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和神经损伤标记物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PN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手术室急诊行体外循环(CPB)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57例,性别不限,年龄35~64岁,体质量58.0~90.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术中以近红外光谱仪(NIRS)连续监测患者双侧rScO2。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0)、麻醉诱导后10 min(T1)、CPB开始即刻(T2)、CPB结束时(T3)、术毕(T4)、转出ICU时(T5)、术后1天(T6)、2天(T7)和3天(T8)抽取中心静脉血并测定血清中神经损伤标志物特异性蛋白100β(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浓度。术后3天随访,评估PND的发生情况,比较PND组和无PND (NPND)组患者术中rScO2值和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浓度的变化,分析PN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术中rScO2和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的相关性。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3例患者因术后接受二次手术、二次气管内插管和ECMO(各1例)被剔除出该研究。术后3天12例(22.2%)发生PND(PND组),42例(77.8%)未发生PND(NPND组)。与NPND组比较,PND组患者CPB中平均动脉压最小值、CPB中rScO2最小值明显降低(P<0.05),CPB中动脉-脑氧饱和度差(da-rScO2)最大值明显升高(P<0.05),CPB中rScO2降低幅度>25%持续时间、CPB中rScO2<0.50持续时间、CPB中rScO2<0.40持续时间、CPB中da-rScO2>0.50持续时间、CPB中da-rScO2>0.40持续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T2~T8时,与NPND组比较,PND组血清学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CPB中rScO2降低幅度>25%持续时间(P=0.033)、CPB过程中rScO2<0.40持续时间(P=0.007)和CPB过程中da-rScO2>0.50持续时间(P=0.001)是发生PND的危险因素。与NPND组比较,PND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ICU滞留、术后住院天数和PND恢复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医疗费用显著增加(P<0.05)。结论CPB过程中rScO2降低幅度>25%持续时间、rScO2<0.40持续时间和da-rScO2>0.50持续时间是CPB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发生PND的危险因素。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的显著升高与PND的发生有关。PND的发生对患者早期临床预后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

  • 标签: 体外循环 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脑氧饱和度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神经损伤标记物 神经系统并发症
  • 简介:摘要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在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对心肺复苏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培训的质量管理及其效果持续性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从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管理现状及不足、培训质量在增强群众学习及救助自信心中的作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质量影响因素及复训时间要求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我国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强调标准化训练、刻意训练、精熟训练、全员训练、知识与技能的长期保持、使用有益工具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等,以期提高公众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使学员真正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从而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助率和生存率,促使人民健康事业持续发展。

  • 标签: 心肺复苏 非医务人员 培训,质量管理 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小腿肌腱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及高频超声检查,后经关节镜检查、手术或随访证实,比较MRI、高频超声及两者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62例患者经手术、关节镜检查确诊为小腿肌腱损伤,肌腱撕裂45例,肌腱炎17例。肌腱完全撕裂MRI主要表现为肌腱连续性中断,T2WI信号增强,撕裂处可见扭曲,断端不规则,呈马尾样改变;肌腱不完全撕裂主要表现为肌腱内部呈线状或局部T2WI高信号,部分可见局部纤维增厚。肌腱撕裂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局部变薄,回声部分中断,内部可见裂隙样低回声,可延伸至肌腱;肌腱炎表现为肌腱增厚,回声多不均匀,可见散在点状或斑块状强回声。MRI诊断小腿肌腱损伤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2%、81.25%、88.46%、94.91%、68.42%,高频超声诊断小腿肌腱损伤分别为88.70%、81.25%、87.18%、94.82%、65.00%;两者联合诊断分别为95.16%、87.5%、93.58%、96.72%、82.35%,各方法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及高频超声对小腿肌腱损伤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两者联合可小幅提高诊断效能,临床上可根据检查情况及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高频超声 肌腱损伤 小腿
  • 简介:摘要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根据数字化模型和牙移动设计方案设计制作的一系列个性化透明矫治器,用于精准移动患者的牙齿。对无托槽隐形矫治的适应证把控和病例的合理诊断设计是治疗成功的前提,而矫治过程中正畸医师对患者的复诊监控更是达到矫治目标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复诊监控方法、内容、问题分析和临床处理几方面入手,对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的复诊监控进行综述,以期为正畸医师在临床上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提供参考。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复诊监控 依从性
  • 简介: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蓬勃发展。虽然该项技术在不断发展,适应证也在逐年放宽,但是完善的生物力学机制尚未建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生物力学效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矫治器材料,牙齿移动方式,附件和牙周组织状况,本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生物力学 牙齿移动
  • 简介:摘要1例运输机飞行员年度空勤疗养体检,头颅MRI检查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见囊状异常信号影,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稍高信号、扩散受限、扩散系数值低,大小约1.2 cm×0.8 cm,边界清楚,所在脑室三角区未见明显扩张。MRI增强扫描,病灶并无强化;脑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排除癫痫的可能性。诊断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脉络丛黄色肉芽肿。航空医学鉴定结论:飞行合格,健康等级:乙类。

