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6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耻骨腹膜外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新建通道。该术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短期随访肿瘤切除效果和尿控效果好,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远期效果待进一步长期随访证实。

  • 标签: 腹腔镜 前列腺癌 单孔机器人 腹膜外路径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尿路移行细胞癌合并膀胱前列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长、膀胱袖状切除和膀胱疾病处理及前列腺摘除术共10例.结果10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并发症,效果良好.随访3个月~3年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该法不仅具有腹腔镜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且处理合并症简单,适合治疗尿路移行细胞癌合并膀胱前列腺疾病.

  • 标签: 腹腔镜 移行细胞癌 肾输尿管切除 合并症 上尿路 膀胱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根治术后膀胱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59例确诊UTUC并接受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19例,女340例。平均年龄(66.5±9.6)(26~93)岁。有吸烟史283例。伴肉眼血尿664例。肾盂癌396例,输尿管癌463例。术前合并肾积水675例。术前行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323例,初次诊断时合并膀胱肿瘤48例。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UTUC根治术后膀胱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859例中,低分期肿瘤(Tis/Ta/T1期)407例(47.4%),高分期肿瘤(T2~T4期)452例(52.6%);低分级肿瘤(G1/G2级)110例(12.8%),高分级肿瘤(G3级)749例(87.2%)。平均随访17个月,126例(17.2%)出现复发,复发中位时间12个月,其中101例(80.1%)为术后2年内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期(P=0.047)、肿瘤高分级(P=0.043)、术前血尿症状(P=0.023)和术前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P=0.002)与膀胱内复发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期(B=-0.476, P=0.019)、肿瘤高分级(B=0.848,P=0.024)、术前血尿症状(B=0.521,P=0.048)、术前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B=0.521,P=0.002)是术后膀胱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低分期、肿瘤高分级、术前血尿症状和术前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是UTUC患者根治术后膀胱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电切治疗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经验。方法经后腹腔镜施行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32例。其中输尿管肿瘤20例,肾盂肿瘤12例。肿瘤位于右侧17例,左侧15例。2例输尿管肿瘤合并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镜距输尿管口约0.5cm环形切透膀胱全层,对输尿管末端电灼彻底封闭输尿管开口。输尿管末端电切结束退出电切镜后留置尿管。采用腰部3个穿刺套管针入路,行根治性肾切除,输尿管尽量向下游离,下腹部行5~9cm切口,取出肾标本,然后行下端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结果31例手术顺利,1例术前有经皮肾镜术史,术中发生十二指肠瘘,手术中转开放修补十二指肠,术后恢复顺利。手术时间2.0~6.5h,平均3.5h。出血量25~1500ml,平均163ml。术后随访2~36个月。29例患者无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2个月发生膀胱、盆腔转移,目前带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2年发生膀胱肿瘤,电切后无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第3个月死于心脏疾病。结论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和输尿管肿瘤,切口明显小于开放手术,术后恢复快。用电切镜环状切除输尿管末端可完整切除输尿管。

  • 标签: 肾肿瘤 输尿管肿瘤 腹腔镜 膀胱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穿刺低压灌洗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中转开放手术的原因、补救措施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膀胱穿刺低压灌洗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中转开放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及膀胱周围积液12例,包膜穿孔致置导管失败5例,膀胱造瘘口出血3例,电切过多致膀胱肌层出血4例,膀胱造瘘管脱落致术后膀胱冲洗不畅3例。结论大量的腹腔及膀胱周围积液、不明原因膀胱及前列腺窝出血、术后膀胱冲洗不畅等并发症出现时必须中转开放手术,经采取引流、尿道会师、膀胱壁缝合等补救措施而得以解决。熟悉镜下解剖标志,注重细节,精细规范的技术操作,努力防范并发症出现,是减少中转开放手术的关键。一旦发现,不可苛求电切而应果断中转,对保证患者安全及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耻骨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内注射药物治疗老年男性高危尿失禁及顽固性尿潴留疗效观察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22年11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京顺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男性顽固性尿失禁及顽固性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述职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因死亡及其他医院退出或终止治疗 21例,观察组8例,对照组1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黄酮哌脂、米拉贝隆缓释片、哈乐、及前列舒通胶囊,输液抗炎治疗等,治疗组采取经耻骨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内注射药物治疗每周3次。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89/92)治愈76例,显著高于对照组59.8%(52/87)治愈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小于0.05)。结论 经耻骨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内注射药物治疗老年高危尿失禁及顽固性尿潴留具有效果显著、见效快、安全性、副作用少等显著优势。

  • 标签: [] 老年 高危 顽固性尿失禁 顽固性尿潴留过度活动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进一步减少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所致感染。并找出预防感染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9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导管出皮肤处、导管接口、拔管前的血培养和拔管后的导臂末端共504个样本进行了细菌学检查。结果发现四个检测部位的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都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留置时间愈长,导致感染的机会愈大。从细菌学监测得出的细菌菌群和药敏分析,合理使用抗生素势在必行。

