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41名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其职业、暴露过程、暴露物品、处理、追踪等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护士48.8%,医生36.6%,医疗废物收集人员14.6%;发生针刺伤85.36%,手术刀割伤9.7%,玻璃伤4.87%。所有职业暴露者均作妥善处理,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医务人员的HIV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和技能。方法针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淡薄提出防护对策并实施。结果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增强,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未发生HIV职业暴露。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培训教育,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程序,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与方案,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规范医疗废物,可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HIV 职业防护 技能
  • 简介:摘 要: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要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通过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进行提升,可以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受工作环境以及医院管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本文通过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医院管理工作的优化提升。

  • 标签: 医务人员 满意度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医务人员的心理创伤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36例,将其纳入为观察组,在其发生不良事件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选取同时间段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36例,纳入为对照组,在其发生不良事件后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医务人员情况。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精神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推荐。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心理干预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伤害的原因与对策。方法:调查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200名临床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等级制度分析各科室人员职业伤害情况、职业伤害暴露源情况及职业伤害的发生环节。结果:200名临床医护人员发生伤害人数为36名(占比18%),且发生伤害科室包括9个,职业涉及护士、医生、工勤人员;职业伤害暴露源为穿刺针刺伤的人数较多;职业伤害的发生环节主要在操作后用物整理中。结论:临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伤害发生率较高,需要提升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意识,落实职业安全教育,并采取正确的方式处理利器,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伤害发生率。

  • 标签: 临床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伤害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对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整合认知的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我市各级别医院的1600名医务人员进行匿名的调查问卷。结果:其中67.4%(1078/1600)的人员认为医院防保部门可以顺应现今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的整合内容,48.3%(773/1600)的人员认为当前医院与疾控中心的合作关系良好,发现52.0%(832/1600)的人员已经建立危机管理系统,59.7%(909/1600)的人员比较认可危机管理系统的指挥系统,认为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结论:我市的医务人员在危机管理方面仍存在薄弱的环节,建议加强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的整合认知培训工作,促进一体化卫生信息系统的构建,提升我市各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

  • 标签: 医务人员 公共卫生 临床医学 整合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探究和分析如何强化门诊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的综合干预模式,将院感事件发生率降低到最低。方法 于2021年5月到2022年1月选取我院门诊医务工作人员218名为研究对象,选取常规管理模式和综合干预模式两种研究方法,将218名门诊医务工作人员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9名,观察组109名,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防控模式,观察组在常规防控模式基础上施加综合干预模式。重点对比两组门诊医务工作人员的院感预防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手卫生的执行与落实情况、手卫生样本合格率、院感染发生率四大基础指标,并依照科学合理的样本数据收集方法,对4个参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所有的门诊医务人员经过综合干预模式的应用后,在院感防护专项技能、基本知识、操作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等方面对比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门诊医务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看,手卫生知晓率等项目上,观察组(94.49%)由于对照组(80.73%),手卫生的执行与落实情况性观察组(81.65%)>对照组(71.56%);洗手的正确性中,观察组(95.41%)>对照组(92.66%);洗手合格率方面,观察组洗手合格门诊医务人员占104名,对照组占95名,洗手合格率观察组95.41%>对照组87.16%,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两组的院感发生率方面,干预后观察组的院感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组门诊医务工作人员通过常规院感管理方法加上综合干预模式的应用后,院感发生率,门诊医务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的执行与落实情况、手卫生样本合格率、院感染发生率四大基础指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干预模式在院感预防管理中具有积极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门诊医务人员 院感防控 综合干预 模式 应用
  • 简介: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对各项工作质量、人员综合素质等都有一定影响。受医疗改革因素影响,部分医院忽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重视经济效益,人员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影响整体工作质量,严重的还会对医院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此,需引起医院重视,尤其在医疗改革背景下,更需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力度,帮助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明确自身工作职责与义务,为医院健康发展发挥作用,从而为大众提供良好的服务。

  • 标签: 医疗改革 医务人员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自评症状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SCL-90)和压力测试量表(心理压力对照表),对某综合医院450名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压力测量,并与常模数据作对比。结果:医务人员在 SCL-90问卷中,有7项因素比常模数据高,显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国内平均值。在心理压力测量中,显示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较大,多与工作有关,且医务人员心理调节能力的不足,是影响其生活和工作质量的主要原因。结论:有关单位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认识,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以保障其身心健康。

  • 标签: 综合医院 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研究
  • 简介:目的为了解某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机使用及其表面带菌状况,探讨手机使用行为和带菌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4—6月对某市24所市级医院中111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及手机表面采样。结果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11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00%。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2.00±9.03)岁,以女性和护士为主。调查对象中95.50%使用触屏手机,24.32%的医务人员诊疗时有使用手机的现象,65.77%的医务人员每天手机使用时间>2h,93.69%对手机进行过清洁消毒。98.20%医务人员认为手机表面存在病原微生物。共采集111份手机表面样本,合格率80.18%,污染率95.50%,平均菌落数为2.90CFU/cm2,最大细菌含量为111.60CFU/cm2。44份手机样本表面共检出18种55株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年龄、性别、职业是手机使用行为和对手机认知态度的影响因素。性别、职业、手机使用持续时间的手机表面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性别、职业、手机使用持续时间、是否使用手机壳/套的手机表面细菌染菌量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机表面存在的潜在致病菌可能会通过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使用手机的行为引发医院感染。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机 污染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玉溪市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随机问卷的方法对市县两级10所综合医院63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结核病相关知识总正确率为85.1%,38.1%的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全部回答正确;学历、职称越高的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31~50岁年龄组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30岁及以下和51~60岁者;结论玉溪市应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及措施的全面普及与更新,低职称青年医务人员及年龄大的医务人员是结核病防治知识学习和提高的重点。

