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维生素D(VD)除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健康外还发挥多种生理作用。这需要与遍布全身各器官系统的VD受体结合后才能完成,因而又被认为是一种激素。近来有关VD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其中流行病学调查备受关注,近期报道我国各年龄组人群VD缺乏极为惊人,北方地区孕妇及新生儿几乎100%缺乏,南方也有40%~90%;儿童VD缺乏在北方30%~70%,南方10%~40%;中老年人VD缺乏北方80%~90%,南方50%~80%。纠正VD缺乏应多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多吃鱼、蛋、奶及VD强化食物;补充VD等。VD补充不仅是儿童,中年人特别是老人也要补充,VD的安全系数很高,其中毒剂量是一般推荐量的20倍以上。

  • 标签: 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30例正常非孕育龄妇女、60例正常孕妇及3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D-二聚体水平随孕周上升而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正常妊娠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妊高征患者尤为明显。

  • 标签: D-二聚体 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生素D(以下简称VD)缺乏性佝偻病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56例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VD缺乏性佝偻病的婴幼儿X线摄片资料。结果VD缺乏性佝偻病X线摄片显示尺骨干骺端凹凸不平201例,占78.5%;尺骨临时钙化带变薄246例,占96.1%;桡骨骨骺出现98例,占38.3%,第3、4、5掌骨头骨密度减低,边缘模糊220例,占85.9%;同时有胸片资料40例患儿上胸部肋骨前端膨大且其膨大端骨密度减低者36例,占90%。结论V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在患者手腕部以及胸部骨的病变最为明显,以骺板增厚、骨皮质疏松、干骺端骨小梁稀疏等为主要鉴别点,X线检查是诊断VD缺乏性佝偻病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 标签: 维生素D缺乏 佝偻病 X线检查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检测3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8例正常对照血清样本血清ACE的活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病例与正常对照研究表明,正常对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ACE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ACE活性与精神分裂症不存在相关性。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精神分裂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的含量对于肺栓塞(PE)疾病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0例及对照组45例非PE的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含量。结果40例PE患者中,DD水平(1.6±1.2)mg/L,DD\阳性率水平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DD含量(0.35±0.18)mg/lDD阳性率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DD)含量的检测对于临床肺栓塞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D-二聚体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0-3岁小儿早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因素,并进行积极干预。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的0-3岁的小儿50例进行血生化检查,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检查后将诊断为佝偻病的小儿作为治疗组,非佝偻病小儿作为预防组,所有小儿随访1年。结果经诊断39例小儿确诊为佝偻病,患病率为78%,治疗组通过治疗干预后,患病人数下降至12人,与干预前下降了69.23%,在初期、激期干预前后两期的表现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3岁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发期,应尽早筛查,并积极进行干预,降低其发病率。

  • 标签: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和LACT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就诊的268例脑梗死患者及3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体检者血清D-二聚体和LACT水平。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D-二聚体和LA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治疗前血清D-二聚体和LAC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结论脑梗死患者的LACT与Hs-CRP的水平联合检测,可作为肌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判断血凝状态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脑梗死 D-二聚体 乳酸
  • 简介:目的:探讨128排CT的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治价值,特别对急诊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指导意义,评价3D—CTA检查手段的优势和不足。方法: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_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使用3D-CTA和3D-DSA进行影像学诊断,结果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术中所见为参照,对比两者所提供的颅内动脉瘤的多方面资料。本组对于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13例,均采用3D-CTA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决定直接手术或进一步行3D—DSA检查。术后均复查3D—CTA。结果:共发现14个动脉瘤。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923%、100%。结论:术前3D—CTA在估计动脉瘤大小及形态方面与术中所见结果相似。3D—CTA清晰显示了动脉瘤的自身形态和周边的关系。3D—CTA是诊治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快捷、安全、操作简便的方法,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CT血管造影 手术夹闭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在武进第一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施行远端进展期胃癌手术的46例患者。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胃癌开腹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的实验组23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例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D2根治术 远端进展期胃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定量检测对急性肺栓塞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随即选取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45例健康对照组人员通过德国Nephstar特定蛋白分析仪对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检测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肺栓塞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01),正常对照组与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有效区分临床体征不典型急性肺栓塞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此,D-二聚体定量检测快速、无创的特点更适合于急诊检测,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D-二聚体 急性肺栓塞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对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同期收入的正常孕晚期孕妇和合并有妊娠高血疾病的孕晚期孕妇各10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TT、PT、APTT、FIB)水平有无差异。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TT、PT、APTT的水平(14.0±2.8、11.5±2.2、27.5±5.6)均低于对照组(16.1±2.9、12.7±2.8、32.1±6.9),D-二聚体、FIB的水平(1.9±0.6、4.8±1.3)均高于对照组(1.2±0.3、3.6±1.0),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能反应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系统的状态和功能,能辅助并指导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降低妊娠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D-二聚体 凝血四项 妊娠高血压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及血脂联合检测对孕妇血液高凝状态的评价价值。方法按照孕周不同将80例孕妇分为妊娠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选取同期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门诊体检的20例健康未婚未孕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女性FIB、D-D、PAgT及血脂水平检测结果。结果妊娠早期组孕妇D-D、PAgT、TC和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期组和晚期组孕妇FIB、D-D、PAgT、TC和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中期组和晚期组孕妇FIB、D-D、PAgT、TC和TG水平均明显高于妊娠早期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妊娠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晚期组孕妇D-D水平明显高于妊娠中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蛋白原、D-D及血脂联合检测能够准确判断孕妇血液高凝状态,并及时发现血栓形成,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脂 血液高凝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术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12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68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59例采用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大小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术后恢复较快,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9%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73%(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胃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 开腹胃癌切除术 对比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行裂隙灯眼底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FIA),将142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74例,单纯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68例,正常对照组62例。对上述三组人员血浆FIB、D-D和血清VEGF三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42例糖尿病患者FIB、D-D、VEGF三项指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0.01)。DR组FIB、D-D、VEGF三项指标水平均高于无DR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IB、D-D、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及血管内皮增生和通透性增加等病理变化,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大活络丸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SymmetryShieldTMRP18(5μm3.9×150mm),柱温30℃,流动相乙腈-水(1684),检测波长320nm,流速1.0mL?min-1。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04~0.20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加样回收率96.84%,RSD为1.3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较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控制大活络丸制剂的质量。

  • 标签: 大活络丸 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beta -D-葡萄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住院分娩期间发生DIC者47例作为DIC组,其余153例为高危组。另选健康临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动态监测D-二聚体含量、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采用对照研究分析各指标演变特点。结果D-二聚体含量:DIC组〉高危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IC组FIB、血小板计数呈进行性下降趋势,APTT先缩短后延长,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产科DIC的诊断指标,敏感性高,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联合测定能提高早期产科DIC诊断的准确性。对高危患者的D-二聚体进行动态监测能及早发现产科DIC。

  • 标签: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产科 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