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8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盲选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应用效果。结果腔组与开腹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缘及近切缘长度、1年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组在手术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方面则腔组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手术和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手术相比较,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手术疗效更好,能够有效减少肿瘤复发。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胃切除术 剖腹术 疗效比较研究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观察腹腔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腹腔组(腹腔胃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组(开服胃癌根治术)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1年无瘤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远处转移率。结果腹腔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胃癌手术治疗中,使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来我院进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的76例。研究分组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对照组行常规开放胃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比较不同资料方式下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与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来看,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t=10.75/10.15/8.44/16.29)。结论:在胃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进行干预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可予以推荐使用。

  • 标签: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胃癌 手术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治疗的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实验组实施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远端胃癌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的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进展期远端胃癌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完全腹腔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完全腹腔远端胃癌根治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可推广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65岁;(2)术前病理结果诊断为胃恶性肿瘤;(3)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评分0~1分:(4)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5)术前肿瘤临床分期为Ⅰ~Ⅲ期;(6)手术方式为完全腹腔或腔辅助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7)消化道重建方式为uncut Roux-en-Y或Billroth-Ⅱ+Braun手术。排除新辅助治疗、中转开腹、有其他重要器官严重合并症以及病例资料不完整者。根据上述标准,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129例行腹腔胃癌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完全腹腔组与腹腔辅助组。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情况;(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运用1∶1倾向评分匹配(PSM)后,两组各有40例入选,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腹腔辅助组相比,完全腹腔组手术主切口长度更短[(4.1±1.0)cm比(8.5±2.8)cm,t=9.375,P<0.001],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更早[4.0(3.0,4.8)d比5.0(4.0,6.0)d,Z=2.167,P=0.030],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6.0(6.0,7.0)d比7.0(6.0,8.0)d,Z=2.323,P=0.020],但术后第1天和第2天疼痛评分更高,分别为[2.5(1.0,3.0)分比1.5(1.0,2.0)分,Z=1.980,P=0.048]和[2.0(1.0,3.0)分比1.0(1.0,2.0)分,Z=2.334,P=0.020]。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以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粪时间、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术后总住院时间和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最大径、肿瘤病理类型、淋巴结清扫总数目和淋巴结阳性总数目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完全腹腔组与腹腔辅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15.0%(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99)。结论与腹腔辅助技术相比,老年远端胃癌患者行完全腹腔根治手术具有切口更小、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更早以及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的优势,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老年 安全性比较研究 腹腔镜手术,完全 手术,腹腔镜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胃癌患者行腹腔根治术和开腹根治术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该组接受腹腔根治术,对照组(40例),该组接受开腹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大小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镇痛药物使用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流质饮食时间、胃肠减压停止时间、腹腔引流停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胃癌治疗时采用腹腔根治术可达到与开腹根治术相似的根治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普及。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根治术 开腹根治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于黄冈市罗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清除淋巴结数目)、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药使用次数)、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肺部感染、创口感染、肠梗阻、吻合口漏或残端漏、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清除淋巴结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76.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36.0%(P〈0.05)。结论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腹腔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患者预后更好,且并发症少。

  • 标签: 胃肿瘤 老年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开腹胃癌根治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胃癌患者行腹腔根治术和开腹根治术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该组接受腹腔根治术,对照组(40例),该组接受开腹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大小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镇痛药物使用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流质饮食时间、胃肠减压停止时间、腹腔引流停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胃癌治疗时采用腹腔根治术可达到与开腹根治术相似的根治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普及。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根治术 开腹根治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总结腹腔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得出结论熟练掌握腹腔相关设备器械功能,熟悉手术操作步骤,手术中护士、麻醉医师、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手术配合
  • 简介:胃癌根治联合受累脏器切除可缓解一些局部晚期胃癌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甚至可以达到治愈。腹腔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有经验的中心逐渐尝试胃癌根治联合被侵脏器切除术。常见的联合脏器切除包括联合脾脏切除、胆囊切除、胰体尾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肝切除和子宫双附件切除等。由于技术难度较大、学习曲线较长,开展的中心和病例数较少,其安全性、可行性和远期效果缺乏高级别的证据支持,需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去验证。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胃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胃癌手术出现并发症的12例患者,并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处理,观察处理结果并给出初步的预防并发症措施。结果;12例患者中2例为腹腔出血,3例为十二指肠残端漏,4例为吻合并发症,3例为肠梗阻,经过积极的对应处理后均治愈。结论腹腔胃癌手术并发症较多,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处理,在行手术时注意操作,尽量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 肠梗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全胃切除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21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以胃癌为诊断的患者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10例,其中1组以腹腔权威切除手术为研究组,另1组以常规开腹手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术后胃肠道恢复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无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的治疗中,以腹腔全胃切除手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术后胃肠道恢复及住院时间,效果理想。

