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探究医院中成药处方合理性评价标准。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中成药处方,从中抽取18906张,对中成药处方的用药情况和用药信息等进行分析,并进行合理性的评价。结果18906张中成药处方中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的共有400张,不合理用药率为2.12%,其中选药不符合辩证施治的占32.25%,超适应证用药的占26.00%,此外不合理用药的项目还包括用药方法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合理等。结论医院中成药的用药合理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加强中成药处方的合理性评价,促进中成药的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中成药 处方分析 合理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胃镜诊断检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78例、慢性萎缩性合并浅表性胃炎42例)。所有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85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性合并浅表性胃炎2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并且诊断结果显示有37例患者出现肠上皮化生,15例患者出现异性增生。胃镜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病理诊断的检出率,并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70.83%;胃镜下表现为胃黏膜皱襞变平甚或者消失,并且黏膜表现为红白相间,其中以白相为主,血管表现为透明状并且暴露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5.62%,胃镜下表现为胃粘膜粗糙,呈现出结节或者颗粒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0.00%,胃镜下表现为胃黏膜皱襞变平甚或者消失,并且黏膜表现为红白相间,其中以白相为主,血管表现为透明状并且暴露并且胃粘膜粗糙,呈现出结节或者颗粒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9.58%。胃粘膜粗糙,呈现出结节或者颗粒状与胃镜下表现为胃黏膜皱襞变平甚或者消失,并且黏膜表现为红白相间,其中以白相为主,血管表现为透明状并且暴露并且胃粘膜粗糙,呈现出结节或者颗粒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胃镜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较低,其中对在临床诊断中应该综合两种方法来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率。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检查 病理诊断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与诊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27例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诊治及预后。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7名患者,其中男性14名,女性13名,平均年龄51.48±16.48岁。肿瘤大部分位于直肠(23例),左半结肠及右半结肠各2例。病理分级NET17例(62.96%),NEC6例(22.22%),MANEC2例(14.81%)。27例患者中,经内镜切除8例,根治手术切除19例。预后随访截止2017年4月,15例I期患者均存活;3例II期患者中,1例患者(为MANEC)于3年内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2例存活;9例III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44.44%,5年生存率为33.33%。结论神经内分泌肿瘤好发于直肠,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内镜或者手术切除,预后与分期相关,其中NEC及MANEC预后较差。

  • 标签: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病理技术中应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方法和效果。方法在送检的病理组织中,均分为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和二甲苯两组对比,各组制片均600张,对比两组制片结果优良差。结果经过整体资料对比,两组试剂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两组试剂在医学上实施病理技术工作中的效果相近,操作中采用的试剂可根据实际状况使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和二甲苯。

  • 标签: 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 二甲苯 病理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因接种卡介苗(BCG)所致左腋下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06例婴幼儿左腋下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病理形态学及特殊染色等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06例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21,临床以接种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B超检查在左腋下皮下处可探及大小不等为1~5cm混合性回声团,边界尚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病例可见液化区,周边软组织肿胀;彩色多普勒(CDFI)包块周边可见血流信号,而包块内部仅可探及星点状血流信号或探及不到明显的血流信号;106例肿大淋巴结进行病理活检,81例(76.4%)为多个结节融合,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其中32例(39.5%)切面呈淡黄色实性,49例(60.5%)切面呈囊性;25例(23.6%)为不整形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切面淡黄色;组织学类型主要为干酪样坏死型,其次为增殖型,渗出为主型少见;送检组织全部做抗酸染色,其中80例(75.5%)抗酸染色阳性,26例(24.5%)抗酸染色阴性;术后病理诊断为BCG性淋巴结结核。结论首先提高接种BCG的技术、接种质量,为了提高临床对接种卡介苗后的局部反应所致BCG性淋巴结结核的认识,临床应注重结核病的基础检查,超声及淋巴结活检与抗酸染色联合应用,对淋巴结的性质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及诊断价值。

  • 标签: 淋巴结 结核/诊断 卡介苗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CAG)内镜检查结果及其病理结果。方法抽选73例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进入我院的CAG病例,内镜技术检查后已经确诊,并施予病理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病理方案发现有52例CAG病例,符合率71.23%,且内镜方案下患者3种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结果展开对比后,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CAG病例检查时,联合施予内镜技术及病理诊断的有效性强。

