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后续简称:新冠患者)治疗中,血沉检测值的高低变化。方法:对我院2020.1-4月住院的390例新冠患者,通过全自动血沉压积测试仪检测血沉值。结果:390例患者中,有115例(29.5%)入院时首次血沉检测值正常,有275例(70.5%)高于正常值。结论:275例患者联合用药治疗后,血沉检测值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血沉值逐渐降低者愈后良好,血沉值持续升高者愈后不良。

  • 标签: 血沉检测值 新冠患者 广谱抗菌类药与抗病毒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估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在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7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样本,分别检测其的EV71 IgM抗体、肠道病毒核酸、EV71特异核酸,观察在手足口病早期(1-5d)三种诊断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手足口病实施EV71 IgM抗体检测,可以在感染首日取得65.38%的阳性检出率,2d检出率为70.59%。3d检出率为79.82%,4d检出率为84.38%,5d检出率为92.00%,6d检出率为91.78%,而肠道病毒核酸方式需要在3d才能够进行一定检出,检出率为32.11%相对较低,峰值为5d检出率为80.00%,EV71特异核酸检测则需要在4d才可以大规模的检出阳性,检出率为60.94%,检出峰值为82.00%。结论:在手足口病早期发病中,第一日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即可检出,且检出峰值超过90%,是早期手足口病诊断的良好参考标志物之一。

  • 标签: 手足口病 早期诊断 免疫球蛋白M 肠道病毒7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后续简称:新冠患者)治疗中,血沉检测值的高低变化。方法:对我院2020.1-4月住院的390例新冠患者,通过全自动血沉压积测试仪检测血沉值。结果:390例患者中,有115例(29.5%)入院时首次血沉检测值正常,有275例(70.5%)高于正常值。结论:275例患者联合用药治疗后,血沉检测值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血沉值逐渐降低者愈后良好,血沉值持续升高者愈后不良。

  • 标签: 血沉检测值 新冠患者 广谱抗菌类药与抗病毒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新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鼻咽拭子采样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60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核酸检测的采样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鼻拭子进行采样,对照组患者接受咽拭子进行采样,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阳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新冠病毒 鼻拭子 咽拭子 采样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尿液巨细胞病毒检测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的价值。方法 30例样本取自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或高度疑似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儿童群体,所有患儿均接受FQ-PCR和ELISA法检验,为形成对照,抽选10例非巨细胞病毒感染儿童完成相关检验,评价并比较血清抗体与病毒DNA的平行性与敏感性。结果 30例疑似或确诊患者中,共有20例DNA与IgM呈阳性,阳性符合率为76.92%(20/26),DNA与IgM检出率分别为86.00%、73.33%,两种方法检出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ELISA法检验,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小儿尿液巨细胞病毒检测侧重CMV病毒DNA检测,诊断效果与特异度更高,可减少人为干预产生的误差,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荧光定量PCR技术 儿童 尿液巨细胞病毒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免疫检验在抗艾滋病病毒检测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50例HIV检查者为对象,所有试验者初筛HIV显示阳性,研究时间是2021年1月-2022年1月,均实施应用胶体金法检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以验证试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准确率,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阳性高于胶体金法检验,差异P

  • 标签: 胶体金法 艾滋病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尿液巨细胞病毒检测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的价值。方法 30例样本取自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或高度疑似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儿童群体,所有患儿均接受FQ-PCR和ELISA法检验,为形成对照,抽选10例非巨细胞病毒感染儿童完成相关检验,评价并比较血清抗体与病毒DNA的平行性与敏感性。结果 30例疑似或确诊患者中,共有20例DNA与IgM呈阳性,阳性符合率为76.92%(20/26),DNA与IgM检出率分别为86.00%、73.33%,两种方法检出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ELISA法检验,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小儿尿液巨细胞病毒检测侧重CMV病毒DNA检测,诊断效果与特异度更高,可减少人为干预产生的误差,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荧光定量PCR技术 儿童 尿液巨细胞病毒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FLC)检测对于多发性骨髓(MM)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32例初发MM患者;正常对照26例,为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结论正常的健康。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病例组及对照组sFLC-κ、sFLC-λ,计算sFLC-κ/λ比值(rFLC),比较两组间差异。同时检测病例组尿轻链(uFLC)、血清总轻链(sTLC)、免疫固定电泳(IFE)、血清蛋白电泳(SPE),分别与血清FLC检测法比较敏感性。结果病例组sFLC及rFL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32例初发MM患者sFLC、rFLC31例阳性,阳性率96.9%;应用血清总轻链法检测有24例检测出异常轻链,检出率为75%,两组检出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尿轻链测定法检测25例存在异常轻链,检出率为78%;应用SPE检测有26例为阳性,阳性率为84%,以上两种检测方法与血清FLC法检出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血清IFE检测法有30例为阳性,阳性率为93.8%,与血清FLC法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FLC检测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定量检测方法,与免疫固定电泳结合,可以提高疾病检出率,有助于MM患者的诊断。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游离轻链 血清游离轻链比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08-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HIV核酸即时检测分子诊断技术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1)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总精密度、检测限的影响。方法: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检验科收集的临床检测样本 60例,均采用传统 PCR技术和 Xpert HIV-1即时核酸检测,比较两种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Xpert HIV-1即时核酸检测符合率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对总精密度、检测限的影响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1)检测中应用 HIV核酸即时检测分子诊断技术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总精密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HIV核酸即时检测分子诊断技术 HIV-1检测 总精密度 检测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伴有微乳头结构的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5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频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院内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取2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为对照组,均行高频超声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 病理结果为25例良性结节与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33%。两组患者内部回声均匀、边界不清、血流丰富超声征象并无差异性,观察组患者低回声、纵横比、微钙化、边缘不规则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精准度较高,且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与乳头状癌的临床鉴别价值较高。

