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胡松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仁寿县禾加中心卫生院四川眉山620581)【中图分类号】R19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94-02急腹症,指发病急、症状剧烈、必须尽快治疗的腹部疾病。现如今,急腹症在普外科中十分常见,而针对其治疗大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下面我们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要点进行简单科普,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对病情及手术有所了解。1急腹症判断的知识点通常来说,整个腹部任何部位的疾病都会引起急腹症,包括胃穿孔、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等等。为了帮助患者在急腹症情况下能够尽早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急腹症。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疼痛部位以及疼痛发作时间:以急腹症中常见的阑尾炎为例,刚开始上腹部疼痛,然后疼痛感逐渐向脐部移动。腹痛症状出现6~8小时后,疼痛也会转移且集中于右下腹,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患者在刚开始发病时便呈现下腹疼痛。1.2疼痛的性质(1)是持续性的还是阵发性的?一般来说阵发性的疼痛是指中间有段时间会缓解,持续性的疼痛就是一直都很疼。随着病情加重,阵发性疼痛还有可能转变为持续性疼痛。(2)是压痛还是反跳痛?压痛的出现是指对应位置的脏器出现炎症,最常见的为阑尾炎和胆囊炎,若麦氏点处呈现压痛,则为阑尾病变的标志;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当突然抬手时腹膜被牵拉引起疼痛。比如阑尾炎会累及腹膜壁层,既有压痛也会有反跳痛。1.3是否有呕吐?呕吐物的性状如何?急腹症的胃肠道梗阻等症状都会引起呕吐,患者应该如何向医生描述呕吐症状呢?具体应该包括呕吐量的多少、颜色以及呕吐物类型等。1.4是否有腹泻?排泄物的性状?感染会引起腹泻,中毒会引起腹泻。排泄物性状的描述跟呕吐物差不多,包括颜色、固液态等等。若排便情况有异常也应向医生提出,因为没有排便和排气是肠道梗阻的重要体征。1.5是否有发热或者血象增高?这些也是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的指标,例如阑尾炎患者有时血象会增高。1.6是否有过妇产科病史?患者若为女性,且疼痛发生在中下腹部,那么妇产科病史也是帮助诊断的一大要素。关于月经是否准时、月经量等都是医生有可能提问的。2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要点2.1术前检查(1)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伴随轻度腹胀症状的肠梗阻等腹部疾病;当患者在无创性检查中仍未能确诊时,也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禁忌症: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07~2011年,我们在136例患者行腹腔阑尾切除术(LA)中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 标签: 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例3侧隐睾单纯行腹腔检查(30%),4侧睾丸因精索短而行第一期Fowler-Stephens术,  摘 要 通过对7例10侧术前触不到睾丸的隐睾患者行腹腔检查及相应的治疗

  • 标签: 中的应用 腹腔镜隐睾 隐睾中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6年间我院3587例腹腔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3587例,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58min,术中出血15~500ml,平均20ml,本组病人全部治愈。中转开腹,6例,中转开腹率0.17%术后胆漏2例,无内脏损伤,无大血管损伤。结论腹腔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适应证掌握得当,普外科、泌尿科、妇科大部分手术可在腹腔下完成。

  • 标签: 腹腔镜 普外科 泌尿科 妇科 中转开腹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28例妇科患者行腹腔手术,均采取气管内插管全麻,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无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可作为妇科腹腔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临床麻醉效果好。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宫外孕腹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腹腔手术,手术后对其进行积极的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过腹腔手术治疗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手术的护理配合较好,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高。讨论对宫外孕患者实施腹腔手术,患者的身体损伤小,患者盆腔内环境干扰小,手术后患者再次妊娠率较高,再次发生宫外孕率低,因此腹腔手术是治疗宫外孕的首选方法。在实施腹腔手术后,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恢复起到及时良好的作用。

  • 标签: 宫外孕 腹腔镜手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胆囊切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10年7月到2014年3月腹腔胆囊切除的421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21例中,1例脐部切口出现感染,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及肠道准备,术后积极观察,及时指导是患者早日康复的优质护理。