  • 标签: 病理诊断 内镜方案 CAG 临床检查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更加认识其各种特征,对其是否在临床上推广也可以具有明确的判断。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病人中随机选取100名病人手术过程中的快速石蜡切片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包括55名男性和45名女性,其中最大的80岁,最小的25岁,所有的研究材料都是医生在怀疑病人恶性肿瘤手术过程中切除的,然后对各种标本取材,再对其进行脱水、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过程,然后对检查效果进行检测,在最后与传统石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实验对象,有52例良性疾病得以确诊,其中包括22例良性乳腺疾病或乳腺导管异常增生,30例乳腺纤维腺瘤,有48人产生恶性病变。但是该方法在时间方面却远远比常规石蜡切片方法高效。在最后,我们发现与常规石蜡方法相比,采用微波加热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手术中时间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浪费。结论该技术使病人的针对更加高效准确,应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 标签: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 减少时间 效果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收治年限均在2012年5月-2014年8月之间,使用CT对其进行诊断后,并实施手术探查措施。观察CT诊断率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发部位。结果CT诊断的符合率为93.33%(140/150),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为L4~5和L5~S1这两个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主要分为椎间孔型、脱出型、外侧型、中央型以及旁中央型等五大类型。结论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和临床病理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对手术治疗提供有效指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诊断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81例,运用冰冻病理来诊断,术后以石蜡切片加以确认,观察确诊率。结果确诊率为93.83%,甲状腺微小癌病症在术中利用冰冻病理进行诊断的准确度要低于石蜡病理方法,同时χ2=5.16,P=0.02,有统计意义。结论冰冻病理在甲状腺小乳头病症的术中诊断上速度较快,在熟练掌握包裹型及滤泡型对应形态特点的前提下,规范、细致地取材可降低误诊和漏诊出现概率,对诊断的准确度上有重要的提高作用。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术中冰冻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医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文化传承的瑰宝,其中就包括了中医治未病理念,在我国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在一直进行应用。为了使人们对其更加的了解,本文就以肿瘤疾病的防治为研究目标,对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中医治未病 肿瘤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动脉压力升高时肺动脉CTA的扫描技术。方法回顾65例行肺动脉CTA的疑似肺栓塞患者,其中36例智能监测追踪自动触发,29例智能监测追踪手动触发,评价图像质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在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时,智能监测追踪手动触发法扫描图像质量在二级及以上达到96.6%,而智能监测追踪自动触发法扫描图像质量在二级及以上仅20,5%。结论在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时,智能监测追踪手动触发法优于智能监测追踪自动触发法。

  • 标签: 肺动脉 CTA 扫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患者开展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工作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62例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患者分组;对照组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观察组头孢曲松钠+炎琥宁注射液;对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疗效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合并症疗效(96.77%)高于对照组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患者(77.42%)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患者,合理选择炎琥宁注射液施以疾病治疗,获得的抗病毒效果显著,可以将患者呈现出的抗生素耐受性加以延缓,从而优化急性支气管炎并发发热患者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炎琥宁注射液 急性支气管炎 发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日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我院所接收的经病理诊断的1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病患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NS)为主,占比为6(46.15%);病理类型主要为膜性肾病(MN),占比为7(53.84%);经电镜检查结果显示,电子致密物系膜沉积,免疫荧光检查呈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结论经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疾病在临床中的表现过于多样化,需要及时的采取肾活检的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有效的避免以及减少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误诊及漏诊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临床诊断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代病理学技术条件下特殊染色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现代病理学技术条件,分别从结缔组织染色、病原菌染色、病理沉着物染色、糖类染色及核酸染色等方面探讨特殊染色的应用价值。结果特殊染色对于病态状态下的器官结构与功能、组织及细胞改变,具有较好的明确与显示作用,且通过特殊染色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在现代病理学技术当中运用特殊染色,能够较好的现实与明确病态状态下的器官结构与功能、组织及细胞改变,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科学参照。

  • 标签: 病理学 特殊染色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镜检查的表现和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90例在胃镜检查下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90例经胃镜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经过病理诊断为70例,其符合率为78%,其中异性增生22例,伴肠上皮化生25例。结论经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的表现和病理诊断发现两者的符合率均有一定的差异化,所以将两者确诊方式有效的相结合到一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表现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特征性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GISTs的恶性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3月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患者CT特征性表现与病理恶性度对照。结果32例GISTs胃GISTs27例,小肠GISTs5例。高度恶性肿瘤在CT上更多表现为直径大于5.0cm,边缘不规整,不均匀密度和强化,对应于病理组织学中的出血、坏死或囊变。低度恶性肿瘤一般直径小于5.0cm,边缘清晰,密度较均匀。在32例GIST中,CT准确定位病灶部位。结论GIST在CT上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肿瘤生长的形态、方式及坏死范围对诊断GISTs的恶性度有重要意义。然而,CT对于GISTs在肠系膜及网膜转移灶的检出尚存不足。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年轻宫颈癌患者疾病特征及其预后情况深入分析。方法以2009年1月—2015年6月进入本院诊疗的年轻宫颈癌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研究,在观察其病理特征的基础上,配合进行随访工作,以评估与预后质量。结果58例宫颈癌患者中,有51例(87.93%)低分化鳞癌患者,7例(12.07%)中高分化鳞癌患者,(P<0.05);当患者处于疾病早期时,非鳞癌患者的生存率比鳞癌患者低,(P<0.05);术后未出现高危因素的患者整体生存率明显偏高,(P<0.05)。结论若年轻宫颈癌患者病情判断为非鳞癌,其淋巴结组织出现转移的几率会显著上升,如果患者术后存在着高危性病理诱因,除了要对其进行辅助治疗外,还要对其严密随访,有助于控制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 标签: 年轻 病理特点 宫颈癌 低分化鳞癌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的80例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患儿进行分组,4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儿童感冒灵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0%,远高于对照组的75.2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抑郁性失眠与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29例抑郁性失眠和30例心理生理性失眠的老年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实验室睡眠,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进展的情况、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及快动眼睡眠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睡眠进展的情况、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及快动眼时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快动眼睡眠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快动眼周期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动眼睡眠潜伏期和快动眼周期数可作为鉴别抑郁性失眠与心理生理性失眠的特异性标准。

  • 标签: 抑郁性失眠 心理生理性失眠 多导睡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