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了艾司西酞普兰和安脑丸联用给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等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共97例作为治疗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在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给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安脑丸联用给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对临床治疗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5.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约为81.25%,经计算分析可知两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经计算分析可知数据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安脑丸联用给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安脑丸 脑卒中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缺血性脑卒中伴抑郁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缺血性脑卒中伴抑郁治疗的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两个组,对比组共43例采用盐酸氯米帕明片治疗,观察组共43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用药后不良反应低于对比组(p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抑郁 艾司西酞普兰 治疗效果
  • 简介:因严重感染、室息及颅脑疾病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新生儿易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使病情加重,造成患儿死亡,有效预防非常重要.西咪替丁(cimetidine)作为预防急性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的用药虽有研究[1],但报道较少.我院自2000年后开始采用西咪替丁对因严重感染、窒息、颅脑疾病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新生儿进行预防性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西咪替丁 预防措施 新生儿 上消化道出血 颅脑疾病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室温条件下配制注射用多西他赛药物的合理方法,提高配制效率,保证临床安全用药。方法将注射用多西他赛药物小瓶200支随机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每组100支;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配制方法(按说明书中配制要求),实验组用改良药物配制方法,在相同的室温条件下进行药物溶解实验;分别观察、记录、比较两组小瓶药物的溶解情况(药物完全溶解所需时间、药液中泡沫高度、药瓶内药物残余量)。结果改良药物配制方法溶解该药物达完全溶解所需时间、溶解后药液中泡沫高度、药瓶内药物残余量均优于常规法,均P<0.01。结论改良药物配制溶解方法可使注射用多西他赛药物溶解彻底,所需时间短,泡沫产生少,药瓶内药物残余量少,大大提高该药物配置工作效率,减少了药物浪费,可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改良药物配制方法 注射用多西他赛 药物完全溶解 泡沫 残余量
  • 简介:目的观察致康胶囊治疗危重病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危重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2组均给予病因、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致康胶囊治疗,每次4粒(0.3g/粒),3次/d。对照组给予西眯替丁片0.4g,3次/d,连用14d。观察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好转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致康胶囊治疗组显效49.1%,有效43.4%,无效7.5%,总有效率92.5%;西眯替丁对照组显效13.7%,有效47.1%,无效39.2%,总有效率6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致康胶囊治疗危重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肖化性溃疡出血 致康胶囊 西咪替丁 药物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33例)和单用组(34例),分别给予西酞普兰(34.7±5.2)mg/d+丁螺环酮(35.7±5.6)mg/d、单用西酞普兰(35.1±4.9)mg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合用组HAMD,CGI评分下降较单用组更明显,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仿且均较轻微。结论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是目前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难治性抑郁症 丁螺环酮 西酞普兰
  • 简介:目的探讨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3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应用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P=0.021〈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低于对照组的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3,P=0.027〈0.05)。结论慢性荨麻疹采用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斯奇康 西替利嗪 慢性荨麻疹
  • 简介:植物中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alkaloids,PAs)是引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英国和我国等许多国家都有与舍PAs植物或草药相关的肝小静脉闭塞病或肝损害的报道。全球约有6000余种植物舍PAs,主要为4个科某些属的植物,即(1)菊科的千里光属、橐吾属、泽兰属、菊三七属和蜂斗菜属;(2)紫草科的所有属;(3)豆科的猪屎豆属;(4)兰科的羊耳蒜属。我国有38种中草药舍PAs,常用的有12种:千里光、狗舌草、菊三七、款冬、佩兰、泽兰、山紫菀、紫草、天芥菜、野百合、猪屎豆、羊耳蒜。PAs本身的毒性极低,但其代谢物有肝毒性。PAs致肝毒性的摄入量,成人通常为每日数毫克至数百毫克,但WHO认为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每日最低摄入量为0.015mg/kg,即相当于70kg体重成人每天1mg。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腹水、黄疸、肝大。肝小静脉闭塞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近年有报道用糖皮质激素或肝素治疗,但疗效和安全性尚待研究。作者认为,我国应加强舍PAs植物致中毒的教育和监测。

  • 标签: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肝小静脉闭塞病 植物 草药
  • 简介: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患者569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分对照组(284例,丹参注射液治疗)、试验组(285例,长春西汀治疗),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79%)显著较对照组(89.44%)高,P<0.05;试验组治疗前1周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治疗后4周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试验组较低,P<0.05。结论针对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患者,长春西汀治疗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借鉴。

