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情况。 方法: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本院一共接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 50 例,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 牙釉质脱矿现象。 结果: 50 例患者共检查 769 颗牙齿,其中 81 颗牙齿发生 牙釉质脱矿,牙釉质脱矿 1 级 7 颗;牙釉质脱矿 2 级 30 颗,牙釉质脱矿 3 级 34 颗,牙釉质脱矿 4 级 10 颗。 50 例患者治疗后的软垢指数 、 脱矿指数 小于 治疗前( P<0.05 )。 结论: 患者采用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期间,普遍有牙釉质脱矿现象,因此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便需做好牙釉质脱矿的防治工作,尽可能减轻牙釉质脱矿程度。

  • 标签: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软垢指数 脱矿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情况。 方法: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本院一共接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 50 例,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 牙釉质脱矿现象。 结果: 50 例患者共检查 769 颗牙齿,其中 81 颗牙齿发生 牙釉质脱矿,牙釉质脱矿 1 级 7 颗;牙釉质脱矿 2 级 30 颗,牙釉质脱矿 3 级 34 颗,牙釉质脱矿 4 级 10 颗。 50 例患者治疗后的软垢指数 、 脱矿指数 小于 治疗前( P<0.05 )。 结论: 患者采用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期间,普遍有牙釉质脱矿现象,因此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便需做好牙釉质脱矿的防治工作,尽可能减轻牙釉质脱矿程度。

  • 标签: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软垢指数 脱矿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采取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牙科诊所2014年3月到2014年6月进行的正畸固定矫治器的5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且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采取正畸固定矫治器有25例发生了牙釉质脱矿,发病率50.0%。在1000颗牙齿,有100颗发生釉质脱矿,发病率10.0%。下颌牙牙釉质脱矿率为20%,上颌脱矿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取了正畸固定手术后依然会发生牙釉质脱矿,而且上颌牙的牙釉质比下颌牙的牙釉质脱矿率高很多,在进行正畸固定矫治器方法时我们应该对上颌牙做好预防准备以及治疗。

  • 标签: 牙釉质脱矿 正畸固定矫治器 口腔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使用过程中牙釉质的脱矿情况进行调查。方法将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0例以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按照刷牙频率分为两组,I组52例患者刷牙频率<3次/天,II组58例患者刷牙频率≥3次/天,对比两组患者的软垢指数与脱矿指数。结果110例患者的2305颗牙齿,有79例患者的241颗牙齿出现脱矿,发病率为71.82%,脱矿率为10.46%,脱矿指数为0.033±0.017。2305颗牙齿中,脱矿程度0级2064颗,占89.54%,I级139颗,占6.03%,II级74颗,占3.21%,III级28颗,占1.21%。II组患者治疗后的软垢指数及脱矿指数低于I组(P<0.05)结论采用口腔正畸矫治治疗患者容易出现牙釉质脱矿,其中刷牙频率是重要影响因素,患者应保持适当的刷牙频率。

  • 标签: 口腔正畸 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08-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种类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筛选病例为我院牙科接收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治疗,组别主要包括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治疗分别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详细比对两组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最终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者的牙齿咀嚼能力得到良好恢复,牙齿美观程度也明显提高,最终发生的牙齿松动现象较少,两组之间数据差值明显(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咀嚼功能以及牙齿美观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 标签: 口腔正畸 不同种类 固定矫治器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中,出现牙釉质脱矿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牙科2016年10月-2017年11月采用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正牙齿的口腔正畸患者,(该患者群中共有160颗牙实行口腔正畸治疗)对其牙釉质正畸脱矿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计算EDI即牙脱矿指数。结果68例患者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进行牙齿正畸的治疗过程中,共有36颗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现象,脱矿率达22.5%(36/160),其中患者上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概率为72.2%,下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概率为27.2%,上颌牙牙釉质脱矿的概率明显高于下颌牙的平均脱矿指数为0.29±0.06。结论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对患者进行牙齿正畸的矫治中,容易发生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尤其是上颌牙,故在此过程中,医师需要及时预防患者上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并对已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患者采取一定方法进行治疗。

  • 标签: 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择为2018年5月到2019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入选患者均选用直丝弓矫治进行牙齿矫正;依从性较高,能够主动配合研究。对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现象的牙齿进行统计,并根据牙釉质脱矿等级将其进行分级对比。结果在32例患者中,共有224颗牙齿出现牙釉质脱矿情况,其中,Ⅰ级脱矿级数的牙齿数量>Ⅱ级脱矿级数的牙齿>III级脱矿级数的牙齿数量。经过刷牙次数干预,患者的脱矿指数明显降低,其中每天刷牙三次以上的患者明显在脱矿指数降低程度明显要优于刷牙次数小于三次的患者(P<0.05),详见表2。结论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实施牙齿矫正会产生较高的牙釉质脱矿概率,但是经过使用正确的口腔护理措施以及清洁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