  • 标签: 结核病 防治知识 医疗机构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管理,以提高职业防护能力。方法对2007年3月发生的一起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和血清学追踪监测。结果此次事件中共36名医务人员发生H1V职业暴露,经完整皮肤暴露率为72.22%(26人),损伤性暴露率25.00%(9人),黏膜暴露率2.78%(1人)。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规范要求实施急救处理者仅1人(2.78%)。所有职业暴露人员经临床追踪12个月,全部HIV血清学监测阴性。结论医务人员是HOV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该院职业防护管理工作存在重大隐患,必须加强培训和教育。

  • 标签: 艾滋病 HIV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
  • 简介:目的了解天津市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防控应急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天津市18个区县抽样调查27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水平为77.7%。鼠疫流行病学及预防掌握率明显偏低。蚤是鼠疫传播媒介掌握率较高(88.3%);但蜱、螨是鼠疫传播媒介掌握率很低,只有21.6%和16.7%。鼠疫媒介传播途径掌握率高(89.4%),接触和空气传播途径掌握率较低,分别为40.9%和48.1%。鼠疫可以通过疫苗预防掌握率很低(38.6%)。腺鼠疫、肺鼠疫诊断标准掌握率较高,分别为76.9%和77.7%,但实验室检测中2次采集血清,F1抗体4倍以上增长的掌握率较低。鼠疫治疗首选链霉素掌握率65.2%。鼠疫"三不三报"知晓掌握率分别为84.1%和8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在业务科室和受教育程度对基层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医务人员鼠疫防控知晓水平的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和所在业务科室。天津基层医务人员应加强鼠疫流行病学及预防的健康教育。

  • 标签: 鼠疫 知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产生原因,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发生的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120例,分析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相关信息,比较使用干预措施前后的效果。结果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部位主要为手部(91.23%),暴露环节主要为手术缝合(54.39%);职业医生发生率最高,工作时间越短越发生率越高,乙型肝炎病毒为73.68%,干预后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分泌科住院病人中糖尿病易并发肺结核,提出有效的防范职业暴露措施。方法35名医务人员进行共计1200人次住院病人的诊疗及护理,为期3年的临床观察、统计,对新入院病人及早发现肺结核疑似病例,及时完善各相关辅助检查,为诊疗提供依据。医务人员工作中加强标准预防,每年常规健康体检。结果住院1周内发现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人24人次,其中胸X线摄片和或肺部CT提示肺结核24例,痰菌阳性21人次,反复痰找结核菌3次未发现3例。35名医务人员未发生显性肺结核感染,隐性结核杆菌感染2人。结论内分泌科医务人员有肺结核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多方面提升意识,有效防范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肺结核 职业暴露 防范 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职业暴露发生的特点,针对薄弱环节制定防控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140例次职业暴露的类型、原因以及暴露源、处置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暴露者中护士居多,占40.72%;其中暴露类型以锐器伤为主,占84.29%。发生暴露的主要原因在于操作者本人未能执行标准操作流程,暴露源病原体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最多见(41.45%),暴露者能正确处置者占94.29%。结论了解职业暴露特点和薄弱环节的管理,有利于制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措施。

  • 标签: 职业暴露 锐器伤 血源性传播疾病 职业防护 随访
  • 简介: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手足口病(HFMD)知识知晓率,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地理位置及发病情况抽取安徽省10个县,随机选取30个乡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现场调查基层医务人员HFMD知识知晓率。结果医务人员HFMD知识知晓率为85.04%,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HFMD知识知晓率高于村卫生室医务人员(χ2=33.198,P〈0.01),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务人员HFMD知识知晓率高于无资格证人员(χ2=20.874,P〈0.01),文化程度高的医务人员HFMD知识知晓率高于文化程度低医务人员(χ2趋势=22.832,P〈0.01);知识知晓率最低的项目为HFMD重症的早期识别症状,仅17.07%的人知道持续发热不退、呕吐、肢体抖动是HFMD重症早期易识别的症状。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存在HFMD知识知晓不平衡现象,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知识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HFMD知识的总体知晓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基层医务人员 知识知晓率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的态度和控烟能力干预效果,为制定医务人员参与控烟工作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询问和自填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区4所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干预组实施一系列控烟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干预组医务人员在院内随意吸烟的现象较干预前下降了18.8%,在劝导病人戒烟和为吸烟者制定戒烟计划方面分别比基线高出14.9%和25.8%,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烟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较干预前和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的控烟干预是可行的,以医务人员为切入点进行控烟健康教育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能力。

  • 标签: 医务人员 控烟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的影响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手卫生情况开展专项管理,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全院各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实施后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96.44%,与实施前82.35%相比,手卫生执行率得到显著提升(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明显改善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医务人员 手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避免措施,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防控,降低血源性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二甲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发生的63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数据,对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业、暴露源种类等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中护士发生率最高,占50.8%,医生占17.5%;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年龄小于25岁的占66.7%;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占53.9%;职业暴露源前三位分别是乙型肝炎、不明暴露源、梅毒螺旋体,分别占60.3%、11.1%、9.5%;其中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方式,占92.1%;暴露部位以手部为主,占90.5%。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发生于临床低年资护士、以锐器伤高发,主要以手部暴露为主,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培训,提高规范操作的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