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预防下肢静脉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100例于我院行盆腔手术的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的发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肢静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护理中,有助于预防下肢静脉的形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 盆腔手术 围术期 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护理安全管理在预防肝胆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静脉(DVT)的作用展开分析。方法纳入80例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肝胆手术患者为对象,采用量化DVT风险评估系统来对所有患者的DVT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进行处理,对患者的腿围、血管超声以及血D—二聚体(D-D)进行监测,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围术期均未出现DVT,其舒适满意率为88.75%,治疗依从率为85%,患者在治疗前后下肢腿围膝下10cm与膝上10cm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手术患者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静脉,其安全性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肝胆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64例,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予以治疗。一段时间后统计两组患者下肢静脉的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对照组下肢静脉发生率为18.8%,观察组发生率为3.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下肢静脉的发生率,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干预 预防 老年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术后下肢静脉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指出检测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21例妇科盆腔术后发生下肢静脉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21例未出现下肢静脉的妇科盆腔术后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T、APTT、TT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FIB、D-dim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中FIB、D-dimer指标可作为妇科盆腔术后下肢静脉实验室检查重要指标,能够对合并下肢静脉患者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 标签: 妇科盆腔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手术静脉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下肢手术后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静脉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严重创伤或骨折者、高龄者、肿瘤者是静脉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结论下肢手术后静脉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严重创伤或骨折、高龄、肿瘤等密切相关,尽早采取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护预防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肢手术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预防下肢骨折后静脉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下肢骨折手术84例,年龄30-76岁,分成疏血通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各42例。疏血通组于术后第一天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低分子肝素钙组于受伤后24小时起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4天。两组患者术前、术毕、术后3天监测凝血功能变化,术后14天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观察DVT的发生率。结果疏血通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在手术后凝血四项均在正常范围,且均呈现相对非高凝状态,说明疏血通及低分子肝素钙均能改善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的高凝状态,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但低分子肝素钙可增加术中与术后手术部位出血量。术后14天,疏血通组DVT发生率低于低分子肝素钙组7.1%(3例)比14.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且不增加手术部位出血量。

  • 标签: 疏血通注射液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utar静脉形成风险评估表在预防静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静脉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静脉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静脉评估表能有效预测发生静脉的高危人群,从而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降低静脉的发生率。

  • 标签: Autar量表 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对其术后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效果。方法对68例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采取优质护理,通过术前健康教育、Autar静脉形成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表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等措施,预防下肢静脉的形成。结果68例患者无1例发生下肢静脉形成。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减少腹部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静脉的形成。

  • 标签: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腹部术后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手术后患者下肢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骨科和妇科手术患者96例.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2—3天内检查做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血栓形成、范围、回声强度、累积部位、活动度、血管压缩性、血流充盈情况.结果手术后下肢静脉早期的检出率22.9%(22/96),其中小腿肌间静脉占16.7%(16/96),严重的静脉(股静脉至腘静脉或胫后静脉、1例累积髂外静脉)占3.1%(3/96),有活动度的血栓5例.结论术后患者易发生下肢静脉,尤其是小腿肌间静脉发生率高,下肢静脉是引发肺栓塞的主要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早期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手术后;下肢静脉ClinicalsignificanceofcolorDopplerultrasoundinearlydetectionoflowerextremitydeepvenousthrombosis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valueofcolorDopplerultrasoundinthediagnosisoflowerextremitydeepvenousthrombosisafteroperation.MethodsThestudyobjectwasfromMarch2012toDecember2012inourhospitaldepartmentoforthopedicsandgynecologicalsurgerypatients96cases.ThecolorDopplerultrasoundexaminationwasperformedin1days,2daysafteroperation,andthecolorultrasoundexaminationwasperformedin3days.ResultsPostoperativelowerextremitydeepveinthrombosisearlydetectionrateof22.9%(22/96).Thecalfmuscularvenousthrombosisaccountedfor16.7%(16/96),severedeepvenousthrombosis(sharestheveinandpoplitealveinandposteriortibialvein,1caseaccumulationofexternaliliacvein)3.1%(/),theactivityofthrombosis5cases.ConclusionPostoperativepatientswithdeepvenousthrombosis,especiallyinthelowerleg,theincidenceofdeepvenousthrombosisisthemainfactorofthecauseofpulmonaryembolism,colorDopplerultrasoundisimportKanetyfwororedasrlydetectionofdeepvenousthrombosisoflowerextremity.ColorDopplerultrasoundAftersurgeryLowerextremitydeepvenousthrombosis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9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老年骨折患者静脉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静脉发生情况及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静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能有效预防静脉的发生,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见性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4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运动护理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作用。方法选择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除了给予常规的术后治疗与护理之外,实施系统早期活动护理方案,即术后进行足踝被动或主动运动,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等长收缩运动和深呼吸训练;对照组给予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形成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后下肢静脉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早期活动方案能提高下肢静脉流速度,安全、有效地预防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形成,从而减少痛苦及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早期运动护理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急性下肢静脉形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DVT患者随机(非盲法)分为实验组(n=36)及对照组(n=42)。实验组患者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大腿围差、小腿围差、住院天数、护理差错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的患肢肿胀明显减轻,治疗后大、小腿围差、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1例并发肺动脉栓塞、2例发生穿刺点渗血,对照组1例肺动脉栓塞、2例穿刺点渗血、2例牙龈出血、1例导管移位,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无护理差错发生,对照组中4例患者发生溶栓管连接管滑脱发生出血、导管阻塞(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实验组达(95.50±1.52)分,对照组(92.64±1.9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可以发挥责任护士主体作用,给予DVT患者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责任制整体护理 溶栓
  • 简介:摘要对我院10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总结,提出预防下肢静脉形成(DVT)应从病因出发,通过指导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早期预防性抗凝治疗,对减少DVT发生有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股静脉穿刺术后下肢静脉形成是介入术后较常见并发症之一。下肢静脉(DVT)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发现及治疗,可导致患者下肢发生功能完全或部分伤失而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为了减少介入手术后下肢静脉形成,护士应对患者术前进行风险因素评估,并针对风险因素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可减少下肢静脉的发生

  • 标签: 介入封堵术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指导及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形成的疗效观察。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本院诊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应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后恢复期给予康复指导及训练,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术后药物预防,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前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康复指导及训练能够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形成,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指导及训练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氯吡格雷与依诺肝素预防腰椎术后下肢静脉(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60例择期腰椎手术的DVT高危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A组,n=30)和依诺肝素组(B组,n=30)。分别于术后6h和12h开始口服氯吡格雷和注射依诺肝素;均于患者能下床活动后停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d检测血D-二聚体、PT、APTT的水平。术后记录48h引流量,术后7d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下肢DVT形成和肺栓塞发生。A组术后48h的引流量,术后7d肌肉静脉发生率及D-二聚体、PT、APTT的水平较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无切口周围血肿、消化道出血,硬膜外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氯吡格雷预防腰椎术后下肢DVT形成的效果与依诺肝素相当,且安全有效。

  • 标签: 氯吡格雷 依诺肝素 深静脉血栓 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静脉的预防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的剖宫产病人应用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进行术前评估,对于中度危险以上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对危险因素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下肢静脉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并发下肢静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度危险以上并发下肢静脉的剖宫产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下肢静脉的危险。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剖宫产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