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HIF)是哺乳动物和人体细胞内存在的一类介导缺氧适应性反应的转录因子,在细胞内氧稳定的调节及细胞在生理与病理缺氧状态下的生存中居于核心地位,参与多种目的靶基因的转录调控。

  • 标签: 缺氧诱导因子 恶性肿瘤 HIF 缺氧适应性反应 细胞内 转录因子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低氧环境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Cs)凋亡及其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正常氧(20%O2)或低氧1%O2)状态下培养PDLCs,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低氧诱导前后PDLCs形态学变化;台盼蓝染色实验检测PDLCs细胞死亡率的差异;凋亡实验比较各组PDLCs凋亡水平的变化。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p53、Caspase-3、Bcl-2与Bcl-xL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低氧处理时间延长,人PDLCs细胞数量减少,体积逐渐变小,细胞胞质浓缩。台盼蓝染色实验与凋亡实验均证实低氧处理48h后PDLCs死亡率(t=3.855,P=0.018)与凋亡率(t=6.621,P=0.003)显著增高。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显示PDLCs中HIF-1α、p53、Caspase-3蛋白随着低氧刺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Bcl-2与Bcl-xL蛋白逐渐降低。结论低氧能促进PDLCs形态变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 标签: 细胞低氧 细胞凋亡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凋亡相关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肝细胞癌中HIF-1α、HSP70的表达。结果48例肝细胞癌HIF-1α阳性率为70.8%,强表达10例,中度表达14例,弱表达10例,无表达14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级、Ⅱ级、Ⅲ-Ⅳ级VEGF阳性细胞数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癌转移者与无癌转移者HIF-1α、HSP7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2α表达与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r=0.726,,P<0.05)。HSP70与HIF-2α表达呈正相关(r=0.726,P<0.05)。结论HIF-2α与HSP70表达有相关性,HIF-1α、HSP70与癌转移有关,HIF-α与HSP70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肝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热休克蛋白
  • 简介:摘要观察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缺氧诱导因子Iα(HIF-l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予以替米沙坦治疗,经治疗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24h尿微量自蛋白、尿素氮、肌酐、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厨醇明显升高,肾小球HIF-lα和VEGF表达降低(均P<0.01)。提示替米沙坦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肾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HIF-l/VEGF缺氧反应通路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缺氧诱导因子l&alph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替米沙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间歇低氧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间歇低氧组(IH组)、实验对照组(SC组)和空白对照组(UC组)。IH组大鼠循环给予充入氮气和压缩空气(每一次循环60秒,使舱内最低氧浓度达4%~6%,然后恢复至21%,8h/d);向SC组舱内循环充入压缩空气,UC组不予任何干预。应用免疫组化法(ELASA)检测各组大鼠分别在3,6,9周末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IH组大鼠3、6、9周VEGF表达均增加,并且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而VEGF水平逐渐升高,从第3周[(193.16±102.13)pg/ml]开始高于SC组[(154.08±89.79)pg/ml]和UC组[(118.13±64.26)pg/ml]水平(P〈0.05,P〈0.01),第9周末IH组[(256.15±113.58)pg/ml]显著高于SC组[(154.36±90.32)pg/ml](P〈0.01),两组均明显高于UC组(P〈0.05),IH组大鼠VEGF水平与间歇低氧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可以诱导大鼠VEGF表达增强,血清VEGF表达增强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有关,提示VEGF对慢性间歇低氧有内皮保护作用。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间歇低氧呼吸睡眠暂停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微淋巴管密度(MLVD)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MLVD和HIF-1α的表达情况及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MLVD和HIF-1α的表达比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的表达显著升高(t=4.153和χ2=21.06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MLVD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2,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MLVD的表达较高,HIF-1α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MLVD呈高度正相关。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微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 miR-155和缺氧诱导因子 1a(HIF1α)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本院 60 例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开展 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1 月, 所有患者通过 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 ,各 30 例。分别为健康者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分析两组患者的 血清 miR-155、 HIF1α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血清 miR-155高于参照组 、 HIF1α水平低于参照组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中, 血清 miR-155、 HIF1α水平能够对患者的心血管发生率进行准确评估,其临床价值非常显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 miR-155 缺氧诱导因子 1a 表达水平 患者预后
  • 简介:目的建立类似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慢性间歇低氧大鼠模型,观察CIH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其对血管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UC)12只,间歇低氧组(CIH)12只。UC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CIH组大鼠每天8小时进行间歇低氧处理,持续3周。两组大鼠用HE染色观察脑血管的病理改变,脑组织中小动脉血管壁厚度与外径之比(WT%);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的VEGF表达。结论CIH大鼠脑毛细血管增生,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与低氧促使VEGF表达增加有关。

  • 标签: 慢性间歇低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壁厚度 大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诱导痰ECP、嗜酸细胞趋化因子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哮喘门诊及病房住院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27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ECP、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浓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嗜酸细胞/白细胞%、ECP、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诱导痰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浓度、ECP浓度与嗜酸细胞/白细胞%呈现正相关,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浓度与ECP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可能通过对嗜酸细胞的选择性趋化作用,使其释放出ECP等一系列炎性介质参与嗜酸细胞性气道炎症及气流阻塞的发生。

