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先利用二维超声成像显示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的有无、形态、分布特点,并用脉冲多普勒测定Vmax、PI、RI等值,将其分为恶性两组,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检出率为100%。恶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89.3%。良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规则,纵横比<1,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恶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边界不清,边缘毛糙、角状及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微钙化灶,CDFI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良性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分别为(12.7±6.4)cm/s、(0.59±0.07)、(1.1±0.2),恶性组则分别为(27.9±7.1)cm/s、(0.80±0.09)、(1.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影像学报告 数据系统鉴别 乳腺肿块良恶性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RI、CT对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脊柱压缩骨折100例156个椎体。外伤性压缩骨折30例48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30例56个椎体;恶性压缩骨折40例52个椎体。MRI和CT分别重点观察了椎体信号或密度、椎体后缘形态、椎弓根及椎旁软组织形态、MRI及CT增强的强化方式。结果恶性压缩骨折较特异性的征象有(1)椎体后缘呈球形凸出;(2)椎弓根膨大呈T2WI高信号;(3)T1WI呈广泛均匀低信号,且不均匀强化;(4)瘤样椎旁软组织肿块,随时间延迟逐渐增大。良性压缩骨折较特异性的征象有(1)椎体后上、下部分向后移位或成角;(2)骨折线下方盘状或带状低信号带;(3)T1WI部分正常骨髓信号保留,呈条带状均匀强化;(4)椎旁软组织块随时间延迟而吸收缩小。结论常规MRI、DWI及ADC值定量测定对恶性脊柱压缩骨折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对良性压缩骨折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二者联合检查,能明显地提高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病因的诊断符合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DWI ADC 脊柱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乳腺肿块通过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60例乳腺肿块患者,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各8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彩超诊断中回声、包膜、边界、形态以及其他影像上的差异。结果在彩超诊断中回声、包膜、边界、血流、形态以及侧方声影等情况上,两组差异显著,p<0.05;与病理结果做对比,彩超诊断准确率上,乳腺癌为91.25%,乳腺纤维瘤为88.1%,乳腺增生为88.46%,乳腺炎为100%,乳腺囊肿为100%。结论彩超对于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较为满意,在恶性的辨别上有显著差异,有利于临床检查诊断的判断。

  • 标签: 乳腺肿块 彩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43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彩超诊断,在手术后将彩超结果与手术病理切片诊断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彩超结果出现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3.02%。结论彩超诊断乳腺肿块恶性中,能够从肿块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等多角度出发,对肿块全面评估,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彩超诊断 乳腺肿块良恶性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特征,总结鉴别恶性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23例肾上腺肿瘤的CT特征。诊断。结果肾上腺腺瘤8个,7个直径小于3cm,5个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嗜铬细胞瘤2个,直径均大于5cm,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转移瘤15个,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较明显。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肾上腺 肿瘤 CT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CDFI)和二维超声及结合临床病理学检查提高乳腺肿块恶性鉴别诊断。方法采用直接接触扫查法。首先观察病灶的二维图像特征,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定肿块内血流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选择流速最高的一束血流脉冲多普勒参数。结果11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实质性肿块,其中良性78例,恶性4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二维声像图及RI值对诊断乳腺肿块恶性有临床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房 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磁共振成像在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的图像特征和鉴别诊断能力进行了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经过病理证实的50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使用卡方对卵巢恶性肿瘤的分布、形态、境界、成分和强化程度等进行检验。结果通过诊断,其中有34例为恶性肿瘤,检测出的肿瘤类型分别为中浆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未分型低分化腺癌、转移瘤、宫内膜样腺癌、卵黄囊瘤和无性细胞瘤,检测出来的病灶共有55个;检测出16例为良性肿瘤,检测出病灶数为17个病灶;磁共振图像表现为实性肿块,边缘清晰可见呈规则状,强度增强物或者是轻微。对比卵巢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分布、形态、境界、成分和强化程度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生物特性不同的影响,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的磁共振呈现表现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对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特征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56例超声发现肝脏肿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观察并分析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超声造影定性准确54例(96.4%)。结论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超声造影 造影剂 肝脏肿瘤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检查在早期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中的重要地位。方法:选取新泰某医院2020年10月一2021年1月接受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并具有病理学结果的病例52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结节病理分化性质,分为良性组30例恶性组22例。结果:超声检查甲状腺恶性结节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87.75% 和88.0%。结论:超声对于甲状腺恶性结节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超声检查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运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1-2023.1收治的68例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检出结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异性为79.41%,但其敏感性高达93.75%,两组无差异,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高(P>0.05)。超声弹性成像的准确率为89.71%。结论:对乳腺肿块患者运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价值较高,准确率较高,患者能较好地实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方针。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良恶性 乳腺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血管恶性肿瘤影像诊断鉴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肝血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临床病理证实为肝血管肿瘤,其中肝血管良性肿瘤为65例,肝血管恶性肿瘤为1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影像诊断,观察影像诊断鉴别效果。结果:经影像诊断后,64例患者诊断为肝血管良性肿瘤,13例诊断为肝血管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检出率为17.50%,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98.46%,肝血管良性肿瘤预测值为96.97%,肝血管恶性肿瘤预测值为92.86%,诊断符合率为96.25%。结论:在肝血管恶性肿瘤诊断中实施影像诊断鉴别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有利于患者尽早治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肝血管良恶性肿瘤 影像诊断 鉴别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肝脏占位恶性应用CT灌注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1-2019.12行CT灌注成像检查的6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对其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分析。结果 恶性病变中阳性诊断率为87.50%;良性病变中阳性诊断率为7.143%,恶性病变诊断存在差异,P<0.05。结论 肝脏占位恶性诊断中应用CT灌注成像效果确切,能够明确诊断出恶性肿瘤例数,值得推广。

