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科研绩效的测度方法,分析了影响博士科研绩效的潜在因素,在此基础上,收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2002-2003年入学现已毕业的博士的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发现,博士生源质量和性别、导师的学术经验和学术地位对博士科研绩效有显著影响。根据这一结果,文章提出了提升博士科研绩效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博士生 科研绩效 博士生导师 研究生教育
  • 简介:丹麦博士教育历史悠久,但现代学位系统的建立相对较晚。本文论述了丹麦博士教育的现状,总结了丹麦博士教育的三大特点:小而精的教育模式,对博士的资助金额高,重视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丹麦博士教育对中国博士教育发展的若干启示。

  • 标签: 丹麦 博士生教育 特点 启示
  • 简介:博士资助理论、博士资助方式与模式、博士资助与博士培养的关系以及博士资助政策改革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博士资助研究成果。认为关于博士资助问题的后续研究应把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调查与实证研究以推动理论的发展。基于博士教育特征建立博士资助体系。

  • 标签: 博士生资助 理论 实践 述评
  • 简介:一、问题与挑战:美国博士教育评价遭遇质疑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对博士教育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博士培养过剩;培养范围过于狭窄;忽视教学能力培养;缺乏导师指导等这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使美国博士教育质量遭到质疑。同时,美国博士教育面临的环境也日益复杂化:新技术的应用、学科壁垒的突破、问责的压力、博士人口构成的多样化、资金来源的减少等也使固有的博士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一时难以应对。

  • 标签: 博士生教育 教育评价 美国 演变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教学能力培养
  • 简介:摘 要:博士作为社会尖端知识型人才,在对其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关注博士本身的业务素养和业务能力,更需要关注博士的思想政治水准,因此有效落实博士党支部建设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篇文章也将目光集中于高校的博士党支部建设,分析了党支部建设的优化路径和方案,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相关院校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党支部建设 博士生 思想引导 策略分析
  • 简介:创新能力是博士培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士创新能力培养目前还存在一些缺憾。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调研,深入剖析欧洲博士培养模式,并从选拔方式、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对中欧博士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构建我国创新型博士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 标签: 中欧 博士生 培养模式 创新
  • 简介:研究了欧洲博士学位的发展历程及模式,分析了建立欧洲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讨论了阻碍欧洲博士学位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文章指出,尽管自欧盟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欧洲博士学位的概念.但直到最近才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包括欧盟委员会、欧洲大学协会、欧洲能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代表和博洛尼亚进程等多方努力的结果。虽然欧洲联合博士学位的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其合法价值获得真正认可还需要很长的路。由于部分欧盟成员国各国的法律规定以及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内仍然广泛存在着“鼓励学术保护而非促进合作”的保守思想,导致产生了一些问题。阻碍新的联合博士学位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是:错误地将国际流动作为目标,而不是将其作为博士教育的一个策略;广泛担忧一体化将破坏欧洲博士课程的多样化,导致出现同质化。

  • 标签: 博士生教育 国际合作 欧洲博士学位
  • 简介:<正>身穿满身油污的工作服,手握一把扳手,说话大嗓门,看上去活脱一位普通工人,决没有一点博士“风度”。这,就是连续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受到领导和大家一致称赞的第三军医大学博孙立英。出国留学不是唯一成才途径,根植于祖国沃土

  • 标签: 科研成果 祖国 普通工 工作服 博士学位 教授
  • 简介:2014年6月12日,"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指委第三次工作会议"与会特邀专家、川音特聘客座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导师彭吉象教授在川音新都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百年中国电影艺术纵横谈》的学术讲座。

