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精神犯罪不仅是法律问题,这条规定并不意味着精神犯罪在法律上不被认定为犯罪,我国法律尚未针对精神的监护问题作出具体、明确、详实的规定

  • 标签: 犯罪问题 精神病人犯罪 规制之我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82例住院精神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接触交谈,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入睡困难66例(35.48%),早醒53例(29.12%),时睡时醒9例(4.95%),整夜不眠17例(9.34%);失眠与精神症状、社会、环境、心理因素、躯体状况、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及时控制精神症状,消除疼痛和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心理疏导,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控制失眠的有效措施。结论做好住院精神患者的睡眠状况监测,可防止意外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精神病 患者 失眠 干预
  • 简介:摘要:侵权法上讨论的成年精神侵权,是指成年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身行为的情形下,实施了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尽管这种侵权行为在《侵权责任法》第32条有所体现,但却非常粗略。基于该条,成年精神侵权后究竟应当采用何种过错理论,应当如何确定责任人以及责任人如何承担责任?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则必须弄清楚监护人监护职责开始的时间节点。

  • 标签: 成年精神病人 责任阶段 潜在监护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心理学的具体实施,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和病人相互作用,探讨住院女性精神的心理需求。方法运用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和指导,帮助病人得到最佳的心理状态。结论进一步提高住院病人的满意率,是通过护士和病人交往所体现出来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中心内容。1

  • 标签: 实施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精神自杀预防精神病人由于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自杀行为往往难以预防,因此常引起一些医疗纠纷。探讨自杀原因,找出规律,制定出相应措施。

  • 标签: 精神病人 自杀 预防
  • 简介:对研究组40例,对照组30例。病人在阳性症状基本消失后,进行医院康复的系统研究三个月。康复程序有开放管理,训练各种技能,改善有关环境气氛,并制定实行康复管理和治疗制度等。使用BPRS、SAPS量表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BPRS分数,SAPS分数,SANS分数疗后均显著低于疗前(P值均<0.05);而对照组BPRS分数,SAPS分数,SANS分数疗前疗后无显著变化(P值均>0.05)。结果说明康复训练有生物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慢性精神病人 住院 康复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冲动行为在住院精神中发生率较高、危害性也大。了解并找出住院精神冲动行为发生的特点及规律,进行准确的预测并及时进行诊疗干预,减少意外伤害和不良后果的产生。

  • 标签: 精神病人 冲动 分析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于人民法院适用强制性医疗措施的判决,法院适用强制性医疗措施应当以申请为之,三、强制性医疗案件的审理强制性医疗措施虽非刑罚处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首次就诊的途径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疾病就诊途径调查表》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320例的资料收集分析。结果影响精神首次就诊存在性别、文化等多种因素。结论目前精神疾病就诊途径仍较曲折,建议在公众和综合性医院中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等工作,以提高精神的就诊率及病人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精神病人 首次就诊 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噎食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精神发生噎食窒息者较多,其原因多是服用抗精神药物发生椎体外系副反应,引起吞咽运动不协调,抑制吞咽反射而致。精神电休克治疗后患者未完全清醒、在意识模糊状态下进食而使食物误入气管。

  • 标签: 精神病人 噎食 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