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几种起源说1907年6月1日,在日本东京“本乡座”戏馆里,一批中国留学生组织的春柳社继《茶花女》片断之后,第一次演出了他们自编的大型话剧《黑奴吁天录》。这件事的影响是那样出人意外,以致于当这些二十来岁的青年大都还沉浸在初上舞台的兴奋喜悦之中的时候,日本戏剧界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东京报纸纷纷刊登著名演员和剧评家的文章,盛赞这次演剧“象征着邻国艺坛将来无限之进步”,足以“担当改良清国戏剧界的先导”……。春柳的这次演剧确实掀开了中国话剧史上很有光彩的一页,它以饱满的反抗民族压迫的思想内容和严谨整齐的艺术特色,对国内的话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历来被看作是中国早期话剧(文明戏)的开端。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许多论者虽然承认早期话剧与“五四”以后形成的现代话剧在性质和形式上都有很大区别,但在起源问题上,却异口同声地说:两者都是外来形式。

  • 标签: 早期话剧 文明戏 中国话剧 春柳社 日本新派剧 戏曲形式
  • 简介:中国最早的影片创作,经历了它特有的发展过程,即戏曲片开其斌,纪录片、故事片及其后的道路。1905年。中国电影在北京任庆泰的“丰泰照相馆”迈出了它的第一步,戏曲纪录片《定军山》成为中国电影的开荒之作,以及随后的《青石山》《艳阳楼》、《收关胜》、《金钱豹》等戏曲片的拍制,把电影真正引入到中国。

  • 标签: 中国 电影化 《定军山》 《收关胜》 影片创作 纪录片
  • 简介:对于已经形成了高度程式化体系的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来说,话剧是一种全新的表演方式。话剧在中国产生的背景是晚清中国改革现实的时代要求和西方文化的启发与刺激;从戏剧艺术本体发展的角度看,是中国戏剧文化在新的价值观念引导下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变化的结果,也就是中国戏剧开始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虽然由于缺乏自觉的表演观念和系统的表演技巧,早期话剧有定型刻板、造作过火的演技倾向,但毕竟取得了一定成绩,而且形成了不同风格和流派。这些不同风格的演技,既有对西方写实演技的追求,也有对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传统的吸收,虽未形成真正的现代演剧体系,更不是自觉的民族化,但其自发的对适合现代中国社会及观众的新表演艺术的探索,却对中国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 标签: 早期话剧 表演 观念 实践
  • 简介:编者按:今年是田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逝世30周年纪念。本刊特发田汉戏剧创作研究专辑以期表达我们对田汉先生的尊崇与缅怀。二十世纪中国新开创的戏剧传统并非一个,其中,田汉先生的戏剧创作独树一帜。田汉先生不仅仅属于20世纪,他属于整个历史;田汉不仅仅属于中...

  • 标签: “唯美主义” 艺术观 辛亥革命 早期创作 现实主义 爱情
  • 简介:<正>一、《牡丹亭还魂记》与澳门澳门与戏剧文学的关系,应自明朝的汤显祖起。汤显祖于1598年完成了《牡丹亭还魂记》的写作,在剧中就有提到澳门,例如第六出《怅眺》:(丑)老兄可知?有个钦差识宝中郎苗老先生,到是个知趣人。今秋任满,例于香山屿多宝寺中赛宝。那时一往何如?又第二十一出《谒遇》:

  • 标签: 澳门 戏剧活动 剧本创作 粤方言 话剧 戏剧演出
  • 简介:<正>戏剧艺术的感染力是无限的,关汉卿的年代距今久远,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却超越了时空的阻隔,依旧还被翻改传唱于今日的舞台上。《窦娥冤》通过传奇《金锁记》演为京剧《六月雪》,《拜月亭》直接影响了《幽闺记》,《绯衣梦》和南戏《林招得》也有间接渊源,如今仍演出的《卖水》、《火焰驹》和《血手印》都可以《绯》为源头远祖;《望江亭》、《救风尘》仍不断有改本献演,甚至原本不完整的《诈妮子》都成了当代戏剧工作者灵感的泉源,脍炙人口的《燕燕》一剧仍可视为以关汉卿原作为底的新编本。关汉卿的重要性不仅限于学术界,对于现代的观众而言,关汉卿这三个字依旧是耳熟能详的。在这么多传唱不歇的剧本中,和原作面貌最相近、剧本变动幅度最小的,应该就属《单刀会》了。当关汉卿以诗化的语言歌颂了一段英雄豪情之后,往后的剧作者似乎很难再做什

  • 标签: 关汉卿 单刀 演出形式 直接影响 窦娥冤 血手印
  • 简介:群众文化是社会最基础层面的文化;是最贴近基层人民生活的文化;是最具民俗性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是拥有最多参与者,最具广泛性的文化;同时也是其他艺术赖以发生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可以这样来说,各种艺术的起点和终点都要立足于此。故而,相对一个地域,它具有最直观的窗口意义。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的今天,应当倍加重视群众文化工作。

