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riple-P手术治疗严重胎盘植入性疾病(PAS)孕妇的安全性以及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PAS且行Triple-P手术治疗孕妇11例的再次妊娠情况。结果截至2021年12月,共11例孕妇因PAS行Triple-P手术治疗后再次妊娠,再次妊娠与Triple-P手术的中位时间间隔为3年(2~3年)。11例孕妇中,7例于孕36周及以后分娩,终止妊娠的中位孕周为38周,4例于孕12周内终止妊娠。7例近足月分娩孕妇中,1例(1/7)再次发生PAS,且合并前置胎盘。此7例孕妇的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术,中位产后出血量为300 ml(200~450 ml),仅1例孕妇需要输血。11例孕妇均未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无子宫破裂、膀胱损伤、产褥期感染,无新生儿不良结局。结论严重PAS孕妇行Triple-P手术治疗后,由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严格管理,可以考虑再次妊娠,再次妊娠的结局较好。

  • 标签: 侵入性胎盘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保守治疗 妊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代谢组学是采用高通量组学技术对所有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定量的生命科学研究,近年来在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病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系统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从代谢改变的视角提供了病因探索的新思路。代谢组学的研究问题包括分析代谢物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关联、发现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构建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等。本文从物质类别出发详细介绍代谢组学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提出展望。

  • 标签: 代谢组学 心血管代谢疾病 糖尿病
  • 作者: 伊娜 刘婷婷 周宇畅 齐金蕾 申昆玲 周脉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50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阳 11012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5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90-2019年我国1~19岁儿童青少年哮喘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优化儿童青少年哮喘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中国分省研究结果,比较1990年和2019年中国儿童青少年哮喘的发病、患病、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描述1990-2019年我国各省份儿童青少年哮喘疾病负担的分布情况。结果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哮喘发病人数、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215.41万[95%不确定区间(UI):137.80万~319.76万]、869.07万(95%UI:579.83万~1 312.65万)和78(95%UI:63~106),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18.23/10万(95%UI:459.47/10万~1 066.17/10万)、2 897.73/10万(95%UI:1 933.33/10万~4 376.75/10万)和0.03/10万(95%UI:0.02/10万~0.04/10万)。相较于1990年,2019年儿童青少年哮喘发病率和患病率均上升[变化率为3.28%(95%UI:-0.66%~7.27%)和0.58%(95%UI:-3.33%~4.18%)],死亡率下降[变化率为-92.17%(95%UI:-94.97%~-85.78%)]。1990-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哮喘的年龄标化DALY率下降了17.91%,整体上看,降幅呈现东部地区小、西部地区大的趋势。降幅较大的省份为云南省(-53.15%)、贵州省(-45.46%)和西藏自治区(-35.61%)。香港特别行政区(0.65%)是唯一出现了疾病负担增加的地区。2019年我国各省份的儿童青少年哮喘年龄标化DALY率在103.26人年/10万~144.35人年/10万之间。年龄标化DALY率最高的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最低的为黑龙江省。男性儿童青少年哮喘的疾病负担高于女性。结论1990-2019年中国儿童青少年哮喘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年龄标化DALY率也有所下降,但降幅存在地区差异。男性的疾病负担大于女性。应继续开展儿童青少年哮喘的相关研究和防治工作。

