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CT具有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高、横轴断层成像无结构重叠的优势,在肺部疾病的发现、定位乃至定性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常规X线诊断的有效补充手段。掌握肺部结构的正常解剖和CT表现特征,是理解肺部异常CT表现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对肺裂、支气管、血管和肺段的CT解剖进行概要描述。

  • 标签: 肺裂 支气管 肺血管 肺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下段骨折采取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64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取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组。对照组予以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实施经皮锁定钢板,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能力恢复、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能力恢复、住院时间分别为(90.11±2.42)d、(63.07±2.81)d、(11.56±0.95)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3.1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下段骨折治疗方面,相比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经皮锁定钢板治疗效果更佳,病情恢复更快。

  • 标签: 胫骨下段骨折 经皮锁定钢板 传统解剖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解剖单束重建和传统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剖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和传统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技术术后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IKDC分级和Lysholm评分)、稳定性评估(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KT1000测量)结果。结果术后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解剖单束重建组轴移试验的结果有优于传统单束重建组的趋势。结论解剖单束重建与传统单束重建相比,在临床评分和前后向稳定性上均无明显优势,但解剖单束重建可以更好地控制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

  • 标签: 解剖重建 前交叉韧带 轴移试验 旋转稳定性
  • 简介: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新出审字【2013】1283号),《解剖与临床》杂志更名为《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主管单位由卫生部变更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由中国医师协会、蚌埠医学院变更为中华医学会,出版单位由《解剖与临床》杂志社变更为《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更名后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202/R,ISSN2095—7041。

  • 标签: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临床 解剖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
  • 简介:摘要尽管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事业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但是部分医学问题尚未被完全破解。当前,大脑动脉环影像学和形态学都还没有被完善,特别是关于胎儿大脑动脉环解剖学特点的报道较少。进一步进行大脑动脉环的影像学研究,特别是变异研究,它将有利于研究脑血管病的病发原因。人脑的动脉系统是提供人脑组织的血管,大脑动脉环是颅内的重要动脉结构。本文首先介绍人大脑动脉环的影像解剖,其次详细分析人大脑动脉环变异原因及影像学评价,最后对影像学的重建方法对大脑动脉环的评价。

  • 标签: 人大脑动脉环 解剖基础 影响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指尖定位引导血管穿刺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8—1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采取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8—9月采血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10—11月采血的4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动脉穿刺进行桡动脉采血;试验组采用改良指尖定位引导血管穿刺进行桡动脉采血。比较两组患者桡动脉采血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长、穿刺时疼痛评分和穿刺后即时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桡动脉首次穿刺成功率试验组(81.82%)高于对照组(56.82%),试验组穿刺时长(34.600±2.442)s,低于对照组的(39.156±2.785)s,试验组疼痛评分(3.750±0.315)分,低于对照组的(4.318±0.3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发生穿刺后即时并发症,对照组发生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指尖定位引导血管穿刺能够提高桡动脉首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 标签: 桡动脉 动脉采血 指尖定位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磁共振头皮定位手术治疗颅内浅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122例颅内浅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定位根据影像学诊断,而观察组采用磁共振头皮定位,分析对比两组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无人出现术后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浅表肿瘤患者术前采用磁共振头皮定位进行手术定位,可显著改善肿瘤切除率及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头皮定位法 浅表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面“十”字定位在脊柱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运用术前C臂透视机定位所需手术的脊柱节段并在地面做“十”字标记,术中运用此标记进行透视。结果2013年1~12月我科行脊柱手术约300余台,手术时间均由2012年的2~230h缩短到130~2h,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列数2012年1列,2013年未发生。结论使用C臂透视机地面“十”字定位传统式的定位定位成功率更高,明显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切口感染。

  • 标签: &ldquo 十&rdquo 字定位法 C臂透视机 脊柱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地面“十”字定位在脊柱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运用术前C臂透视机定位所需手术的脊柱节段并在地面做“十”字标记,术中运用此标记进行透视。结果:2013年1~12月我科行脊柱手术约300余台,均在术中使用地面“十”字定位进行C臂透视,手术时间均由2012年的2~25h缩短到1.5~2h,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列数2012年1列,2013年未发生。结论:使用C臂透视机地面“十”字定位传统式的定位定位成功率更高,明显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切口感染。

  • 标签: “十”字定位法 C臂透视机 脊柱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区定位在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实际效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药房随机抽取40名药师,在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实施常规药品管理法,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实施药品分区定位管理法,展开对比。结果:在对分区定位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后所得,药师各工作环节的速度明显提高,内部差错率以及问询次数与实施前比都有所降低,每日工作效率有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试验对比研究后发现,分区定位可让工作效率及质量更加高效化,在药房规范化管理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 标签: 分区定位法 药房药品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精准肝蒂解剖肝段切除术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给予精准肝蒂解剖肝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0例,给予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以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其结石清除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其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进行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精准肝蒂解剖肝段切除术其能够取得良好的结石清除效果,并能够大幅度降低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刀精细化被膜解剖在甲状腺全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甲状腺切除术8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分两组,每组44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传统术式治疗,予以观察组超声刀精细化被膜解剖,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予以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各相关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全切术中,应用超声刀精细化被膜解剖,不但能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而且还能将手术时间缩短,促进患者病症恢复。

  • 标签: 超声刀 甲状腺切除术 精细化被膜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传统煎药和自动煎药机煎药的中药疗效对比。方法以六味地黄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传统煎药(对照组)和现代自动煎药机煎药(观察组),对比两种煎药所得煎煮汤剂中有效药物因子的含量和疗效。结果传统煎药所得煎煮汤剂中,其药物煎出率明显高于自动煎煮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煎药法治疗有效率为93.3%,自动机煎药法治疗有效率为86.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在疗效上存在明显差异,且传统煎药可以有效减少药物有效因子在煎煮过程中的流失。

  • 标签: 传统煎药法 自动煎药机煎药法 煎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自然分娩产妇中应用改良保护会阴无创助产传统助产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26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助产方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助产方法,观察组产妇接受改良保护会阴无创助产。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发生情况、会阴水肿发生情况及会阴裂伤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围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分娩2 d后会阴疼痛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水肿及会阴裂伤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围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2 d后会阴疼痛的情况轻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中,改良保护会阴无创助产的效果优于传统助产,能够减少会阴侧切,减少产妇产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量,减轻会阴损伤及会阴疼痛的程度,同时减少新生儿窒息率,保证母儿安全。

  • 标签: 自然分娩 会阴损伤 助产 初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