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身体健康重视,大众对于手部外伤的治疗发展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手部外伤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对于患者手外伤伤势的恢复及日常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手外伤治疗的发展探究成为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同时也是许多医疗工作者探究的重要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有许多学者对手外伤的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随着医疗改革及其发展对手外伤治疗提出的新要求,这一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因此,本文主要基于手外伤疾病的基本情况,结合了治疗发展的基本现状,对手外伤治疗的方法及应用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50例严重颌面部外伤窒息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抢救护理对策。提示严重颌面部外伤病人,因其受伤的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极易发生窒息危象,针对两大窒息,即阻塞性窒息与吸入性窒息及时实施有效地抢救,才能确保此类病人呼吸道通畅。严重颌面外伤气道管理的好坏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 标签: 严重颌面部外伤 窒息 病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护理干预在外伤性昏迷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40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为对象,以护理方法进行分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干预。结果:40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中,高空坠落致伤患者为15例、交通事故致伤患者15例、打架斗殴致伤患者10例。经急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院40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中,采取急诊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护理干预效果,还可缩短接诊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外伤性昏迷 急诊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住院肾外伤病人在的诊断过程进行分析,探讨CT诊断对肾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间住院的40例肾外伤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诊断,实验组给予CT诊断。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CT平扫与CT增强诊断后,肾外伤定位定性均准确,确诊率达到100%,对照组确诊率为90%。结论CT检查完全、迅速、准确显示腹部解剖,肾外伤程度及腹部合并伤,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信息,诊断效果优于IVP及VS,相对于其他诊断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诊断效果好的优势,同时其增强扫描则能够为肾外伤诊疗提供更多的信息,建议临床疾病诊断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CT诊断 肾外伤 临床价值
  • 简介: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1],严重的肝破裂并发症多、伤情复杂、死亡率高,因而探讨此类损伤的诊断和处理,仍是当前腹部损伤的重要课题[2]。我院自1995年至2007年共收治肝破裂患者56例。由于改进了手术方法,疗效大大改善,手术时也就不再紧张,能够比较得心应手。现将有关情况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5~70岁。其中开放性损伤10例(均为刀刺伤),闭合性损伤46例(车祸伤30例、钝器击伤8例、坠落伤8例)。损伤位于肝右叶伤40例,肝左叶伤13例,两叶损伤2例,尾状叶1例。其中5例合并大血管损伤,裂伤程度均>3cm。有合并伤者16例,其中肋骨骨折7例、脾破裂6例、胃肠损伤5例、膈肌破裂2例、颅脑外伤4例、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损伤各2例、膀胱破裂1例、右肾动静脉破裂1例。均有腹痛及明显腹膜炎体征及不同程度休克,腹腔积血2000ml以上者47例。闭合损伤46例均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1.2创伤分级:参照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制定的肝外伤分级标准[3],本组Ⅲ级35例,Ⅳ级11例,V级5例,伴肝后下腔静脉损伤2例,肝静脉损伤2例,右肾动...

  • 标签: 外伤性肝破裂 治疗体会 肝破裂治疗
  • 简介:我院从2001年~2002年应用腹部皮瓣治疗前臂及手部外伤后皮肤缺损合并肌腱、神经、血管损伤、及晚期手功能重建40例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前臂外伤 腹部皮瓣 治疗 手部外伤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之意外事件也在不断发生,尤其是交通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交通安全事故患者最为明显的外伤便是脾脏破裂,脾脏是人体器官中最为脆弱的器官,最易受到伤害。除了表面坚硬的被膜外,整体的脾脏其实十分脆弱,而具有慢性病理的脾脏更易发生破裂。脾脏破裂会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为此,医生应对认真细致的进行临床观察,并施以正确的护理措施,及时抢救患者生命,本文则主要介绍了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方法。

  • 标签: 外伤性 脾破裂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闭合性胸外伤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80例闭合性胸外伤患者是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内由我院收治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病情对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诊治方法,回顾这8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分析诊治效果,总结诊治经验。结果80例患者中,肋骨骨折患者共有42例、气胸患者共有21例、膈肌破裂患者共有7例、支气管破裂患者共有6例、其他类型胸外伤患者共有4例,分别占总数的52.50%、26.25%、8.75%、7.50%、5.00%;经治疗后痊愈的共有77例,痊愈率为96.25%,死亡的共有3例,死亡率为3.75%;死亡3例中1例为全身感染致死、1例为张力性气胸致死、1例为失血性创伤性休克致死。结论闭合性胸外伤病因多样、类型复杂,临床上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病情对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诊治方法,且尽早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闭合性胸外伤 临床诊治 诊治体会
  • 简介:外伤后脑梗塞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近年来随着头颅CT、MRI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现就我科1995~2003年收治的27例外伤后脑梗塞病例总结如下。

  • 标签: 外伤 脑梗塞 CT MRI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手足外伤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40例手足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综合组(70例)和常规组(7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综合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术后即刻,综合组和常规组患者疼痛NR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12和24h,综合组患者疼痛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2±3.0)分和(89.2±5.3)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手足外伤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提高其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手足外伤 术后疼痛 护理效果
  • 简介:外伤后脑积水是脑外伤的常见合并症。本文收集我院自1986年至2006年资料,共收治外伤后脑积水44例,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外伤后脑积水的临床治疗和预后作一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外伤后脑积水 临床治疗 文献资料 合并症 脑外伤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综合分析本院5年间收治的21例外伤性肝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外伤性肝损伤17例治愈,4例术中死亡。结论早期诊断,积极术前复苏,合理选择术式,回输自体血液,是提高外伤性肝损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肝外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小儿颅脑损伤后癫痫并不少见,其发生率为4%~10%[1].本文分析于1993年3月至1999年3月住院的小儿颅脑损伤276例,其中26例继发癫痫,现对其发生率、损伤程度与癫痫发生率的关系及治疗进行探讨.

  • 标签: 儿童 颅脑外伤 并发症 癫痫
  • 简介:目的报道一种治疗甲床缺损的新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7例29指甲床缺损者,于甲床缺损区末节指骨背侧钻孔、换药,待肉芽生长,最后达瘢痕愈合,以瘢痕替代甲床.结果29指甲床缺损区创面全部瘢痕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指甲全部再生,疗效优者16指,良7指,可4指,差2指,总优良率7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最大限度恢复指甲形态,是修复甲床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甲床缺损 手术修复 外伤性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颌面损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4年7月~2011年6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536例颌面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6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男女比例为3.74∶1,20~4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第一位,占50.10%;颌面部骨折中,下颌骨骨折168例,占31.34%,其次是颧骨、上颌骨骨折;颅脑损伤是颌面骨折最常见的合并伤。结论男性青壮年为颌面部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下颌骨为骨折多发部位,颅脑损伤为颌面部损伤最严重、最常见的合并伤。

  • 标签: 颌面创伤 流行病学 骨折 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