  • 标签: 哮喘 儿童 青少年 疾病负担
  • 简介:摘要久坐行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率、急性发作率、病死率密切相关,减少COPD患者久坐行为被视为一种新的健康目标。本文对COPD患者久坐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评估工具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给予展望,以期为我国学者开展久坐行为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综述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久坐行为
  • 作者: 糜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4期
  • 机构: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清镇551400
  • 简介:目的:研究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4月-2022年11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挑选66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脑钠肽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再住院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79%,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再住院率为6.06%,对照组患者再住院率为18.18%,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再住院率要更低(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应用脑钠肽具有较高治疗有效率,且很少出现再住院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钠肽;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较高的流行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现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公共卫生挑战。持续的气道、肺部炎症以及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是COPD的主要病理特征。即使在危险因素消失后,COPD的炎症依旧持续进展,提示COPD中炎症自我维持机制的存在。免疫反应介导了COPD炎症反应的发生,但是其中的关键机制并不是很清楚。本文总结了COPD炎症发生的适应性免疫相关机制,并提出其中的自身免疫机制可能是COPD慢性炎症自我维持的关键。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有望为COP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炎症 自身免疫 免疫应答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与衰老密切相关的疾病。肺巨噬细胞(LMs)是重要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效应细胞,也是COPD气道炎症的主要细胞之一,在COPD发病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LMs在衰老过程中发生的表型和功能等变化,包括吞噬下降、衰老相关标志物增加、炎症细胞因子生成增加等。以期了解LMs的衰老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寻抗衰老治疗是否可成为COPD治疗的新思路。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巨噬细胞,肺泡 衰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错失早期诊断时间(从出现临床症状至确诊的时间)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首诊COPD患者160例。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将患者分为COPD组(n=120)和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组(n=40)。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分类以及错失早期诊断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错失早期诊断时间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错失早期诊断时间以及FEV1%pr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69岁组和≥70岁组错失早期诊断时间低于<50岁组和50~59岁组,FEV1%pred高于<50岁组和50~59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错失早期诊断时间段的FEV1%pr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P<0.05),1≤错失早期诊断时间<5年组、5≤错失早期诊断时间<10年组和错失早期诊断时间≥10年组FEV1%pred均低于错失早期诊断时间<0.5年组和0.5≤错失早期诊断时间<1年组,5≤错失早期诊断时间<10年组和错失早期诊断时间≥10年组又低于1≤错失早期诊断时间<5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年龄、错失早期诊断时间是影响COPD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错失早期诊断时间是COPD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临床需早期识别,减少疾病漏诊的发生。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错失早期诊断时间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MC1A基因变异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方法总结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例SMC1A基因变异患儿的基本状况、特殊面容、畸形、癫痫、发育、脑电图、头颅影像、基因检测及随访结果,分析其表型及基因型。结果5例患儿中女性4例(2例为同胞姐妹),男性1例。1例男性患儿具有典型特殊面容(上睑下垂、连眉、鼻短、鼻孔前倾)及多发畸形(隐睾、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小头)。4例女性患儿中2例合并小头畸形,2例合并卵圆孔未闭。4例患儿癫痫发病年龄为2月龄至4岁4月龄,其中3例为局灶性发作、2例为双侧强直阵挛。3例患儿为丛集性发作。1例为轻度发育迟缓,4例为中重度发育迟缓。4例合并癫痫患儿脑电图均异常,3例背景活动变慢,4例为痫样放电(3例为局灶性,1例为广泛性)。1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皮质略增厚。5例患儿存在4个SMC1A基因变异(c.580_587del、c.2699delG、c.3362G>A、c.1486C>T),包括2个移码变异及2个错义变异;3例杂合,2例嵌合(嵌合率分别为17.5%和88.1%)。对5例患儿随访3个月到4年,结果发现2例的癫痫为难治性,5例均有精神运动发育缓慢或停滞、无发育倒退、均有体格生长迟缓。德朗热综合征临床评分为2~6分。1例表型兼具不典型德朗热综合征及发育性癫痫性脑病,1例表型为发育性癫痫性脑病,1例表型为不典型德朗热综合征,另2例(错义变异)患儿表型较轻,为非难治性癫痫及中重度发育迟缓。结论SMC1A基因变异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育障碍,多合并以丛集性发作为特点的癫痫、不同程度的特殊外貌及畸形。SMC1A基因相关疾病的表型异质性大,除德朗热综合征及发育性癫痫性脑病,部分SMC1A基因错义变异的表型较轻。

  • 标签: SMC1A基因 De Lange综合征 癫痫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 发育迟缓
  • 作者: 赵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大健康》2023年第5期
  • 机构:山东省第五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0022
  • 简介:目的:探析远红外治疗凝胶对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23年2月-2023年3月本院纳入诊治的218例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单双号将21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10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远红外治疗凝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3%(105/109),显著高于对照组84.40%(92/10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为(0.89±0.9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55±1.59),P<0.05。结论:在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患者中实施远红外治疗凝胶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远红外治疗凝胶;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
  • 作者: 唐雪焱,贺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湖北省利川市人民医院,湖北 恩施445400
  • 简介:目的: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应用纤支镜诊治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58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在检查及治疗时均使用纤支镜,分析580例患者使用纤支镜诊疗的实际效果。结果:580例患者接受纤支镜检查、治疗,有564例患者成功治愈,其治疗成功率高达97.24%(564/580),治疗中仅有2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比3.45%(20/580)。结论:纤支镜在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诊治中应用,可提升其检查准确性与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有推荐价值。

