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26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区医务人员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6.67%;②社区医务人员SCL-90评估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较高;③社区医务人员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项目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以强迫、抑郁、焦虑为主要表现。

  • 标签: 社区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经济市场波峰迭起,对医务人员医德约束力减弱;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医患间信任度下降,医疗纠纷增多;医患关系紧张,恶性事件增多等。这都给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暴露了问题与失误。医学生是医务人员的未来与希望,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当从医学生培养。这是重视医务人员的医德基石培养,同时也给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可增进和谐社会建立,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医德修养 医务人员 医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备案的锐器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锐器伤44例,其中护士32例,占72.73%;医师10例,占22.73%,其中手术室医师7例,占15.91%;其他人员2例,占4.55%。锐器伤的种类主要是注射器等针头刺伤及刀片划伤,42例,占95.45%。受伤部位主要集中在手指、手掌等部位。锐器伤的操作环节多为锐器物用后处置。结论护士及手术科室医师易发生职业暴露,主要原因是安全防护意识差、个人防护不到位、操作不规范以及医护配比不足所致。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加强自身防护、规范操作流程、完善报告制度、合理人员配置等措施,减少锐器伤的发生,切实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

  • 标签: 医务人员 锐器伤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所市级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合格答卷290份(82.86%)。被调查人员中,医生114人(39.31%),护士164人(56.55%),技术员12人(4.14%);及格141人(48.62%),其中护士及格率(60.94%)最高,其次为医生(37.47%)、技术员(1.59%);平均分为55.21分。调查内容中,手部卫生、职业防护、消毒液使用三方面回答较好,抗菌药物使用、医疗废物管理方面回答较差。提示应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教育,提高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率、医疗废物管理及职业防护意识等。

  • 标签: 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 感染控制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方法选择咸阳市某医院26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问卷评测其职业倦怠现状。结果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为92.95%,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占39.73%、41.96%和18.30%。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职称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18,P=0.028<0.05)。结论咸阳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较严重,需进一步探究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不同科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7月,对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急诊科、外科、内科、手术室、供应室工作满4年的340名医务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340份,收回有效问卷332份,有效率97.65%。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38.25%(127/332),其中医生为30.00%(30/100),护士为41.81%(97/232),护士锐器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医生(X^2=4.13,P〈0.05)。不同科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9,P〈0.01),其中急诊科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最高(73.08%)。结论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的概率较高,应强化职业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伤害,实现暴露后零感染目标。

  • 标签: 医务人员 锐器伤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运用在HIV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的HIV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心理干预,对其干预前后的SDS和S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4周干预后,医务人员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 标签: 医务人员 HIV职业暴露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193名医务人员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是否发生过职业暴露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情况;自我防护情况等。结果医务人员发生过职业暴露者146名(75.6%);62名(32.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局部紧急处理,27名(14.0%)医务人员对被血液、体液污染持无所谓态度,96名(49.7%)医务人员不了解标准预防的内容,能做到I级防护的只占7.8%。结论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较高,普遍缺乏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对标准预防的内容不够了解。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探讨有效防护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发生职业暴露的31例工作人员相关情况。结果 职业暴露人群以工作年限0-5年的低年资医务人员发生率最高;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暴露方式以锐器伤占首位;暴露部位主要是手部;暴露场所主要是手术室;暴露环节主要是术中操作时;发生暴露医务人员均接受相应的干预措施,无1例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 关注职业暴露的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加强培训和督查,规范操作流程,落实标准预防,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和管理,强化防护意识,是保证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务人员开展临床工作时遇到的针刺伤时间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针对性抽调我院2019年247名临床医务人员作为甲组,2020年326名临床医务人员作为乙组,对乙组326名医院人员分别进行职业防护培训及医疗垃圾处置流程相关培训,最后对比甲乙组临床医务人员遭所遇的针刺伤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组针刺伤不良事件发生率较甲组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其下降9.6%,通过对比分析来看,发生针刺伤事件的主要为实习医护人员及护士;而发生原因主要有:整理医疗物品、套回针头套及未对准或戳破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应注重对实习医护人员及护士开展严格的职业防护培训,提升其安全防护观念,减少错误的诊疗操作,以免发生血缘性传播疾病不良事件。

  • 标签: 医务人员 针刺伤 调查分析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探讨新冠肺炎隔离轮休期间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策略。方法:依据心理疏导和分类管理,对2020年2-3月在简阳市新东南国际大酒店实行隔离轮休的63名简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医务人员实施多维度心理干预。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所有医务人员隔离轮休期间情绪稳定,高度配合隔离轮休。结论:及时了解和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系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主动加强关心,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协助等措施,能够医务人员隔离轮休期间的心理适应性和稳定性。

  • 标签: 新冠肺炎 隔离轮休 医务人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急救系统远程指导医务人员实施单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的可行性效果。方法选择60名医务人员志愿者,随机分为视频组(n=40)和音频组(n=20)。视频组预装有视频急救系统手机应用软件(aApplication,,APP)报警并接受远程视频指导实施CPR;音频组使用语音报警并接受远程语音指导CPR。比较两组实施CPR时的按压深度、按压频率、送气量以及第一次开始按压的时间等指标。视频组内再分5个亚组,比较5款不同型号智能手机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差异。每组共观察10个CPR循环。结果视频组按压位置准确率显著高于音频组(91.5% vs. 71.35%,P<0.05);、按压深度在5~6 cm范围的比例明显高于音频组(62.79% vs. 44.73%,P<0.05);平均按压频率在100~120次/min的比例(70% vs. 52%,P<0.05);通气量在500~600 mL/次的比例(18.25% vs. 10.75%,P<0.05)和通气量大于500 mL l次/min的比例高于音频组(64.88% vs. 43%,P<0.05)均显著高于音频组(均P<0.05)。第一次按压时间视频组长于音频组(131 s vs. 106 s,P<0.05),第一次通气时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8 s vs. 144 s,P>0.05)。按压总停顿时间视频组少于音频组(122.4 s vs. 164.2 s,P<0.05)。视频组内的5款不同型号手机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电话远程指导相比,应用视频急救系统远程指导医务人员实施单人CPR时,在按压位置准确率、按压深度、按压频率、通气量、按压停顿时间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但首次按压时间稍长于音频组;目前市面上畅销的智能手机均可应用。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对提高医务人员CPR质量及复苏成功率、鼓励第一目击者实施CPR等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视频急救报警系统 心肺复苏 远程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下,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抽取医院中相关科室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血标本进行“两对半”检查,体检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医务人员HBV感染率为53.37%(95/178)。结论医务人员有接触感染HBV的高危险性,应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及乙肝感染的监测工作。

  • 标签: 医务人员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整合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原因分析的相关质性研究,为管理者如何提高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对策。方法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PsycINFO(Ovid)、ProQuest健康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质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1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取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最终提炼66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9个类别,并综合得出2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为个人的认知和信念,整合结果2为外在组织和社会影响。结论医务人员是否接种流感疫苗受多种影响因素,管理层面可通过多方位、多渠道加强流感防治和疫苗应用等相关培训,同时从社会组织层面加强对医护人员疫苗接种的支持,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率。

  • 标签: 医务人员 疫苗接种 质性研究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医疗体系并不健全,医疗体系和经济发展不能相适应,导致我国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要想改善医患关系,就要找出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问题。本文通过从医务人员视角展开研究,探究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够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医务人员视角 医患关系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