  • 标签: 肉芽肿 脉络丛 体格检查 合格鉴定 飞行员
  • 简介:摘要《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22年8月20日在北京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名誉总编辑刘又宁教授代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就任职期间杂志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做了详细的工作总结。瞿介明总编辑代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做工作思路汇报,然后所有编委会专家就期刊发展策略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 女,7月龄,因“面色苍白2 d,茶色尿1 d”于2020年11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经过血液及全外显子基因检测,诊断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入院给予10 d新鲜冰冻血浆无反应,予依库珠单抗治疗1周后溶血缓解,肾功能正常,3个月尿蛋白转阴,连续应用6个月(共9剂),溶血持续缓解,尿蛋白及肾功能持续正常,拟延长给药间歇为3个月(即停药3个月)时出现aHUS复发,重新启动依库珠单抗治疗仍有效。CFH基因变异所致的aHUS,血浆治疗可不敏感,建议有条件尽早给予依库珠单抗治疗,有望是控制溶血和恢复肾功能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湖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暴露未感染(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xposed uninfected,HEU)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母亲的人口学特征、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妊娠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以及儿童的预防性用药、出生体质量、随访期间是否患病等资料。于1、3、6、9、12、18月龄时随访儿童的身长和体质量,评估各随访时间点的生长迟缓率、低体质量率、消瘦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拟合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56名HEU儿童。HEU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低体质量率、消瘦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均在1月龄时最高,分别为11.9%(78/656)、9.1%(60/656)、7.0%(46/656)和21.0%(138/656)。母亲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调整后的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 aOR)=2.30, 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48~3.58]、妊娠期抗病毒治疗为单/双药治疗(aOR=2.38, 95%CI 1.54~3.68),以及儿童出生体质量<2 500 g(aOR=2.66, 95%CI 1.69~4.21)和随访期间患有疾病(aOR=1.73, 95%CI1.10~2.70)是HEU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0);而服用齐多夫定(aOR=0.60, 95%CI 0.38~0.94)、奈韦拉平(aOR=0.31, 95%CI 0.18~0.52)进行预防性治疗均是HEU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均P<0.050)。结论HEU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并且受母亲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抗病毒治疗方案,以及儿童出生体质量、随访期间患有疾病和是否接受预防性治疗等因素影响。

  • 标签: HIV 儿童 营养不良 HIV暴露未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关中地区县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查询住院电子病历和门诊存档病历,采用临床资料分析、电话随访+面对面随访、问卷调查的方式,筛选出2019年1~12月于陕西关中地区8家县级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房颤患者,分析中高危栓塞风险患者的抗凝治疗现况、华法林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长期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心内科医生房颤患者的栓塞风险评估、抗凝药物选择、栓塞风险及抗凝获益宣教情况。结果共纳入房颤患者4 577例,平均年龄(67.9±10.1)岁,其中男性2 793例,女性1 784例,门诊患者1 968例,住院患者2 609例。采用CHA2DS2-VASc评分,门诊抗凝治疗率为14.9%,住院抗凝治疗率为44.9%。华法林抗凝治疗1年依从性良好、一般、较差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4.0%、26.7%、49.3%;NOACs抗凝治疗1年依从性良好、一般、较差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2.7%、25.2%、42.1%。影响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频繁监测凝血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难以保持目标水平、过于担忧出血风险、经济因素、患者对可能面临的卒中风险认识不足、基层医生未告知或强调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论陕西关中地区县级医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率低、依从性差、抗凝治疗不规范、健康宣教不足,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 标签: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血管内治疗已被证明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最佳治疗方案,但其疗效与时间密切相关,因此早期获得能够预测其转归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血细胞能反映炎症反应,成本极低且容易获得。文章阐述了血细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转归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血细胞 血细胞计数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细胞外囊泡(EV)作为细胞与细胞间的通讯载体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展现出了新的应用潜能。最近研究发现,尿液中来源于肾脏的EV水平和特征的变化可反映肾脏疾病。肾损伤时循环中的EV也会发生改变。循环和尿液中肾脏分泌的EV可作为肾损伤的潜在早期生物标志物。来源于修复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的EV则有成为治疗工具的潜质。此外,正在开发研究的工程化改造EV可用于肾脏疾病的特异性治疗。因此,EV有望成为诊断肾脏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工具。