  • 标签: 纤支镜;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效果
  • 作者: 郑桂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良情绪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常规组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利用优质护理干预手段。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的有效恢复,可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良情绪
  • 作者: 苏海燕,陈俊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南安市柳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福建南安362300
  • 简介: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对肾小球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200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分为观察组(肾小球疾病患者)及对照组(健康人群),两组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并对比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不同性别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观察组不不同性别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对肾小球疾病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可为今后患者的预后和后续治疗工作提供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诊断;肾小球疾病
  • 作者: 卫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江口县中医医院,贵州江口554400
  • 简介:目的:研究感染管理体系对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2022年1月份到4月份消毒供应室器械500件器械作为对照组,选择2022年5月份到8月份此院消毒供应室500件器械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器械管理模式,实验组采取感染管理体系干预措施,重点对比两组消毒供应室器械的最终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器械回收、洗涤和包装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器械的发放差错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较为明显,具备比较好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工作当中,通过运用感染管理体系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器械管理质量,进一步降低器械的发放差错率,故具有比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感染管理体系;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
  • 作者: 邓幼杰1,李晨2(通讯作者),舒传继2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6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3期
  • 机构:1.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湖北黄石435000;2黄石市中医医院(市传染病医院),湖北黄石435000
  • 简介:目的:分析口腔厌氧菌感染采用奥硝唑联合自拟清香合剂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 选取的人数共8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口腔厌氧菌感染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人数均为42例的两组,即对照组(采取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奥硝唑联合自拟清香合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患者口腔内厌氧菌的清除率更高,且治疗后免疫学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口腔厌氧菌感染患者采取奥硝唑联合自拟清香合剂治疗能取得显著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奥硝唑;自拟清香合剂;口腔厌氧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EBV)原发性感染血浆病毒DNA拷贝数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选择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断为EBV原发性感染的57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病毒实验室指标及临床信息等资料。根据血浆EBV DNA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根据EBV DNA载量将阳性组分为高载量组和低载量组。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571例EBV原发性感染患儿中男334例、女237例,初诊年龄3.8(2.2,5.7)岁。阳性组255例(44.7%)、阴性组316例(55.3%)。阳性组发热、肝和(或)脾肿大、转氨酶升高的患儿比例均高于阴性组[235例(92.2%)比255例(80.7%)、169例(66.3%)比85例(26.9%)、144例(56.5%)比120例(38.0%),χ2=15.22、96.80、18.27,均P<0.001];阳性组中有70例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46(27,106)d,其中68例(97.1%)患儿在28 d内转阴,另2例(2.9%)患儿随访修正诊断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血浆病毒低载量组218例、高载量组37例。高载量组转氨酶升高患儿占比高于低载量组[75.7%(28/37)比56.0%(116/207),χ2=5.00,P=0.025]。外周血白细胞中EBV DNA的阳性率及拷贝数均高于血浆中EBV DNA[84.2%(266/316)比44.7%(255/571)、7.0×107(1.3×107,3.0×108)比3.1×106(1.6×106,6.1×106)拷贝/L,χ2=76.26、Z=15.23,均P<0.001]。结论免疫功能正常EBV原发性感染患儿中,血浆病毒DNA阳性患儿易有发热、肝和(或)脾肿大、转氨酶升高的临床表现。阳性血浆EBV DNA一般在初诊后28 d内转阴,多数血浆病毒高载量患儿有转氨酶升高特征。

  • 标签: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病毒血症 儿童
  • 简介:摘要感染性骨缺损是指伴有感染或在骨感染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骨质缺损,需要外科干预,但治疗过程繁琐而复杂:既要控制骨感染又要修复骨缺损,有时还涉及复杂的软组织重建,任何环节未达到相应的目标都可能导致整体治疗失败。因此,感染性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为彻底清创、植骨或骨搬移、全身及局部抗生素应用。彻底外科清创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基石,而清创范围、骨缺损重建时机和方式长期存在争议。随着膜诱导技术的临床应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在有效感染控制和快速缺损修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骨科医师开始关注膜诱导技术,但因忽略骨感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其疗效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并发症。为此,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组织国内骨科领域相关专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订《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临床循证指南(2023版)》,从感染性骨缺损的精准诊断、术前评估、手术过程及术后管理和康复等方面提出推荐建议,为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感染 清创术 骨移植 指南
  • 简介:摘要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成功实施的关键。隧道式Cuff血液透析导管(TCC)是内瘘成熟障碍情况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TCC使用中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使用TCC的患者发生CRBSI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肾透析 隧道式cuff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 作者: 蒋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广南县人民医院,云南广南663399
  • 简介:目的: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在妇产科临床手术治疗中的体现。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来我院实施妇产科临床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术后切口未感染患者50例为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即比对两组患者在妇产科临床手术治疗中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得知,观察组入组对象准备用时为(19.78±4.32)h,住院用时为(2.89±1.97)h,平均体重(26.07±9.78)kg/m2;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3±0.98)h,准备时长(17.65±2.34)h,平均体重指数(20.34±3.79)kg/m2,用时数值均大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三项数据人数(32%)(20%)(30%)占比均高于对照组(14%)(6%)(4%),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较大,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手术治疗中,术后切口感染作为常见性术后并发症,通过对其进行针对性预防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医治效果,降低患者住院用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术后切口感染;妇产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