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进展期胃癌术前顺铂静脉与腹腔内给药的药代动力特点。方法:50例可切除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腹腔给药组26例,静脉给药组24例。顺铂60mg/m2分别于术前腹腔及静脉给药,给药后180min,取腹腔液、胃左静脉血、外周血标本;270min取手术中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另取8例分两组分别作顺铂腹腔内给药与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研究。测定各组织的铂含量作为顺铂的浓度指标,铂浓度采用石墨炉原子分光光谱分析法测定。结果:顺铂腹腔给药时,在腹腔内可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浓度,而血浆内的药物浓度与静脉给药时相近;腹腔给药时AUC为静脉给药时的近5倍;顺铂术前给药后,腹腔给药组腹腔液、胃左静脉的总铂浓度明显高于静脉给药组(P〈0.01),分别高于静脉给药组的23.4倍、2.53倍;肿瘤组织内的浓度也比静脉给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腹腔内给药具有明显的药代动力优势,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顺铂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量的变化.方法对30例正常人及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脾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经及脾厚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脾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经及脾厚度均较正常人明显增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上述指标测定可判断门静脉压力升高的程度,并间接反映肝损害、肝纤维化的程度,可作为门静脉高压症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超声检查 门静脉压 血液动力学 脾静脉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分析糖肾康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流动力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予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必要时予利尿剂和钙通道阻滞药以控制患者血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糖肾康颗粒,两组患者均治疗2疗程后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5.56%,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血流参数值和TG、Scr、BS、BUN值均有所改善,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肾血流参数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肾康颗粒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血流阻滞情况,提高肾内血流量,用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早期 糖尿病肾病 血流动力学 肾血流参数
  • 简介:目的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建立伏立康唑的群体药物代谢动力(PopPK)模型,探索影响伏立康唑体内处置的生理病理因素,为伏立康唑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治疗药物监测室监测的患者资料,从中挑选出55名患者,收集86个血药浓度数据点及其生理病理数据(包括人口学数据、实验室数据与合并用药情况),收集的数据使用Phoenix软件构建模型。结果PopPK研究最终得到的模型是:CL(mL·min^-1)=1.63×[1+(Age-47)×(-0.01)]×[(1+(ALT-42)×0.001]×exp(0.05),V(L)=6.93×exp(1.37×10^-7)。结论本研究得到的模型提示老年患者比年轻成年患者有着更低的伏立康唑清除率,丙氨酸转氨酶浓度较高的患者清除率较高,这一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 标签: 伏立康唑 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 Phoenix软件 模型
  • 简介:目的:考察口服2种阿莫西林胶囊后,血清中阿莫西林的药物代谢动力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中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500mg阿莫西林胶囊供试品与标准参比制剂后,阿莫西林血药浓度变化情况,数据经3p97药动学程序处理。结果:2种制剂阿莫西林药时曲线下面积AUCn→t分别为32.46±9.29(μg/ml)×h与33.41±10.94(μg/ml)×h,达峰时间分别为1.80±0.44h与1.67±0.42h,峰浓度分别是10.10±2.60μg/ml与10.74±3.17μg/ml。2种制剂中组份的AUCn→∞、AUCn→t、Cmax及Tmax经方差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种制剂中组份的AUCn∞、AUCnt、Tmax及Cmax经双单侧t检验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表明二者为生物等效制剂(P<0.05)。结论:阿莫西林胶囊供试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86±10.61%。

  • 标签: 阿莫西林 药物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 年 7月至 2019 年 7月 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平原组与急进高原组大鼠体内莫沙必利的药物代谢动力特征。方法7只Wistar大鼠相隔-周清洗期分别于平原(平原组)及高原地区(急进高原组)禁食12h后将0.0027g(约含莫沙必利0.10mg)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剂灌胃。于给药前(0h)及给药后0.083、0.25、0.5、0.75、1、1.5、2、4、6、8、12、24h由眼眶后静脉丛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莫沙必利平原组与急进高原组比较药代动力参数发生显著变化,药时曲线下面积从(2.909±0.385)μg/L·h增大到(9.549±2.019)μg/L·h,峰浓度增大,半衰期、达峰时间、体内平均驻留时间延长,总清除率降低。结论急进高原后,莫沙必利在大鼠体内代谢过程发生明显改变,研究结果为平原和急进高原后临床合理应用莫沙必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莫沙必利 药代动力学 大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高原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PE)剖宫产产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了96例PE剖宫产产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接受硬膜外麻醉。在麻醉前、麻醉给药后5分钟、麻醉结束后三个时间点,比较了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情况。结果 在麻醉给药后5分钟和麻醉结束后的心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外周血管阻力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轻中度PE剖宫产产妇的情况而言,应用CSEA对血流动力的波动影响较小。这一结论对于临床医生在选择麻醉方式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可以更好地保障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子痫前期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床旁超声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的临床护理 。方法:整理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床旁超声监测,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分析各组效果。结果:平均监测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实验组指标水平更低,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床旁超声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床旁超声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的临床护理 。方法:整理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床旁超声监测,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分析各组效果。结果:平均监测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实验组指标水平更低,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床旁超声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选取3种具有酚羟基的芳香类化合物,测定其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1,5-二羟基萘在120~600μmol·L-1范围内对酪氨酸酶的激活活性〉450%,最高为537%;2,2′-联苯酚的激活活性最大为284%;2,2′-联吡啶-3,3′二醇无激活活性。动力研究表明,1,5-二羟基萘表现为非竞争性激活;2,2′-联苯酚为混合性激活作用,在酶促反应体系中,既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又改变酶的空间构型,综合提高反应速度。

