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超应用于乳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乳腺肿瘤患者66例,使用彩超和5-12MHZ高频探头观察肿瘤的特征性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的血管和血流频谱形态、阻力指数,动力学参数等进行分析诊断。结果彩超检查中,良性肿瘤诊出率为87.67%、恶性肿瘤诊出率为80.00%;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11%、86.67%,总诊断符合率为91.23%,相比无显著差异。良性、恶性乳腺肿瘤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彩超观察乳腺肿瘤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和彩色血流频谱形态等对于乳腺肿瘤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是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彩超 乳腺肿瘤 良恶性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对恶性肝脏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7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前所有患者均接受UE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评价UE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良性肿瘤的超声弹性评分为(2.21±0.65)分,显著低于恶性肿瘤的(4.16±0.54)分(P<0.05)。UE对恶性肝脏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1.67%、91.11%、92.31%。结论UE鉴别诊断恶性肝脏肿瘤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肝脏肿瘤 超声弹性成像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超声检查技术在甲状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并与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结果进行比较,统计超声检查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准确率及对病理分型判断准确性。结果55例疑似患者经病理证实32例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共23例,超声明确诊断甲状腺恶性病变28例(87.50%),超声检查的敏感性87.50%(28/32),特异性为86.96%(20/23),准确性为87.27%(48/55);并且超声对甲状腺癌病理分型判断评估准确率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检中多种超声新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有效诊断及鉴别甲状腺恶性结节,并且可初步评估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病理分型,可为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筛查及治疗提供具有价值的指导。

  • 标签: 弹性成像 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鉴别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肿瘤恶性使用彩超来进行诊断的价值开展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了我院11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接受治疗的患者,使用彩超诊断,病理诊断后均确诊,对彩超诊断的包膜,回声,边界,形态,影像等情况进行总结归纳。结果经过诊断后,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是94.5%,乳腺纤维瘤诊断的准确率是84.2%,乳腺增生的诊断准确率是94.4%,乳腺炎和乳腺囊肿的诊断准确率是100%。结论乳腺肿块的恶性诊断使用彩超的准确率比较高,能够有效的分辨出恶性肿块,为临床中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彩超 诊断 乳腺肿块良恶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上颌窦恶性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2例上颌窦肿瘤CT表现结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52例患者均有上颌窦软组织肿块影,CT值为20~40HU,均有局限性或广泛性骨质破坏,CT诊断良性28例,恶性24例。手术病理良性30例,其中慢性上颌窦炎性息肉14例,内翻乳头状瘤5例,上颌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粘液性囊肿3例,上颌窦血管瘤2例,含齿囊肿2例。恶性22例,其中上颌窦癌13例,恶性淋巴瘤4例,内翻乳头瘤恶变2例,上颌窦囊腺癌3例,CT诊断良性漏诊率为6.7%,恶性误诊率为9.1%。结论CT检查对上颌窦肿瘤的定性及其毗邻软组织有否侵犯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上颌窦 肿瘤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CT对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病因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将42例良性脊柱压缩骨折纳入良性组,28例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纳入恶性组。所有患者均行MRI、CT检查,回顾性分析MRI影像学资料。结果良性组椎体形态多为楔形,椎体后缘多成角;恶性组椎体形态多为倒楔形、椎体后缘多为膨隆,椎管软组织结节肿胀与椎弓根破坏均较为显著。MRI联合CT检查外伤性骨折诊断准确率为100.0%,骨质疏松骨折准确率为91.3%;诊断恶性压缩骨折准确率为96.4%。结论联合应用MRI、CT鉴别诊断恶性脊柱压缩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借鉴。

  • 标签: MRI 螺旋CT 脊柱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中采取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59例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最终诊断结果。结果良性肿瘤术前彩超诊断符合率为90.90%(30/33);恶性肿瘤术前彩超诊断符合率为92.30%(24/26)。良性肿瘤结构一般是囊性,边界清晰,无钙化现象,有包膜,内部以强回声为主。恶性肿瘤最大血流速度(0.29±0.04)m/s,良性肿瘤最大血流速度(0.19±0.03)m/s,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升诊断符合率,对于有效、准确的鉴别甲状腺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彩超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elastography,UE)作为超声诊断的最新技术之一,在乳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本文应用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病变的恶性,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价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弹性成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在卵巢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病理确诊的卵巢肿瘤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经MRI确诊良性卵巢肿瘤灵敏度、特异度为95%、98%;对恶性卵巢肿瘤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95%.恶性卵巢肿瘤MRI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实性或囊性肿块,明显强化,良性卵巢肿瘤主要表现为规则囊性肿块,无或轻度强化.良性肿瘤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Ⅱ类曲线,恶性肿瘤大多表现为Ⅰ类曲线,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此外,良性卵巢肿瘤第1分钟强化率明显低于恶性肿瘤患者,达峰时间较恶性肿瘤患者长,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成像技术用于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卵巢肿瘤 良恶性鉴别 MRI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甲状腺结节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检查出甲状腺结节104例,111个结节,先进行无创超声,而后进行超声造影增强扫描,对比不同技术诊断效用,恶性病灶的超声造影指标。