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移位骨折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跟骨关节移位骨折患者中选出1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撬拨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足功能评分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术后6个月的Maryland足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与对照组的2.22%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固定在治疗跟骨关节移位骨折中是可行的,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但应用时应注意术后的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骨折愈合时间 并发症
  • 简介:2009年5月24日上午.山东大学腔镜微创外科研究所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经阴道镜胆囊切除术。1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2年前查体时发现胆囊息肉,近期偶感上腹部不适,于兖矿集团总医院就诊,查体发现息肉增大直径超过1cm,患者要求手术治疗。12年前该患者曾行下腹部输尿管结石取出术,因其瘢痕体质,经多学科专家多次讨论斟酌,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及要求,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自然腔道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早期、延迟肠营养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 2017年 5月 -2019年 5月在我院行肠营养的 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例,并按方法的不同分组, A组( n=40)接受延迟肠营养, B组( n=42)接受早期肠营养,对两组的治疗成效进行比较。结果 : B组患者血清 CRP水平较 A组降低更显著,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与住院天数较 A组缩短更显著, P均<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肠营养可加速清除机体炎症,促进患者恢复,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延迟肠营养,值得推荐。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延迟肠内营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对跟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撬拨与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收集跟骨骨折患者86例为对象,分为撬拨组和切开组各43例,对手术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撬拨组患者手术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切开组,术中出血量撬拨组明显少于切开组。Maryland评分撬拨组明显高于切开组,且撬拨组治疗优良率为90.07%明显高于切开组的67.44%(p

  • 标签: 跟骨骨折 撬拨复位 切开复位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进行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时,选择不同手术方案,分析其临床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收集96例脑出血病患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采用常规开颅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微创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D、IL-6、CRP均有所下降,但是实验组治疗后DD、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出血患者时,采用神经镜下颅血肿微创清除术(微创手术)相较于常规开颅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临床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这意味着微创手术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有望为脑出血患者提供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出血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 ] 目的:对颌面骨折使用坚固固定小型和微型钛板版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2015年 11月至 2017年 11月我院对 144例颌面骨折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 72例,对照组使用复位及颌间弹性牵引外固定,研究组使用坚固固定术小型和微型钛板固定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是 97.22%,对照组的有效率是 80.56%,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研究组的优良率是 100%,对照组的优良率是 86.11%,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是( 61.7±20.8) d,对照组是( 83.1±28.4) d,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是 30.56%,研究组是 13.8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坚固固定小型和微型钛板固定手术对颌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后遗症几率低,临床中能够推广使用。    [关键词 ] 颌面骨折;坚固固定术;钛板固定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位动静脉瘘重建术在血液透析患者瘘鼻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瘘闭塞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行常规手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行原位动静脉瘘重建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瘘恢复情况和患者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年瘘通畅率和血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Scr、BUN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原位动静脉瘘重建术可有效解除血液透析患者瘘闭塞症状,且手术操作简便、费用低,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重建术 内瘘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固定、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对内踝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踝骨折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总结了切开复位固定、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对内踝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踝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骨折患者选择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踝骨折者。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 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内踝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及并研究对鼻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应用不同鼻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都是在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鼻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共30例,以计算机表法实现各组处理。试验组(n=15例)选择鼻镜联合改良柯-陆术式肿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n=15)进行单纯鼻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病情的复发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病情的复发率40.00%,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鼻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护理中应用鼻镜联合改良柯-陆术式肿瘤切除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降低患者病症的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病痛。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48例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切开复位固定组22例(A组),其中男13例,女9例,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固定26例(B组),其中男15例,女11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个月),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评价手术效果,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系统评定骨折复位满意程度,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的功能,x线评价骨折愈合效果。结果48例均获随访,切口长度A组(15.3±2.4)cm,B组(9.7±1.9)cm,住院时间A组(18.3±1.5)d,B组(11.8±2.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2,P,〈0.05;t2=3.34,P1〈0.05),术后6个月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A组优良率83.5%,B组94.9%,术后1年Rasmussen评分A组优良率82.7%,B组9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骨折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而且关节镜能早期发现和处理半月板及交叉韧带的损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手段。

  • 标签: 胫骨骨折 关节镜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颅感染患者静脉滴注联合鞘注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疗效、安全性及最佳给药剂量、给药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科60例开颅术后并发颅感染患者资料。观察组30例静脉滴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0.8g每12小时一次,对照组30例静脉滴注万古霉素(稳可信)1.0g每12小时一次,两组均同时联合三代头孢或美罗培南。结果: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8例,进步3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6例,进步4例,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颅感染患者采用静脉滴注联合鞘注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进行治疗,相比于静脉滴注联合鞘注射万古霉素(稳可信),其在改善脑脊液中WBC、Pro、GLu、CL-及外周血液中WBC指标方面,达到同等疗效。

  • 标签: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颅内感染,脑脊液,腰大池引流,鞘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颅压监测引导下进行的神经镜辅助血肿清除手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潜在效益。方法:选取了自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某医疗机构接诊的100例急性脑出血病例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患者或家属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意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含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则应用颅压监测辅助下的神经镜技术进行血肿精准清除。过程中详细记录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效果,包括总体疗效、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窗尺寸以及手术时长。此外,通过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术后7天及14天时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了评估,并追踪记录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比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窗大小以及手术时间上均体现出更优的微创性,数值均少于对照组(P<0.05)。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和2周时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意味着神经功能恢复更好(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呈现下降趋势,但统计学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颅压监测辅助下的神经镜血肿清除手术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展现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影响较小,并且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并发症风险较低,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与预后。

  • 标签: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颅内压监测 脑出血
  • 简介:摘要进修培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进修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对医院临床医疗队伍的建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要尽量从多角度把握进修的特点,并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促进进修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化开展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培养工作基本情况,对逐步提高进修培养质量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进修生 人才培养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