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配比影响因素,进而分别从容配比计算原则、配比计算边界条件、配比计算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从光伏系统的实际输出功率和度电成本出发,从限功率和经济性角度探索最优容配比方案,为后续光伏电站建设提供良好基础。

  • 标签: 光伏电站 组件 逆变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胃癌根治患者围期血流动力学和手术后肺部感染、功能产生的影响。 方法 将本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行胃癌根治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表格法开展分组,每组25例,A组运用常规全身麻醉,B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 B组肺部感染率低于A组(P<0.05)。 结论 针对胃癌根治患者运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可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胃癌根治术 血流动力学 肺部感染 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套大鼠临床体外灌注(EVLP)系统并评估多种缺血条件下供体外功能。方法24只大鼠心脏停搏后,供或3 h冷缺血(C3 h组,n=6),或1 h热缺血后2 h冷缺血(W1 h组,n=6),或2 h热缺血后1 h冷缺血(W2 h组,n=6)。供均在体外常温灌注并通气3 h,评估顺应性、血管阻力、氧合指数等生理功能。各组差异采用2-way ANOVO分析,Dunnett’s法分析时间因素或Sidak’s法分析不同保存条件。EVLP后定量毛细血管周围水肿、组织和肺泡灌洗液中生物损伤标志物含量。各组差异采用1-way ANOVO及Tukey’s(正态分布数据)或Kruskal-Walllis(非正态分布数据)矫正。结果3 h EVLP后,W2 h组顺应性低于C3 h组[(0.31±0.11) ml/cmH2O比(0.80±0.08) ml/cmH2O,F=0.656,P<0.01]。W2 h组间质水肿,水增加[(6.288±4.060) g,F=5.636,P<0.01],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30.78±11.79) mg/ml,F=6.290,P<0.01]和乳酸脱氢酶(6.07±1.05,F=22.67,P<0.01),3-硝基络氨酸[(16.26±2.61) nmol/ml,F=7.457,P<0.01]水平高于C3 h组。结论本常温EVLP模型可对供进行体外功能和损伤生物标记物的定量分析,反映不同程度的热缺血损伤。

  • 标签: 体外肺灌注 肺缺血损伤 模型,动物
  • 作者: 王小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11-09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年 第6卷 第3期
  • 机构:长江航运总医院,湖北 武汉430000
  • 简介:目的:分析在慢阻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对改善功能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入住我院治疗慢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功能差异。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3.66±4.36)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1.82±0.64)L、用力肺活量(FEV1/FVC)为(67.53±4.45)%,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具有更好的改善患者功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慢阻肺;优质护理;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医学实验目的为分析慢阻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对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出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在本院就诊的慢阻患者,共计1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舒适护理和以往的常规护理,实验完全结束后,采用专业数据表,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功能康复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经实验数据比对可知,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的功能远高于常规护理(P<0.05),成果更显著。结论:舒适护理在慢阻患者的恢复过程中,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功能,增强了医患间的互动,患者的心理状况也由此变好,恢复速度比以往更加迅速,故而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方面。

  • 标签: 慢阻肺 舒适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康复对慢阻患者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诊收治的58例慢阻患者为探究主体,按照随机抽签法划分为2组,分别为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9例,参照组患者的实施的诊疗措施为传统的药物治疗,为治疗组患者提供的诊疗方按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模式的诊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提升以及功能改善均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肺康复 慢阻肺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重建联合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在先天性气道畸形(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CPAM)儿童段切除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对28例患儿在术前根据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在中行吲哚菁绿荧光染色。28例患儿的年龄范围为5个月至2.5岁,中位年龄为1.2岁;男18例,女10例,男∶女=1.8∶1。根据三维重建结果制定手术规划,确定段切除范围,确定结扎支气管、动静脉的水平和顺序。中采用"联合降维"解剖法对段动静脉进行解剖。结果对28例患儿中行吲哚菁绿荧光染色,吲哚菁绿按0.25 mg/kg静脉注射。其中,82.14%(23/28)为有效染色,17.86%(5/28)为无效染色;术后2例出现组织漏气,均保守治疗后自行愈合。术后3个月常规行CT检查,所有患儿均无病灶残留发生。结论CT三维重建联合吲哚菁绿荧光染色及良好的手术规划可提高儿童CPAM手术的准确率及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实时指导意义。

