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方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精神障碍患者家属SAS标准分平均(57.22±11.96)分,焦虑倾向者430例,阳性率71.67%,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焦虑倾向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OR=0.351,95%CI:0.169-0.727);配偶(OR=0.124,95%CI:0.038-0.402);子女(OR=0.259,95%CI:0.076-0.877)及兄弟姐妹(OR=0.223,95%CI:0.068-0.731);复发(OR=0.104,95%CI:0.012-0.911),公费医疗(OR=0.118,95%CI:0.022-0.644)为焦虑倾向的保护因素;心境障碍(OR=1.833,95%CI:1.017-3.305)为焦虑倾向的危险因素。结论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焦虑倾向阳性率较高,提示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积极地采取心理疏导、干预和宣传教育,维护其心理健康。

  • 标签: 精神障碍 家属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12月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多学科联合记忆门诊就诊的727例老年患者进行记忆筛查,在征得其同意后,对其中的247例MCI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47份,回收有效问卷233份。233例MCI患者合并焦虑抑郁67例(28.8%),仅焦虑11例(4.7%),仅抑郁53例(22.7%),无焦虑抑郁102例(43.8%);MCI患者焦虑与延迟回忆呈正相关(P<0.05),抑郁与语言功能呈负相关(P<0.05);不同情绪状态的MCI患者在语言功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I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焦虑、抑郁会影响MCI患者认知功能的不同维度。医务人员需要针对MCI患者的不同情绪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标签: 老年人 焦虑 抑郁 轻度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广泛焦虑障碍患者心理康复中曼陀罗绘画疗法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2月~ 2017年 2月收治广泛焦虑障碍患者 10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心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曼陀罗绘画疗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 SDS)评分。结果:观察组 SAS和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曼陀罗绘画疗法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释放压力,促进自我提升结论,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广泛焦虑障碍 心理康复 曼陀罗绘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瑜伽放松训练对睡眠障碍患者情绪和睡眠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的睡眠障碍患者经过筛选分为对照组(抗抑郁、抗焦虑和安定类药物治疗)和实验组(在抗抑郁、抗焦虑和安定类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正念瑜伽放松训练,每次90分钟,3次/周,连续治疗4周),每组各22例。两组均在实验前、后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AMD和HAMA量表总分和PSQI总分和各因子得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AMD和HAMA量表总分和PSQI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瑜伽放松训练对睡眠障碍患者的的抑郁、焦虑和睡眠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正念瑜伽放松训练 瑜伽 正念 睡眠
  • 简介:通过综述强迫症与广泛性焦虑障碍关系的研究文献,发现二者在概念界定、共病率、临床特点、非临床特点及行为特征上有一定的关系,并就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强迫症 广泛性焦虑障碍 研究现状 相关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在综合医院久治不愈的高血压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重新评估病情,详细询问反复就医病史,排除器质性疾病,了解有关心理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问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心脏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状况。根据测评结果予以抗焦虑抗抑郁治疗,观察1个月再次进行评定。结果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经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血压较治疗前控制好,各量表再次评分达正常范围。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治疗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对控制血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难治性高血压 焦虑 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心脏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广泛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0例广泛焦虑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普唑仑,观察组患者服用加味酸枣仁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且治疗的总有效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42.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广泛焦虑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程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味酸枣仁汤 广泛焦虑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本个案针对某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焦虑障碍,综合运用理性情绪治疗、叙事治疗、行为治疗等,有效缓解了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困扰,促进了其内在安全感、自我掌控感和自我价值感的重建。咨询效果显著。