  • 标签: 哮喘 诱导痰 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 嗜酸细胞趋化因子
  • 简介:目的:分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后肿瘤患者营养、免疫、肝功能状况的变化,探讨CIK细胞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收集39例采用CIK细胞治疗可评价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评价其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接受CIK细胞免疫治疗。具体方案:采集细胞当日计为第0天,第14、16、18天静脉回输CIK细胞悬液,总细胞计数为(6~15)&#215;109。评价客观疗效,并动态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结果39例患者通过CIK细胞治疗后,白蛋白、前白蛋白、甘油三酯、血红蛋白、握力、简易营养学评分、CTP评分、中性粒的比值、AST、GGT、CTP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人体测量营养学指标、BMI、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白细胞总数、ALT、AF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接受CIK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肝脏功能,中晚期肝癌患者营养状况与握力、BMI、前白蛋白和肝功能评分具有相关性,CIK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

  • 标签: 肝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HMGB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制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90例作为急性组,9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稳定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每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FEV1/FVC%)和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数目,用ELISA免疫法检测诱导痰中HMGB1的浓度。分析三组患者的HMGB1与肺功能和中性粒细胞关系。结果急性组患者HMGB1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数目要显著高于稳定组、健康组(P<0.05),稳定组患者HMGB1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数目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急性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要显著低于稳定组和健康组(P<0.05),稳定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结论HMGB1可以促进COPD的发生和发展,其浓度大小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HMGB1 中性粒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调节香烟提取物(CSE)诱导心肌线粒体产生活性氧簇(ROS)的机制及白藜芦醇(Res)心肌保护作用。方法H9C2细胞分5组:C组(对照组)、二甲亚砜组(DMSO溶剂对照组)、CSE组(CSE刺激组)、CSE+Res组、Res组。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SIRTI的mRNA表达、WestonBlot检测各组细胞SIRTI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微量平板法检测不同浓度CSE刺激H9C2细胞产生ROS的变化、特异性荧光探针CM-H2DCFDA检测活细胞内ROS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CSE组SIRT1mRNA及蛋白质表达显著降低,ROS表达显著增强。与CSE组相比,CSE+Res组SIRT1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ROS表达显著减少。随CSE刺激浓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产生增加。提前给予Res可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ROS产生减少。结论Res可通过刺激SIRT1的表达而抑制CSE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ROS的释放,这可能是其吸烟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诱导的心脏氧化应激损伤中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标签: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白藜芦醇 氧化应激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目的本实验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损伤的ECV-304细胞的细胞活性、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人工制备AGEs。培养ECV-304细胞至80%满瓶后分组: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DMEM8h);AGEs组[5.5mmol/L葡萄糖DMEM+50μg/mlAGEs-人血清白蛋白(HSA)8h];加药组1(0.03nmol/mlGLP-1+5.5mmol/L葡萄糖DMEM8h);加药组2(0.03nmol/mlGLP-1+5.5mmol/L葡萄糖DMEM+50μg/mlAGEs-HSA8h)。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NF-κB、VCAM-1的表达量。结果(1)AGEs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性下降、NF-κB和VCAM-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2)0.03nmol/mlGLP-1和AGEs-HSA共同干预与单用AGEs-HSA干预的组别相比,前者细胞活性升高、NF-κB和VCAM-1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GLP-1能抑制AGEs对EC...

  • 标签: 胰高血糖素样肽1 NF-κB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糖尿病 内皮细胞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 简介:目的总结30例老年肺癌患者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多疗程免疫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治疗前加强心理护理并做好护理评估,治疗中注重细节护理,治疗后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做好健康教育。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30例老年肺癌患者经过CIK细胞联合IL-2的4-6个疗程免疫治疗后,自感食欲改善、活动耐力增强、睡眠改善、免疫功能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解决了制约肿瘤治疗进展的瓶颈,避开了手术、放疗、化疗的弊端,既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又可针对局部进行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经过CIK细胞联合IL-2的4~6个疗程免疫治疗期间规范与细化护理措施,特别是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充分了解整个治疗过程,有效防止不良因素的干扰,确保整个治疗过程顺利完成,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对肺癌的治疗充满信心,为整个多疗程CIK细胞治疗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

  • 标签: 老年 肺癌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多疗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对2009-03至2010-03在本中心就诊的患者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血氧饱和度(SaO2)筛选共227例患者入选。对照组23例,单纯OSA组170例,OSA合并肺动脉高压组34例,监测次日晨常规采血分离检测HIF-1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SA组和OSA合并高血压病组AHI、夜间平均SaO2、微觉醒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OSA组比较,OSA合并肺动脉高压组体重指数(BMI)、夜间平均SaO2、清醒平均Sa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两两比较HIF-1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OSA组血浆HIF-1α含量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53,P<0.05)。结论OSA对肺动脉压力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与HIF-1α有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肺动脉高压 缺氧诱导因子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角蛋白21-1与转移生长因子1联合检测诊断良恶性腹水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腹水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腹水中的细胞角蛋白21-1与转移生长因子1进行检测。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肝癌组患者腹水中细胞角蛋白21-1与弥漫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肝癌组患者腹水中转移生长因子1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胞角蛋白21-1与转移生长因子1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和癌性腹水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细胞角蛋白21-1 转移生长因子-&beta 1 检测 诊断 腹水