医疗方式开始逐渐向以保障健康为核心医疗方式过渡,健康体检作为慢性病的预防和早期筛查的主要工具。伏邪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内涵,阐述了病的原因和病变规律,为疾病早期检测奠定了科学基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远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检测出隐藏在人体内的"伏而未发"的病邪,是一个具备了疾病早期检测功能,使中医发病原因客观化可视化的高效体检技术。

  • 标签: 筛查 红外热成像 体检
  • 简介:摘要:三维体表成像是近年新兴的体表形态检测技术,其在美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乳房整形美容为核心,汇总了近年三维体表成像技术的研究资料,着重对三维体表成像技术的内涵、应用、价值等进行分析,指出三维体表成像技术的应用流程,旨在促进该技术在乳房整形美容领域的应用。

  • 标签: 三维体表成像 乳房整形 手术 稳定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肌肿瘤经MRI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诊断的价值。方法:自2021年05月-2022年05月阶段共抽取86例骨肌肿瘤病例开展调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MRI与MRI-DWI在其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6例患者中50例为良性、36例为恶性,以此为金标准分析常规MRI、MRI-DWI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91%、62.00%、66.67%,95.35%、92.00%、94.44%,二者相比,MRI-DWI均高于常规MRI,(P<0.05)。经MRI-DWI检查确定良性48例、恶性38例,不同弥散敏感系数下恶性骨肌肿瘤组的扩散系数值明显低于良性骨肌肿瘤组,(P<0.05)。结论:骨肌肿瘤的性质不同其所需干预方式也有差异,据MRI-DWI诊断能够辅助临床准确掌握其性质差异,并指导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

  • 标签: 骨肌肿瘤 MRI弥散加权成像(MRI-DWI) 肿瘤性质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研究对象(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研究对象CTA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冠心病确诊80例,CTA检出78例,灵敏度95.00%,特异度90.00%,准确度94.00%,阳性预测值97.44%,阴性预测值81.82%;100例患者获取356支血管清晰显影,病变血管阳性检出结果CTA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差异不大(P>0.05),轻微狭窄CTA检出率高于冠状动脉造影(P>0.05),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以及闭塞检出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诊断中螺旋CT脑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1年6月-2022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治疗前经磁共振成像诊断重要性。方法:研究病例共选取74例,年龄23~72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根据拟定诊断方式不同分组,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2日-2022年3月1日,对照组(CT诊断,n=37)与观察组(磁共振成像诊断,n=37),对照分析诊断差异。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I期与II期确诊率均显著偏高,(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治疗前经磁共振成像诊断意义重大,能够显著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明确患者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便于后期治疗方案拟定与调整。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腹部恶性肿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3月-2021年6月接收56例腹部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在病变组织中针对实质性成分较多区域,医护人员及时进行表观弥散系数检测,患者接受治疗3疗程后,医护人员利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复查。结果:56例肿瘤患者中包含19例良性肿瘤患者与37例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表观弥散系数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表观弥散系数明显高于化疗前,P

  • 标签: 磁共振弥散成像 腹部恶性肿瘤 表观弥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8月,通过回顾性分析在该段时间内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入组成员,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使用MRA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诊断两种方式进行检查,对最终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检出率更高的一个诊断方式为MRA(P<0.05)。结论:对于出现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相较于多层螺旋CT进行疾病诊断,在使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下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同时患者的脑部所出现的病变部位能够更加清晰的呈现出来,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对于患者所产生的创伤性更小,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方式。

  • 标签: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多层螺旋CT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核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MR)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疑似冠心病患者62例(2019.01-2020.12),予以CT、MR检测,对比诊断有效率。结果:MR诊断阳性率、诊断效能高于CT(P

  • 标签: 冠心病 临床诊断 核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CT影像对于纵隔畸胎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间入院诊断的43例纵隔畸胎类肿瘤患者。对其进行CT影像诊断,对比于病理诊断,判断CT诊断效果。结果:CT诊断的肿瘤大小、病变位置、生长方向、肿瘤性质、并发疾病对比于病理诊断未见差异(P>0.05)。以病理诊断为基础,CT诊断的准确率为93.02%,敏感度为97.44%,特异度为50.00%。CT影像可见囊性畸胎瘤呈现类圆形,以单囊型多见,囊内含有脂肪和钙化表现,囊壁显示清晰,光滑且完整,增强扫描后呈轻微强化,扫描囊内容物未见强化。实性畸胎瘤呈现类圆形,肿瘤呈混合密度,增强扫描可见软组织轻中度强化,边缘模糊,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结论:CT诊断纵隔畸胎类肿瘤的准确率较高,可以明确肿瘤大小和部位,有效判断肿瘤性质和合并症情况,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可作为该类疾病的常规诊断技术。

  • 标签: CT影像 纵隔畸胎类肿瘤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将我院在2020年2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螺旋CT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测,对比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分析核磁共振应用效果。结果 对比发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各种类型的脑血管疾病中的检测准确率均高于螺旋CT成像技术。(P<0.05)结论 脑血管疾病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成像特点十分明显,核磁共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理想,该技术手段使得推广。

  • 标签: 临床应用价值 脑血管疾病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螺旋CT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较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国际上从一九八二年才正式用于临床。它采用静磁场和射频磁场使人体组织成像,在成像过程中,既不用电子离辐射、也不用造影剂就可获得高对比度的清晰图像。它能够从人体分子内部反映出人体器官失常和早期病变。它在很多地方优于X线CT。法医临床鉴定,是指运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和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体伤、残以及其他生理病理等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