  • 标签: 群众文化活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当代 群众文化工作 人民生活 中国特色
  • 简介:<正>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为配合戏曲史教学和《牡丹亭》演出活动,学院于十月十四日举行《牡丹亭》研究学术报告会。陈多副教授作了题为“如何理解《牡丹亭》的‘情’”的报告,夏写时老师作了题为“谈谈《牡丹亭》的改编问题”的报告。戏文系、导演系的高年级学生及部分教师参加了报告会。十月十六日本刊又举行了汤显祖研究学术讨论会,就汤显祖的创作道路、《牡丹亭》的改编、如何理解汤显祖有关“情”和“意趣”的理论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会者畅所欲言,对汤显祖研究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各抒己见。许多同志认为以往的汤显祖研究有一定的成绩,应给予实事求是的估价,但总的情况是研究得还很不够,许多重要

  • 标签: 汤显祖 牡丹亭 学术讨论会 我国古代 关键性问题 创作道路
  • 简介:无论是全国一流大学的北大、清华、复旦,还是全国重点大学的川大、重大、中山,亦或是不出名的一些地方院校,都有学生自己的社团组织——剧社,并且多年保持不衰,即使是戏剧处于最低谷时。他们在条件和经费都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排演出了一幕幕大型戏剧、短剧、小品、音乐剧、地方剧等,如《雷雨》、《家》、《马》、《项链》、《捡便宜》、《守株待兔》等。其中有演绎原作的、有改编原作的、也有自编自演的,在校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对此,许

  • 标签: 高校 戏剧小品活动 大学生 剧本创作 编排工作 校园文化
  • 简介:哪怕是盛夏酷暑,室温高达三十七、八度,这儿每晚总是丝竹不断,歌声不绝。就有那么些人,不肯挪几步,坐到国际饭店边去享受那清风的照拂,反而挤在大光明电影院后面的一间小房间里,任汗流浃背,仍高歌不止。演唱内容之丰富,怕哪个地方都不能比。剧种有京剧、越剧、粤剧、曲艺,剧目有《凤还巢》、《苏武牧羊》、《盘夫

  • 标签: 牯岭 文艺活动 国际饭店 盛夏酷暑 苏武牧羊 凤还巢
  • 简介: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共同举办的“舒强从事戏剧活动六十周年座谈会”于1991年12月25日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多功能厅召开。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以及主办单位的负责同志、在京的部分戏剧界人士参加了座谈会。

  • 标签: 戏剧活动 座谈会 中国戏剧家协会 儿童艺术剧院 中央戏剧学院 艺术研究
  • 简介:古风新诗:鲁艺平剧研究团演出小景少小游浪好书画,喜唱西皮和二黄。日寇铁蹄踏国土,惟有共党救危亡。跑到延安朝圣地,饮水延河洗心房。抗战利用旧形式,喜见乐闻历史长。组织派我搞京剧,两千光洋购戏箱。组织招选爱好者,

  • 标签: “推陈出新” 洗心 小景 依字行腔 敢于创造 明词
  • 简介:<正>高宇同志《我国导演学的拓荒人汤显祖》一文(见《戏剧艺术》1979年第一期),对于人们认识汤显祖在戏剧领域内多方面的成就,对于纠正“多少年来一些戏曲理论家们造成一种错误的成见,认为汤显祖不甚懂得曲调的格律,误解他所说的:‘余意所至,正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是很有帮助的。但是高宇同志据此提出:汤显祖是我国戏曲导演学的拓荒人,及其剧作腔调原为宜黄腔,笔者认为还是值得商榷的。兹提出看法如下:

  • 标签: 汤显祖 宜黄腔 海盐腔 牡丹亭 昆山腔 戏曲导演学
  • 简介:上海卢湾区的京剧爱好者特别多。全区的数百位票友,经常活跃于全市各个票房、社区、公园。“长青京剧团”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票房之一。

  • 标签: 票友活动 京剧团 艺术协会 上海 卢湾区 票房
  • 简介: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曹禺的剧作是祖国艺苑中闪耀着不朽光芒的艺术瑰宝。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主要剧作不断再版,在国内剧坛上,不仅演遍了祖国的四面八方,而且被改编成歌剧、舞剧、电影,以及京剧、越剧、沪剧、甬剧、评剧、汉剧、琼剧等十几个戏曲剧种,深入到县城小镇和天南地北。曹禺的杰作,不仅在中国人民中获得知音,而且走向世界,在世界人民中找到了广泛的知音。随着曹禺杰作的不断问世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他的剧作在国外演出的影响也日渐深远。建国

  • 标签: 曹禺剧作 曹禺研究 走向世界 戏剧活动 雷雨 中国现代戏剧
  • 简介:  当初之梦  1987年4月,一群热爱戏剧艺术、执著于戏剧事业的戏剧期刊主编们聚会在山东青岛."田汉戏剧奖",成为这次聚会中谈论最多、重复得最频繁的一个词.  ……

  • 标签: 写田汉 前写 奖评奖
  • 简介:民间艺术活动的成功展示──“重庆市首届川剧吹打乐邀请赛”综述达闻95年末,"重庆市首届川剧吹打乐邀请赛"在沙坪坝区文化馆拉开帷幕,16家参赛队的精彩表演把"文艺广场"双休日的气氛装点得热闹非凡。川剧爱好者们云集于此,掌声不断、兴高采烈。这是一次川剧吹...

  • 标签: 吹打乐 川剧艺术 重庆市 邀请赛 艺术活动 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