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态史兴起,为我们认识历史和研究历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与路径。心态史研究,可以使我们研究过程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层次研究,获得更加接近于历史时代和事实研究结果。在心态史视野,资本主义西欧兴起与发展繁荣根本性前提是,12—18世纪西欧发生了一场社会心态革命。这场革命为资本主义实际存在构建了一种新“爱恨秩序”,规定了资本主义生活价值优先或后置规则(伦理),规定“资本主义人”世界观和世界认知结构与内涵,为资本主义提供了道德上合法与行动上可行

  • 标签: 心态史 西欧 资本主义兴起 道德合法性 行动可行性
  • 简介:当代管理理论多样纷呈,但真正对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哲学审视成果并不多见。丹麦管理哲学家科克比管理哲学理论提出了彻底规范视角,认为超越于普通社会规范之外“绝对”或“第四者”是领导或管理实践最高尺度,现代社会中,领导者除了需要具备智慧、节制、勇敢、正义四种主要美德之外,还需要形成深思明辨、热情愉悦、耐力、预见力、直觉力、助力等六种具体美德。科克比理论开拓了管理哲学研究视野,具有重要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彻底规范性 管理 领导 第四者 美德
  • 简介: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是平均主义源头,而是“平”思想起点。“”乃均衡、公平之意,其实质是人人“各得其分”,而非人人“份额相等”。“平”思想合理性在于认识适度等差是社会有序且充满活力必要保证,其缺陷在于以宗法血缘、政治强权而不是以素质能力为标准来区分等差。先秦儒家“平”思想合理因素可以为当下中国社会公平机制构建提供可资借鉴传统资源。

  • 标签: 儒家 各得其分 均平 和谐
  • 简介:2013年5月19日,全国首届省级以上儒学团体负责人联席会议杭州隆重召开,本次联席会议由浙江省儒学学会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共同发起,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地区28家儒学团体70多名儒学团体负责人参加会议。经过充分讨论,与会同仁一致认为,当代中国儒学正处在走向复兴关键历史时期,儒学事业内部,就儒学理论基本特征、儒学团体一般功能、儒学研究和普及方向等重大议题达成一系列共识,已是当务之急。故此,与会同仁向全国各儒学团体以及所有儒学研究、爱好与践行者发出如下倡议:

  • 标签: 中国儒学 联席会 省级 倡议书 儒学研究 港澳地区
  • 简介:10月8~12日夏威夷大学召开,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和东西方中心共同举办。本次会议是“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2013年7月韩国成立)成立后首次会议。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4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商讨经由儒学思想和价值影响与塑造世界文化新秩序建立可能

  • 标签: 世界文化 儒学价值 文化秩序 国际学术会议 夏威夷大学 文化研究
  • 简介:晏婴以极忠尽谏闻名,而其劝谏主要内容便是要齐君效法古之贤君爱民、重民,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本文以为据,描述晏婴谏诤形象和高超进谏艺术与技巧.

  • 标签: 《晏子春秋》 晏婴 谏诤形象 民本思想
  • 简介:唐宋时期大理是南诏、大理国等六个王朝和政权五百多年京畿之地,是11世纪世界十四座大城市之一和亚洲文化十字路口古都。自汉代传人云南洱海地区易学对南诏、大理国政治思想、宗教教育、建筑规划、城市布局、艺术创作等皆产生了极其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本文通过作者对南诏、大理国都城系统研究,从王都选址、整体规划布局及建筑格式与风格等方面来论述易学运用对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王朝都城建设和规划影响。

  • 标签: 南诏 都城 易学 运用
  • 简介:孝道儒家伦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如何解释儒家对"孝"这一品质道德期许是厘清儒家伦理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孔子看来,只有出自道德情感和正确感受道德行为才是道德。安乐哲和罗思文先生采用儒家角色伦理诠释《论语》"孝","孝"视为家族、社会角色,并由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仅仅运用角色伦理说明儒家孝道,不仅会束缚人情感和道德能力,而且会面临绑架道德风险。从德性伦理学视阈阐述"孝"道德力和规范力,能更加准确诠释儒家孝道合理内核,显现儒家伦理思想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孔子 德性 道德情感 角色伦理
  • 简介:《鬼谷子》包含着丰富语言学思想,它用阴阳哲学观来解释语言现象,以动态视角来看待语言,把语言交际看作一个双向循环信息传递过程。它重视口语规律探索,关注语言技巧运用,基于语音、语义、语法等表达手段之上,形成了系统修辞学理论体系。它注重交际过程控制,强调交际效果实现,阐释了包括语境在内一系列语用因素。应当珍惜和吸收其中有价值观点和理论,为当代汉语研究服务。

  • 标签: 《鬼谷子》 语言学 信息 表达手段 语用因素
  • 简介:现在我想在下面的论述中表明,即使一般价值先天(Wertapriori)以内,形式东西也绝不会与先天东西相等同,在这里存在着先天本质关系基本种类.但我在此并不想把所有包含在这些基本种类东西都加以阐释.这种做法意味着展开这门实证伦理学本身,而这里并没有这样意图.

  • 标签: 先天 实证 做法 伦理学 关系 质料
  • 简介:《周易》《既济》《未济》考释黄玉顺《既济》、《未济》两卦,古来颇多歧解。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对《周易》古经文献成分尚没有一个合乎实际分析。笔者近年研究结果,《周易》经文构成有“述”有“作”:所“述”是引文,是作《易》者引用古代文献;所“作...