  • 标签: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器 中牙釉质脱矿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口腔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及原因 。 方法: 2015 年 2 月~ 2017 年 12 月,于 我院 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取 100 例为研究对象,对其 牙釉质脱矿情况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原因 。 结果: 100 例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中,一共有 1411 颗牙齿,共有 150 颗牙齿出现了 牙釉质脱矿现象,脱矿率为 10.63% ,其中脱矿程度为 1 级、 2 级、 3 级的患者分别有 50 颗、 98 颗、 2 颗,构成比分别为 33.33% 、 65.33% 、 1.33% ; 牙釉质脱矿 现象在各牙位均有分布,其中 上切牙 的 牙釉质脱矿 率最高,构成比为 23.33% , 上第一磨牙 最低,构成比为 4% ,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X 2 =12.6325 , P<0.05。 结论: 口腔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情况较为常见,临床上要积极寻找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应对,以此来确保牙齿健康。

  • 标签: 口腔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情况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共2240颗牙)应用固定矫治器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20年2月到2021年11月,根据患者每日刷牙次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1100颗牙)每天刷牙频率为3次以上,观察组(1140颗牙)每天刷牙频率为3次,比较两组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软垢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软垢指数、脱矿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软垢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脱矿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牙齿脱矿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与患者每日牙齿清洁次数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 软垢指数 牙釉质脱矿情况 脱矿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择为2018年5月到2019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入选患者均选用直丝弓矫治进行牙齿矫正;依从性较高,能够主动配合研究。对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现象的牙齿进行统计,并根据牙釉质脱矿等级将其进行分级对比。结果:在32例患者中,共有224颗牙齿出现牙釉质脱矿情况,其中,Ⅰ级脱矿级数的牙齿数量>Ⅱ级脱矿级数的牙齿>III级脱矿级数的牙齿数量。经过刷牙次数干预,患者的脱矿指数明显降低,其中每天刷牙三次以上的患者明显在脱矿指数降低程度明显要优于刷牙次数小于三次的患者(P<0.05),详见表2。结论: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实施牙齿矫正会产生较高的牙釉质脱矿概率,但是经过使用正确的口腔护理措施以及清洁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

  • 标签: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器 中牙釉质脱矿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牙釉质脱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筛选研究者医院在2021-12至2022-12月时间段内,42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病人纳入样本,观察病人矫正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程度。结果:在牙釉质脱矿程度方面,0级脱矿程度发生几率明显较高,有一定距离差异(P<0.05)。经不刷牙次数统计显示,每次刷牙次数超过3次病人脱矿指数以及软垢指数评分更优,组间结果相差较大(P

  • 标签: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 脱矿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固定矫治器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30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患者,对这30例患者实施上颌前方牵引固定矫治器联合治疗,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患者经上颌前方牵引固定矫治器联合治疗之后,其X线投影测量NA-PA(3.22±2.63)度、SNA(78.86±1.53)度、SNB(81.89±2.36)度、ANB(1.52±1.87)度、Y轴角(67.85±1.30)度、Mp-FH(35.49±2.51)度、U1-NA(6.01±1.82)毫米等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给予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患者上颌前方牵引固定矫治器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促进患者上颌骨的早期向前发育,对下颌骨的前生长进行抑制,对纠正患者的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上颌前方牵引器 固定矫治器 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颌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使用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治疗中,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健康问题,临床表现中又以牙龈炎症最常见。近年,在配合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对患者采取了牙周维护伴随刷牙清洁治疗,与正畸医生共同全程监控并及时处理患者的牙周问题,减少和控制正畸治疗中的牙周组织损害,对减少正畸治疗的牙周并发症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方法依照统一标准选出60名健康青少年受试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将60名受检者随机分成四组。c组d组的患者让专人对患者进行刷牙指导。之后A、B、C、D四组患者应用不同的刷牙方法和牙刷进行刷牙,时间为三分钟。最后再一次进行口腔隔湿、菌斑染色、冲洗,分四区分别记录菌斑指数。结果经过治疗后正畸牙齿的刷牙效率低于普通牙齿,每一种牙刷都在某一特定的刷牙方法中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刷牙效率,Kissimee“u”型正畸牙刷未显现出优越性,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使是正畸牙刷,如果没有掌握专业的刷牙方法,也无法达到最佳的口腔清洁效果,正畸牙刷只有受过专业刷牙方法的指导下才能有可能比普通牙刷更能有效的清除牙菌斑。

  • 标签: 牙菌斑 正畸牙刷 固定矫治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患有口腔正畸的118例患者,观察所有患者使用固定矫治器前后牙釉质脱矿的情况。结果牙齿矫治前后以及上下颌牙齿的脱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正畸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固定矫治器可以增加牙釉质脱矿的机率。

  • 标签: 牙釉质脱矿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联合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80例,随机均分4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正畸固定矫正技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外科开窗联合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萌出率和并发症率、萌出时间。结果:观察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萌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萌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病发原因及病损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口腔科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07例应用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的情况。结果207例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57.97%,牙釉质脱矿主要发生于上颌牙齿;患者脱矿病损部位主要为牙冠龈方,脱矿病损程度主要为1度和2度。结论采取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生率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标签: 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病发原因 病损情况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