  • 标签: 焦虑障碍 安全感 自我掌控感 自我价值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伴抑郁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122例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0例伴抑郁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另70例无伴抑郁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冠心病患者临床表征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伴抑郁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在临床表征中失眠、心悸、全身颤抖、乏力等方面明显高于研究组无伴抑郁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P<0.05)。两组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伴抑郁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在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等方面检出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无伴抑郁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抑郁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失眠、心悸、全身颤抖、乏力等方面发作情况明显高于无伴抑郁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且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等症状,因此可以看出在治疗冠心病患者心理隐疾方面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伴抑郁焦虑障碍 冠心病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焦虑障碍治疗中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焦虑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2月-2021年3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采取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和研究组40例(采取团体认知行为(GCBT)治疗);对两组患者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障碍治疗中,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对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焦虑障碍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 无抽搐电休克(ME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3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评价焦虑情绪(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更低。评价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更高。评价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的优良率更高。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 标签: 心理护理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研究对象选于2011.8—2023.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8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根据生日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9例)和参考组(39例),研究组联用米氮平组和艾司西酞普兰做治疗,参考组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有效率、心理状态及治疗副作用。 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两组治疗前HAMD和HAMA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参考组,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参考组。结论:结合使用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明显,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并在持续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控制在较低水平。

  • 标签: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 米氮平 艾司西酞普兰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及抑郁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急性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对随后1个月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的预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 —12月选取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457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住院期间(入院1周内)及随后1个月时分别使用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问卷中文平民版(PCL-C)、贝克焦虑量表(BAI)以及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对其进行调查。结果457例AMI患者住院期间ASD、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1.29%(143/457)、42.23%(193/457)和29.98%(137/457);1个月时AMI患者PTSD、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0.20%(138/457)、10.50%(48/457)和26.48%(121/457)。交叉滞后模型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在院期间的急性应激障碍(β=0.11,P<0.05)、焦虑(β=0.16,P<0.01)、抑郁(β=0.25,P<0.01)对1个月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预测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的焦虑、抑郁分别对1个月时的焦虑(β=0.34,P<0.01)和PTSD(β=0.16,P<0.01) 、抑郁(β=0.59,P<0.01)和创伤后应激障碍(β=0.25,P<0.01)预测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应激障碍的高警觉、再体验与分离症状群对创伤后应激障碍预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患者住院期间的急性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对随后1个月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应加强对AMI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干预,及时疏解其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有效降低其后期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

  • 标签: 应激障碍,创伤后 焦虑 抑郁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交叉滞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焦虑认同联合优势内容递增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3例GA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焦虑认同联合优势内容递增理论的护理干预。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CMQ、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及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MCMQ中回避、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焦虑认同联合优势内容递增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引导GAD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病学 广泛性焦虑障碍 生存质量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之一,疾病负担大,发病率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差。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心理疗法,对于焦虑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疗效因人而异。有研究表明焦虑障碍的CBT疗效与多种基因有关,而这些基因在CBT疗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不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通过这些机制研究可进一步阐明焦虑障碍的生物学标志物,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应用于焦虑障碍的诊断、治疗等方面。该综述通过HPA轴相关基因、5-羟色胺系统相关基因、单胺氧化酶系统相关基因、神经发育相关基因来探究CBT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发现FK506结合蛋白5启动子的甲基化、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的甲基化及多态性、色氨酸羟化酶2的基因多态性、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多态性、单胺氧化酶A的基因多态性等与CBT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有关。通过研究遗传学与焦虑障碍CBT疗效的关系,未来可从焦虑障碍致病基因如何影响CBT疗效的相关环路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遗传因素在焦虑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探索预测CBT疗效的遗传预测因子。

  • 标签: 焦虑障碍 基因多态性 遗传学机制 认知行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肺结核病人焦虑/抑郁障碍的作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入院时简要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值和抑郁评分值均低于干预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焦虑/抑郁障碍的肺结核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病人身心健康,为长期康复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肺结核 焦虑/抑郁障碍 依从性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心理疏导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92例,已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引起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的相关因素,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结果过于敏感、警惕性、适应环境能力、自信度、生活环境、遗传史均属于导致焦虑的影响因素,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的相关因素较多,心理疏导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广泛性焦虑障碍 心理疏导方法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因学习焦虑与学习障碍引发的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困扰,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的完成,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发展到神经症水平,严重的将发展成为自杀性危机事件,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焦虑障碍大学生的个案研究,以探索在遵守精神卫生法的前提下,如何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

  • 标签: 学习焦虑障碍 思考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