  • 标签: 酪氨酸酶 激活剂 1 5-二羟基萘 2 2′-联苯酚 动力学研究
  • 简介:目的 研究大鼠吡罗昔康局部给药的药物传递和机理。方法 大鼠分别局部给药和口服4mg吡罗昔康后,用HPLC法测定局部给药部位的皮肤、肌肉、关节和血液的药物浓度。结果 口服给药后,TjointPlasma和TmusPlasma比值保持恒定,大部分的时间其值介于006和02。比较而言,局部给药后,TjointPlasma和TmusPlasma比值分别介于02到126和189到54之间。比值远远大于口服给药。结论 数据表明局部给药后,到达局部深层组织的吡罗昔康来自于药物的直接渗透;当药物的靶向部位在局部时局部给药优于口服给药。

  • 标签: 药物动力学 吡罗昔康 口服给药 局部给药
  • 简介:伏立康唑是临床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的首选药物,然而受包括基因多态性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其血药浓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尤其对于患儿而言,个体差异更明显。出于增强疗效目的,本文以基因多态性为基础,对当前患儿伏立康唑药代动力研究状况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患儿科学合理应用伏立康唑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 伏立康唑 基因多态性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体液中哌拉西林浓度的HPLC法并应用于人体药代动力研究.方法:8名志愿者单剂量静脉滴注4g哌拉西林钠,采用RP-HPLC法测定血浆和尿中药物浓度.结果:滴注完成即刻cmax为(203.24±44.13)μg/ml,t1/2β为(0.76±0.09)h,分布容积(Vc)为(20.64±4.67)L,清除率(Cls)为(24.86±4.13)L/h,AUC为(215.52±38.75)μg*h*ml-1.结论:哌拉西林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出体外,8h累积尿排百分率为(61.00±5.55)%.

  • 标签: 哌拉西林 药代动力学 高压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注射麻醉,观察组应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以及血流动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的自主呼吸、睁眼以及拔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P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镇痛效果明显,血流动力指标稳定,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芬太尼 丙泊酚 静脉麻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Beagle犬血浆中伏立康唑(咪唑类抗真菌药)的方法,并比较伏立康唑冻干粉针(参比制剂)和伏立康唑亚微乳(受试制剂)的药动学特点。方法采用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m),流动相为乙腈-水-乙酸(55∶45∶0.25,v/v/v),流速为1.0mL·min-1,外标法测定。结果在选定的HPLC条件下伏立康唑与血浆杂质分离良好,伏立康唑的线性范围为0.2~50.0mg·L-1,定量下限为0.2mg·L-1。提取回收率为97.37%~110.00%,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0%,Beagle犬静脉滴注伏立康唑亚微乳及冻干粉针后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6.88±1.16)h和(6.82±1.73)h,Ke分别为(0.107±0.025)h-1和(0.109±0.031)h-1,AUC(0~∞)为(136±47.5)mg·h-1·L-1和(179±48.3)mg·h-1·L-1,MRT0~∞为(9.51±1.83)h和(9.35±2.75)h,消除率为(1.01±0.45)mL·min-1·kg-1和(0.68±0.21)mL·min-1·kg-1。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无杂质干扰,结果准确。两种制剂具有类似的药动学行为,可为伏立康唑亚微乳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伏立康唑 BEAGLE犬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马钱子碱是中药马钱子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为了开发马钱子碱囊泡凝胶制剂,我们首次建立可靠快速的液相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用于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马钱子碱的含量,并对口服及局部给药的药物动力及组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口服给药后血浆中马钱子碱的含量明显高于局部给药,但局部给药显示出一定的缓释效果,并且发现在膝骨关节中有相当数量的马钱子碱。本研究结果为该制剂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 标签: 马钱子碱囊泡凝胶 药物动力学 组织分布 LC-MS/MS
  • 简介:目的研究磷酸二甲啡烷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单次和连续多次给药药动学特征。方法12例受试者随机开放3×3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单次给药和连续多次给药药动学特征。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二甲啡烷的药物浓度。药动学参数采用WinNonLin软件计算。结果单次口服(10、20、40mg)磷酸二甲啡烷片后,二甲啡烷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1.08±0.84)、(2.16±1.64)、(4.34±2.92)μg.L^-1,tmax为(2.6±1.2)、(2.8±0.9)、(2.3±0.7)h,AUClast为(13.05±12.39)、(27.02±24.86)、(54.19±46.19)μg.h.L^-1,AUCinf为(14.21±13.37)、(29.32±27.15)、(58.41±51.57)μg.h.L^-1,t1/2为(9.23±3.56)、(10.94±2.73)、(11.21±2.51)h。多次给药20mg后二甲啡烷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5.22±4.28)μg.L^-1,tmax为(2.5±1.3)h,AUClast为(75.82±74.39)μg.h.L^-1,AUCinf为(82.37±82.21)μg.h.L^-1,t1/2为(12.02±2.47)h。结论单次给药二甲啡烷的体内过程符合一级线性动力过程;多次给药二甲啡烷的蓄积因子接近3,符合线性累加。

  • 标签: 二甲啡烷 健康志愿者 药物代谢动力学 HPLC-MS/MS法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分析纤溶酶 +血栓通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入院的 86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 +纤溶酶)与观察组(纤溶酶 +血栓通),了解不同治疗方法后患者血流动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采用纤溶酶 +血栓通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加速患者恢复,效果确切、安全,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老年患者 缺血性脑卒中 纤溶酶 血栓通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