  • 标签: 细胞外囊泡 肾脏疾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与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I-CAD)患者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结局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成组病例分析,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或≥50%,分为MINOCA组和MI-CAD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和住院期间心电图、心肌桥、住院天数、出院带药及院内结局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INOCA的相关因素并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结局的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 048例,年龄62(54,69)岁,女性741例(24.3%),其中MINOCA组165例(5.4%),MI-CAD组2 883例(94.6%)。与MI-CAD患者相比,MINOCA患者较年轻,女性占比较高,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有吸烟史和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心肌梗死史的比例较低,炎性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MHR)较低,肌酐、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肌钙蛋白I、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水平较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心肌桥、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较高;钙离子拮抗剂及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应用率较高(P均<0.05);住院天数及院内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女性、无吸烟史或冠心病史、MHR较低更易发生MINOCA(P均<0.05);MINOCA与发生院内死亡无关(P>0.05),冠心病史、慢性肾衰竭病史、空腹血糖、NLR、D-二聚体较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易发生院内死亡(P均<0.05)。结论与MI-CAD相比,MINOCA患者呈现低龄、女性、无吸烟史或冠心病史、MHR较低的特征,MINOCA常伴发心肌桥及心房颤动。MINCOA患者院内死亡的发生率与MI-CAD患者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心肌梗死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 炎性指标 心肌桥 院内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义马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28 d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108例)及死亡组(28例),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72 h内再次出血、Child-Pugh C级、出血量>500 ml、贫血、中重度腹水、休克指数>1.5、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比例高于生存组(P均<0.05),72 h内再出血(OR=2.21,95%CI 1.44~3.38)、Child-Pugh C级(OR=2.33,95%CI 1.86~2.92)、休克指数>1.5(OR=2.41,95%CI 1.93~2.99)、并发肝性脑病(OR=2.51,95%CI 1.37~4.6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OR=2.44,95%CI 1.61~3.69)是影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72 h内再出血、Child-Pugh分级C级、休克指数>1.5、并发肝性脑病等是影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血小板动态变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纵向观察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血小板动态变化情况,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血小板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分层分析。结果基线招募761例HIV感染者,随访次数≥1次的HIV感染者608例,随访率为80.0%(608/761),6、12和24个月的随访HIV感染者分别为374、555和233例。基线及各次随访的平均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偏高(>300×109/L)的比例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在无明显肝纤维化的HIV感染者中,女性的基线及各次随访的平均血小板计数均高于男性(P<0.05);有肝纤维化的HIV感染者中,基线平均血小板计数女性仍高于男性(P<0.05),但各次随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访血小板计数与女性(β=5.90,95%CI:1.09~10.70,P=0.016)、基线血小板计数(β=0.82,95%CI:0.79~0.86,P<0.001)和随访时间(β=1.76,95%CI:1.52~2.01,P<0.001)呈显著正相关。对同时有12和24个月随访记录的220例HIV感染者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随访血小板计数与女性(β=10.50,95%CI:2.24~18.74,P=0.013)、基线血小板计数(β=0.71,95%CI:0.65~0.77,P<0.001)和随访时间(β=1.60,95%CI:1.20~1.99,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β=-0.42,95%CI:-0.78~-0.06,P=0.021)呈负相关。结论抗病毒治疗后,HIV感染者血小板计数逐渐增加。