  • 标签: 上消化道肿瘤患者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感染
  • 简介:摘要总结了49例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体会,包括膀胱灌注化疗前、中、后的护理观察,规范的护理措施,配合心理护理,有效的健康指导,使患者能主动积极配合,提高患者灌注的依从胜,从而有效的预防膀胱术后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肿瘤膀胱灌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与回肠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 130例进行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 116例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病例均选自 2013年 6月— 2016年 6月期间,根据不同的尿道改流方式分为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组以及回肠膀胱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排尿次数等情况。结果 选取的患者均進行全膀胱切除术,手术均成功。在住院期间,进行直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有 14例发生并发症,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有 19例发生并发症。回肠膀胱术尿道改道的方法在手术时间( 5.3±1.3) h,手术出血量( 195.74±15.26) mL,住院时间( 26.5±5.4) d,手术后排尿次数( 5.5±1.7),并发症的发生( 16.38%)中与直肠代膀胱( 3.5±1.2) h,( 153.54±14.26) mL,( 21.5±5.3) d,( 9.4±1.5),( 10.76%)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发生浸润性的膀胱肿瘤的患者实行全膀胱切除手术效果良好,尿道改流中直肠代膀胱优于回肠膀胱术。  

  • 标签:    [ ] 全膀胱切除 直肠代膀胱 回肠膀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加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远端输尿管电切等多镜联合治疗尿路癌合并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1年5月我院19例肾盂或输尿管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癌患者,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加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远端输尿管电切术,其中肾盂癌11例,输尿管癌8例。术中先行膀胱肿瘤汽化电切,吡柔吡星30mg保留灌注后,再行膀胱镜下远端输尿管电切,改侧卧位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结果手术时间150~200min,平均170min;出血量50~150ml,平均70ml;平均住院11.5天,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1例肾盂癌患者术后12个月膀胱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加经尿道膀胱电切镜等多镜联合治疗尿路癌合并膀胱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节约手术时间,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疗效可靠。

  • 标签: 上尿路癌 膀胱癌 多镜联合
  • 简介:摘要尿路上皮癌(UTUC)是一种发病率低,但预后较差的疾病。对于UTUC的治疗目前以肾输尿管根治术为治疗金标准。在围手术期或肿瘤学结果方面,关于输尿管和膀胱袖带的处理目前尚没有文献报道哪一项技术可以显著优于另一种技术,因此外科医生的偏好通常决定了远端输尿管和膀胱袖带的管理方式,对于输尿管末端膀胱袖状切除的处理的最佳方式尚有争议,本文就目前对膀胱袖状切除的处理方式作一阐述。

  • 标签: 肾输尿管切除术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袖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路梗阻与伴发慢性膀胱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尿路梗阻患者128例,采取尿液培养、膀胱镜、输尿管检查分析其伴发慢性膀胱炎的情况。结果尿路梗阻患者伴发非细菌慢性膀胱炎发生率为17.19%,显著高于细菌慢性膀胱炎的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性梗阻伴发慢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与非结石性梗塞相比,尿路梗阻伴发非细菌慢性膀胱炎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无膀胱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梗阻是引发非细菌慢性膀胱炎的主要原因,但非全部原因,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

  • 标签: 上尿路梗阻 慢性膀胱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膀胱灌注化疗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癌发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3例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35例UTUC术后未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癌19例,输尿管癌16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4例。Ta、T1、T2、T3期分别为4、11、15、5例;G111例、G2及G324例。自2012年1月后有48例UTUC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癌18例,输尿管癌30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9例,Ta、T1、T2、T3分别为6、15、20、7例,G117例、G2及G331例,分析膀胱灌注化疗对两组病人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影响。结果本组研究83例均获得随访,未灌注组有11例(31.4%)膀胱癌复发,灌注有6例(12.5%)膀胱癌复发,未灌注组明显高于灌注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脱落细胞阳性未灌注组有9例膀胱癌复发,灌注组有5例。T分期未灌注组T2期6例膀胱癌复发,T3期5例;灌注组T2期3例膀胱癌复发,T3期3例。肿瘤细胞分级未灌注组G2及G3共11例发生膀胱癌,灌注组G2及G3共6例。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前尿脱落细胞阳、G2、G3及T2期以上的UTUC根治术后即刻开始为期2个月共8次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降低膀胱癌的发生率。

  • 标签: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癌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膀胱肿瘤居泌尿系肿瘤首位,好发于41-70岁,近几年有年龄减小趋势,男女比例为4:1。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痛间歇肉眼性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等。手术治疗常见的术式有:①经尿道电切;②膀胱部分切除术;③全膀胱切除加回肠代膀胱术。全膀胱切除加回肠代膀胱术对机体损伤大,回肠为有菌器官,术后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因此,

  • 标签: 膀胱肿瘤 全膀胱切除加回肠正位膀胱膀胱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治疗尿道结石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选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尿道结石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n=60)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n=60)采用常规护理。评价及对比两组的围术期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围术期康复指标相较对照组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上尿道结石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优化术后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上尿道结石 护理干预 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尿路结石患者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输尿管镜膀胱下尿路径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一次排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