  • 标签: 胆囊切除 腹腔镜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子宫肌瘤挖出术的可行性及注意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1997年施行的16例腹腔下子宫肌瘤挖出术的手求情况。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地完成,挖出肌瘤17个,无术时及术后并发症。患者平均年龄38岁,平均手术时间115.75min,平均住院天数3.56天。结论:对经选择的病例,腹虚境下子宫肌瘤挖出术安全可行,该手术的困难点是缝合子宫切口和快速取出标本,有妊娠要求的患者是相对禁忌证。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囊切除术(LC)的护理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LC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结果100例LC及2例中转开腹手术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痊愈出院。结论对LC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治疗儿童腹股沟直疝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腹腔下诊断为腹股沟直疝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月龄为52个月,范围为20~144个月;术前均诊断为斜疝,术中经腹腔证实为直疝;其中6例既往因误诊为腹股沟斜疝而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再次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此次手术经腹腔探查证实为腹股沟直疝;右12侧,左6侧,其中3例为双侧;3例pantalon疝,1例疝囊底部有脂肪瘤。选取经腹腔下直疝疝环口结扎+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修补术的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果6例患儿中,2例既往因误诊腹股沟斜疝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再次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此次手术证实为腹股沟直疝;2例为单纯腹股沟直疝;1例为pantalon疝,同时行斜疝内环结扎及直疝疝环结扎并以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对1例疝囊底部的脂肪瘤同时予以切除,然后修补疝环缺损并以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所有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2~60个月无复发,也无血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治疗儿童腹股沟直疝避免了对腹股沟区的解剖,操作简便、耗时短、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作为儿童直疝治疗的标准术式。

  • 标签: 疝,腹股沟 腹腔镜 直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腹腔疝手术的麻醉方法和效果。方法:2022年2月到2022年5月,以80例小儿腹腔疝手术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实施喉罩麻醉。结果:入院时两组舒张压、心率比较无差异(P>0.05),插管/戴喉罩时、插管/戴喉罩10min时、创建气腹时、释放气腹时、拔除导管时观察组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腹腔疝手术中实施喉罩麻醉,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腹腔镜疝手术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舒张压 心率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袁晓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6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最后将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益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腹腔直肠癌根治术已在临床上受到广泛认可。在术中对于手术层面的识别非常的重要,正确的层次识别有利于间隙的游离、盆腔自主神经的保护,其对于手术成功与否以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术中需注意直肠系膜与神经前筋膜之间游离,紧贴直肠系膜游离间隙保证直肠系膜的完整,以及实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 作者: 宋国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7期
  • 机构:电视腹腔镜为腹部外科微创手术设备,1987年由法国医师首次采用电视腹腔镜切除胆囊获得成功,国内从1991年起开展该项技术。我院自从2005年引进腹腔镜至2008年共施行胆囊切除术9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该患者为膈疝伴不全性结肠梗阻,术中发现膈疝缺损靠近脾脏下极的后方,采用腹腔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进行治疗。手术有三个关键点:(1)补片修补之前先用缝合的方法关闭膈疝缺损,即“加强修补(Augmentation)”代替“桥接修补(bridging)”。(2)切断脾膈韧带,游离部分结肠脾曲,使补片能够充分覆盖缺损的后方。(3)严禁用疝钉来固定覆盖在膈肌上的补片,本例患者使用的是医用胶固定。

  • 标签: 横膈 腹腔镜检查
  • 简介: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复发率高。目前为止,外科切除术仍是首选治疗,但总体切除率只有30%左右。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患者合并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储备不足。近年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肝肿瘤以其微创、安全、疗效可靠而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腹腔下射频消融(1aparoscopicradiofrequencyablation,LRFA)又融合了射频与腹腔的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肝癌病人的肝脏储备能力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微创手术方法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 标签: 射频消融治疗 肝癌病人 腹腔镜 微创手术方法 肝炎后肝硬化 外科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5月-2008.10月收治,手术800余例临床资料。结果腹腔下完成手术791例,中转开腹39例,平均手术时间52分钟,平均住院4d,结果,腹腔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小。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