  • 标签: 儿童 先天性肺气道畸形 肺段切除术 三维重建 吲哚菁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在双孔胸腔镜解剖性段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行双孔胸腔镜解剖性段切除患者76例,根据患者术前是否行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分为未重建组(35例)和重建组(41例)。未重建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60.63±9.80)岁;重建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61.02±10.05)岁。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胸液引流量、并发症、病理报告等。结果与未重建组比较,重建组手术时间缩短[(136.22±22.22)min比(155.86±21.34)min]、中出血量减少[(97.39±22.34)ml比(116.54±23.69)ml]、术后胸液引流量减少[(789.15±135.45)ml比(875.00±150.4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能实现精准段切除,减少手术操作时间、中出血量和术后胸液引流量,适用于胸腔镜解剖性段切除患者。

  • 标签: 双孔胸腔镜 三维重建 肺段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麻诱导期不同FiO2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100例,年龄30~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5):A组、B组、C组和D组FiO2分别为40%、60%、80%和100%。于入室建立心电监护后即刻(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腹即刻(T2)、气腹30 min(T3)、气管拔管前即刻(T4)和气管拔管后15 min(T5)时,应用电阻抗断层成像仪记录腹侧(ROIⅠ)、中腹侧(ROIⅡ)、中背侧(ROIⅢ)及背侧(ROIⅣ)通气情况,计算阻抗比值,记录无通气期安全时间;分别于T0~2和T5时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和PaCO2,计算氧合指数(OI);记录术后3 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D组比较,A组、B组和C组T1,2时ROIⅠ和ROIⅡ通气增加,ROIⅢ和ROIⅣ通气减少,阻抗比值增加,A组和B组T1时PaO2和OI降低,无通气安全时间延长,C组T1时PaO2降低,OI升高(P<0.05),无通气安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期给予80%FiO2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功能影响最小。

  • 标签: 麻醉,全身 呼吸功能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膈肌电刺激及围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94例肺癌拟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康复训练,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膈肌电刺激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功能、6 min步行试验、心肺运动试验以及呼吸运动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FEV1与FVC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FEV1、FVC指标分别为(2.32±0.31)L、(2.83±0.18)L,均高于对照组(2.17±0.26)L、(2.69±0.15)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FEV1/FVC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运动耐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6MWT、AT、W max、VO2 max分别为(518.72±19.28)m、(10.79±1.52)ml/min、(87.92±6.23)W、(18.93±4.25)ml/(min·kg),均高于对照组(507.54±17.14)m、(9.82±1.41)ml/min、(80.62±5.31)W、(16.91±3.82)ml/(min·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围康复训练及膈肌电刺激,有助于改善功能,促进术后呼吸及运动功能的恢复,为有效的呼吸训练方案。

  • 标签: 肺癌 膈肌电刺激 肺康复训练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在胸腔镜肺叶切除病人术后护理中关于相关系统护理的有效运用。方法:我院选取2020年 8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中25 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护理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分别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两组分别拥有12例参与患者和13例参与患者。针对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组别得到的实际治疗护理效果均存在不同,可发现实验对照组参与患者所得到的实际治疗护理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得到的实际治疗护理效果,且上述差异均具有重要统计学事实意义(p

  • 标签: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护理效果 肺功能 系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原因及预防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应急总医院肿瘤内科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134例患者临床资料。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诊断效率及其与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长径、穿刺体位及针道深度等的相关性,同时对并发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并发症出现的注意事项。结果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确诊率为90.30%;并发症可见气胸及肺出血,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穿刺病灶长径分为<1.5 cm、1.5~5.0 cm及>5.0 cm共3组,确诊率分别为69.2%、93.9%及87.0%,3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8,P=0.042)。气胸与病灶长径及针道深度相关(χ2=6.051、8.502,P=0.048、0.014)。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率高,安全性有保障,通过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中操作及术后监测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CT引导 肺部占位 诊断效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行胸腔镜结节切除治疗患者施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康复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双号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胸腔镜结节切除结节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病例组,各32例,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病例组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应激反应。结果:病例组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参照组更短,且护理后NE、Cor水平更低(P<0.05)。结论:行胸腔镜结节切除治疗患者施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促进病情康复,减轻不良应激,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 康复效果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单孔与双孔胸腔镜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科室2018年月至2020年月收治的6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单孔手术组36例和双孔手术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任何不良安全事件。单孔组的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双孔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VAS评分(2.6±1.2)分,明显低于双孔组的(4.1±1.0)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月,两组均未见复发。结论 单孔/双孔胸腔镜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相同,但单孔手术能够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及术后初期的疼痛程度,更有优势。