  • 标签: 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 丹参注射液 长春西汀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丙戊酸钠浓度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作者选择的10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样本选择完毕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由50例患者组成,观察组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不同范围的例数、平均血药浓度;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剂量调整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药浓度<50μg/ml概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00μg/ml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血药浓度<50μg/ml、50-100μg/ml、>100μg/ml中平均血药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剂量调整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住院患者,能够使患者的丙戊酸钠血压浓度以及剂量调整浓度降低,且降低效果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应用剂量无关。

  • 标签: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 影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西罗莫司为主的联合免疫治疗方案(SCTR)对肝癌肝移植受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Treg)和效应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应用SCTR干预的肝癌肝移植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CD3、CD8+的表达,并对其与Treg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CTR干预下,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12个月内,FoxP3+Treg的比例从术前峰值降低到术后1个月谷值,随后逐渐升高,3个月时在正常值水平(P〉0.05),术后12—18个月水平逐步维持在较低水平,与正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2和18个月FoxP3+Treg和CD3、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呈反向趋势。FoxP3+Treg与CD3和CD8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6.37、-7.12,P〈0.001)。肝癌肝移植术后白介素-10、B型转化生长因子和甲胎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其变化与Treg呈正相关。结论SCTR可降低肝癌肝移植术后FoxP3+Treg、IL-10、TGF-β的表达,并不增加排斥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标签: 西罗莫司 联合免疫治疗 肝肿瘤 肝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强迫症患者分别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进行治疗,对比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2例强迫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实验组26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氯米帕明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8周后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按照每半年随访一次的频率随访2年,对比2组患者的SDSS评分、就业率、强迫思想检出率。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实验组患者的强迫思想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就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强迫症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保证近、远期疗效,且安全性相对较高,临床上该药物为优选药物。

  • 标签: 强迫症 艾司西酞普兰 氯米帕明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7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即:第一天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顺铂30mg/m^2静脉滴注第1-3d,每3周重复,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共完成113个化疗周期,有效率40.5%,中位生存期9.4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发生率81%,其中,Ⅲ-Ⅳ度占8.1%。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较小,耐受性好。

  • 标签: 多西他赛 顺铂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6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 10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 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后者接受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前者接受单要多西他赛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00%,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不良反应情况的评价比较,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0%,后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2.00%,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 P< 0.05)。结论: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患者 多西他赛 不良反应
  • 简介:现在抗心力衰竭药物的研究趋势是通过新的作用机制来发展新的强心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收缩功能障碍。因为许多已知的传统的强心药,包括洋地黄类和儿茶酚胺类,由于Ca^2+超负荷都潜在有引起心律失常和心肌细胞损伤的危险。于是,在近20年,又发展了若干种新型强心药如氨吡酮、米力农、奥普力农和维司力农等。然而这些药物尽管改善了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因此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它们并不能延长患者的寿命甚至使预后不良。

  • 标签: 左西孟旦 OR-1896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对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在抗癌过程中所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因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导致的45例严重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调查用药情况、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对原患疾病的影响、治疗措施及相应的治疗与转归。结果: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9例患者为联合用药,其中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3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1例,多西他赛联合卡铂2例,紫杉醇联合卡铂3例。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的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和肠毒性居多;其中多西他赛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低于紫杉醇组(P〈0.05),过敏性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于紫杉醇组(P〈0.05)。使用多西他赛的21例患者中,因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周期延长者8例;使用紫杉醇的24例患者中,7例因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周期延长,两种药物对原发疾病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经停药、吸氧、抗过敏、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多西他赛组14例好转,7例痊愈;紫杉醇组16例好转,8例痊愈。两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用药时需加强监测力度,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多西他赛 紫杉醇 严重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调查男性对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的认识,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男性非ED患者70人,采用自行设计表格,主要调查PDE,抑制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和结论男性知道西地那非,但几乎不知道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大多数男性不知道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甚至使ED的药物治疗失败,今后应加强患者的用药指导。

  • 标签: 西地那非 伐地那非 他达拉非 用药指导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药学干预对多西他赛处方合理率的影响,通过建立多西他赛的药学干预标准,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12月肿瘤内科多西他赛处方100张,利用加权TOPSIS法进行药物利用评价。根据基线调查结果,找出得分较低的评价指标,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药学干预。随机选取2017年1—6月肿瘤内科多西他赛处方100张,并与2016年的基线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多西他赛处方合理率较低,主要问题体现在药品说明书或指南推荐顺序、激素预处理、临床指南推荐联合用药方案和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的应用等指标上,药学干预后上述指标得到很大改善。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药学干预可以促进多西他赛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加权TOPSIS法 多西他赛 药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