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从红蛋白(neuroglobin,Ngb)正性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电针百会、水沟穴对脓毒性大鼠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经盲肠结肠穿孔(CLP)造模成功的脓毒症大鼠,通过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变制作脓毒性模型。随机选取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电针24h组、电针72h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作为对照组。电针24h组和电针72h组在造模成功后开始采用电针百会、水沟穴电针治疗,每12h治疗30min;其余组不实施电针治疗。分别治疗24h和72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取大鼠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组织Ngb,采用Westernblot分别检测Ngb、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电针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Ngb免疫阳性表达、Ngb及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24h组及72h组Ngb阳性表达、Ngb及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也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百会、水沟穴对脓毒性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组织Ngb表达,从而正性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相关。

  • 标签: 脓毒性脑病 电针 p38 MAPK信号通路 脑红蛋白 神经元突起
  • 简介:摘要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的能量工厂,时刻为细胞提供能量,并且能够产生氧自由基,自由基在人体活动中是必然存在的,在正常过程中,人体自由基的产生和消解是处于动态平衡的,当自由基过多或者过小时都能够对机体产生损伤。本篇文章介绍了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自由基的产生以及运动对自由基的影响。

  • 标签: 线粒体 自由基 运动形式
  • 简介:背景:最近几年,通过训练躯干深层肌肉运动控制为基础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对慢性持续性腰痛的缓解取得越来越显著的疗效,但这种训练方法对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力机制仍不清楚。目的:探讨核心稳定训练对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力、耐力、局部血流、运动知觉与功能改善的效果,为未来全民健身运动处方开发及下背痛患者康复训练方案制订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依据改良式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及腰椎L3皮下脂肪厚度等前测指标将25例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对试验组执行为期6周、每周2次、每次60min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并于试验前、后1周内完成相关指标测试。结果与结论:①6周核心稳定训练能显著改善下背痛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0(°)/s背耐力及等速力峰值、背耐力总作功,但对核心训练外日常运动量无影响;②6周核心稳定训练对等速背耐力测验时局部血流量有显著影响作用,表现为试验组氧合血红素及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低于前测及对照组,而对脱氧血红素无影响;③6周核心稳定训练能显著改善下背痛患者的运动知觉,表现为试验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运动知觉复位精度及背电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前测及对照组;④结果提示,6周核心稳定性训练介入对改善下背痛患者疼痛、运动知觉、局部血流、耐力及背电反应时间等均有效果。

  • 标签: 核心稳定 非特异性下背痛 腰椎功能 运动处方 肌力测试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究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新生儿中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新生儿112例,采用随机性分组方式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各56例,观察A组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B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相比于观察A组,观察B组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于缺氧缺血性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后,其病症改善及消除的效果十分明显,对其生存率的提高有极大影响。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肝性护理时运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一些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所接收的肝硬化肝性病患者40例进行此次的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患者分成两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成护理1组与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20例,分别进行常规的护理以及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有效率进行比较和统计。结果在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护理2组的患者护理有效率要显著优于护理1组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肝性病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让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循证护理的护理优势,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护理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呼吸内科中慢阻肺合并肺性诊断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7年1~12月20收治的20例慢阻肺合并肺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合并肺性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常规治疗和呼吸兴奋剂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 呼吸兴奋剂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 简介:Wernicke(Wernicke'sencephalopathy,WE)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且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常导致不能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延误患者病情,增加病死率。因此,建立准确、快速的诊断思路对于WE患者十分重要。以下对我院收治的1例WE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探讨其诊断思路,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

