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外伤患者的愈后不仅与理化治疗有关.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因素对治疗效果影响也很大。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重视其日常的治疗护理,还要掌握其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从而使患者收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我院是以眼科为主的五官科医院,住院患者近1/5因外伤住院,下面谈一下对外伤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

  • 标签: 五官科 外伤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颅脑外伤后早期人体血清低氧应激肽效应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受伤后12—48小时以内血清,并于-40℃保存待检。采用化学法检测血清低氧应激肽含量,皮质醇含量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颅脑外伤后早期有低氧应激肽表达,皮质醇含量增高。结论颅脑外伤后早期低氧应激肽表达可能与皮质醇含量增高有关。

  • 标签: 创伤/损伤 低氧应激肽 皮质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手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效果、手消肿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83.33 %,对照组为 60.00 %, P<0.05;观察组手消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疗法可有效提高手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对于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患者手部肿胀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手外伤 中医疗法 术后康复
  • 简介:目的对腹部外伤后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做好病情监测、术前急救、术后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经过急救及相应的护理操作后,本组35例患者中,治愈的有31例,好转3例,无效1例(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总有效率为97.1%。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5.8±4.6)d,未有1例出现压疮、伤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通过对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病死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有利于促进抢救效率的提高。

  • 标签: 腹部外伤 失血性休克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开放性眼外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救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儿34例,比较受伤年龄、就诊时间、是否合并眼内炎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受伤年龄越小预后越差;②就诊时间越晚预后越差;③眼内炎严重影响儿童眼外伤的预后.结论对于儿童眼外伤重在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正确治疗能改善开放性眼外伤患儿的预后.

  • 标签: 眼外伤 儿童 预后
  • 简介:我科曾成功抢救1例复合外伤(急性失血性休克,双侧开放性血气胸,胸壁裂伤,肺破裂,肝破裂,胃破裂,肠破裂,膈肌破裂;颈部外伤:气管裂伤,多处软组织裂伤;肢体外伤:左肱动脉闭塞血栓形成,正中神经横断裂,右手肌腱损伤)的患者。全身大小深浅共34个伤口。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复合外伤 失血性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40例颅脑外伤老年患者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异同。结果 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较护理前和对照组相比均相对较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运用在颅脑外伤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上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总体优势突出,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老年患者 循证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外伤并发症较多,继发性青光眼是其相对严重且复杂的并发症。该症视力损害大、致盲几率高,临床干预收效不理想。为此,我院特开展了眼外伤诱因性继发青光眼的专项研究,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前提下进行对症治疗,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 标签: 继发青光眼 眼外伤 临床分析 诱因 继发性青光眼 视力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采取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15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对象,按护理干预手段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比各组护理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1.79%,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运用到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可提升临床实施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实施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护理的效用,分析其应用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接受的颅脑外伤患者60人,将他们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康复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接受细节护理小组的心理状态和康复状况均优于另一个接受细节护理的小组,该小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另一个小组。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细节护理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负面心理程度,还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由此可说明这种护理模式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颅脑损伤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应用阶段式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接受颅脑外伤手术的50例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及产生并发症的比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评分方面,护理后比护理前低,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颅脑外伤手术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针对诱发颅脑外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从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择取46例并发低钠血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诱发低钠血症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 对颅脑外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该疾病主要受到年龄、损伤程度、GCS评分、脑水肿、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 影响颅脑外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有很多,这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干预,最大程度降低低钠血症发生可能性,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 标签: 护理措施 颅脑外伤 低钠血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针对诱发颅脑外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从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择取46例并发低钠血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诱发低钠血症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 对颅脑外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该疾病主要受到年龄、损伤程度、GCS评分、脑水肿、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 影响颅脑外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有很多,这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干预,最大程度降低低钠血症发生可能性,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 标签: 护理措施 颅脑外伤 低钠血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外伤的急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研究就急诊治疗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52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外伤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急诊治疗措施,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发现,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较高。结论: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及时的急诊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颅脑外伤 急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畸牵引联合冠延长术后桩冠修复外伤前牙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0例需要进行桩冠修复的外伤前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正畸牵引联合冠延长术。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TM)、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牙周探诊深度(PD)。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12个月TM、SBI、P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外伤前牙患者桩冠修复中实施正畸牵引联合冠延长术干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牙齿松动度、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正畸牵引 冠延长术 桩冠修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针对性精细化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对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病症康复和治愈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共42例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研,采用摇号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1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接受针对性精细化护理方法。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数据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在病症康复和治愈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病症康复评分,实验组平均分为8.11分,对照组为5.38分,t检验结果为1.023,P < 0.05;治愈评分,实验组平均分为8.25分,对照组为6.03分,t检验结果为3.156,P < 0.05。结论:针对性精细化护理方法在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表现出明显优势,能显著提升病症康复和治愈效果。因此,推广和应用该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颅脑外伤 病症康复 针对性精细化护理
  • 简介:早在1874年Nathnage首次报道了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发生急性肺水肿,1918年Medutier再次报道战中颅脑外伤后并发致命性肺水肿,这种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的肺水肿称为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ANPE),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该病起病急、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我院2002年1月-2007年8月共抢救麻醉此类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颅脑外伤 肺水肿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物汤治疗外伤性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纳入我院收治的82例外伤性骨折患者分析,时间定在2020.01-2022.12期间。双色球法平均分组,各自有41例。对比组:塞来昔布治疗,中医组:四物汤治疗。评析。处理二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中医组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均低于对比组,且治疗效果较高(P<0.05)。结论:相较于塞来昔布而言,为外伤性骨折患者实施四物汤治疗的效果更高,可使患者的骨折肿痛得到缓解,利于术后恢复,推荐研究应用。

  • 标签: 四物汤 外伤性骨折 疼痛评分 治疗效果
  • 简介:患者男,35岁,因双侧髋部外伤1年余,伴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收住院.3个月前自觉左侧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屈曲内收困难.体格检查:双下肢外旋外展畸形,无明显短缩,左下肢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Ⅲ级,右侧肌力正常.入院后行术前检查明确诊断,血常规分析及各项生化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诊断为双侧股骨颈骨折.

  • 标签: 股骨骨折 外伤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