  • 标签: 《周易》 《周易正义》 周易本义 六十四卦 《诗经》 “祭”
  • 简介:先秦儒家思想“权”,其理论旨趣在于探讨主体伦理、政治活动自由及其实现方式。就“权”内涵而言,乃是主体对社会规范变通甚至违背,其依据在于道,道开放使“权”成为可能。就“权”目标而言。先秦儒家主张“时中”;就“权”方式而言,先秦儒家主张“时行”。“权”作为价值创造活动自由,是通过人格境界提升途径来实现。对先秦儒家思想“权”进行辨析厘定,有助于我们把握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一些重要环节,也有助于我们从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汲取智慧。为我们构建现代伦理学、政治哲学思想体系积聚传统文化资源。值得注意是,先秦儒家把行权当否标准内在化。又有可能导致规范意识缺失。

  • 标签: 时中 时行 先秦儒家
  • 简介:牟宗三易学研究为是从易学中发见与解析中国哲学、中国思想,旨在抉发中国玄学与道德哲学,而不是作一种历史研究.他从哲学上为《周易》解释提供了一个逻辑符号沦模型,为中国古典思想现代诠释作出了首开先河有益尝试,他对易学“实在论价值论”或“超越内在”价值论诠释,与康德、维特根斯坦关于道德世界“超越外在论”不同;他对易之道德世界分析与解释也是极其形式化逻辑。在这些分析与解释,《周易》“逻辑世界”或“符号世界”变成了语义价值世界,或者说,作为“数理物理”世界《周易》变成了价值论道德世界。无论是叙述方式,或内容阐释与解析上,牟氏这项研究都是十分新颖,为国内所未有。但是,牟氏易学研究只是他学思开端起步,相对于他逻辑研究来说,易学研究构成了他哲学思想发展进路前逻辑起点,而非逻辑起点,具有形式象征意义。

  • 标签: 牟宗三 前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 数理逻辑方法论 实在论的知识论 实在论的价值论
  • 简介:“唯子不报”是《仪礼·丧服》很少见郑注直接纠正传注释,本文认为围绕传注分歧争论并不涉及礼学根本原则,其背后真正问题包括三个层面——大夫尊降旁亲、大夫之子压降旁亲、大夫命妇不降而报大夫之子。整篇文章论证逻辑是:经文举大夫之子而包大夫,大夫、大夫之子皆不降其旁亲为大夫命妇者,但原则不同,大夫因尊同而不降。大夫之子因压于父尊而不降。大夫命妇不降大夫之子,是报服而非本服。此外,本文还整理了《丧服》中所有涉及报服经和传,对报服经典定义“旁尊报卑之服”提出了一点不同看法。

  • 标签: 仪礼 丧服 唯子不报 尊降 压降 报服
  • 简介:《管子》“宙合”是本体概念陈红兵《管子·宙合》篇言:"天地,万物之橐;宙合,有(通又)橐天地。"橐,指无底长布袋。""天地,万物之橐"有两层含义:一是万物生于天地;二是天地是开放,生化万物功能无限。《宙合》另一段言:"天(通育)养,无计...

  • 标签: 《管子》四篇 本体概念 天地万物 郭沫若 圣人之道 《易传》
  • 简介:《公羊》《谷梁》二传本是同源,但在后来公羊氏“展转授受”后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两种不同意义解说和系统传承.《公羊传》时代交替与齐风齐韵影响,解说风格明显呈现出了齐、鲁观念交汇与新、旧思想掺杂地域与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尊王”“尊周”等级思想、仁政爱民理想情怀、“讥变古”与崇权变情感纠结,以及浓厚血亲“复仇”观和夷夏新民族观.这些思想观念既继承了鲁国《春秋》原典精神,更凸显出社会转型齐学气象.

  • 标签: 《公羊传》 齐学 气象
  • 简介:现代国家宪政分权建构,立法、行政、司法横向分权与中央地方纵向分权,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宪政纵向分权既需要在政治层面上进行。也需要在行政层面上落实。对于中国而盲,解决好中央与地方关系。必须坐实宪政纵横双向分权,做到三个避免,注意三个关键问题,把握三个行为边界。

  • 标签: 宪政 分权 中央地方关系
  • 简介:  评述朱熹太极范畴并不是简单问题.哲学史上认为朱熹形上学是从宇宙发生论到本体论转变,而太极是这一转变核心概念.这种看法大体无差.但笔者认为朱熹太极概念中有几种含义可作详细分疏.关于太极,朱熹在他文章或者与学生之间谈话中所述内容中有种种不同之处,甚至互相矛盾,令人迷惑不解.《朱子语类》说到“太极”处,共有334次.

  • 标签: “太极” 哲学史 朱熹 《朱子语类》 本体论 形上学
  • 简介:经世思潮晚清兴起积极意义自不待言,但不能爱屋及乌,忽视其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张之洞从“经世致用”“中体西用”文化观发展变化后认为,经世思想具有双重,既蕴含着走向近代化可能,有利于西学中国传播;又承纳着卫护封建道统本然,严守“中学为体”,成为中国近代化障碍。

  • 标签: 经世致用 中体西用 近代化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