  • 标签: 营养不良 WERNICKE脑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的头颅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时间内在我院出生且被确诊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的38例患者作为缺血缺氧性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在我院出生但未合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的38例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的患者均需要采取头颅CT检查。结果缺血缺氧性组患者中不同胎龄新生儿的CT值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对照组与缺血缺氧性组患者的CT检测值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的头颅CT检查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以有效地对颅内出血做出定性、定量诊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头颅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小血管引起的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的小血管合并痴呆患者治疗好转出院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5mg/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每次800mg(2粒),每日3次。在患者出院前及1个月后发放ADL评分量表、MoCA评分量表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对照组的ADL评分均较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明显改善小血管疾病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奥拉西坦 脑小血管疾病 痴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40例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病患儿,观察新生儿临床表现、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方法等,对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治疗6个月及1年之后,相较于治疗前,患儿的GMFM的评分情况均显著性上升,且相较于治疗6个月时间,治疗1年之后的上升程度更为显著,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NBNA评分小于37分的患儿占据35.00%,但是在治疗之前患儿这一评分均小于37分,因此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为了及时的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的发生,需要在确诊新生儿窒息后,积极的采取治疗干预的措施,一旦确诊则需改善患儿运动及神经功能,尽早实施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患儿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治疗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4年8月—2016年1月,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2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分组,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三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触觉训练、视觉训练、听觉训练、前庭功能训练、运动刺激,指导产妇进行,要求出院后每日至少完成2次全程干预。结果第14日、28日,观察组NBNA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DI、PDI第3个月与6个月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对HIE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患儿可明显获益。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康复护理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定眩汤在缺血性所致头晕治疗的观察和对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治疗感受的了解,确定定眩汤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由于缺血性导致头晕的患者中选取80例,然后将这80例患者任意平均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保证每组人数相同且要求两组人员的年龄相差无几。观察组40人采用定眩汤治疗缺血性所头晕、对照组40人采用口服氟桂利嗪的方式治疗。结果发现使用定眩汤治疗的观察组的DHI、HAMA、HAMD的评分和有效率更高。结论从结果可以看出,口服氟桂利嗪的治疗方式的效果没有定眩汤治疗的效果明显,因而,采用定眩汤治疗缺血性所致头晕的方式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定眩汤 缺血性脑病 头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以纳洛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缺血缺氧性病患儿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药物进行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9.1%,常规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58.2%,观察组患儿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统计学数据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具有显著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纳洛酮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辅助治疗缺氧缺血性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缺氧缺血性病患儿120例进行分析研究,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神经节苷脂、丹参川芎嗪静脉注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高压氧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能力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为(38.69±2.36)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为(31.26±3.24)分,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缺氧缺血性病患儿采取高压氧辅助治疗手段,在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同时,减少后遗症的遗留率,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促进预后效果,高压氧辅助治疗在缺氧缺血性病患儿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高压氧辅助治疗 治疗效果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病患者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施以鉴别诊断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8月收治的疑似子宫肌瘤患者30例作为实验A1组;同时间段选择疑似子宫腺病患者24例作为实验A2组;对于A1组、A2组患者于临床选择彩色多普勒方法进行疾病诊断,对两种疾病诊断符合率展开对比。结果同A1组诊断符合率(91.38%)展开对比,A2组(95.6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子宫肌瘤疾病以及子宫腺病患者在施以鉴别诊断期间,合理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完成,表现出显著的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价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60例临床疗效,比较两种超声方法在诊断子宫腺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腺病患者实施腹部超声以及阴道超声诊断,同时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60例子宫腺病患者均经过病理所证实,其中28例合并子宫肌瘤,14例合并巧克力囊肿,18例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共有40例,符合率达66.66%,漏诊患者共计4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者16例。通过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腺53例,符合率达88.33%,漏诊患者共计1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者6例。阴道超声在巧克力囊肿以及子宫腺的诊断方面的符合率高于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的准确性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推荐临床诊断子宫腺首选阴道超声。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子宫腺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子宫肌瘤与子宫腺病患者各70例,按照病理检查结果不同分为两组,,分析两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与子宫肌瘤组相比,子宫腺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子宫肌瘤组患者中2例误诊为正常子宫,子宫腺组患者中2例误诊为正常子宫,1例误诊为卵巢囊肿,两组误诊率以及诊断符合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二维超声显像特征行彩超血流显像可有效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两种疾病,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