  • 标签: 灌注成像 肝脏占位 良恶性肿瘤 诊断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恶性肺结节疾病的不同CT影像诊断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回顾性选择我们医院在2020年3月-2022年3月接诊的肺结节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120例病人全部接受CT进行检查,在病人接受检查完毕之后,对于恶性肺结节疾病的CT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并且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研究发现,恶性结节的大小为10mm-20mm以及20mm-30mm的病人数量和良性结节病人比较明显升高,恶性结节病人普遍处于纯磨玻璃密度结节、部分实性结节以及实性结节,良性结节病人中主要属于实性结节,恶性结节病人中结节表现为毛刺征和肿瘤血管征,良性结节病人病灶四周存在卫星病灶。结论:临床中通过CT方式对恶性结节进行检查,能够及时观察病人的肺结节病变情况,帮助提高疾病的临床诊断率。

  • 标签: 良恶性肺结节 CT影像特征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说明浅表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的效果,本文回顾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期间,进行乳腺肿块超声检查的患者80例,分析和说明了浅表超声在诊断乳腺肿块恶性方面的准确率。结果显示:浅表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恶性判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浅表超声诊断 乳腺肿块 良恶性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PN)的恶性鉴别方法与随访方案。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间入院诊断的289例SPN患者。分析恶性结节的鉴别方法和随访方案。结果:结节直径>8mm的恶性率更高,实性结节的恶性率为3.11%,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率为39.45%,磨玻璃样结节的恶性率为2.42%,肺上叶位置的恶性结节率更高。恶性结节的钙化特点为偏心样、细小斑点样与泥沙样钙化,其CT增强表现为慢升慢降型。可根据结节直径、影像学资料和结节形态等信息确定随访方案。结论:结节直径、形态、钙化灶、CT增强表现可以作为SPN的鉴别诊断指标,且能够以此拟定随访方案。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良恶性鉴别 随访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彩超用于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的价值研究。方法:在2020年3月~2022年 9月在我院收治的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93例。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切片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判断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上的准确度。并分析彩超检测的结节表现特征,记录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流血管指数(VF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结果: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7.22%;恶性结节的声像学特征如血流情况、钙化、质地、声晕、边界、形态及内部回声与良性结节比较,两者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结节相比,恶性结节的RI、VFI、PSV均较高,EDV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将彩超用于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可提高诊断准确度,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孤立结节强化程度诊断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肺孤立结节强化程度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 良性结节45例,恶性结节55例。结论 肺孤立结节强化程度对恶性具有诊断价值。

  • 标签: 肺孤立结节,强化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超声在乳腺恶性复合性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19例乳腺复合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灶内部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和分布特点,将其分为I、II、III、IV型,计算每一类型恶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采用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声像图特征与恶性的关系。结果共有120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81个(67.5%),恶性结节39个(32.5%),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乳腺复合性囊肿恶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8.2%、35.7%、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单因素分析恶性结节的形态、方位、周围结构扭曲、高回声晕、微钙化、血流分级及阻力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界、后方回声改变、淋巴结肿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回归分析提示周围结构扭曲、高回声晕、微钙化与恶性复合性囊肿有关(P<0.05)。结论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分型有助于恶性复合性囊肿鉴别,从而为临床提供更明确意见。

  • 标签: 超声 乳腺良恶性 复合性囊肿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