  • 标签: [] 甲状腺乳头状癌 高频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安全且成本效益高的诊断工具,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包括其诊断特征、价值以及存在的局限性,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诊断参考,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乳头状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标本检测中,不同免疫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择200例血液标本,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核酸检测法,对比两组检验结局。结果:核酸检测法诊断乙肝病毒的敏感度及准确度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两种方法的特异度差异不显著;核酸检测法的窗口期短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核酸检测法可以对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别,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 标签: 核酸检测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乙型肝炎 诊断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新冠肺炎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仍处于不断蔓延态势,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需要采取长期疫情应对措施,其防治的最好方法就是改变个人生活习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强身健体、保持良好心态应对疫情变化。为此本研究着重于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对流感发病机制的影响及相关数据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问卷涉及各种生活方式的项目,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对新冠肺炎爆发期(2020年1月24日至4月21日)居住在中国内陆30个省份进行横断面调研,共获得问卷13452份。结果:疫情改变了居民的饮食习惯、运动方式、心理平衡的影响。居民改变饮食习惯;运动频率高的居民较运动频率低的居民心理状态好。心理状态差的地区新冠发病率较高。结论:在疫情的暴发期,疫情严重程度改变的居民的饮食习惯,居民倾向于吃肉类、蔬菜类食物,很少吃海产品。运动方式由户外转向室内,且运动频率高的居民对疫情带来的变化心理承受能力强,疫情加重了吸烟饮酒的饮食习惯出现,社会支持和个人自尊感在对居民的心理平衡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好的生活习惯能明显降低疫情的发病率。

  • 标签: 新冠病毒 生活习惯 流感发病机制 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开展甲胎蛋白(AF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97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不同分型肝病,观察患者AFP、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变化,分析AFP与ALT活力关系及与肝癌发生率关系。结果AFP水平随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加重呈上升趋势,且AFP高于400μg/L者肝癌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AFP水平与患者病毒性肝炎病情程度呈正比,并将大大提升患者肝细胞癌变几率,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检测、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甲胎蛋白 谷丙转氨酶 慢性病毒性肝炎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医院疫情防控中应用新型冠状病毒(nCoV)核酸检测的有效性与实践性价值。方法:选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定点救治医疗机构2020年3月1日~4月1日期间收治并确诊的24例COVID-19患者。均行胸部CT及核酸标本检验,观察比较两种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首次检查结果:核酸检查呈阳性率为70.83%,CT检查呈阳性率为58.33%(P>0.05)。第二次复查,核酸检查呈阳性率为95.83%,明显高于CT检查呈阳性率为75.00%(P<0.05)。结论:核酸检测对于COVID-19筛查及鉴别诊断可靠性更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二次传播可能性,避免院内出现交叉感染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样本检验 核酸检测 医院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患者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及乙肝病毒HBV-DNA检测结果。方法:挑选乙肝患者77例为探析组,再抽选同期健康人员77例为常规组,对其实施乙肝病毒HBV-DNA、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检测。结果:探析组乙肝病毒HBV-DNA阳性率71.43%,阴性率28.57%。探析组血清白蛋白均低于常规组,探析组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探析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指数均低于常规组,探析组淋巴细胞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乙肝病毒HBV-DNA、血常规,生化检验过程简单,医疗费用低,检测速度快,适宜对乙肝患者开展,而且对确诊疾病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

  • 标签: 乙肝病毒HBV-DNA 乙肝患者 血常规 生化检验 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