  • 标签: 腹腔镜 全胃切除手术 胃癌 围手术期 临床效果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腹腔胃癌外科在我国发展20余载,历经20世纪90年代的探索起步阶段、21世纪初的学习积累阶段、21世纪10年代的成熟推广阶段直至当下的规范创新阶段。中国腹腔胃癌手术从无到有,由少及多,由多而广。手术技术不断成熟突破并逐渐规范形成共识,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收获,学术交流日渐活跃并受到国际重视。未来,更有望在肿瘤特异性的腹腔导航手术系统、智能化的机器人胃癌手术平台、内外科融合下的早期胃癌保功能手术以及腹膜转移的腹腔综合治疗等方面,获得新的进展与突破。笔者通过回顾中国腹腔胃癌外科的发展历程,向历史深处汲取灵感,传承创新,展望未来,致敬前辈。

  • 标签: 腹腔镜 微创外科 胃外科 创新
  • 简介:腹腔技术在胃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仍在不断发展,尤其在胃癌根治性手术中的应用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管是技术的质量和手术的数量上都发展迅速。除了微创的优越性,外科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集中在腹腔胃癌根治性手术的技术可行性和肿瘤根治的安全性上,涉及此项技术的并发症讨论不多。因此本文结合文献论述腹腔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的有关问题。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胃癌根治 术后并发症 预防 根治性手术 胃肠肿瘤
  • 简介:摘要近年来腹腔胃癌根治术逐渐成为非晚期胃癌的主要手术方式,随之而来的并发症逐渐被认识。术后胰瘘作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达5.3%~11.8%,高于开腹手术。这可能与腹腔操作的局限性及术中胰腺钝性损伤密切相关。术前腹部CT中P-A长度和UP-CA角度、体质量指数、术后3 d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术后胰瘘发生率呈正相关。一种带有温度感控功能的超声刀及胰液渗出可视化系统有助于预防术后胰瘘,然而机器人手术和术前使用生长抑素不能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在胰腺上淋巴结清扫时需要进行方法改进,如"左侧入路""胰腺中间入路"等,"T"形纱布或组织悬吊装置可减少对胰腺的损伤,胰腺创面喷洒"生物胶"可减少胰液渗出。术后需要保持引流管通畅,若出现胰瘘,采用双套管冲洗+生长抑素持续微泵进行处理。笔者主要探讨腹腔胃癌根治术的术后胰瘘原因及围手术期相关预防策略,望能给术后胰瘘的诊治提供一些线索。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 术后胰瘘 预防
  • 简介:背景:单一的手术、放疗、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疗效均欠佳,近年来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MDT)越来越受重视。目的:探讨术前FOLFOX、XELOX化疗方案联合腹腔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2月一2013年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FOLFOX或XELOX化疗方案联合腹腔胃癌D2根治术,对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54例患者纳入研究,FOLFOX组29例,XELOX组25例。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3例,疾病稳定(sD)15例,疾病进展(PD)9例,总有效率(RR)为55.6%(30/54),FOLFOX、XELOX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腹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FOLFOX组(P〈0.05),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FOLFOX组(P〈0.05)。45例患者经腹腔切除肿瘤,9例患者行腹腔探查术,未切除肿瘤,FOLFOX、XELOX组间手术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LFOX、XELOX组术后病理分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前FOLFOX、XELOX方案联合腹腔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相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腹腔镜 胃肿瘤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下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近端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近端早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腹腔下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平均进食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