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锁定股骨假体翻修接骨板与钛缆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Evans-Jensen分型Ⅲ型-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25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联合锁定股骨假体翻修接骨板与钛缆固定法,对照组25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及钢丝“8”字捆扎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侧髋外展维持时间以及术后3、6、12月X线片,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行走时间分别为(60.54±5.36)min,(2.56±0.63)d,较对照组(68.28±4.51)min,(3.45±0.87)d显著缩短(P=0.030,P=0.00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外展维持时间为(12.18±2.51)s,较对照组的(9.36±1.44)s显著延长(P=0.001);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为(78.65±2.4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17±2.15)分;两组患者术后6、12月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6、12个月复查时发现钢丝松动断裂分别有5例、2例、1例,而观察组锁定翻修钢板及钛缆松动无断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假体翻修接骨板 钛缆 股骨粗隆间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并探究对膝骨关节炎合并固定性髌骨脱位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数表法,从2018.5-2021.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合并固定性髌骨脱位患者中,随机抽样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与观察组患者(应用全膝关节置换)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骨关节炎合并固定性髌骨脱位患者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可加大该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力度。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固定性髌骨脱位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短期睡眠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一年,选定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以62例在我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麻醉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在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的基础上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各项数据。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于麻醉15分钟后出现明显波动,组间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右美托咪定 麻醉效果 短期睡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过程中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应用,分析其效果以及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抽签方式将选取的50例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室优质护理。结果:两种不同护理手段干预后,患者手术时间和中出血量少,观察组指标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压经护理表现良好,观察组患者血压情况好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行人工关节置换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人工关节置换进行治疗。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并针对临床护理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后恢复状况,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术后的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高龄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最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是临床骨科医师面临的最为棘手的困难之一。一旦发生假体周围感染,若是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并治疗,此时往往容易处理,并且可以最小限度的减少患者身体及精神负担。本文就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危险因素、诊断、治疗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建议,并可做到对假体周围感染的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关节置换 感染 早期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关节置换患者于术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术后并发症率比较中,观察组2.94%,对照组17.65%,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住院时间为观察组较短,护理满意度评分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关节置换患者通过于术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以及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并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行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90例,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患者
  • 简介:【摘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是利用人工材料置换损坏关节以矫正肢体力线平衡的一种手术,该式主要适用于关节疼痛严重、出现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起居的患者,比如严重的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及股骨远端病变等。通过该式,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变形,提升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从而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没有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会导致膝关节粘连、僵硬、活动度差等,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人工全系关节置换后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训练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改善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的10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进行了个性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情况、髋关节功能、独立生活能力、疼痛和焦虑水平、髋关节置换后下床锻炼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并发症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后 功能恢复 康复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置换后的患者给予无痛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2021年间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患者中抽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各33例,在对比组患者中实施传统干预,在研究组患者中实施无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膝关节评分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比组,经对比分析组间对比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后的患者给予无痛护理的干预效果十分理想,可给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无痛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对髋关节置换后者实施骨科康复护理技术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数量为60,样本均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时间在2021.06~2022.06,采用双盲法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骨科康复护理技术,比对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样本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更高,且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更低,差异较大(P<0.05),在统计学中有意义。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治疗期间实施骨科康复护理技术效果显著,不仅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还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 骨科康复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 通过对20例全膝关节置换后行连续收肌管阻滞连接电子镇痛泵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留置连续收肌管阻滞导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在医护指导下能够完成早期康复锻炼,切口愈合出院,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连续收肌管阻滞 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抽签均分为PFNA组和人工组进行分组研究,分别行PFNA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组,术后1、6、12个月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人工组(P<0.05)。结论相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更佳,创伤小、恢复快,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FNA内固定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2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在我院进行手术诊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0例,且依据诊治方案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各为40例,将实施关节镜手术诊治的纳入对照组,同时将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诊治的纳入观察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更高,在术后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明显更高,且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运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同时降低疼痛感,有利于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护理过程中具有的应用价值进行效果评估。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将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共采集数据80例,利用奇偶分组表法进行分组记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标准化护理干预方案,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患者髋关节评分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评分表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呈现出大幅度提高,数据组间存在的差距较显著(P

  • 标签: 早期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于本院行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共有50例,采用随机分组模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评定两组患者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情况,对比分析快速康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和最大屈曲角度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后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3月~2023年0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术后同时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Harris评分统计结果同比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ODI指数加统计结果同比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经对研究组患者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加以统计,统计结果同比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4.76%vs21.43%,P<0.05)。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躯体功能的恢复,减少康复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实施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