女性HIV感染者平均血小板计数持续高于男性,应关注HIV感染者血小板计数的性别差异,及时给予干预,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血小板计数 性别 肝纤维化 纵向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不良反应、依从性及治疗有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的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治疗有效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依从率和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有效率,降低其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支气管肺炎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小腿肌腱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及高频超声检查,后经关节镜检查、手术或随访证实,比较MRI、高频超声及两者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62例患者经手术、关节镜检查确诊为小腿肌腱损伤,肌腱撕裂45例,肌腱炎17例。肌腱完全撕裂MRI主要表现为肌腱连续性中断,T2WI信号增强,撕裂处可见扭曲,断端不规则,呈马尾样改变;肌腱不完全撕裂主要表现为肌腱内部呈线状或局部T2WI高信号,部分可见局部纤维增厚。肌腱撕裂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局部变薄,回声部分中断,内部可见裂隙样低回声,可延伸至肌腱;肌腱炎表现为肌腱增厚,回声多不均匀,可见散在点状或斑块状强回声。MRI诊断小腿肌腱损伤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2%、81.25%、88.46%、94.91%、68.42%,高频超声诊断小腿肌腱损伤分别为88.70%、81.25%、87.18%、94.82%、65.00%;两者联合诊断分别为95.16%、87.5%、93.58%、96.72%、82.35%,各方法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及高频超声对小腿肌腱损伤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两者联合可小幅提高诊断效能,临床上可根据检查情况及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高频超声 肌腱损伤 小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0~4岁体格生长特点和规律。方法按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电子病历信息登记系统中的8 496例早产儿横断面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同期随访203 123名足月儿作为对照。早产儿按出生体重分为正常出生体重(NBW)组、低出生体重(LBW)组和极低出生体重(VLBW)组;观察不同组别男、女童48月龄内的体重、身高(长)变化,并构建数值表,分析其生长水平、生长速度和匀称度,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8 496例早产儿中男4 839例、女3 657例,其中VLBW组525例,出生体重(1.28±0.14)kg;LBW组3 862例,出生体重(2.07±0.28)kg;NBW组4 109例,出生体重(2.86±0.35)kg。NBW组2~<3月龄体重[男(5.61±0.96)比(5.64±0.78)kg,女(5.11±0.67)比(5.18±0.71)kg]和8~<10月龄身长[男(70.3±2.4)比(70.6±2.4)cm,女(68.9±2.2)比(68.9±2.4)cm]与足月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BW组24月龄前体格指标随年龄增长与足月差距减小,24月龄后接近足月平均水平,体重相差0.64~0.95 kg,身高相差1.3~1.7 cm;VLBW组48月龄体重、身高仍低于足月平均水平,体重轻2.80~2.86 kg、身高低3.3~4.3 cm。VLBW组2~12月龄体重增长值分别高于LBW、NBW组0.35、0.71 kg;但在0~2月龄、12~48月龄VLBW组体重增长值分别低于LBW、NBW组(0.64、0.76)kg,(1.04、1.49)kg。24~<36月龄时,VLBW组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检出率最高,NBW组低于LBW组(P均<0.01);NBW组超重或肥胖率最高,VLBW组低于LBW组(P<0.01)。结论4岁前,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体格指标达到足月儿平均水平时间不同,有必要对早产儿生长的校正胎龄时间深入研究。正常出生体重早产儿超重肥胖发生率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障碍发生率高,两者都是值得重视的营养不良高危人群。

  • 标签: 婴儿,早产儿 出生体重 体格生长
  • 简介:摘要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在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对心肺复苏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培训的质量管理及其效果持续性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从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管理现状及不足、培训质量在增强群众学习及救助自信心中的作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质量影响因素及复训时间要求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我国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强调标准化训练、刻意训练、精熟训练、全员训练、知识与技能的长期保持、使用有益工具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等,以期提高公众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使学员真正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从而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助率和生存率,促使人民健康事业持续发展。

  • 标签: 心肺复苏 非医务人员 培训,质量管理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