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2月我院60例静脉输液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观察对象静脉炎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连续性静脉输液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确保患者的输液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静脉输液 静脉炎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前外侧入和后外侧入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2016年9月至 2020年9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骨科的35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病例,其中17例采用前外侧入,18例采用后外侧入,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所有病例随访至少一年。通过比较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一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等数据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前外侧入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132.3 ±41.3) min,与后外侧入组(120.2. 0 ± 36.7) min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 0. 05); 前外侧入组平均术中出血( 279. 4 ± 79.2) ml,与后外侧入组( 255. 6± 66.2) ml 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5) 。术后一年随访时前外侧入组肘关节MEPS功能评分( 91.8 ± 5. 3) 分,与后外侧入组(92. 2 ± 4.6) 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 0. 05) 。【结论】 前外侧入和后外侧入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前外侧入术中出血量多于后外侧组,而两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一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在三踝骨折治疗中应用改良后外侧入和内侧入联合的方式,对其效果展开分析和探究。方法:68例三踝骨折患者均是由本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随机抽取的,因为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的是常规入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的是改良后外侧入和内侧入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而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组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优良率方面100.00%显然比对照组70.59%高,P<0.05,组间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踝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改良后外侧入和内侧入方式,可促进骨折的愈合,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

  • 标签: 三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资料,共30例。比较治疗前后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骨折复位情况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治疗三踝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复位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三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静脉营养对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未应用PICC置管的114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PICC置管进行静脉营养的114例早产儿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在体重增长情况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ICC置管技术进行早期静脉营养可明显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早产儿 静脉营养 体重
  • 简介:目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在治疗门静脉高压方面的有关适应证、禁忌证和技术标准相继确立。本文主要从目前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技术操作及内支架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等方面,探讨TIPS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 标签: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门静脉高压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烧伤早期补复苏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1~3岁10~30%面积烧伤小儿患者按伤后入院接受补的不同时间分为Ⅰ组(伤后1小时内)、Ⅱ组(伤后1~2小时)、Ⅲ组(伤后2~4小时)。计算各组在不同治疗时段(补4小时和补24小时)的每小时每公斤体重每1%烧伤面积的胶晶体补入量(ml·h-1·kg-1·%TBSA-1)和每公斤体重每小时的尿液量(ml·kg-1·hr-1)及其比值。结果复苏补4h胶晶体输入量与Ⅱ组无显著差别;复苏补24h,每1%烧伤面积每公斤体重补入胶晶体量Ⅲ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Ⅰ组和Ⅱ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儿中、重度烧伤后2~4小时复苏即应归为延迟复苏,且开始补的4小时内,该组尿量多于伤后2小时内开始补复苏患儿。

  • 标签: 小儿 烧伤 补液复苏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1-01
  • 简介:分析236例单导管乳头溢的导管小叶标本。在这些病例中发现乳腺癌32例(13.6%),导管内乳头状瘤84例(35.6%),多发性乳头状瘤26例(11.0%),导管扩张症34例(14.4%),囊性乳腺增生54例(22.9%)。乳腺导管炎6例(2.5%)。在16例导管浸润癌中,12例发现残余原位癌,4例多发性乳头状瘤病,而另16例非浸润性导管癌仅2例导管不典型增生。乳头溢中有13.6%是由乳腺癌引起。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囊性乳腺病是构成单导管溢的主要原因.但也可由乳腺癌引起.应高度警惕。

  • 标签: 乳溢/病因学 乳头状瘤/并发症 囊性乳腺病/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皮肤病变采用康复新联合黄柏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康复新联合黄柏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肤病变好转时间、创面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病变好转时间与参照组比较显著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采用康复新联合黄柏煎治疗,可有效促进促进病变皮肤好转,治疗效果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糖尿病皮肤病变 康复新液 黄柏煎液 临床疗效
  • 简介:背景:参附注射能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而参麦注射也能起到抗疲劳的作用。目的:探索参附注射联合参麦注射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2例麻醉患者分为参附注射组(A组)(n=20)、参附注射+参麦注射组(B组)(n=20)和对照组(C组)(n=22)。3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静脉及吸入麻醉停止,并在5min内完成药物注射。A组患者经颈静脉注射1mL/kg参附注射,B组患者经颈静脉注射1mL/kg参附注射,外周静脉注射1mL/kg参麦注射。C组患者注射100mL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与C组相比,A组和B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离开恢复室时间缩短(P〈0.05),术后30min时Glasgow昏迷评分和术后0,30min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增加(P〈0.05),且A组和B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参附注射和参麦注射能促进麻醉后的恢复。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麻醉恢复 GLASGOW昏迷评分 外周静脉注射 环磷酸腺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进行预防的效果,并探讨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采用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物理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进行预防。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00%,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给予皮下注射治疗,且重视其护理要点,能够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明显减少,促进患者近期疗效明显提高,对患者治疗预后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采用静脉甲强龙治疗和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予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雾化治疗,乙组予以静脉甲强龙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H值、临床症状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指标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均明显上升,临床症状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咳嗽、恶心、咽喉部不适、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加重其患者治疗过程中,予以静脉甲强龙治疗方法和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雾化治疗均具有较好疗效,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因此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 标签: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雾化液 甲强龙 慢阻肺急性加重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F)治疗急性高钠血症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分析7例高钠血症患者25例次CVVHF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血钠及其纠正速度、肌酐、血渗量和血气的变化及血压、心率等改变。结果采用CVVHF平均治疗40h,治疗后患者血钠、肌酐、血渗量明显下降(P<0.01)。5例昏迷者中2例意识有所好转,1例抽搐症状消失,1例死亡;2例意识模糊者治疗后恢复正常。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CVVHF治疗高钠血症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可作为治疗急性高钠血症新的途径。

  • 标签: 连续性血液滤过 高钠血症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分析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室静脉穿刺及输液相关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室63例患儿的静脉穿刺输液相关护理操作进行探讨,对急诊小儿静脉穿刺和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难点进行经验性总结。结果通过合理选择静脉和输液方法、提高穿刺技巧,本组63例患儿静脉穿刺1次成功且输注通畅共55例,成功率为87.3%。结论重视小儿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认真选择血管,合理运用穿刺技巧,注意观察输液情况,有助于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输液效果。

  • 标签: 急诊患儿 静脉穿刺 输液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09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发生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1例患者,总结对该类患者的护理体会,同时提出护理性预防措施,减少此类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全部11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5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2例患者合并贫血,这11例患者因发现及时,经过积极的抢救及治疗后,预后良好并出院,经分析,自身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为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是预防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干预措施。结论对于自身存在并发症的患者要尤其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护理,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于并发症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造成更危急情况。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079-01
  • 简介:导管异位是中心静脉置管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血液透析用经颈内静脉置管时导管可异位至腋静脉、锁骨下静脉,但导管异位奇静脉较少见。现将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2016年6月收治l例尿毒症患者,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带cuff隧道导管,误入奇静脉报道如下。

  • 标签: 右侧颈内静脉 导管误入 奇静脉 隧道 中心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