  • 标签: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单孔 双孔 自发性气胸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细胞(CRS)+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结直肠癌腹膜癌(CRC P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CRS+HIPEC综合诊治的CRC PC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 rank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90例CRC PC患者接受CRS+HIPEC治疗,年龄13~81岁,中位年龄53岁,男51例,女39例。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1.9个月(95% CI为15.7~28.1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8.6%、21.1%和5.5%。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8/90),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2%(2/9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0)、原发肿瘤部位(P=0.020)、术前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P<0.001)、腹膜癌指数(P<0.001)、肿瘤细胞灭程度(P<0.001)、腹水量(P=0.012)、术后辅助化疗周期(P<0.001)与总生存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25水平(P=0.033)、肿瘤细胞灭完全(P=0.014)、术后辅助化疗周期数(P=0.002)为总生存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CRS+HIPEC可延长部分CRC PC患者的生存时间,严格患者筛选和彻底的CRS是该治疗策略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腹膜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细胞(CRS)+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结直肠癌腹膜癌(CRC P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CRS+HIPEC综合诊治的CRC PC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 rank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90例CRC PC患者接受CRS+HIPEC治疗,年龄13~81岁,中位年龄53岁,男51例,女39例。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1.9个月(95% CI为15.7~28.1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8.6%、21.1%和5.5%。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8/90),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2%(2/9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0)、原发肿瘤部位(P=0.020)、术前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P<0.001)、腹膜癌指数(P<0.001)、肿瘤细胞灭程度(P<0.001)、腹水量(P=0.012)、术后辅助化疗周期(P<0.001)与总生存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25水平(P=0.033)、肿瘤细胞灭完全(P=0.014)、术后辅助化疗周期数(P=0.002)为总生存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CRS+HIPEC可延长部分CRC PC患者的生存时间,严格患者筛选和彻底的CRS是该治疗策略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腹膜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绒毛膜三羊膜囊(monochorionic triamniotic, MCTA)三胎的妊娠结局及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的23例MCTA三胎病例,均于早孕期在本院产前检查,根据孕妇是否接受胎分为选择性胎组(随机减去一胎保留双胎,8例)及期待妊娠组(15例)。比较组间年龄、妊娠终止孕周及妊娠结局的差异。选择性胎组再根据胎方式分为早孕期负压抽吸胎组(3例)及中孕期射频消融胎组(5例),比较组间妊娠结局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期待妊娠组与选择性胎组比较:妊娠终止孕周[(31.7±4.1)与(28.8±8.8)周]、32周后早产率(9/15与4/8)、至少二孩存活率(12/15与4/8)、至少一孩存活率(13/15与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期待妊娠组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于孕19周行胎儿镜手术,33周+2胎膜早破,行剖宫产分娩三胎;孕17周发生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1例,拒绝胎,孕33周一胎儿胎心消失存活一孩(另一胎为无心畸胎)。(2)不同减胎方式亚组妊娠结局比较:早孕期负压抽吸胎组与中孕期射频消融胎组平均妊娠终止孕周[(28.5±7.6)与(28.9±10.4)周,t=1.145,P>0.05]以及至少一孩存活率(2/3与3/5)、至少二孩存活率(2/3与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值均>0.05)。均未出现胎术后感染和胎膜渗漏。结论对于MCTA三胎妊娠,选择性胎与期待妊娠相比母胎结局基本无差异。

  • 标签: 妊娠,三胎 妊娠减少,多胎 妊娠结局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