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质量评价在提高骨科病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骨科病房接受诊治的1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至两组,常规护理组7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护理组76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疼痛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于护理当中。对两组患者各时期的VAS评分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VAS评分相差不大,经检验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研究护理组患者的评分降低幅度更为明显,且在72h后,研究护理组患者的VAS评分远远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研究护理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分别为57.89%和93.42%,仅5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不满意率为6.58%。常规护理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分别为38.16%和77.63%,组中对护理不满意的患者为17例,不满意率高达22.37%。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疼痛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于骨科病房护理当中,对降低患者的疼痛指数具有较高水平,患者满意程度较高,大幅度提高了骨科病房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 质量评价 骨科病房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80例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将1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90例手术患者,其中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作为对照组,另外9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管理模式作为实验组,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的运用对比两组患者专科手术护理配合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规范化服务质量和医生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室的专科手术护理配合度、规范化服务质量及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评价 手术室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以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00名手术室患者开展研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分配患者各为50人。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化的管理方案,观察组开展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的评价得分、护理工作中发生失误的比例、各项生命体征表现情况。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和文书质量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价得分都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中发生失误的比例为16.00%,显著小于对照组26.00%,存在着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aO2等各项生命体征的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指标评价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有着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评价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时间范围是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这期间共有16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行手术治疗病人,按照研究需要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80例。行常规护理管理的是对照组,观察组则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还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且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也有正向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 综合评价指标 手术室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质量控制提升内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选择80例内科患者和24名护理人员,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为对照阶段,病患40例,采用一般质量控制,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为观察阶段,病患40例,采用层级质量控制,两阶段的护理人员保持一致,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基础护理评分、特级护理评分、1级护理评分、专科理论评分、专科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层级质量控制 内科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共200例,随机分组,各组10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前提,采取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有效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并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62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阐述了几种常见的论文质量评价的方法,影响论文内在质量评价的因素包括政治思想性、伦理道德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书写格式规范性等。分析影响论文本身质量的因素,可为科学判断和评价论文质量提供可靠的指导,对论文从源头上把关以保证期刊论文学术水平,为保证期刊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学术论文 质量评价 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生育政策放开,多数大龄女性的生育要求较为急切,使得更多的不孕症患者寻求生殖中心的帮助。不孕症患者易出现精神抑郁问题,这使得患者在妊娠、手术等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患者逃避关于生育的言论、隐瞒不孕的问题、贬低自身的价值,进而不积极配合手术,因此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质量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与医疗结果息息相关。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是用来评价和支持护理活动的量化测量工具,是直接反映护理质量的重要体系。目前很多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普通门诊、监护室及病房,而针对辅助生殖患者而言,系统性、科学性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尚未被建立起,导致对于辅助生殖患者的总体护理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定。本文具体探讨与分析了辅助生殖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以促进患者能够及时得到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服务,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和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不孕症 辅助生殖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ICU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ICU实施高质量的姑息护理提供指导。方法2020年9—11月,通过查阅文献、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法设计函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20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应答率分别为80%、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73;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98、0.176。最终确立的ICU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95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对我国ICU实施及发展高质量的姑息护理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姑息护理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ICU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ICU实施高质量的姑息护理提供指导。方法2020年9—11月,通过查阅文献、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法设计函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20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应答率分别为80%、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73;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98、0.176。最终确立的ICU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95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姑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对我国ICU实施及发展高质量的姑息护理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姑息护理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策。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作为基础,运用检索、小组讨论、层次分析法以及函询法等多种方式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明确,然后对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结果两轮函询之后,其回收率为92.3%与96.1%,权威系数达到为0.865、0.868,协调系数为0.175与0.265,采用χ2进行检验后,发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构建出一个包括三项1级指标,21项2级指标以及97项2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医院依据ICU的实际特点,构建出一套专门针对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拥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可以为医院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ICU 护理安全质量体系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房护理质量保证的实施与效果。方法筛选出本科室的100例产妇,根据产房管理模式的不同把他们分成管理组A和管理组B,两组产妇都是50例,管理组A实施常规管理,管理组B实施JCAHO护理质量保证管理,对比其效果。结果管理组A的产后出血率、产后切口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护理满意度依次是14.0%、12.0%、8.0%、86.0%;管理组B次是4.0%、4.0%、2.0%、98.0%;管理组B的产后出血率、产后切口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都比管理组A低,且护理满意度比管理组A高,对比差异均较大(P<0.05)。结论实施JCAHO护理质量保证管理,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率、产后切口感染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产房 护理质量保证 实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管理运用于儿科专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进行探讨。方法 以三维结构理论为依托,通过长期的文献研究以及德尔菲法的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筛选,并建立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在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问询的过程中,问询分为两轮进行,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专家的意见进行调查和统计。调查结束后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 96.34%和 99.16%,两轮的权威指数为 0.867和 0.893,协调指数分别为。 0.45和 0.36.在对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后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包括 3项一级指标, 24项二级指标以及 79项三级指标。结论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建有合理性与科学性,为今后高血压护理工作的有序开闸提供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畅通急救绿色通道,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安全,落实以人为本。方法分析影响急诊护理质量的因素,设定五项质量管理指标,实施具体护理管理措施,对质量追踪评价前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追踪评价,对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质量追踪评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无偿献血者开展优质护理后对无偿献血者招募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 年 月至 年 月本献血站内无偿献血 例献血者,将其随机均分为 组以及 组, 组内无偿献血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 组内无偿献血者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结果: 组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 组( ); 组无偿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要低于 组( ); 组无偿献血者的二次献血率要高于 组( )。结论:提升无偿献血者护理质量后,可提升无偿献血招募效率,可大大提升献血者的二次献血率。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优质护理 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符合国情的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来为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结构-过程-结果”的方式检索多种文献,并结合患者的个人需求以及临床实践来对指标条目设定,其中的内容确定应结合半结构访谈法,最后再应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结果:最终所构建的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有结构指标、过程指标以及结果指标。结论:有效的构建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能够为护理工作提供全面、客观的评价工具,以此能够从有效的监管和指导中提升神经外科ICU护理工作效率以及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ICU护理 评价指标 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