  • 标签: 博士生导师 客座教授 北京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 彭吉象 讲学
  • 简介:包崇云教授、博士导师。1991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分配到云南红河州医院工作。1996-2001年在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读,获硕士、博士学位。2001年在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博士后。2003年在华西口腔医学院工作。所领导的课题组,以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与牙咬合恢复为目标,提出体内骨组织工程与颌骨修复重建,并开展了体内组织工程骨支持牙种植体重建咬合的基础与临床前探索,对实现牙种植体等经皮穿龈器件软组织生物密封的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基金2项,参加“973”计划1项,“863”计划2项。已发表论文50多篇,参编中英文专著各1部,本科统编教材1本,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博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西医科大学 “973”计划
  • 简介:  18岁的华裔女孩杨諹(音yang)一直都在创造奇迹,13岁时连跳4级,以全美第一名的成绩考上美国加州大学.16岁时,她又考上名列美国国立大学之冠的伯克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任该大学美国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助理.17岁时,她又考取全美最难考的哈佛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不仅如此,她还被评为"全美最佳大学生"、"洛杉矶最高荣誉市民"、"比尔·盖茨优秀学生",同时还获得了"克林顿总统杰出教育奖"……华裔女孩杨諹因此被人们誉为"天才少女".……

  • 标签: 哈佛大学年轻 女博士生 年轻女博士
  • 简介:摘 要:本文基于目前高校博士党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了博士党建与科研工作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以党建引领科研工作,以科研工作促进党建”的双向促进博士培养模式。最后,通过党建工作实际探讨了在这种双向促进培养模式下高校博士党建与科研工作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方案。

  • 标签: 博士生 党建 科研工作 深度融合 实践研究
  • 简介:学校录取机制问题是一个教育界广泛讨论的话题。本文探讨了目前高考录取平行志愿制度的优点和缺陷,提出降低投档比例、打通不同院校之间的专业志愿和增加志愿个数可以改进学生的效用损失。而博士录取是另外一种类型的非统一录取学校录取机制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偏好顺序机制,并证明了这种机制是满足公平、无浪费、个人理性、抗策略且帕累托最优的,最后提出在现实中运用该机制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学校录取问题 机制设计 帕累托最优
  • 简介:德国工科大学的博士培养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了改革,并形成了若干显著特征:强调既"专"又"博"的培养目标;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并重;加强跨学科研究应对全球化挑战。我国工科院校应该借鉴德国工科大学的博士教育特色,树立起"登高见博"的博士培养理念,在坚持特色中实现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结合,并加强跨学科研究,从而达到提升博士教育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德国工科大学 博士生教育 跨学科 全球化
  • 简介: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内在优势在于:有利于确定专业权力在博士招生与培养中的作用,有利于选拔高质量的、适合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提高导师育人责任。其不足在于容易受制于人性的弱点,导致内部监督不畅,录取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当前,这一制度所获得的良好发展机遇包括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背景,国外大学的有益经验和国内高校的实践探索。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中国人情社会的文化环境,行政力量的依然强势以及社会诚信的缺失。

  • 标签: 博士生招生 SWOT分析 申请考核制 公正
  • 简介:阐述了美国博士综合考试改革的目标和历程.博士综合考试产生之初的首要目标在于促进博士对知识的掌握和整合,其核心在于知识综合,而非考试评价.20世纪90年代博士综合考试发生变革,改革后的博士综合考试首要目标在于促进博士研究能力的发展.无论在哪个阶段,博士综合考试都不仅是一个评价工具,而是一种培养机制和教育经验.

  • 标签: 博士生教育 综合考试 知识整合 研究能力
  • 简介:分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资格考试的实践,可以发现该校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资格考试制度,在资格考试的条件、要求、程序、安排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这不仅对于资格考试在该校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我国高等院校博士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博士生培养 博士生资格考试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简介:一、问题提出目前我国博士招生方式主要有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三种。在探讨博士招生方式与培养效果的关系时,多数研究仍侧重于理论和现象的描述,实证研究相对缺乏。一些研究以在读期间科研产出或学位论文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尽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能否全面反映博士培养质量和效果仍值得商榷。

  • 标签: 博士生培养 理工科 研究生院 招生 论文质量 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