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临床针灸治疗稳定绞痛疗效的探究,以期为临床上稳定绞痛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文献发表年限均从建库起到2017年6月20日。通过筛除,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4篇,共245例患者。结果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加用针刺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心电图情况,改善生存质量情况(包括健康愉快感、躯体症状、工作表现、情感状态、生活满意度等),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用量,降低视觉模拟评分,提高西雅图心绞痛评分;但某些指标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后并未有显著的变化,如六分钟步行试验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等。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为针刺治疗稳定绞痛的,临床疗效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但本研究仍有不足,期待更高质量的系统评价以提高证据级别。

  • 标签: 针刺 稳定型心绞痛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 DCG)检查在诊断不稳定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绞痛患者 50例,对 50例患者分别实施 DCG和 CAG检查,金标准为 CAG检查的结果,从而对 DCG诊断的准确性加以计算。结果:两种方法诊断不稳定绞痛的特异性、敏感性对比无差异( P>0.05);两组诊断非典型性心绞痛的特异性、敏感性对比存在差异( P<0.05)。结论: DCG可对不稳定绞痛加以诊断,但仅依据 ST-T的改变无法确诊,特别是非典型性的心绞痛,需经由 CAG检查,并与临床特征相结合,综合予以评判。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诊断 不稳定型 心绞痛
  • 简介:背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价慢性稳定绞痛的预后情况。我们研究NT-proBNP在血浆中的浓度是否可以作为慢性稳定绞痛患者在放入支架治疗后的预后标志物。方法和结果:测定1059位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证实有明显冠状动脉疾病的慢性稳定绞痛患者血浆NT-proBNP的浓度。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死亡事件。经过平均3.6年的随访(四分位数间隔范围为3.3~4.5年),106位患者死亡。Kaplan-Meier曲线估计五年死亡率在第一个四分位点为4.7%,第二个四分位点为7.8%,第三个为11.4%,第四个为32.7%(P〈0.001)。Cox氏比例危害模型显示NT-proBNP与死亡率强相关(第四个较第一个百分位点调整后危害比为5.83,95%可信限为2.08~16.44)。NT-proBNP对心血管病被证实有相同的预后价值(第四个较第一个百分位点危害比位5.98,95%可信限为1.55~23.13,对纽约分级为I或II级的病人第四个较第一个百分位点危害比位6.03,95%可信限为2.07~17.52)。结论:血液循环中NT-proBNP的水平是评价慢性稳定绞痛预后的很强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NT-PROBNP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预后价值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生物标志物 心绞痛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之后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2例不稳定绞痛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以奇偶法原则平均分为参照组(n=31例)与实验组(n=31例),将实行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优质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不稳定绞痛患者硝酸甘油用量、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各项数据存在组间差异且P<0.05,统计学形成计算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行低分子肝素的不稳定绞痛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收治40例老年不稳定绞痛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患者护理满意率100%。结论老年不稳定绞痛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加重可演变为心肌梗死,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 标签: 老年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稳定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稳定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尼可地尔,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32例(82.1%),有效3例(7.6%),无效4例(10.2%),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临床显效12例(30.7%),有效15例(38.4%),无效12例(30.7%),总有效率69.1%。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稳定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是一种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的疗法。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尼可地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贝尼地平治疗稳定绞痛(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应用一般治疗+盐酸贝尼地平(4mg2/d);对照组25例,应用一般治疗+硝苯地平(10mg2/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患者的药物耐受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盐酸贝尼地平组总疗效率86.5%,对照组总有效率48.0%,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90.5%和50.2%,动态心电图缺血发作次数、总缺血时间均有显著减少(P〈0.05),且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贝尼地平不仅是有效的降压药物,而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绞痛药物。

  • 标签: 盐酸贝尼地平 心绞痛 稳定型 疗效
  • 作者: 郑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7期
  • 机构:抗凝治疗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普通肝素用药前及用药时,需实验室监测,且不良反应大,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我们于2001年1月至2005年7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0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稳定绞痛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诊治不稳定绞痛80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绞痛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且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心理负面情绪也得到有效纾解。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优质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于 2016年 1月~ 2016年 12月收治不稳定绞痛患者 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卧床休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美托洛尔、静滴含钾镁极化液及硝酸甘油;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除外肠溶阿司匹林)给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氯吡格雷。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绞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稳定绞痛的临床特点并以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不稳定绞痛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 患者发病的主要诱因包括生气和劳累;合并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以及过度肥胖的患者都会引起不稳定绞痛;所有患者经过药物和介入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显示为91.67%,经随访显示患者发生脑卒中4例,其中患者死亡1例,疗效基本达到临床预期。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稳定绞痛患者的病情会逐渐加重,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辅以针对性的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特点   诊疗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益心汤对治疗冠心病稳定绞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两年在本院收治的154例冠心病稳定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试验组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益心汤治疗,每组患者77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疗效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稳定绞痛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益心汤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益心汤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冠心病稳定绞痛相关诊断标准,收集我院收治的118例冠心病稳定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蒙药八味沉香散、肉蔻五味丸和沉香安神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1个月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蒙西医结合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作为在急性心肌梗死与劳累性稳定绞痛之间的一个状态,不稳定绞痛(UAP)可分为初发、恶化劳力、静息等类型。针对UAP,治疗原则为对症状予以有效缓解,并对患者的预后予以持续改善。文章从抗凝血酶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介入治疗、移植手术治疗六个角度出发,介绍了UAP治疗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UAP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改善不稳定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我院在 201 8 年 12 月至 20 19 年 12 月 收治的 120 例 不稳定绞痛患者 , 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 分为对照组( 60 例, 使用常规方法护理 )和 观察 组( 60 例, 使用预见性护理方法 ), 对两组患者 改善心绞痛发作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心绞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采用 预见性护理方法 对 不稳定绞痛患者 进行护理 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 改善 患者 心绞痛发作的症状 ,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心绞痛发作 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