结果55个诊断为甲状腺癌,超声造影辅助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无创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不均匀增强率、RT、TTP、MMT时间低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辅助诊断,可提高诊断的效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定性诊断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频超声在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高频超声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差异。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经过高频超声诊断结果显示:良性结节 49例,准确率为 94.23%( 49/52);恶性结节 45例,准确率为 88.89%( 40/45)。甲状腺恶性结节在高频超声检查的边界、内部结构、回声、有无钙化、有无包膜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与恶性组比较,甲状腺结节良性组 Vmax及 R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在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频超声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探讨并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的特点以及超声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 2015年 1月到 2016年 1月接收的甲状腺结节的患者 67例,查阅患者的临床资料,尤其是超声检查的资料,统计超声检查后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结果:观察这 6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图像与报告,我们统计出超声造影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度为 83.58%,二维超声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度为 68.67%。结论 :甲状腺结节有恶性之分,超声检查结果可以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而超声造影技术作为一种准确度和灵敏度都高的新技术运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过程中,能够为早期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向,超声影像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治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的手段。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结节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颅内肿瘤患者,按恶性分成两组,恶性肿瘤组17例,良性肿瘤组2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影像学检查,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病灶常规磁共振成像(MRI)T1WI、T2WI序列信号强度及DTI序列信号强度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两组患者病灶T1WI、T2WI序列上信号强度相比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两组患者病灶DTI序列上信号强度相比存在明显差异(χ2=14.74,P<0.05),统计学有意义。良性肿瘤以低信号、等信号为主,恶性肿瘤以高低混杂信号多见。良性肿瘤组患者的ADC值明显大于恶性肿瘤组(t=3.54,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恶性肿瘤在常规MRI检查时强度无明显差异,缺乏特异性,但DTI检查时恶性肿瘤高低混杂信号增多,ADC值小于良性肿瘤诊断界限,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弥散张量成像(DTI) 磁共振成像(MRI) 弥散加权成像(DWI)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CT检查在肺癌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伴有肺内结节的肺癌患者 35例的 CT图像,观察肺癌肺内结节灶的形态、大小、位置及边缘征象等 CT表现,并以此来分析恶性结节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 35例肺癌患者共 42个结节灶,其中恶性结节 17个,良性结节 25个。 25个良性结节的平均直径为 0.56cm, 17个恶性结节的平均直径为 0.64cm,其中直径≤ 0.5cm的结节有 23个,良性 17个,恶性 6个;直径> 0.5cm的结节有 19个,良性 8个,恶性 11个;直径> 0.5cm的结节较直径≤ 0.5cm的结节发生恶性的可能性大。 25个良性结节中,边缘光整 8个,边缘欠光整 17个; 17个恶性结节中,边缘光整 13个,边缘欠光整 4个。结论:多层螺旋 CT对诊断肺癌恶性结节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T检查 肺癌 肺结节  
  • 简介: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hymidinekinase1,TK1)在恶性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医学中心收治的16—79岁女性乳腺疾病180例,其中乳腺癌112例(乳腺癌组),乳腺纤维腺瘤68例(乳腺纤维腺瘤组)。患者平均年龄47岁,中位年龄43岁。所有对象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TK1水平,并比较其在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血清TK1水平在不同病理特征的患者中的差异。结果乳腺癌患者的TK1水平明显高于纤维腺瘤患者的TK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乳腺癌组中,肿块的大小与TK1的表达无关(P〉0.05);TNM分期较晚的患者血清TK1水平高于TNM分期早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淋巴结分期晚期的患者血清TK1水平高于分期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M1的患者TK1水平高于M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TK1作为一种新型细胞增殖指数标志物,可较为准确地反映人体内肿瘤细胞的增殖水平,可作为一种监测肿瘤增殖程度和鉴别肿瘤恶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胸苷激酶1 乳腺癌 乳腺纤维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TK1 在乳腺良性及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并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 2013 年 3 月 -2017 年 5 月于扬州大学附属 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 女性乳腺疾病共 120 例,其中乳腺纤维腺瘤组( 33 例), 原发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癌患者 87 例,根 据免疫组化结果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 (42 例 )和激素受体阳性组 (45 例 )。所有对象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 TK1 的水平,并比较其在纤维腺瘤、三阴性 乳癌和激素受体阳性乳癌 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 结果: 乳腺纤维瘤组的 TK1 为 (1.14 ±0.25 )pmol/L 、 三阴性乳腺癌组 的TK1 为 (2.14 ±0.43 )pmol/L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组的 TK1 为 (1.73 ±0.35 )pmol/L 。三阴性乳腺癌组 TK1 明显高于乳腺纤维瘤组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05和 P=0.004 <0.05);激素受体阳性组乳癌 TK1 亦高于乳腺纤维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彩超探查甲状腺癌128例,甲状腺腺瘤152例,并对超声图像特征及肿瘤内血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比。结果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腺瘤在超声表现如形态、边界、内部钙化灶及肿瘤内血供情况进行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彩超在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彩超 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